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陈叔通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篇首语:春衣少年当酒歌,起舞四顾以笑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陈叔通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陈叔通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叔通,名敬第,字叔通,1876年生于浙江杭州一封建世家。陈叔通早年中举,随后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中日甲午战后,逐渐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运动影响下,于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法政大学,专攻政治和法律,并开始受到兴中会革命思想影响。1906年回国,担任清政府资政院民选议员。由于对清朝统治者感到绝望,逐渐倾向革命。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光复会。
1912年1月,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在上海遇害,会众无所归,陈叔通便与黄群共同发起组成民国公会,其政纲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内容。同年5月,民国公会与共和协进会及民社合并为共和党。后又与民主党合并为进步党。1912年底,陈叔通由浙江省推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他对北洋军阀政府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和贪污腐化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阴谋暴露后,陈叔通坚决拒绝袁的高薪笼络,积极参与梁启超、蔡锷等发动的讨袁护国斗争,成为进步党中重要的反袁人物。1917年到北京参加国会复会第一次会议后,便愤然辞去议员职务。之后,离开北京定居上海,专心致力于发展民族工商业和文化事业。
自1915年起,陈叔通在上海担任商务印书馆董事,历时10年。之后,又长期担任浙江兴业银行董事,并兼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由于工作认真,颇有建树,在社会上卓有声誉,其间,经历了北伐战争、十年内战和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阶段,陈叔通虽然对共产党还没有充分认识,但对共产党人为了救国救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十分钦佩,对国民党蒋介石屠杀革命人民和共产党人的反动政策,极为义愤,他同情人民群众的罢工、罢课、罢市等抗议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几次拒绝蒋介石要他到南京政府担任要职的邀请,不愿和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九·一八”事变后,陈叔通鞭笞国民党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积极支持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上海“一·二八”抗战和1937年“八·一三”抗战时,他积极参加募捐劳军和各种支前活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军进占上海租界, 日伪曾一再向他施加压力,逼他出任上海维持会会长,但他不为所动,到友人处隐藏起来,决不出山当汉奸,表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
抗日战争利胜后,陈叔通与中国共产党有了密切联系。他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投入全国人民争取团结、民主、和平,反对分裂、独裁、内战的斗争。1946年5月,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夜,参加筹备组建上海各界人民团体联合会,从事反蒋民主活动。1947年5月,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以“共产党阴谋分子嫌疑”的罪名,大肆逮捕革命学生的事件发生后,他立即联络张元济、唐蔚芝等九位老人,向国民党行政院院长张群、上海市市长吴国桢、上海警备司令宣铁吾分送了抗议书,抨击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要求无条件释放学生,是为“十老上书”。
194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出五一号召,准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陈叔通热烈响应。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于1949年1月10日离开上海,经香港辗转到达解放区,4月到北京,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热情欢迎和亲切会见。 6月,在北京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陈叔通作为工商界代表出席了会议,并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委员。在10月9日召开的政协全国委员会首次会议上,被选为政协副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和国内外的重大政治活动。抗美援朝期间,担任抗美援朝总会副主席,积极动员工商界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出钱出力,1952年代表中国人民出席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和世界和平理事会。同年积极组织筹备组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1953年10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他作为大会主席致了开幕词,会上当选为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推动工商业者认清形势, 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勉励全国工商业者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取得进步。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现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从1949年9月起,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一、二、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此外,还担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二、三届主任委员等职务。1966年2月1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相关参考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1879年生。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岳州新军教官。1900年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孙武曾参与其事。自立军起义失败,他避居乡间得免。20世纪初,孙中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7年11月生于福建厦门。十六岁前因祖父和父亲仕宦而随家辗转迁居,到过浙江、台湾。1893年至湖南。秋瑾幼年读书聪颖,“一时有女才子之目”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生于福建闽候一商人家庭。林森少时先后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1884年曾赴台北电报局工作,次年返归大陆。1902年,林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常给陈独秀和《新青年》写信,表达自己敬仰的心情和探索人生真谛的愿望。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妇女
沙千里于1901年生于江苏吴县。青年时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后,曾创办《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后在上海、重庆执行律师职务。1935年冬创办《生活知识》
朱德,字玉阶。祖籍广东省韶关府(今韶关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里。1892年入私塾读书。1907年春,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秘密传阅中
史良,字存初,190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幼年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迪。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学生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了支援
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而失学,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徒,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商务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