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林汉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林汉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林汉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林汉达,浙江镇海县人。1900年2月17日生。著名教育家。1924年大学毕业。后历任四明中学英语教员,上海世界书局英文编辑、编辑主任、出版部长。 1937年赴美留学, 1939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曾任上海之江大学教授。之江大学内迁后,留居上海从事民众教育、普及教育的研究,后任华东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之江大学教务长兼教育系主任。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广大学生中发表讲演,组织进步团体。同时在《周报》、 《民主》等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宣传和平民主、并与王绍鏊等人经常集会座谈,不断研究时局,商讨斗争对策,推动民主运动的发表。1945年12月与马叙伦、王绍鏊等一起发起组织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被推为理事,对民进的筹备及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久,当选为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1946年6月23日,在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举行的十万人欢送马叙伦等反对内战、争民主赴南京请愿代表的群众大会上,被推为大会执行主席。在会上发表讲演,并带头参加游行,被国民党严令通缉。1946年秋,他来到哈尔滨,不久任辽宁省教育厅厅长。1949年6月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 9月以民主促进会正式代表身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教育部副部长,扫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扫盲协会秘书长、委员,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务理事兼组织部长,常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因受“四人帮”迫害于1972年7月26日逝世。1979年平反昭雪,同时宣布改正1958年初将他划为右派并给以处分的错误。
相关参考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1879年生。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岳州新军教官。1900年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孙武曾参与其事。自立军起义失败,他避居乡间得免。20世纪初,孙中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7年11月生于福建厦门。十六岁前因祖父和父亲仕宦而随家辗转迁居,到过浙江、台湾。1893年至湖南。秋瑾幼年读书聪颖,“一时有女才子之目”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生于福建闽候一商人家庭。林森少时先后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1884年曾赴台北电报局工作,次年返归大陆。1902年,林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常给陈独秀和《新青年》写信,表达自己敬仰的心情和探索人生真谛的愿望。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妇女
沙千里于1901年生于江苏吴县。青年时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后,曾创办《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后在上海、重庆执行律师职务。1935年冬创办《生活知识》
朱德,字玉阶。祖籍广东省韶关府(今韶关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里。1892年入私塾读书。1907年春,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秘密传阅中
史良,字存初,190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幼年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迪。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学生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了支援
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而失学,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徒,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商务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