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
Posted 狄仁杰
篇首语: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狄仁杰官场权谋: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
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
五人还在等,人有个小人物却已经等不下去了。
701年,河北武邑有个小小的公务员苏安恒上疏武则天,言辞中没有任何拐弯抹角,直接要求武则天退位,把皇位让给李显。苏安恒的理由有两点:一是武则天年事已高,处理国事恐怕脑子已经不太灵光,而李显年富力强,正是办事的光彩年华,因此武则天不如禅位,安安心心过晚年。二是把武家子弟都降为公侯,国家养着他们就成,不要再在公务员行业里蹦达了。
有趣的是,苏安恒还以突厥侵扰边防对武则天进行威胁,他称如果武则天能把皇位传给李显,少数民族们也会感恩戴德,老老实实地放马养牛去。其实这时候边境问题并不严重,苏安恒找茌来着呢。
这一次,武则天忍了。
第二年,不晓得利害的苏安恒再次上书,这次措辞更加尖锐,态度更加激烈。苏安恒认为,武周政权快要玩完了,完全是因武则天弱李氏,贪天之功导致的。他讽刺武则天占据皇帝宝座,是“鸠占鹊巢”。而且还劝武则天尽快将神器归还李家,否则物极则反。像苏安恒这样语言犀利而涉及问题又是这样敏感的奏疏,在武则天一朝,苏安恒还是第一次。
苏安恒两次上书无异于两次晴天霹雳,使朝野震动。如果放在以前,依武则天杀伐决断的一贯作风,苏安恒就是有十个脑袋也掉光了。但这会武则天年近八旬,体弱多病,对什么事情都看开了些,所以也只好视而不见了。既没采纳,也没治了苏安恒的罪。
苏安恒安然无恙,并不意味着张柬之几人就可以动了。这事情对于五人来讲,只有一点是有利的,那就是八十高龄的武则天已经不再那么铁腕了,政局有所松动,而在这种大环境下,他们期待的机会就只会越来越近。
704年,张柬之虚岁80,在姚崇的推荐下,他终于坐到了宰相的位置上。80岁当上宰相的张柬之重重吁了一口气:老子不得志了一辈子,今天终于出人头地了,老天开眼啊!
张柬之拜相的时候,正赶上张昌宗、张易之依法案发的时候。那年四月,二张奉命向天下僧人征收17万贯钱,二张觉得有利可图,就干起了倒卖木材的生意,从工程中捞取了一大笔钱,然而,这项工程还没结束,二张就被人告发了。
二张是武则天的宠臣,武则天必然袒护二张。在这件案子中,张柬之亲眼见到同二张斗争的官员一个个被贬走,一个个倒下。张柬之没有动,除了在心里发下毒誓:搞政变,扳倒二张。
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这是个在任何时候都通用的手段。
东汉时的汉桓帝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靠的都是梁冀的力量。146年,年仅九岁的汉质帝因为指斥梁冀为“跋扈将军”而被梁冀毒死,接着年仅十五岁的汉桓帝刘质继位。
梁冀根本不把刘质放在眼里,继续作威作福,独揽朝政,朝廷大臣的任免,完全是梁冀说了算。天下郡国的贡献,也不是进了国库,而是进了梁冀家的仓库。稍微对他不服的人,他就可以肆意杀害。一位西域商人误杀了他家中一只兔子,结果竟被梁冀株连搞死八十人。梁氏一门,也是鸡犬升天,先后有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三附马,其余卿、尹、将、校五十七人,朝廷大权差不多完全归于梁氏私门。
对于梁冀的揽权,汉桓帝相当恼火。159年,刘质二十八岁,到了懂事的年龄,开始密谋扳倒梁冀。当时汉桓帝手上无兵无权,不得已将一名小太监唐衡拉到茅坑中,问他有没有人不满意梁冀的,唐衡又找出了单超、左柏等几人,于是桓帝秘密召来五人,咬臂出血结盟。
这五人便是汉桓帝发动政变的核心力量。八月,汉桓帝亲临皇宫前殿,命朝中官员皆持兵器守卫各衙署,接着让具瑗率千余人包围了梁冀的府第,收了他的大将军印绶。
曾经炽焰熏天的梁冀,结果也不一银洋蜡枪头,当时就与他老婆孙寿一块自杀,曾经显赫一时的梁家也倾刻间坍塌。
汉桓帝搞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变,张柬之要做的是自下而上的政变,不管从哪到哪,都是政变一个,都是非常手段,但是在非常时期,如果不搞非常手段是没有出路的。等着别人反悔,你又不是佛法无边的高僧,让人立地成佛不切实际,还不如剑走偏锋搏一搏呢,如果计划周全,成功的机会就会很大。人,都应该是懂得变通的。
相关参考
皇帝是老虎皇帝都是老虎,只不过有时候在睡觉,有时候吃饱了性格温顺,但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只机警敏感的饿虎。在中国历史上,“伴君如伴虎”的感慨太多。西汉的萧何和唐宣宗时期的令狐绹只是沧海感慨者中的一粟。在
官场援手我们先来看官方史书的描述:狄仁杰等人的案件对朝野上下震动很大,实际上,帝制时代的老百姓才不会关心这个,他们太自由,国家大事根本不让他们插手。狄仁杰等人的案件只是在政府中引起了狂澜。来俊臣等酷吏
举贤不避亲狄仁杰当上宰相后,第一个推荐的人不是外人,而是他的儿子。698年,武则天让宰相各推荐一个人为国务院秘书(尚书郎)。狄仁杰推荐的就是他儿子狄光嗣。狄光嗣是狄仁杰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棒的
如何导演一场政治大戏狄仁杰一直梦想着自己能看到李唐复兴的那一天,但他的身体没允许他坚持到最后。在生命的弥留时刻,狄仁杰仍然策划了一起惊天动地的政治大戏。也许,狄仁杰之所以是狄仁杰,就在于他这一生,生前
自掩其美晚年的狄仁杰转了个性子,平生并不贪恋钱财的他变得爱起钱来,直接违背了正义人士信仰的教条,很多人也对狄仁杰的这种做法口诛笔伐过。喜欢说三道四的唐人张鷟在其《朝野佥载》中就说,狄仁杰晚年爱财,是和
好汉不吃眼前亏狄仁杰一进大狱,就知道这次是凶多吉少。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人能活着从酷吏手中爬出监狱,更没有人可以毫发无损的走出来。当酷吏举起刑具,问狄仁杰是否承认谋反时,狄仁杰做了个惊人的举动,他痛快
官场逃生术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告密时代,武则天时代的告密者们是无密可告的,因为被武则天鼓励告密的人大都是市井乡野的庶民,他们无缘接触上层政治,又怎么可知晓宫廷情况?然而,诸多简单的现实摆在他们
只谈国事,不及其他狄仁杰擅长的,不是调和工夫,而是出了名的好斗。武则天对狄仁杰信任有加,狄仁杰自然有必要投桃报李,国事上他不会像苏味道一样走模棱路线,而是开始该谏的就谏,直陈事弊。在武则天的《授狄仁杰
懂得沉默,就懂得了官场人在官场就如飘萍,智慧型官场人物虽不能预料下一站在哪里,却能在漂泊中学习官场中必不可少的心智和权术技巧,为的是将来有一天可以大显身手。大概678年,狄仁杰以特派员的身份到关中西部
实力比磕头更有用武则天给狄仁杰的第二个任务是安抚河北,职务是河北道安抚大使,这是狄仁杰第二次担任这个职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实力,武则天相信她。安抚和战争相比,责任没有减轻,而是更重。狄仁杰面临的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