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张君劢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张君劢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张君劢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张君劢,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1887年1月18日(清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生于江苏省嘉定县城(今宝山县)一儒医兼商人家庭。 6岁时入家塾读书,10岁考入上海广方言馆,接触过一些维新派书报,受到改良主义思想影响,极为崇拜康有为、梁启超。1902年,参加宝山县试,中秀才。1904年考入南京高等学堂,其间曾因参加抗俄义勇军被校方认为革命行为予以退学。此后,在长沙明德学校、常德师范学堂等处任教。

1906年3月,由宝山县公费送日本留学, 9月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在日期间,结识梁启超、张东荪等人。1907年9月,参加梁启超在东京组织的“政闻社”。1908年政闻社总社迁上海,张主持东京社务。曾致函梁启超加入官场。1909年6月,与吴贯因等在东京设立“咨议局事务调查会”,8月创办《宪政新志》,宣传君主立宪。1910年夏于早稻田大学毕业,获政治学学士学位。

回国后,他参加清政府鉴定留学生考试,被授以翰林院庶吉士,世人谓之“洋翰林”。辛亥革命后,看到袁世凯即将得势,极力怂恿梁启超与袁世凯勾结, 自己则出任宝山县议会议长。1912年1月,在上海与汤化龙、林长民等发起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推梁启超为精神领袖。10月,将“共和建设讨论会”与张嘉璈等组织的“国民协会”等团体合并,组成“民主党”。之后被公推代表民主党赴日本迎接梁启超回国从政。同年与黄远生创办《少年中国》周刊。

1913年1月,赴德国留学入柏林大学。是年7月,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爆发,张曾致函国内报界,报力主张镇压南方革命军,并号召其党徒(时民主党已合并为进步党)为此“舍身自效”①。1915年,袁世凯公开进行帝制活动,遭全国人民反对,张随风转舵,追随梁启超并作反袁表示。是年底,蔡锷在云南起义讨袁,张以参加“反袁”回国,出任浙江交涉署署长,同时主编《时事新报》。1916年袁世凯死后,投靠段祺瑞、任段政府所设“国际政务评议会”书记长,主张对德宣战。1917年7月,张勋复辟,张跑到南京投靠冯国璋,冯当总统后,出任总统府秘书。之后,由于研究系与段祺瑞关系恶化,转而辞职任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1月,与蒋百里(方震)组织“松社”,以纪念蔡松坡(锷)为名,标榜“以读书养性为旨”。12月,随同梁启超、丁文江赴欧游历,学习康德唯心主义哲学,对康德唯心主义哲学极为崇拜,并奠定他唯心主义哲学基础。1922年1月返国, 3月出任吴淞市政筹备处副主任,与章太炎一起为“上海国是会议”起草宪法,之后,著《国宪议》,幻想在军阀统治局面下实行宪政。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深入传播。张伙同梁启超公开反对科学,反对历史唯物主义。1923年挑起人生观问题的论战,即所谓科学与玄学之争,张被称为“玄学鬼”。1924年,出任上海国立自治学院(后改名国立政治大学)院长,亲自讲授“唯物史观之批判”。1926年到达北伐军占领的武汉、著《武汉见闻录》,评议国民党种种革命措施。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以“世界室主人”为笔名,刊行《苏俄评论》一书。1928年与李璜创办《新路》杂志撰写了《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制之解剖》等反苏反共文章,同时,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及“训政”的措施多所批评,主张实行“民主的社会主义”。

1929年6月遭蒋介石拘禁,经章太炎等人说项,迅即获释,后曾往满州里、绥芬河一带了解中东路事件,旋返上海。同年10月,赴德国执教于耶那大学,讲授中国哲学。1931年8月返国。

1932年4月16日与张东荪等人拉拢一些研究系残余分子和一些封建余孽在北平秘密召开“中国国家社会党”筹建会, 5月创办《再生》半月刊杂志,鼓吹以国家民族单位为中心的国家社会主义,即“绝对的爱国主义与渐进的社会主义”,提出该党的政治、经济、教育纲领,主张社会改良,反对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1933年发生闽变,又南下参加福建人民政府。时值蒋介石调大军包围福建,张预感福建人民政府将失败,即转往广州投奔邹鲁,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由于政治上反动,受到进步师生反对,不久去职。1934年4月,召开国社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其主张被确立为党纲的基本原则、张被选为国社党中央总务委员会委员兼总秘书。此后,又前往山西寻求军阀阎锡山的支持。1935年到广州帮助陈济棠创办学海书院、在香港创办《宇宙周刊》。1936年夏陈济棠反蒋失败,学海书院关闭。同年11月到红军撤离后的瑞金“视察”,大作反共演说,诬蔑共产党“杀人放火”。

