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郭象主要事迹?郭象的生平简介
Posted 状态
篇首语:知识就是飞上天的羽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郭象主要事迹?郭象的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郭象主要事迹?郭象的生平简介
【生卒】:约252~312
【介绍】:
魏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者。姓郭名象,字子玄。约生于魏齐王嘉平四年(252)。河南洛阳人。少年时代有才,好学,特喜老庄。善于高谈阔论,其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常与著名辩士裴遐辩论,声望颇高,有“王弼之亚”的称号。
州郡长官曾召其任职,他不肯俯就,常常闲居在家撰写文章,用来消遣。后被京师任命为司徒掾,就任后不久又升任黄门侍郎。东海王司马越为了扩充自己势力,图求郭象的学术声望,委任他为太傅主簿。
晋怀帝永嘉六年(312)病卒。生前著有《庄子注》,阐发玄理,核心思想是崇有。
所谓“崇有”,就是推崇“有”,认为“有”不仅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形式,而且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原因,整个世界的基础立足于“有”。
所谓“有”,指有形有象、有声有色、有具体属性的各种事物。一般情况下,它具有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被感知的特点。比如,学生在读书,教师在上课,教室里坐满了人等等,这称为“事”;又如,一个碗、一头牛、一道闪光、一个课本等等,这称为“物”。无论是“事”,还是“物”,都是“有”。
郭象崇有的论据有:
其一,无不生有。这一观点是针对贵无学说(见“以无为本”)而发的。贵无学说的主要理论之一是由“无”生“有”,认为天地万物是从虚无之中产生的。郭象认为,这种理论是荒谬的,“无”根本不能生“有”。说“无”不能生“有”,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无”不存在。在郭象看来,所谓“无”,也就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它既然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那就根本不存在。正如说“无水”便是没有“水”、不存在“水”,绝不能说还存在一种“无水”的东西。既然说是“无”,那就是什么也不存在,绝不能说还有一个“无”在存在。“无”既然不存在,所以它也就无从生“有”。
其二,有不归无。郭象不但否认由“无”生“有”,而且认为“有”是永恒存在的,没有一日回归于“无”。就某一具体事物来看,有生有死,生则由无而有,死则由有而无。然而由无而有并不是从什么也没有的“无”而化为“有”的,而是从一种处于消散状态的事物转化为处于聚合状态的事物;由有而无也并不是从“有”而化为什么也没有的“无”的,而是由处于聚合状态的事物转化为处于消散状态的事物。处于消散状态的事物隐蔽无形,甚至于眼看不见而手摸不着,处于聚合状态的事物有形有象,显而易见,二者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是存在的具体事物,都是有一定属性的东西,都是“有”。就好像“汽”和“水”一样,“汽”无形难见,“水”有形可触,但二者都是具体事物,都是“有”。因此,事物的生灭是由一种“有”转化为另一种“有”,天地未生成之前亦是“有”,天地消散之后还是“有”,从来没有“有”消失的时候。由此郭象说:不仅“无”不能化而为有,有也不能化而为“无”。
其三,物各自生。郭象认为,既然“无”不能生“有”,“有”也不回归于“无”,当然“无”便不能作为“有”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和依据,不能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了。既然如此,物凭借什么产生,又是凭借什么变化呢?它不凭借什么,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然产生,自然而然运动变化。既不存在造物主,也不存在推动者。
相关参考
向秀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早年,向秀隐居于乡里,无心仕途。后来,为时局所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但是官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向秀吧。向秀出生于227年,卒于272年,与嵇康、阮
郭象,字子玄,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时期玄学家,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好老庄,善清谈。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
郭象(约252~312),中国西晋玄学家。字子玄。河南洛阳人。曾任司徒掾、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
郭象(约252~312),中国西晋玄学家。字子玄。河南洛阳人。曾任司徒掾、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
【生卒】:?~?【介绍】:列子,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姓列,名御寇。赵国人。生卒年不详,略早于庄子。著有《列子》一书,记述了很多怪诞故事,表述虚无、同一和自然的思想(见“列子学说”),影响深远,由此成为
【生卒】:约公元前340~前245【介绍】:战国末年思想家,著名的儒家学者。名况,字卿,赵国(今河北、山西、陕西各一部分)人。据说他曾经到过秦国、燕国等,但主要活动于齐国,任大夫之职,并曾三次在大夫们
【生卒】:1723~1777【介绍】:清代著名儒者、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现屯溪市)人。曾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著作丰富,《孟子字义疏证》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的目的,是批评当时流行的关于人性问
【生卒】:公元前4世纪【介绍】: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名家的代表人物。宋国人。任魏国国相15年。他博学多才,思维敏捷,善于辩论。据说,南方有个怪人,名为黄缭,向他询问上天不会掉下来、大地不会塌陷、风雨
【生卒】:226~249【介绍】:魏晋玄学创立者之一。字辅嗣,山东高平(今山东邹县境内)人,曾任三国魏尚书郎。当时的儒者研究《老子》成为一种风气,任国家要职的何晏正在注释《老子》,但得知王弼的注释之后
【生卒】:公元前551~前479【介绍】:春秋(公元前770~前476)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名丘,字仲尼。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来定居鲁国(今山东曲阜)。宋国是商朝(也称殷朝)的后裔,所以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