历史秘闻 狄仁杰纵横官场的秘密

Posted 陛下

篇首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狄仁杰纵横官场的秘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狄仁杰纵横官场的秘密

武则天登基后,诛杀了大批的李唐宗室和名臣宿将。据史书所载,武则天当政的20年中,仅宰相就杀了14人,流放9人。在如此严峻的政治环境中,有一个人却成了“异类”,不仅受到武则天的信赖和重用,更得到广大民众的爱戴,他便是被后人称颂为大唐王朝“中兴第一名臣”的狄仁杰。狄仁杰纵横政坛多年而无灾无祸,依靠的是什么“秘笈”呢?
武则天当政之初,镇压了起兵谋反的越王李贞,狄仁杰被派到越王封地所在的豫州任刺史。当时为了惩治李贞党羽,准备处死2000多人。司刑使逼狄仁杰行刑,狄仁杰要求暂缓,并向武则天秘密上奏:“臣欲公开上奏,似乎是为叛逆的人申辩;知而不言,又怕有悖于陛下仁爱怜悯的本意。几次写成了表章又毁掉,拿不定主意。但我考虑这些人附和越王都不是本心,万望圣上可怜他们是受牵连,给予宽宥。”这份奏章,既体现了狄仁杰正直仁爱的本色,又替武则天设想,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消除其疑虑,最终使武则天收回成命,免去了这些人的死罪。狄仁杰也因此声名鹊起,得到了上自皇帝下至臣民的欣赏和敬重。狄仁杰仗义执言,帮助落难的人,给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人脉基础。
朝臣张光辅自认为平息越王李贞叛乱有功,便纵容手下到处抢劫,危害百姓。狄仁杰听说后,向张光辅提出抗议。张光辅对此怀恨在心,决定找机会报复狄仁杰。他回到京城后,向武则天进谗言,诉说狄仁杰的不是。武则天误信了张光辅的话,把狄仁杰贬到复州(相当于今天湖北省仙桃、天门、监利等市县地)去做刺史。不久,武则天便醒悟过来,又把狄仁杰召回京师,并加官晋爵。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我误听谗言,把你贬到复州,你现在又回来了,难道你不想知道是谁在背后陷害你吗?”狄仁杰说:“如果我有过错,我就把它们改掉;现在陛下已经为我洗清冤屈了,我心里已知足了,何必要知道是谁说我的坏话呢?大家同朝为官,我不想知道哪些是小人,我只当他们都是好朋友。”一席话听完,武则天不得不叹服狄仁杰的好品德。
俗话说“得理不饶人”,张光辅设计陷害狄仁杰,使他蒙冤被贬,后来真相大白,狄仁杰完全可以打击报复,但他选择了“饶人”,表现了他的宽宏气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得到了武则天的肯定。如果对每一件小事都耿耿于怀、睚眦必报,势必会劳神伤身,最终也将伤及自己。狄仁杰用他的大度和包容赢得了良好口碑。
李楷固是契丹的一员猛将,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的军队,后来有一次战败被俘虏。有关部门主张处斩示众。狄仁杰认为李楷固是个难得的骁将之才,如果恕其死罪,必能感恩效节。于是他奏请武则天授其官爵,委以专征,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果然,李楷固率军讨伐契丹余众,大获全胜。武则天设宴庆功,举杯对狄仁杰说:“这都是狄国老的功劳。”李楷固对狄仁杰也感激不已,敬重有加,后来更是尽心尽力地效忠大周。狄仁杰有知人之明,他还先后举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官员。他们被武则天委以重任之后,政风为之一变,朝中呈现出了一种刚正之气。后来,他们都成为唐代中兴名臣。有人赞誉说:“天下桃李,都出自狄公门下!”
狄仁杰唯才是举,不仅为朝廷推荐了优秀人才,也为自己获得了良好人缘。
执政后期的武则天年老多病,她很想立自己内侄武三思做太子。一次,她以此询问各位宰相,别人都不敢讲话,唯独狄仁杰挺身而出。他说:“当年突厥入侵时,陛下让武三思招募勇士,一个多月没招到一千人;让庐陵王去招,没几天就招到五万多人。可见天下百姓归心于谁。”武则天听后无语。几天后,狄仁杰又向武则天进言:“请陛下想一想,武三思是你的侄子,庐陵王是你的儿子,姑侄与母子相比,哪个更亲?如果陛下以庐陵王为皇储,千秋万岁后宗庙中有您的牌位,如果立武三思为太子,侄儿的宗庙中哪里会有姑姑的位置?”狄仁杰的多次劝谏终于使武则天动情入心,最终立李显为太子,而狄仁杰在朝中也更得人心,更受人尊重。
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为官之人都懂。武则天要立内侄为太子,别人都惧于她的天威不敢说话,狄仁杰却冒死进谏,以理服人,指出武则天的错误选择,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和拥护。
在严峻的政治环境中,能够得到武则天的信赖和重用,狄仁杰宽以待人的交往准则和正直无私的人格魅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正是他能够在政治江湖中游刃有余的“秘笈”。
秘密狄仁杰官场

