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新河和塘沽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新河和塘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新河和塘沽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1859年(清咸丰九年)6月,英、法公使为换约再度率舰队至大沽口,无理拒不按清政府所安排的路线进京,并悍然向大沽口发起攻击,结果遭到惨败。大沽口惨败使英、法资产阶级暴跳如雷,叫嚣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报复”。1860年春,大批英、法海陆军在中国集结并陆续占领舟山、烟台和大连湾。在英、法大兵压境、舰队麇集于渤海湾、武装侵略迫在眉睫的形势下,清廷仍然寄希望于通过妥协来求得和平。咸丰帝一再谕令僧格林沁等不可贪功,“总须以抚局为要”。而僧格林沁为使英、法公使可以从北塘进京,竟尽撤北塘炮台守军。当有人劝阻时,他错误地认为敌人不善陆战,表示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以骑兵截击,可操胜券。俄公使伊格纳切夫侦知北塘未设防,便将这一情报告知了英、法。而在此之前,在大沽被清军大败的英国舰队司令何伯也曾建议英法联军先攻北塘。英法联军遂决定从北塘登陆。

7月29日,英法联军2.08万人乘206艘舰船到达北塘与大沽之间距海岸约13公里的海面停泊,进行登陆前的最后准备。8月1日晨6点30分,英法联军开始了登陆行动。1.8万名英、法登陆部队携带大炮、弹药和其它军需物资,跨过海边宽阔的泥滩,推进到连接北塘和大沽炮台的大道,到达干燥的高地。黄昏时分,英法联军未放一枪,便进入北塘炮台。8月2日,英法联军占领了北塘镇,企图以此作为前进基地。在北塘镇,英法联军毫无顾忌地大肆劫掠,成群的联军士兵手持棍棒闯入店铺和居民家中,疯狂洗劫,破坏掉一切他们拿不走的东西,强奸妇女,驱逐居民,拆除大批房屋以备建筑码头,然后肩负成捆的劫掠赃物离去。许多妇女为不被奸污而自尽;成群的中国居民因为无家可归、走投无路,而不得不扶老携幼,悲惨地外出逃难。侵略军头目对劫掠根本不加阻止,而“那些职司制止劫掠的巡官,自己就是比别人更大的抢犯”。连随军北上的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也写道:“这个镇景况凄惨,因为被我们的军队洗劫了。所谓我们的,是指全部军队。我必须承认,虽然我们的人行为不良,法国人更远过之。”最后,北塘这个和平、繁华市镇的居民,除了悲惨地死去的外,逃亡一空。

英法联军占领北塘之后,8月12日拂晓,其主力向新河方向推进,企图先攻取大沽炮台后方的清军各据点,然后由侧背攻击大沽炮台。参加进攻行动的英法联军分成左右两路开进:右翼由英军步兵第一师、全部法军和所有骑兵组成;左翼为英军步兵第二师。上午9时,2000余清军骑兵抢先向行进途中的英法联军发起冲锋。清军的意图,是要割断联军左右两翼的联系,再进攻右翼,并将之赶进新河东北的沼泽中加以歼灭。用最新式的阿姆斯特朗炮和来复枪装备起来的联军以步兵排成长长的横队,向清军骑兵一次次地进行齐射,联军炮队也架起火炮猛烈轰击。清军骑兵大都装备着刀矛和弓箭,只有少量的鸟枪,不能有效杀伤敌人。但他们冒着联军密集的炮火英勇冲锋,以致伤亡惨重,冲在前面的骑兵死伤殆尽。在距联军约100米处,清军的骑兵完全被阻止。不久,清军终于崩溃。英国皇家龙骑兵和锡克骑兵随即向败退的清军骑兵冲击。最后,清军骑兵大部被歼灭。新河遂陷敌手。

14日凌晨4时,英法联军主力又由新河出发进攻塘沽。塘沽紧傍白河,距大沽约8里,是大沽炮台侧后的重要屏障。塘沽周围筑有高约7米、周长4里的城墙,当时由副都统克兴阿、侍郎文祥等率清军约3000人驻守。停泊在白河上的清军水师战船发现了逼进塘沽的英法联军后,立即发炮轰击,联军炮兵也架炮回击。不久,清军水师火炮敌不住联军新式大炮,被迫撤走,联军便开始炮轰塘沽。塘沽清朝守军奋力抵抗,“枪炮连环,相持两时之久”,联军的火力逐渐压制了清军的火力,清军伤亡甚重。联军见清军火力减弱,便一面分兵泅水穿过苇塘迂回至塘沽侧后,一面从正面发起了总攻。清军腹背受敌,阻挡不住联军的进攻,终被许多联军士兵爬上了城墙。在最后关头,许多清军士兵舍生忘死,仍然英勇抵抗,但因人数很少,装备很差,不能施行有效反击,终被英、法侵略军占领了塘沽。

相关参考

世界条约 塘沽协定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933.5.31塘沽关东军司令官元帅武滕信义,于昭和8年5月25日,在密云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所派军使、该分会参谋徐燕谋所提出的正式停战提议。依此,关东军司令官元帅武滕信义

塘沽历史课

塘沽的历史塘沽地名产生于该地靠近海边,自古民间就有“塘儿沽”、“塘沽”等叫法,相传天津周遍有七十二沽;沽,小海也,是天津地名常用字。塘沽的意思是:靠近海边港湾池塘众多的地方,迄今塘沽周遍还有大量的养殖

历史百科 1935年5月31日《塘沽协定》签署

1935年5月31日《塘沽协定》签署《塘沽协定》,30年代中期中日两国政府所签署的一项对中国方面极为不利的双边国际协定。1935年5月31日正式签署。该协定规定:中国军队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

道光皇帝6天就批 扬州开挖新河

在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的“七河八岛”中,最后一条归江河道新河是道光皇帝亲自批准开挖的,按常规需要一两年才能完成的工程,最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开挖成功,创造了当时的“扬州速度”。市水利专家徐炳顺介绍,道

道光皇帝6天就批 扬州开挖新河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的“七河八岛”中,最后一条归江河道新河是道光皇帝亲自批准开挖的,按常规需要一两年才能完成的工程,最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开挖成功,创造了当时的“扬州速度”。市水利专家徐炳顺介绍,道光...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塘沽协定》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塘沽协定》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协定。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今并入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后,又大举向长城各口进攻,平、津危急。蒋介石为了“围剿”红军,对日继续采

知名人物 谭真人物简介

·谭真谭真,筑港工程和航道专家、教育家。曾组织领导湛江港、裕溪口港的建设,天津塘沽新港、上海港和青岛等老港的扩建和技术改造、长江口和天津塘沽新港的航道治理研究等工作,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为我国

中国历史 河北事件——日本大举进犯中国华北的借口

日军在《塘沽协定》签订后,即从1935年初起,开始实施其侵占华北的计划。是年1月4日至5日,关东军要员在大连召开秘密会议,中心议题是研究确定《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关东军对伪满洲国和华北的方针政策,这就

历史人物 戚继光武功不如妻

戚继光出名的另一个原因是怕老婆  说到这个人,就要说到戚继光在听说倭寇进犯新河时露出的那个有点诡异的笑容了。他这个笑容里,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因为他知道,新河城里正有一位他戚继光也惹不起的人物,倭

历史军事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1949年1月,刘亚楼担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指挥天津攻坚战役。对于平津战役的津、塘方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军委原计画先攻塘沽,后打天津。后经刘亚楼调查,塘沽东面靠海,其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