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刘少奇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Posted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刘少奇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刘少奇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刘少奇,原名渭黄,曾为名胡服。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少年时期上私塾(中国旧式初级学校)。1919年中学毕业后, 申请参加勤工俭学。1920年转到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并参加了工读辅助团,成为该组织负责人之一。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推荐,由杨明斋介绍,赴俄国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中国班学习,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刘少奇从莫斯科回国后,主要从事工人运动。先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随后于同年9月,受中共湘区委员会和毛泽东委派到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1923年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主任。1925年5月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此后,在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参加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成为中国现代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1926年5月,在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上作了《一年来中国职工运动的发展》的报告,明确指出工人阶级在革命中处于领导地位,并对革命动力和革命对象作了阐述,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作出了贡献。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在白区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他先在上海参加党中央职工部工作。1928年2月,他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去天津参加顺直省委(即河北省委)工作,曾任顺直临时省委组织部长。针对当时“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提出了党的口号要从实际出发,符合群众斗争要求的正确主张。1929年6月,被中央派到东北任满州省委书记。他积极领导工人群众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斗争,并迅速恢复和健全各级党团组织,有力地推动了东北地区工人运动的发展。1930年夏,到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局委员,并留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回国后在上海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刘少奇在长期工作中逐渐认识到,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应实际深入群众、长期隐蔽、积蓄力量的方针,并曾对当时中共中央内部的)“左”倾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进行过某些抵制。1932年冬,他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曾任红八军团中央代表和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拥护毛泽东担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工作。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参加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936年春赴天津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兼中共北方局书记领导党的白区工作,坚定地执行了中央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1936年4月写了《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一文,从理论上系统地批判了过去党在秘密工作中存在的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错误。在实际工作中,他又大力纠正了“左”的偏向,巩固和扩大了“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成果,并领导重建和发展了华北各地党组织,经中央批准营救了薄一波等六十多名干部出狱,大大加强了华北党的领导力量。同时,他还利用各种渠道开展统战工作,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创了白区工作的新局面。1937年3月,他写了《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全面探讨了党在白区工作的路线和策略。同年5月,在陕北延安召开的党的白区工作会议上,作了《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的报告,深刻总结了党的白区工作的经济教训,精僻论述了在白区党的组织工作转变的重要性和转变应坚持的正确原则。刘少奇关于党的白区工作的理论,对以后党的白区工作的开展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少奇坚持中共中央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积极组织力量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任命为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同陈毅等一起扭转了新四军的困境,恢复和发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扩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7月和1941年7月,先后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和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与《论党内斗争》的著名演讲,创立了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提出了开展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和方法,批评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作法,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1943年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明确提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并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形成发展以及基本内容作了完整的概括和系统的论述。旋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

1945年8月, 日本宣布投降,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在此期间,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为中央起草了《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党内指示电,对党中央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建立东北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1947年春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转移到华北,同朱德一起负责中共中央委托的工作。同年7月至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主持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进一步推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并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名誉主席、世界工联副主席等职。他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协助毛泽东主持中央的全面工作,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6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4年2月,主持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向第七届第四次中央全会的报告》和《关于七届四中全会的结论》。同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作出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了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建设方针,提出了改进国家工作的主要任务,规定了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执政党建设的方向。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党中央副主席。1957年4月,在上海市委召开的党员干部大会上作《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内主要矛盾的论点,并对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在六十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刘少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从1963年到1966年,他先后到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朝鲜、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努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刘少奇受到错误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开封病逝。1980年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恢复了他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同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充分肯定了他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建立的不朽功绩。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刘少奇选集》。

注释

① 《辛亥革命回忆录》一、中华书局1961年版517页

相关参考

人物志 孙武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1879年生。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岳州新军教官。1900年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孙武曾参与其事。自立军起义失败,他避居乡间得免。20世纪初,孙中

人物志 吴晗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人物志 梁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

人物志 秋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7年11月生于福建厦门。十六岁前因祖父和父亲仕宦而随家辗转迁居,到过浙江、台湾。1893年至湖南。秋瑾幼年读书聪颖,“一时有女才子之目”

人物志 林森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生于福建闽候一商人家庭。林森少时先后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1884年曾赴台北电报局工作,次年返归大陆。1902年,林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人物志 恽代英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常给陈独秀和《新青年》写信,表达自己敬仰的心情和探索人生真谛的愿望。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妇女

人物志 沙千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沙千里于1901年生于江苏吴县。青年时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后,曾创办《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后在上海、重庆执行律师职务。1935年冬创办《生活知识》

人物志 朱德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朱德,字玉阶。祖籍广东省韶关府(今韶关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里。1892年入私塾读书。1907年春,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秘密传阅中

人物志 史良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史良,字存初,190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幼年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迪。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学生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了支援

人物志 陈云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而失学,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徒,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商务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