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秋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Posted 秋瑾

篇首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秋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秋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7年11月生于福建厦门。十六岁前因祖父和父亲仕宦而随家辗转迁居,到过浙江、台湾。1893年至湖南。秋瑾幼年读书聪颖, “一时有女才子之目”,①还学习过骑马击剑。1896年依父命与湘潭富商子弟王子芳结婚,因志趣相异,感情不洽。维新运动兴起,湖南为各省之冠,秋瑾也受到影响。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秋瑾深为国难忧虑,曾写下“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谁为济时彦,相与挽颓波”的诗句。②

1903年,秋瑾随王子芳赴北京。居京期间, 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与清统治的腐朽,思想为之一变, “思以改革为已任”。她结交了一些有新思想的女友,参加“妇女谈话会”等社会活动,“新书新报,靡不浏览。所受刺激既深,持论亦益烈。”③

1904年春,秋瑾不顾封建家庭的阻挠,为寻求救国道路,东渡日本求学。到日本后,入神田区骏河台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的日语讲习所学习日语。此时东京已成为留日学生反清革命的中心,秋瑾投身其中,极为活跃。这年秋,她加入了革命党人冯自由等人组织的以“推翻满清、恢复中华”为宗旨的“三合会”,被封为“白扇”,又与陈撷芬等发起“共爱会”,主张“反抗清廷、恢复中原”;④还创办了《白话》杂志,宣传民主革命与妇女解放。在革命活动中,秋瑾结识了陶成章等人。1905年春,秋瑾归国省亲,由陶成章介绍,至上海得识蔡元培,至绍兴又见到徐锡麟。 6月,由徐锡麟介绍在上海加入光复会。旋又东渡,入青山实践女校师范班学习。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东京召开筹备会,筹画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秋瑾因病未能出席。8月13日,她由冯自由介绍,加入了同盟会。 8月20日,同盟会举行成立大会,秋瑾被推为浙江分会主盟人、评议部评议员。

1905年12月, 日本政府与清政府勾结,颁布了歧视、限制中国留学生的“取缔规则,”引起了留日学生的强烈反对。秋瑾主张全体退学归国,以示抗议。1906年初,她归国至上海。在写给友人的信中,她表示“吾归国后,亦当尽力筹划,以期光复旧物,与君相见于中原。成败虽未可知,然苟留此未死之余生,则吾志不敢一日息也。”①回国后,她曾在浙江浔溪女校作过短时期的教员,又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为宗旨,宣传妇女解放、男女平权。1907年1月, 《中国女报》刊出,因资金不足,出版两期后停刊。

在进行民主革命宣传的同时,秋瑾更注重军事斗争。在上海时,她曾以“蠡城学社”的名义联络过会党。这时,光复会领导人陶成章和徐锡麟已在绍兴设立了大通学堂,作为金华、处州、绍兴三府会党的联络机关。1906年冬,徐锡麟捐得道吴衔,去安徽运动革命,临行前在杭州与秋瑾会面,密商皖、淅配合事宜,并决定由秋瑾接替徐锡麟主持大通学堂。徐锡麟走后,秋瑾就成为浙江光复会的主要领导者。同年底,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光复会员在上海开会,决定起义响应。秋瑾与会并“以浙事自任。”②令后,她亲赴金华等地运动会党。不久,因萍、浏、醴起义失败,事遂止。

1907年春,秋瑾被举为大通学堂董事,主持校务。她以大通学堂为中心,往来于杭州、上海之间,在军界和学界中发展光复会员,为起义准备军事干部。又两次赴金华、处州、绍兴三府所属各县,联络组织会党。这两项工作相互配合,“借会党之声气、以鼓舞军、学界、复以军、学两界,歆动会党”,①促进了浙江光复会的发展。”一时如终南会、龙华会、九龙会、平阳党、乌带党以及青帮、洪帮诸魁杰,罔不结盟,声势大振,浙江军界朱瑞等、学界蒋鹿珊等,亦复分途纠合,暗通声气。”②为了统一行动,秋瑾把所掌握的秘密军事力量编为光复军,分光复会职员为十六级,推徐锡麟为首领,秋瑾自居协领,下设分统、参谋、部长等职。她还利用大通学堂的合法地位,将各会党首领招至学校,以学习体育为名,对会党首领进行民主革命思想的教育和军事训练。学校内部的学生及教员也绝大多数被发展成为光复会员,“团结甚坚。”③

