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张闻天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做强者,战自卑;攀高峰,胜逆境;增才干,永学习;报效祖国为人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张闻天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张闻天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张闻天,又名洛甫,1900年8月生,江苏省南汇县张家宅(今属上海川沙县)人。出身富裕农民家庭。 6岁开始读私塾。1916年,考入设在南京的水利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9年,参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加入了李大钊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发表过许多作品,强烈反抗旧制度、旧道德、旧思想。1919年12月,到上海留法预备班读书,半年后与沈泽民结伴去日本东京自学日文,并开始接近文学,给茅盾主编的《小说日报》投稿。1921年1月,从日本回国后任中华书局编辑。1922年9月,去美国旧金山,在华文报纸《大同日报》担任编辑,后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一面学习、一面著译。此时,他与茅盾、郭沫若、郁达夫、李达等交往甚密,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他发表过《赔款与战绩(旧金山通信)》,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问题的著述,介绍过苏维埃俄罗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成就,主要是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他翻译了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长篇小说《盲音乐家》、安特列夫的四幕剧《狗的跳舞》,西班牙作家倍那文德的剧本《伪善者》、《热情之花》,波斯新诗人盖勃朗的散文诗等。

1924年初,从美国返回上海后,开始了他早年文学创作很有成就的时期,完成了长篇小说《旅途》和三幕话剧《青春的梦》等著作。同年秋,他离开上海到四川,先后在重庆女二师和川东师范任教,同当时在重庆担负党的领导工作的肖楚女一道,作讲演、办报纸,宣传革命思想,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写实小说《逃亡者》、讽刺小说《恋爱了》等。后被四川军阀刘湘等驱逐出川,重返上海。1925年,他经沈泽民介绍,以“洛甫”的化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这个时期他写下了抒情小说《飘零的黄叶》,艺术地概括了他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历程,表达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愿。

1925年10月,张闻天被上海党组织派到苏联学习。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校学习和工作。在此间,参加了反对陈独秀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和李立三冒险主义的斗争,还曾在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过。

1930年底,张闻天从苏联回国。1931年1月,王明通过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掌握了党中央的领导权。会后,张闻天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兼任中央农业部长和党报编辑委员会主任。 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后,共产国际东方部决定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张闻天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中宣部长和农民部长,成为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执行者之一。1933年1月他随中共中央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继续支持秦邦宪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反对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宣部长。同月,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并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负责苏维埃政府和地方工作。这时,他同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经常接触,深受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影响,逐渐改变了立场。

1934年10月,张闻天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和红军主力被迫长征,使他从沉痛的教训中认识到王明路线的错误和毛泽东主席主张的正确,开始参加反对王明路线的斗争。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作了批判王明“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他和王稼祥等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拥护毛泽东对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使毛泽东、周恩来一方取得了多数。张闻天受会议委托,根据多数同志主要是毛泽东发言的内容,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多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违背了一系列基本原则。他们以单纯防御路线代替决战防御,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运动战,以所谓“短促突击”的战术原则支持单纯防御的战略路线,结果使敌人持久战堡垒主义的战略战术达到目的。张闻天的这一转变,对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全党的统治,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革命的危局,起了重大作用,立了大功。会议改组党中央领导机构,张闻天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会后,在行军途中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任,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协助毛泽东保证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

长征途中和到达陕北后,张闻天积极参加了反对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分裂主义和反党罪行的斗争。1938年4月,张国焘叛逃后,他代表党中央发表题为《读张国焘“敬告国人书”之后》,彻底揭穿了这个叛徒的可耻面目。1936年2月,他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完成了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战略转变。

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拥护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和策略,积极参加反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斗争。1938年9月,他参加六届六中全会,致会议开幕词并作组织问题报告。此后,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西北工作委员会主任, 《解放》周刊主要负责人, 《共产党人》编辑和中央马列学院院长。他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工作,是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方面成绩卓著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41年1月至1943年5月,他率中共中央调查团到陕北和晋西北进行农村调查。