相关参考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庐陵王还朝

庐陵王还朝武则天迎接李显的行动瞒过了所有媒体和中央国务院工作者。698年三月,武则天命国防部参谋(职方员外郎)徐彦伯去往房州,以迎接李显两口子去洛阳治病的名义,秘密把他们迎回京师。当时朝廷诸王和武氏诸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官场援手

官场援手我们先来看官方史书的描述:狄仁杰等人的案件对朝野上下震动很大,实际上,帝制时代的老百姓才不会关心这个,他们太自由,国家大事根本不让他们插手。狄仁杰等人的案件只是在政府中引起了狂澜。来俊臣等酷吏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举贤不避亲

举贤不避亲狄仁杰当上宰相后,第一个推荐的人不是外人,而是他的儿子。698年,武则天让宰相各推荐一个人为国务院秘书(尚书郎)。狄仁杰推荐的就是他儿子狄光嗣。狄光嗣是狄仁杰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棒的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只谈国事,不及其他

只谈国事,不及其他狄仁杰擅长的,不是调和工夫,而是出了名的好斗。武则天对狄仁杰信任有加,狄仁杰自然有必要投桃报李,国事上他不会像苏味道一样走模棱路线,而是开始该谏的就谏,直陈事弊。在武则天的《授狄仁杰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懂得沉默,就懂得了官场

懂得沉默,就懂得了官场人在官场就如飘萍,智慧型官场人物虽不能预料下一站在哪里,却能在漂泊中学习官场中必不可少的心智和权术技巧,为的是将来有一天可以大显身手。大概678年,狄仁杰以特派员的身份到关中西部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自掩其美

自掩其美晚年的狄仁杰转了个性子,平生并不贪恋钱财的他变得爱起钱来,直接违背了正义人士信仰的教条,很多人也对狄仁杰的这种做法口诛笔伐过。喜欢说三道四的唐人张鷟在其《朝野佥载》中就说,狄仁杰晚年爱财,是和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好汉不吃眼前亏

好汉不吃眼前亏狄仁杰一进大狱,就知道这次是凶多吉少。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人能活着从酷吏手中爬出监狱,更没有人可以毫发无损的走出来。当酷吏举起刑具,问狄仁杰是否承认谋反时,狄仁杰做了个惊人的举动,他痛快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如何导演一场政治大戏

如何导演一场政治大戏狄仁杰一直梦想着自己能看到李唐复兴的那一天,但他的身体没允许他坚持到最后。在生命的弥留时刻,狄仁杰仍然策划了一起惊天动地的政治大戏。也许,狄仁杰之所以是狄仁杰,就在于他这一生,生前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实力比磕头更有用

实力比磕头更有用武则天给狄仁杰的第二个任务是安抚河北,职务是河北道安抚大使,这是狄仁杰第二次担任这个职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实力,武则天相信她。安抚和战争相比,责任没有减轻,而是更重。狄仁杰面临的是一个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宁与鬼斗,不与人斗

宁与鬼斗,不与人斗687年,狄仁杰在建设部还没有完全熟悉,山东、河南一带就爆发了饥荒,狄仁杰热情的要求到这一地带进行安抚工作。第二年的六月,狄仁杰通过开仓放粮和温和的文治妥善的解决了这一代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