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王明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Posted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王明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王明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王明,原名陈绍禹。安徽金寨(原属六安)人。1904年生,小商人家庭出身。1924年考入武昌商业大学预科,曾任武昌学生联合会干事和湖北青年团体联合会执委,在青年学生中进行宣传和联络工作。1925年,在武昌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並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工作。

1925年秋,王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由于他善于吹吹拍拍,奉承领导,因此得到中山大学副校长米夫的尝识和重用。1926年冬,米夫来华,王明随之归国,先后活动于广州、上海、武汉等地。1927年8月,大革命失败后,又随米夫去苏联,先后任中山大学党的支部局宣传干事、翻译和联共党史教员。1928年6月,王明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担任译员。不久,任中山大学党的支部局书记。在米夫的支持下,他拉帮结伙,组织宗派小集团,打击陷害了不少党的干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瞿秋白、邓中夏等,因不支持他的宗派活动,也被扣上“机会主义”、 “调和主义”的帽子。

1929年2月,王明从苏联回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先后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干事、中央宣传部《红旗》报编辑,发表过许多“左”倾思想的文章。1930年3月16日,因被捕后暴露了党的机关,受到警告处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中央时,王明与李立三在革命形势与任务的估计上基本一致。但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他又打出“反对立三路线”的旗号。6月18日,因反对6月11日政治局会议决议,受到党内“最后一次严重警告”的处分,后又因在7月9日中央召开的中央工作人员会议上发难,受“留党察看六个月”的处分,並调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

1930年9月,周恩来主持召开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基本上克服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但王明却借口共产国际十月来信,打着“反对三中全会调和主义”的旗号,抛出《两条路线斗争》(即《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的纲领性小册子,有组织、有纲领地攻击三中全会和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央。同时,积极进行夺取党中央领导的准备工作。12月,米夫以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的身份再次来华,迫使中央撒销对王明的处分,並任命他为江苏省委书记。1931年1月7日,在米夫操纵和以王明为首的“左”倾教条主义、宗派主义从各方面施加的压力下,召开了六届四中全会。全会通过了共产国际远东局确定的党中央领导人名单。这样,过去连中央委员也不是的王明,这次一跃成为政治局委员、常委。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何忠发被捕叛变后,米夫指定由王明代理总书记,组织“临时中央局”,从而以王明为首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夺取了党中央的领导权,并推行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重大损失。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

1931年9月,中央机关遭到破坏,在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下,王明贪生怕死,不愿留在上海工作,在米夫支持下,于同年11月再赴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此后,成为共产国际领导人之一,参与对中国革命方针、政策的制定。1935年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候补书记。会议期间,他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其他成员一起,根据大会的精神讨论和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主张。

1937年11月,王明由苏联返回延安。在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王明作了《如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鼓吹“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他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遭到毛泽东等批判。

1938年初,王明前往武汉,任中共长江局书记,积极推行他的右倾投降主义,把抗日战争的领导权,拱手让给国民党,从而给华中党的工作带来严重损失,影响到华中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9月,中共中央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批评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撒销了中共中央长江局。此后,王明留延安工作,先后任中央统战部长、中共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主席和延安女子大学校长等职。

1941年10月,王明因病住院,从此一直抱病休息,基本上没有工作。1942年整党整风运动开始后,主要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从思想上清算王明“左”的错误影响,以端正党的思想路线。但王明以极顽固的态度拒绝参加整风,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承认,不检讨。延安整风彻底批判和肃清了他的错误影响,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为了团结教育王明,毛泽东作了许多解释工作,继续选他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1月去苏联医病,同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仍选他为中央委员。但他仍坚持错误,长期拒绝党的批评和帮助,一直滞留苏联。60年代到70年代,中苏两党关系破裂,王明公开发表许多文章,反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歪曲我党历史,攻击我党领导人,为自己的错误狡辩。

1974年3月,病逝于莫斯科。

相关参考

人物志 吴晗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人物志 梁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

人物志 秋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7年11月生于福建厦门。十六岁前因祖父和父亲仕宦而随家辗转迁居,到过浙江、台湾。1893年至湖南。秋瑾幼年读书聪颖,“一时有女才子之目”

人物志 林森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生于福建闽候一商人家庭。林森少时先后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1884年曾赴台北电报局工作,次年返归大陆。1902年,林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人物志 恽代英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常给陈独秀和《新青年》写信,表达自己敬仰的心情和探索人生真谛的愿望。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妇女

人物志 沙千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沙千里于1901年生于江苏吴县。青年时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后,曾创办《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后在上海、重庆执行律师职务。1935年冬创办《生活知识》

人物志 朱德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朱德,字玉阶。祖籍广东省韶关府(今韶关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里。1892年入私塾读书。1907年春,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秘密传阅中

人物志 史良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史良,字存初,190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幼年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迪。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学生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了支援

人物志 陈云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而失学,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徒,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商务印书

人物志 张继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张继,字溥泉,河北沧县人,1882年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童年时就续于私塾,16岁入保定莲池书院学习。1899年赴日本东京善邻书院留学,接着入早稻田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02年参加东京留学生青年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