1937年“七七”事变后,应蒋介石邀请参加庐山谈话会及国防参议会。1938年4月,代表国社党致函国民党,表示愿共赴国难,自此,国社党成为公开的合法政党。 7月,被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8月,刊行《立国之道》一书,系统宣传国家社会主义。国民党政府西迁后,率一部分国社党员前往重庆,同年底发表《致毛泽东先生一封公开信》,要求中共交出军队,放弃边区政府、搁置马克思主义。对此、中国共产党进行必要的批驳后,仍然争取他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1939年9月,任国民参政会所设宪政期成会成员,对推动国民党统治区宪政运动作过一些努力。同年11月,与黄炎培等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0年3月,当选为国民参政会主席团成员。同年10月,与陈布雷等在云南大理合办“民族文化书院”,任院长。

皖南事变后, 3月与黄炎培等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被推为国际关系委员会主任委员。1944年9月,任改组后的民盟常委。同年底赴美国出席太平洋学会会议。1945年4月25日,受国民党政府委派出席联合国会议,被推为联合国宪章小组常务委员。在美国期间,与华侨中的“民主宪政党”代表伍宪子等人商谈国社党与民宪党合并事宜,后又往伦敦考察英国工党。

1946年1月,作为民盟代表之一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宪法草案起草工作,主张实行英国的议会制和内阁制。8月15日,国社党与民宪党正式合并,改名为“中国民主社会党”,张被选为主席。该党之主张由原来的“国家社会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提出”民主主义的政治”, “社会主义的经济”,妄图建立超阶级超党派的政府,以“公道原则,法律手续转移私有财产,逐渐达到社会主义”。政协会议后,曾与黄炎培等人以第三方面身分参与促进国共和平谈判。

10月,蒋介石调动军队进攻解放区,并下令召开非法的国民大会,中国共产党及绝大多数民主党派坚决抵制。张也多次表示信守政协决议,决不单独参加。同年11月,张自食其言,不顾民盟的劝阻,擅自致书蒋介石,表示支持国民党政府,并递交民社党出席国民大会的代表名单,决心投靠蒋介石,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谴责,被民盟开除。民社党内部也发生公开分裂,张东荪等人不同意参加非法的国民大会,退出民社党。张与伍宪子等人分为两派,张的“中立”伪装被彻底戳穿。1947年4月,张伙同青年党头子曾琦与蒋介石签订所谓三党施政方针十二条,并向蒋介石提出民社党参加国民政府的成员名单。至此,民社党完全变成国民党的御用工具。同年7月21日,在民社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当选为主席。年底,跑到美国鼓吹伪宪法。次年3月,访晤美国务院远东司司长,为蒋介石乞求美援。

1949年4月,代总统李宗仁动员张出任行政院长,张逃居澳门,未敢就任。10月去台湾,召开民社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议继续反共。11月到印度讲学,并往印尼、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1955年秋、在美国进行“中共政治问题”的研究,曾撰《理学的发展》等著作,宣杨孔孟哲学和宋明理学,攻击中国共产党“叛离”了中国传统。1956年4月,致函日本、印度等国社会党,反对与共产党合作。1958年后,先后到德国、日本、意大利、英国、印度、南越、新加坡等国进行反对中国共产党的游说。1959年8月,在民社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被选为主席。1969年2月23日因肺炎病死于美国旧金山。

注释

① 《张君劢慨谈时局》, 《大自由报》 1913年8月10日。

相关参考

人物志 孙武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1879年生。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岳州新军教官。1900年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孙武曾参与其事。自立军起义失败,他避居乡间得免。20世纪初,孙中

人物志 吴晗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人物志 梁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

人物志 秋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7年11月生于福建厦门。十六岁前因祖父和父亲仕宦而随家辗转迁居,到过浙江、台湾。1893年至湖南。秋瑾幼年读书聪颖,“一时有女才子之目”

人物志 林森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生于福建闽候一商人家庭。林森少时先后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1884年曾赴台北电报局工作,次年返归大陆。1902年,林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人物志 恽代英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常给陈独秀和《新青年》写信,表达自己敬仰的心情和探索人生真谛的愿望。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妇女

人物志 沙千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沙千里于1901年生于江苏吴县。青年时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后,曾创办《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后在上海、重庆执行律师职务。1935年冬创办《生活知识》

人物志 朱德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朱德,字玉阶。祖籍广东省韶关府(今韶关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里。1892年入私塾读书。1907年春,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秘密传阅中

人物志 史良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史良,字存初,190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幼年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迪。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学生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了支援

人物志 陈云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而失学,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徒,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商务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