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张国焘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Posted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张国焘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张国焘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张国焘,原名特立,字恺荫,曾用过凯音、特、天师等笔名。189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一个官僚地主家庭。1916年以前,先后在萍乡县上栗市私塾、萍乡县立小学堂、县立中学校、南昌心远中学等校读书。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先在理科预习学校学习了两年,后入北大理学院本科学习。

在北大期间,张国焘拥护新文化运动,曾和邓中夏等发起组织《国民》杂志社,並担任该社总务股干事。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是北京大学学生干事会成员,並被推举为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长和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干事。曾作为北大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生代表会议,组织全国学生联合会。还曾代表北大学生到浙江迎接蔡元培返校复职,是五四运动的骨干成员之一。在此期间,受李大钊影响,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年10月,和李大钊、邓中夏等发起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以北京代表身份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局委员,组织主任。会后留在上海党中央工作。8月,成立劳动组合书记部,任主任。並创办《劳动周刊》,发动和组织全国工人运动。1922年1月,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受到列宁接见。

1922年7月,张国焘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中央组织部长。同年底,在陈独秀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他代理中共中央书记。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由于坚持怀疑国共合作的“左”倾错误观点,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被取消党的领导人职务。11月,他前往郑州,代表中共中央指导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是“二七”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4年1月,在广州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2月,全国铁路总工会在北京成立,张国焘当选为总干事,并且在北方从事铁路工人运动工作。5月,他在北京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供出了北京的共产党员名单和各铁路系统党员名单,致使李大钊不得不暂时离开北京躲避,并有共产党员被捕。

1925年1月,在中共四大上,张国焘重新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局委员,并兼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于1925年10月新成立军事部,张国焘任部长。

1926年初,张国焘受陈独秀委派,三次去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处理“三·二○”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事件,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退让政策,使蒋介石乘机窃取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张国焘被陈独秀派往武汉任中共中央代表,兼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和湖北省委书记。在此期间,他对蓬勃兴起的工农运动横加指责,成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支持者。

1927年4月,张国焘参加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7月,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共产国际指示,由他主持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的工作,并以中央代表身份前往南昌指导起义。但他曾企图阻止起义,遭到周恩来、恽代英等坚决反对。南昌起义后,张国焘担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农工委员会主席。 “八七”会议上,他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1月,在上海召开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央指出他在处理南昌起义问题上,不执行中央命令,怀疑甚至反对暴动的主张,因而撤销了他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

1928年6月,张国焘在莫斯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他承认错误,并作了检讨,因而又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会后任中国共产党国际代表团副团长,留驻莫斯科工作。

1931年1月,张国焘被共产国际派遣回国,纠正立三路线和所谓的“调和路线”,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4月,被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中共鄂豫皖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11月,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副主席。他在鄂豫皖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并主持开展“大肃反”,打击迫害了大批坚持正确路线的同志。由于张国焘的上述错误,致使红四方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1932年秋,张国焘未经中央同意,放弃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率红四方面军主力二万余人,经豫、陕,转移到四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张任中央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总揽川陕革命根据地党、政、军大权。

1935年4月,张国焘又放弃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率红四方面军向川、康边境退却。 5月,未经中央同意,在四川茂县成立了“中共西北特区委员会”和“西北苏维埃联邦政府”,均由他任主席。 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张国焘又担任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并兼任左路军政委。他反对中共中央关于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定,坚持南下退却的主张,擅自率左路军和右路军中的原属四方面军的部队约10万人重过草地,南下川、康边境地区。10月,在四川马尔康的卓木碉成立“伪中央”、 “中央政府”、 “中央军委”。同时致电党中央,要党中央改称“北方局”,并宣传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的党籍,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活动。党中央政治局在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先后召开过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和俄界会议,作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和《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决定》等决定,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36年6月,经过中央一再电令和在任弼时、朱德等同志的斗争,张国焘才取消伪中央,同意北上。 7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随后与红二、四方面军一起北上。12月,到达陕北。由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和退却逃跑主义的错误,使红四方面军蒙受重大损失。

1937年3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和军阀主义错误。为了教育挽救他,同年9月,仍派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代主席。然而张国焘坚持反党立场,于1938年4月初,代表陕甘宁边区去参加由国民党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主持的祭黄帝陵时,乘机逃出陕甘宁边区,经西安到武汉。周恩来对其再三教育,要其承认错误继续为党工作,或请假在国内休养並可考虑到国外考察。张国焘拒绝挽救,叛党而去。 4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

张国焘叛党后,求见了蒋介石和陈果夫,向他们奴颜婢膝地表白“兄弟在外,糊涂多时”,并得到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保护,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反共设计委员会”中将委员,兼主任秘书,並参与国民党军委调查统计局主办的所谓“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工作,为国民党反共出谋献策。还担任过国民党江西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第二、三、四届参政员。

1945年5月,被国民党推举为该党第六届中央执委,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

1948年6月,在上海创办《创进》周刊,以第三者面目继续进行反共宣传,诬蔑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为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内战辩护。同年11月逃往台湾。1949年冬迁至香港。不久,与国民党官僚顾孟余等组织“民主战斗同盟”,创办《中国之声》杂志,自任社长。1968年经美国前往加拿大。1979年12月,病死于加拿大多伦多养老院。遗著有《我的回忆》。

相关参考

人物志 孙武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1879年生。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岳州新军教官。1900年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孙武曾参与其事。自立军起义失败,他避居乡间得免。20世纪初,孙中

人物志 吴晗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人物志 梁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

人物志 秋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7年11月生于福建厦门。十六岁前因祖父和父亲仕宦而随家辗转迁居,到过浙江、台湾。1893年至湖南。秋瑾幼年读书聪颖,“一时有女才子之目”

人物志 林森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生于福建闽候一商人家庭。林森少时先后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1884年曾赴台北电报局工作,次年返归大陆。1902年,林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人物志 恽代英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常给陈独秀和《新青年》写信,表达自己敬仰的心情和探索人生真谛的愿望。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妇女

人物志 沙千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沙千里于1901年生于江苏吴县。青年时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后,曾创办《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后在上海、重庆执行律师职务。1935年冬创办《生活知识》

人物志 朱德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朱德,字玉阶。祖籍广东省韶关府(今韶关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里。1892年入私塾读书。1907年春,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秘密传阅中

人物志 史良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史良,字存初,190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幼年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迪。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学生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了支援

人物志 陈云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而失学,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徒,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商务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