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如何与铁腕领导共事
Posted 百姓
篇首语: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如何与铁腕领导共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如何与铁腕领导共事
如何与铁腕领导共事
任何在古代皇帝身边的人都会从骨髓里发出这样的颤栗感慨:“伴君如伴虎。”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皇权至上,高居权力金字塔顶尖,有生杀予夺之权。皇帝身边官员的脑袋只是暂借在他的肩膀上,随时都可被皇帝拿走。如何与大领导(皇帝),特别是铁腕领导相处,这是官场大佬们必须的修行。狄仁杰自有其独到微妙之处,只可意会,其实也能言传。
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狄仁杰在692年阴历一月从长安城出发,到达彭泽县城时已是当年秋天。这年彭泽一带从春到夏,龙王老爷未施舍一滴雨水,大旱之下,百姓只能靠草根树皮活命。狄仁杰一到达,就给中央写信,详细描述了当地百姓的惨状,要求赈灾,同时要求中央政府应该免除彭泽县一年的租税。在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后,狄仁杰一面开仓放粮,一面督促百姓别吃饱了没事干,应该把精力都用在恢复生产上。在彭泽的4年时间里,狄仁杰出色的发挥了他执政的能力,当696年狄仁杰奉命到魏州(河北大名)担任刺史时,彭泽县百姓哭天抢地,千里送老狄,日后,还为狄仁杰制作的塑像,放在专为他修建的庙里供着。记忆力不错的人仍然还记得狄仁杰当初在江南破除迷信一事,现在,迷信把他拖下水,而狄仁杰假装不知道,挥一挥衣袖,向魏州飘然而去。
狄仁杰到魏州的任务是维稳。696年阴历五月,具有强大兵力的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因不能忍受唐政府对他们的压迫而奋起一搏,唐政府国防军在短时间内就证明了他们是一群窝囊废,契丹首领李尽忠攻破营州(辽宁朝阳),一路南下,兵锋直指河北。长安方面大为震骇,急忙调狄仁杰到魏州。希望狄仁杰这位久经考验的王朝的好战士有能力完成这艰巨的任务。
狄仁杰能从彭泽县那弹丸之地移魂出来,需要多多感谢他的前任(魏州刺史)独孤思庄,独孤思庄胆小如鼠,所以没有大智慧,听说契丹造反后,马上前列腺发炎,尿频尿急。某天早上从床上跳起来,血压一高,开始神志不清,下令城外的百姓都进城来,守住孤城,等待援兵。城外的百姓呱噪起来,妈妈的,老子我买的家产和庄稼都在城外,你这不是拱手相让给契丹人吗?
正当独孤刺史派军队去拉百姓进城时,狄仁杰来了,还带着任命状。独孤思庄听说有人来替他扛压力来,笑逐颜开。狄仁杰却给了他一顿臭骂,你妈的,强盗还没有来,就是来了,你身为刺史应该率兵主动抵抗,而不是逼着百姓进城!
也不能埋怨独孤思庄如此神经质,魏州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它西邻相(河南安阳)、卫(河南卫辉),北靠邢(河北邢台)、贝(河北清河西北),与冀州相接,南临黄河,为河南屏障。自古原来,想要占领河北,必须先据有魏州;北方的军力想要进入中原,也必须先下魏州。多年以后,唐中央政府权力下跌,河北军阀独立,其中就以魏州为中心的魏博战区最为跋扈。它对中央政府是送上鲜花还是拔刀相向,就成了河北其他战区的风向标。所以说,如果契丹人攻陷魏州,那就把中原地区暴露在契丹的军力之下,进而威胁到武则天的统治中心洛阳的安全。这样重要的州郡,无论是谁来守卫,都要十二分的谨慎和十二分的能力。狄仁杰有这个能力吗?可惜的是,历史没有给他证明的机会,因为就在狄仁杰刚到魏州,武则天已出动主力部队抵达前线,契丹兵力不足,不敢再向南深入,所以后退到营州、平州一线,他们把这里当作战场,准备与唐政府的主力决战。
697年阴历三月,武则天命高级将领王孝杰到平州,和契丹人进行会战。就是在这次会战中,唐军被契丹人冲得七零八落,指挥官王孝杰也壮烈殉国。
唐军开头倒霉,结果光明,在大反攻战役中,唐军狠揍契丹人,如同当初契丹人狠揍他们一样。契丹的南下虽然没有成功,但给河北一带带去了厄运,死尸遍地,田地荒芜。只有狄仁杰所在的魏州勃勃生机。697年阴历6月,狄仁杰以出色的政绩受到武则天的褒奖,并且命令他担任河北安抚使一职,离开了魏州。和彭泽的百姓一样,魏州百姓也是舍不得狄仁杰走,扶老携幼,上演了一场千里送刺史的温暖感人的剧目。又和彭泽百姓一样,他们把狄仁杰的塑像供奉在特意修建的狄公庙中,逢年过节都要去烧香磕头。