1945年4月,张闻天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被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会后,党中央批准他的要求,到东北做地方工作。先后任牡丹江地区中共中央东北局代表、合江省委书记、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委书记等职。为作好地方工作,他曾对农村的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构成、党的经济方针、城市工商业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并向中央提出他的看法和建议,为东北建设作出了贡献。1948年9月,他在为中共中央东北局起草的一份题为《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指出:在东北已经出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企业。这种企业的特点,是国家为了经济上的需要,给私人资本家以进行生产和交换的一定的必要条件,而私人资本家利用这些条件,从生产和交换活动中挣得一定的利润;是国家根据同资本家依自愿和两利的原则所订立的合同,对资本家的活动进行必要的管理与监督。还指出,新民主义国家应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种既能发展生产力,又符合国家和资产阶级双方利益的经济的形式。他在党内比较早,比较系统地对国家资本主义原理的阐述,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与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同年11月6日,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电报中说,要将《提纲》修改后,分发全国各解放区,在党内及工人群众中进行教育,并作为各解放区经济建设的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张闻天曾任驻苏联大使和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他坚持党的外交路线和政策,协助周恩来作了大量工作。1956年,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在1954年和1959年的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9年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政治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会上,张闻天对“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存在的不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缺点错误,提出诚恳批评,但却被错误地打成“反党集团”重要成员,并作出错误的决议,旋即罢官下放。1960年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任特约研究员。他在从事经济建设理论研究工作中,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等问题进行深入深讨,并到实际中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写出一系列论文,尖锐批评当时党内和理论界存在的无限夸大主观能动作用,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严重迫害,被揪斗、游街, “监护”和“流放”。1966年10月,被押往广东肇庆看管,1975年8月又转往江苏无锡看管。他忍受着残酷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在与世隔绝又患严重心脏病的条件下,顽强地生活,努力学习,认真思考,每天从早到晚从事研究和写作,写下了许多读书笔记和批判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文章。1976年7月,张闻天在无锡含冤逝世。1979年8月,中共中央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正式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相关参考

人物志 孙武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湖北夏口人。1879年生。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岳州新军教官。1900年唐才常等人组织自立军,孙武曾参与其事。自立军起义失败,他避居乡间得免。20世纪初,孙中

人物志 吴晗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吴晗,字辰伯。原名吴春晗。1909年8月11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吴店苦竹塘。7岁始读于乡村学堂,旋入育德小学。学习勤奋刻苦。12岁入金华小学。学习期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中学毕业,因经济困难

人物志 梁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梁希,字叔五,浙江湖州(今吴兴县)人。1883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905年被选入杭州武备学堂,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经常在章太炎主办的《民报》上发表革命诗文。191

人物志 秋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77年11月生于福建厦门。十六岁前因祖父和父亲仕宦而随家辗转迁居,到过浙江、台湾。1893年至湖南。秋瑾幼年读书聪颖,“一时有女才子之目”

人物志 林森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林森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生于福建闽候一商人家庭。林森少时先后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鹤龄英华书院。1884年曾赴台北电报局工作,次年返归大陆。1902年,林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人物志 恽代英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8月12日,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常给陈独秀和《新青年》写信,表达自己敬仰的心情和探索人生真谛的愿望。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妇女

人物志 沙千里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沙千里于1901年生于江苏吴县。青年时就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后,曾创办《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后在上海、重庆执行律师职务。1935年冬创办《生活知识》

人物志 朱德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朱德,字玉阶。祖籍广东省韶关府(今韶关市),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今丁家湾)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里。1892年入私塾读书。1907年春,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秘密传阅中

人物志 史良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史良,字存初,190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幼年随父读书,1915年考入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在校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新文化的启迪。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学生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了支援

人物志 陈云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而失学,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徒,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商务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