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程潜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地球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程潜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程潜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程潜,字颂云。1882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904年考取官费,去日本东京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此,他结识了黄兴、宋教仁等许多从事反清活动的革命志士,接受他们的影响,继而,在东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开始追随孙中山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生涯。

1908年12月,程潜从日本回国,受同盟会委派,到达四川训练新军。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程潜前往武昌。在黄兴领导下,参加武汉保卫战,担任龟山炮兵阵地指挥。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篡夺后,程潜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护国、护法及讨伐陈炯明等战斗。历任湘军都督府参谋长,湖南护国军司令,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广东大本营军政部长兼陆军讲武学校校长。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程潜继续拥护孙中山确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以实际行动与共产党合作。1926年北伐时,程潜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共产党员林伯渠同志为该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程潜真诚地与以林伯渠为首的共产党员们合作共事,抵制破坏国共合作的言行。国民党内的右派要求交出第六军共产党员的名单,程潜公开进行了抵制,他说: “只要是能打军阀的,都是好战士,我就要用!”①这一举动,使蒋介石大为恼火。蒋曾于1927年春设计逮捕程潜,程侥幸逃到武汉,之后,蒋又布圈套,把程的第六军强行缴械改编。程蒋矛盾由此产生。程潜逃到武汉后,在共产党帮助下,重建了几乎全由湘人组成的第六军。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形成宁汉对立。程潜借汉方反蒋之机,支持东征讨蒋,被任命为江右军总指挥,率部东下。汉方汪精卫公开反共后,程潜也加入了反共行列,公开声明反共立场。曾率军追剿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撤退部队。8月20日,程潜作为汉方代表之一前往庐山,协商宁汉合作事宜。会后程率第六军开赴南京以西,协助第七军对孙传芳作战。唐生智借机完全控制了两湖地区。当程意识到自己的势力已经被驱逐后,对唐耿耿于怀。宁方则利用程唐矛盾,进行分化。程潜遂站到宁方一边,孤立汪唐。10月20日,国民党南京特委会任命程为第四路军总指挥,统率江左军西征讨伐唐生智。唐军败北,武汉政治分会被取消,改设湘鄂临时政务委员会,程潜任主席。程返湘后,本想有所作为,但由于派系之争,桂系以莫须有罪名报请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免除程潜本兼各职,程闲居在上海。程虽然饱尝了国民党内部派系争端之苦,但一直坚持反共立场,并把自己拴到蒋介石的车上。1936年复任军职。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发生,随之出现了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主体的全民族抗战局面。1938年1月17日,国民党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程潜为委员之一。同时担任调整后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负责组织平汉路方面的抗战。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行为,激起了程潜强烈的民族抵抗情绪,他曾表示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一次,程潜指挥部队在河北省漳河一带阻击日军,下令要坚守阵地。他说: “大敌当前,有进无退。中国虽大,也没有多少地方可退了。战死在阵地上是最光荣的!”①经过多日苦战,援军来了,终于扭转了战局。

1939年,程潜一度担任军委会西安行营主任。这期间,他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出发,掩护一些共产党员、进步人士从事抗日活动,对人民做了有益的工作。②

1940年,程潜到重庆接任李济深的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家住上清寺附近,离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不远。周恩来、林伯渠等中共领导同志常去看望程潜,共商国家大事。抗战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制止内战,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飞抵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程潜曾到毛泽东的住处桂园拜访,表达他期望光明,渴求和平的意愿。

全面内战爆发时,蒋介石为使其统治合法化,拟召开“行宪国大”,借用竞选取得总统的地位。此时,程潜出任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但由于班底是陈诚第六战区长官部的原班人马,主任成了傀儡,程极感空虚。选举之事酝酿,程决定以进为退,准备竞选副总统。于是由邓介松出面组织了“民主政治学会”,在上海创办《民主论坛》杂志,经费全由程潜提供。任务是制造拥程舆论,为他招兵买马,大张声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③1948年3月29日, “行宪国大”召开。选举过程中,蒋介石初为程助选,以图分散李宗仁的选票。第二次选举后,蒋又迫令程潜退出竞选,要求其助选者改投孙科,并许诺补偿他的全部竞选费用,政治上另作安排。4月24日晚程潜声明退出竞选,李宗仁亦响应。蒋介石无奈,只好由孙、李、程进行第三次选举,由于选票都未过半数,决定由孙、李竞争,程潜竞选宣告失败。

李宗仁做了副总统,白崇禧欲染指华中,桂系实力大增。蒋介石为牵制桂系,划湖南、江西两省为长沙绥靖公署辖区,任命程潜为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

