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Posted 炮台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沽口炮台是什么时候修建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沽口炮台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大沽位于海河入海口,早在明朝时期,沿海地区就面临严重的倭寇之患,因此明朝政府开始在大沽口设防,大沽口炮台应运而生。不过早期的大沽口炮台和日后渐成规模的炮台相比,实在有些简陋,“每隔一里设轰雷炮二座,每座炮由六人操作,二人瞭望,二人司火,二人拽线”。随着倭寇之患渐除,大沽口炮台也被弃置。直到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出于拱卫京师的目的,于是在海河河口两岸建造了南北两座圆形炮台,置国产大炮。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大沽口炮台并没有受到英军侵袭,此后清政府转向重视炮台建设,命直隶总督亲临大沽口指导海防建设。经营数年后,大沽口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防御体系,共建成大炮台 5 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为名)、土炮台 12 座、土垒 13 座,组成大沽炮台群。大沽口炮台从此成为清朝海防的要地。   大沽口炮台遗址   清朝修建大沽口炮台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早先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八、九月间,英国舰队抵达大沽口,以此威逼清廷与其会谈鸦片赔偿问题。为了建立海防,此后命令直隶总督琦善筹建大沽口炮台,但因备防仓促,炮台并不牢固。因此继任的直隶总督筹讷尔经额在其基础上另建三座炮台,大沽口炮台形成了多层防护的布局。1858年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失利后,僧格林沁奉命修缮大沽口炮台,对大沽口至山海关沿线的各海口分别屯兵设防,大沽口炮台军事防御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将大沽口炮台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先后发生了三次交战,大沽口炮台在第三次保卫战中被英法联军占领,炮台在战火中被化为乌有。   大沽口炮台   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负责奉天、直隶和山东等地的海防事宜,1871年李鸿章在视察大沽口炮台时,发现“原有三营炮台五座,今仅存一营内炮台三座,其原扎郝家庄河口炮台,已被洋兵拆去”。因此他下令对大沽口炮台进行修复,李鸿章对大沽口炮台进行了大规模的近代化建设,使其成为渤海湾防御体系里最重要的一环。其主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李鸿章为了增强大沽口炮台的防御能力,于是特地购置了大批西式大炮,还从英国购买了新式海防利器“蚊船”;重视培养海军人才,将重点转向建设海军舰队;为加强大沽口炮台的近代化,李鸿章还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为大沽口炮台配置了铁路、电报、电话等重要设施。在李鸿章的改造下,大沽口炮台成为近代化设施比较完备的军事要塞,不过1875年清廷任命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他对大沽口的建设步伐因此放缓,大沽口炮台许多设施陈年已久尚未更新,武器装备也没有跟上,远远落后于当时西方各国。   李鸿章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强攻大沽口炮台,大沽口炮台短时间内便沦陷了,第二年依照《辛丑条约》规拆毁大沽口炮台,此后再无建树。 参考文献: 刘国军:《大沽口炮台——见证近代中国海防的历史》,《军事历史》2006年第4期。 王令强:《浅议李鸿章对大沽口炮台的近代化建设》,《军事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 唐立鹏:《鸦片战争时期天津大沽口炮台的建设及其作用》,《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7第9卷第4期。 华 兴 春 秋 小编 :闫红

相关参考

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大沽是天津门户,东临渤海,北靠京山铁路,位置极重要。点击查看:6月15日,300名日军占领塘沽火车站,250名俄、法两国军队占领军粮城火车站。16日,9

中国历史 英法联军第二次攻占大沽炮台

1859年(清咸丰九年),英、法军队在大沽惨败的消息传到英、法国内以后,英、法资产阶级立即发出了疯狂的战争叫嚣。英国首相巴麦尊叫嚷:“我们要派一支陆海军部队攻占北京。”伦敦《每日电讯》也傲慢地宣称:“

中国历史 英法联军第一次攻占大沽炮台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以后,英、法、美、俄四国相互协调,互相支持,继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逼迫清政府接受各国的要求。1858年(清咸丰八年)2月,英、法、美驻上海领事等向江苏巡抚赵德辙递交了四国分别致清政府的

历史军事 鲜为人知的胜利——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仅用两个小时就攻陷了大沽口炮台,登陆天津,直逼北京,迫使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皇帝对于大沽口炮台如此迅速地沦陷,把握京津咽喉要地却没有发挥作用极为震惊,他

历史军事 鲜为人知的胜利——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仅用两个小时就攻陷了大沽口炮台,登陆天津,直逼北京,迫使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皇帝对于大沽口炮台如此迅速地沦陷,把握京津咽喉要地却没有发挥作用极为震惊,他

英、法步步紧逼,俄方能成为清廷的“救命稻草”吗

1858年5月20日这一天,英、法以清朝未派出“全权大臣”为由,攻占了大沽炮台。26日,英法联军进抵天津。大沽口炮台>清军的败绩,使咸丰帝只能根据英、法的要求,派出东阁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

中国历史 新河和塘沽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1859年(清咸丰九年)6月,英、法公使为换约再度率舰队至大沽口,无理拒不按清政府所安排的路线进京,并悍然向大沽口发起攻击,结

中国古代战争 抗击英法联军入侵的大沽之战

   抗击英法联军入侵的大沽之战   大沽位于海河出海口,是天津的门户,在南岸建有炮台3座,北岸l座,共安炮200余门,守军3000人。在

中国小火船迎击英法大军舰 惨烈的大沽海战

大沽海战:英法的军舰静静地停泊在大沽口岸,宁静的海水之下却是暗潮汹涌。5月20日,联军向谭廷襄下了最后通牒。他们决定,这份通牒在交给中国政府两个小时以后,假如答复仍是不满意的话,那么就要开始进攻炮台。

火烧圆明园以及《北京条约》的签订

>大沽口之战>  1858年5月20日(清八年四月八日)上午8点,清朝直隶总督府外来了一队全副武装的外国人。他们交给直隶总督谭廷襄一份“最后通牒”,要求清朝守军在两小时内交出天津守备重地大沽口炮台,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