1907年5、 6月间,同盟会先后发动了潮州、黄冈和惠州七女湖起义,全国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秋瑾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发动起义,起义日期初订为7月6日,旋又改为7月19日。她制定了三路出击、皖浙同时进军的计划,并将会党力量编为八军,以“光复汉族、大振国威”八字为表记。都置就绪后,秋瑾又草拟了《普告同胞檄稿》与《光复军起义檄稿》。两篇檄稿揭露了清政府“婪素无厌”,加紧专制镇压、 “四邻逼处,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的罪行,宣称“某等眷怀祖国之前程,默察天下之大势,知有不容已于革命,用是张我旗帜,歼彼丑奴,为天下创。”要“先以雪我二百余年汉族奴隶之耻,后以启我二兆方里天府之新帝国,” “光复旧业,与众更始。”①檄文把推翻封建专制的斗争视为满汉之争,是一个重大的缺陷,表明秋瑾较深地受到了会党思想的影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质缺少认识。这也是光复会普遍的思想倾向。

7月2日,因事机不密,武义会党的起义准备活动被清政府发觉,机关被破坏,数名党人死难。继之金华、兰溪等地的会党也遭波及。形势突变,秋瑾即将情况诧人函告徐锡麟。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利用巡警学堂学生毕业典礼之机仓促发难,很快失败。一连串的失事使大通学堂暴露,这时浙江清官府也得到了绍兴劣绅胡道南关于秋瑾策动起义及举事日期的密告,已作好了镇压准备。11月,杭州党人探知浙江巡抚张曾扬即将派兵围剿大通学堂的消息,即密报给秋瑾。在随时都可能被捕的危险中,秋瑾镇定自若,决定为掩护其他同志而自甘暴露牺牲。在接到杭州密报后,她指挥大通学堂学生焚毁名册、掩理武器,进行疏散。13日,党人王金发促秋瑾转移,秋瑾坚词不许。当天下午,大通学堂即被清兵包围,秋瑾等数人被捕。15日,在绍兴古轩亭口就义。

注释

① 郭延礼:《秋瑾年谱》,第18页。齐鲁书社1983年版。
② 《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77页
③ 《秋瑾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44页
④ 《辛亥革命回忆录》四,第208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① 《秋瑾集》,第46—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② 《秋瑾史料》,1981年版湖南人民出版社。第10页。
① 《秋瑾集》,第20—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相关参考

人物志 孙武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1879年生。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岳州新军教官。1900年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孙武曾参与其事。自立军起义失败,他避居乡间得免。20世纪初,孙中

人物志 吴晗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人物志 梁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

人物志 林森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生于福建闽候一商人家庭。林森少时先后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1884年曾赴台北电报局工作,次年返归大陆。1902年,林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人物志 恽代英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常给陈独秀和《新青年》写信,表达自己敬仰的心情和探索人生真谛的愿望。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妇女

人物志 沙千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沙千里于1901年生于江苏吴县。青年时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后,曾创办《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后在上海、重庆执行律师职务。1935年冬创办《生活知识》

人物志 朱德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朱德,字玉阶。祖籍广东省韶关府(今韶关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里。1892年入私塾读书。1907年春,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秘密传阅中

人物志 史良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史良,字存初,190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幼年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迪。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学生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了支援

人物志 陈云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而失学,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徒,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商务印书

人物志 张继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张继,字溥泉,河北沧县人,1882年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童年时就续于私塾,16岁入保定莲池书院学习。1899年赴日本东京善邻书院留学,接着入早稻田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02年参加东京留学生青年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