在担任河北安抚大使期间,狄仁杰这块金子也始终光芒四射。他安抚民众,恢复被契丹人破坏的生产,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不过,这些好评全被武懿宗的愚昧与残暴遮蔽了。武懿宗是武则天的伯父武士逸之孙。武则天称帝后封武懿宗为河内郡王,封为大将军。很多人都对武懿宗没有好感,因为他性情残暴,喜欢构陷他人,外表也是一塌糊涂:身材短小,腰背弯曲,相貌丑陋,夜晚见到他的人都会当场晕厥。
自古丑人多作怪,武懿宗只对弱者残暴,因为弱者没有反抗他的能力,但在强者面前,他立即成为窝囊废。王孝杰战死,契丹乘胜南下时,武则天任命他为征讨总司令,他带着人马刚到赵州,听说契丹已到离此不远的冀州,二话不说,扭头就跑。有人追着他,劝阻他:“贼兵虽然人数极多,但是他们军队里没有辎重,只靠抢劫掠夺老百姓的东西充为军用物资。如果我们按兵不动牢牢坚守,时间长了,贼兵自然离散。这时候,再出城追击,必定会建立大功。”武懿宗此时已是魂飞魄散,根本听不懂人话,也不想听,一路后退,险些就要退到洛阳郊区,才停下来。有个叫张元一的官员听说了武懿宗这桩丑行后,就做了首诗: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高蹁。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忽然逢著贼,骑猪向南窜。
这首讽刺诗传到武则天耳里,她没有读明白,就叫来张元一问:“懿宗没有马吗?干嘛要说他骑猪呢?(懿宗无马邪?何故骑猪?”)张元一一本正经的解释说:“骑猪者,是夹豕走也。”(古代猪唤作豕。骑猪的意思,是说他夹着豕(臀)逃跑。)武则天于是哈哈大笑。
“骑猪总管’武懿宗在敌人面前是脓包,但对待老百姓那可就是怒目金刚下凡。他在河北见到不顺眼的人就杀,砍别人的头时血柱冲天,他却言笑自若。百姓把他和在冀州滥杀百姓的契丹先锋何阿小并称“两何”,说:“唯此两何,杀人最多”。
面对武懿宗的魔鬼行径,狄仁杰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专心做自己该做的事。终于,他这块金子的光亮又照进了武则天的内心,他回到了中央,重新接过了宰相的大印。
他和武则天最动人心魄的心理故事即将上演。
相关参考
对领导的情感教育当武则天把欲立武承嗣的决定透露给宰相们时,李昭德不干了。李昭德是忠实的保李派,王庆之后来总是去骚扰武则天,武则天一怒之下命人惩治王庆之,让人把王庆之活活打死的人就是李昭德相国。他听到武
摸透领导,大张旗鼓的维护法律法律的尊严至少应该表现在两方面: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法律应该不偏不倚,不重不轻,不能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不过,这要看领导是什么样的人,如果领导昏聩,法律只是随他个人喜好而修改
要有自污的本领领导最怕手下人什么?功劳太大,影响力太强。还有一条就是:拉帮结派。第一条很简单,功高震主,没有哪个领导喜欢手下比自己强。至于拉帮结派,在强势领导人眼中,就意味着是要跟他分庭抗礼。所以,聪
不要仇视小人武则天身边的情夫和小人有很多。远的有来俊臣、周兴、薛怀义,近的有武三思、张昌宗、张易之。尤其是二张,权势炽热得像火炉,但狄仁杰从来不与二张过多接触,不仇视小人,也不亲近小人。在这一点上,狄
酷吏素描武则天的告密大革命时代,由于告密之风愈演愈烈,“朝士人人自危,相见莫敢交言,道路以目”,有的悲观大臣每上朝前就与家人诀别:“未知复相见否?”有冤狱自然就有制造冤狱的人,我们称这些人为酷吏。酷吏
官场援手我们先来看官方史书的描述:狄仁杰等人的案件对朝野上下震动很大,实际上,帝制时代的老百姓才不会关心这个,他们太自由,国家大事根本不让他们插手。狄仁杰等人的案件只是在政府中引起了狂澜。来俊臣等酷吏
执行,不折不扣地落实武则天与默啜翻脸的时候,狄仁杰啥都没做,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至于话,少说为妙。多磕头,少说话是官场生存的法则,永远不变。据清人汪康年《汪穰卿笔记》记载,清末大官僚曾国藩每次见地
则天大帝爱上佛晚年狄仁杰与武则天争得最多的,是对佛的态度问题。武则天信佛的历史很长。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一生都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武则天当上皇后以后,武家有钱了,杨氏不是那这些钱买田买房子,而是多数用在了弘
二张的末日704年十二月,年老的武则天不可避免地也与病魔打上了交道,居住在宫中长生院养病,只有张昌宗、张易之日夜陪伴在其身边,连宰相都不能轻易见到她。女皇很久不上班,宰相也找不到人,弄得洛阳城中谣言四
举贤不避亲狄仁杰当上宰相后,第一个推荐的人不是外人,而是他的儿子。698年,武则天让宰相各推荐一个人为国务院秘书(尚书郎)。狄仁杰推荐的就是他儿子狄光嗣。狄光嗣是狄仁杰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