1948年7月,程潜回到长沙。多年政治生涯的经验及战争形势的发展,使程预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大势所趋。但近二十年来形成的立场又不会轻易改变。因此,回湘之初,他一面继续标榜反共, “与‘共匪’拼命”,①一面在行动上做了向左转的表现。9月初,他同意撤销专门进行反共的戡乱委员会。接着又发出布告,实行二五减租,并宣布对土豪劣绅及不法在乡军人严厉制裁;又同意将各县自卫队一律撤销。②

1948年9月中旬,济南解放,锦州被围。战局发展之迅速,使程潜恐慌,在应变的名义下采取了一些旨在巩固其统治的措施。此时,程左右的亲信如省保安副司令肖作霖,省府秘书长邓介松等人思想已经动摇感到国民党败局已定,唯一的出路是投向中共,并将这种考虑影响程潜。中共湖南工委为争取程潜,特将程潜的族弟程星龄请回长沙,协助中共地下党的工作。同时,早与地下党有联系的省府顾问方叔章利用挚友私交,力促程潜的思想转变,对程下起义的决心起了主要作用。

1948年底,程潜正式表示要投向中共,并委托程星龄全权负责与中共地下党联系。1949年1月17日,孙科致电程潜,征询对和谈条件的意见。1月22日,程复电,反战主和。电文曾在报上发表。这是程潜首次公开表示不再反共。③1949年4、5月间,中共地下党代表余宏志两次会见程潜,程明确表示不与中共对抗,但顾虑中共同他算旧帐。余反复讲了中共对起义人员不咎既往的政策,使程解除了疑虑。

人民解放军占领武汉后,白崇禧撤到长沙,对程施加压力,国民党广州政府拟调程任考试院院长,阻止程潜靠拢中共,被程拒绝。鉴于形势紧张,程派代表催请人民解放军速向长沙进军。7月下旬,解放军进抵平江。此时程潜被白崇禧逼退邵阳,在此,草拟了起义的有关文件。29日,程秘密返回长沙,之后,同人民解放军代表进行了谈判。8月4日,发出了以程潜、陈明仁领衔的起义通电,宣告湖南和平解放。程潜担任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主任。

8月31日,程潜应中共中央邀请赴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亲自到车站迎接并设晚宴为程洗尘,然后又同游天坛。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程潜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参加开国大典后,程潜于11月3日回到长沙,在欢迎会上他说:“我个人这次在人民政协会上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很大的鼓舞,更增加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与勇气。我们今后的任务,就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尽一切努力来彻底实现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以建设民主、繁荣的新湖南”。①

新中国建立后,程潜先后担任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领导职务。他积极工作,认真负责,时刻关心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积极参加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的协商,并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了积极的努力。1968年4月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6岁。

注释

① 李世璋: 《赤诚爱国 前进不懈》见《团结报》1982年6月26日。
①② 李世璋: 《赤诚爱国前进不懈》 见《团结报》 1982年6月26日。
③ 邓介松: 《我所知道的湖南起义经过》见《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125页。
① 程星龄: 《参与程潜起义活动的回忆》见《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15页。
② 肖作霖:《湖南起义亲历记》同上书,第113页。
③ 见《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 第133页。
① 转引自《湖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12辑 第48页。

相关参考

人物志 道潜的人物生平简介

道潜(生卒年未详),宋於潜(今属临安)浮村人。俗姓何,本名昙潜,苏轼更名为道潜,字参寥。幼不茹荤,以童子诵《法华经》,剃度为僧。内外典无所不读,能文章,尤喜诗。初与秦观友好,后遇苏轼,在坐赋诗,挥笔而

人物志 王明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王明,原名陈绍禹。安徽金寨(原属六安)人。1904年生,小商人家庭出身。1924年考入武昌商业大学预科,曾任武昌学生联合会干事和湖北青年团体联合会执委,在青年学生中进行宣传和联络工作。1925年,在武

人物志 孙武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1879年生。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岳州新军教官。1900年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孙武曾参与其事。自立军起义失败,他避居乡间得免。20世纪初,孙中

人物志 吴晗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人物志 梁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

人物志 秋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7年11月生于福建厦门。十六岁前因祖父和父亲仕宦而随家辗转迁居,到过浙江、台湾。1893年至湖南。秋瑾幼年读书聪颖,“一时有女才子之目”

人物志 林森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生于福建闽候一商人家庭。林森少时先后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1884年曾赴台北电报局工作,次年返归大陆。1902年,林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人物志 恽代英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常给陈独秀和《新青年》写信,表达自己敬仰的心情和探索人生真谛的愿望。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妇女

人物志 沙千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沙千里于1901年生于江苏吴县。青年时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后,曾创办《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后在上海、重庆执行律师职务。1935年冬创办《生活知识》

人物志 朱德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朱德,字玉阶。祖籍广东省韶关府(今韶关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里。1892年入私塾读书。1907年春,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秘密传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