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谭嗣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谭嗣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谭嗣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1865年2月13日出生于湖南浏阳的一个官宦家庭里。父亲谭继洵赐进士出身,官至湖北巡抚。

谭嗣同自幼即受到传统教育,先后从师于毕莼斋、韩荪农、欧阳中鹄等。在20岁到30岁这10年间,他迫于父命曾六次赴南北各省参加会试,所行路程, “合数都八万余里”,但均未中举。这十年的游历,使他有机会较深入地考察和认识了中国社会。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谭嗣同思想上受到强烈的刺激,感到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在“辞章”、 “考据”上虚掷时光,而必须从事有利于匡济时艰的“实学”。用他自己的话说, 即:“三十之年适在甲午,地球全势忽变, 嗣同学术更大变”。此后,他一方面潜心研究张载、王船山、黄宗羲等朴素唯物论思想;另一方面广泛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并接触西方的政治学说。这使其思想产生重大变化,立志为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 “首发大难,画此尽变西法之策。”

1896年,谭父为嗣同捐了个候补知府的衔。他离湖北赴南京。在南京期间,他深感“孤寂无俚”,经常到上海参加社会活动。结识了梁启超、汪康年等。梁对谭十分赞赏,称他“才识明达、魄力绝伦”;谭对梁启超和康有为也非常钦佩,自称是康的“私淑弟子”。这样,他就在“孤寂无俚”,正感彷徨的情况下,找到了他当时认为可与之共同策划以实现革新理想的知己。从这时起, 谭开始从事变法理论的研究,着手撰写《仁学》,要“别开一种冲决网罗之学。”企图用哲学观点来论证其要求革新的社会政治思想。1897年,完成《红学》。

1898年初,谭嗣同弃官回湖南参加筹划维新事业,他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改变湖南时务学堂“中体西用”的教学宗旨,协助梁启超、唐才常等,使时务学堂成为“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昌革命”的启蒙阵地。二是负责主持南学会。南学会成立于1898年正月,是在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之下设立的,原是为制止人民群众的反帝斗争,劝导“士民”保护湖南境内的教堂、传教士,以免发生教案。谭负责主持后,赋予南学会以新的内容,就是要使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议院”的作用。谭嗣同认为图谋改革,实施新政、关键在于“平权”:官不可踞民之上而独尊,民不可受制于官而尽其“主人之权”,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做到“平权”。一方面“平其议事之权”,使学会得以“议事”;另一方面, “办事之权仍官操之”。谭指出: “西国于议事、办事,分别最严。议院,议事者也;官府,办事者也,各不相侵,亦无偏重,明示大公,阴相牵制,治法之最善而无弊者也”。他希望把南学会办为全省的总学会, “府厅州县设分学会”, “分会受成于总学会”。 “官欲举某事、兴某学,先与学会议之,议定而后行。议不合,择其说多者从之;民欲举某事、兴某学,先上于分学会,分学会上总学会,总学会可则行之。”务使“大吏罔敢骄横,小吏罔敢欺诈,兴利除弊, 罔不率此。”使学会“无议院之名、而有议院之实。”可见,谭嗣同对西方的议会政治是十分向往的,虽然他对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实质,认识得不准确,但是,他能够团结一批热心变革的改良主义者, 以南学会为核心,大胆地评议时政,这比康有为“开懋勤殿设顾问官”的退议要激进得多,可以说是开中国议会政治之先声。

1898年4月24日,光绪“诏定国是”,开始变法。第二天,光绪就下诏要“速饬黄遵宪、谭嗣同二员来京,送部引见”。7月3日谭抵北京。20日光绪又下谕:赏谭嗣同等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谭深感光绪的知遇之恩,为使维新变法能取得成功, 日夜忙碌,当时光绪皇帝的许多有关维新的谕旨是出自他的手笔。为了使变法有武力作后盾,他和康有为商议后,向光绪上密折,要光绪起用袁世凯,利用袁的武力,“先发制人”,把阻挠变法的顽固派头子西太后“监禁在颐和园”,以期制止反对派对于维新的一切障碍。谭在光绪允诺后,又亲赴袁的住所,劝说袁世凯起兵。袁表面同意,背后又向荣禄等告密。西太后得讯即将光绪幽禁瀛台,并宣布“垂廉听政”。

戊戌变法失败了。康有为、梁启超出逃日本。谭嗣同谢绝了让他出走的建议,慷慨陈辞: “大丈夫不作事则已,作事则磊磊落落,一死亦何足惜;且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以变法流血者,清自嗣同始。”8月9日,谭被捕。8月13日,谭嗣同与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林旭、康广仁等一同在北京菜市口就义。

注释

① 《近代史资料》1962年第1期。

相关参考

人物志 孙武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1879年生。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岳州新军教官。1900年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孙武曾参与其事。自立军起义失败,他避居乡间得免。20世纪初,孙中

人物志 吴晗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人物志 梁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

人物志 秋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7年11月生于福建厦门。十六岁前因祖父和父亲仕宦而随家辗转迁居,到过浙江、台湾。1893年至湖南。秋瑾幼年读书聪颖,“一时有女才子之目”

人物志 林森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生于福建闽候一商人家庭。林森少时先后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1884年曾赴台北电报局工作,次年返归大陆。1902年,林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人物志 恽代英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常给陈独秀和《新青年》写信,表达自己敬仰的心情和探索人生真谛的愿望。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妇女

人物志 沙千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沙千里于1901年生于江苏吴县。青年时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后,曾创办《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后在上海、重庆执行律师职务。1935年冬创办《生活知识》

人物志 朱德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朱德,字玉阶。祖籍广东省韶关府(今韶关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里。1892年入私塾读书。1907年春,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秘密传阅中

人物志 史良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史良,字存初,190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幼年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迪。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学生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了支援

人物志 陈云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而失学,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徒,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商务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