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荀子主要事迹?荀子的生平简介
Posted 荀子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荀子主要事迹?荀子的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荀子主要事迹?荀子的生平简介
【生卒】:约公元前340~前245
【介绍】:
战国末年思想家,著名的儒家学者。名况,字卿,赵国(今河北、山西、陕西各一部分)人。据说他曾经到过秦国、燕国等,但主要活动于齐国,任大夫之职,并曾三次在大夫们中间担任祭酒。古人每次饭前都要进行祭祀,众人聚餐时,也要先行祭祀。这时要由一人领先,把酒奠于地上,这人就叫祭酒。荀子担任祭酒,反映了他在齐国大夫中德高望重的地位。祭酒后来被沿用下来,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的学职。而这个名称本身,也体现着古代为学的性质。
荀子在齐国的时间很长,原来齐国有几个著名的有学问的大夫。一是邹衍,善于谈论天上海外宏大、遥远的事物;一是邹奭,善于修饰文词;一是淳于髠,非常机智,经常有善言妙语,使人得益。还有田骈、慎到等思想家,经常讨论政治和哲学问题。荀子长期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使他对天地人生的种种问题,都有深刻的见解。
荀子老年,受到齐国一些人的排挤,于是离开齐国,到了楚国,接受楚国贵族春申君的任命,做兰陵地方的主官。春申君死,荀子也被免职,于是就在兰陵安家,直到老死。后来做了秦国宰相的李斯、著名的法家学者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极端不满意当时的政治,对当时接连不断的君主被杀、国家被灭更是痛心疾首。在他看来,这些君主们最大的错误,是不按照正确的道路来治理他们的国家,而是热衷于求告神祇,相信那些巫师,从那些异常的自然现象中去猜测天意;而像庄周一类的人,又玩世不恭,用一些滑稽的言词来调侃世事,扰乱人们思想。所以他研究了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言论,考察他们的主张与实行的效果,著书数万言,名为《荀子》。荀子一书由于历代的保护和整理,至今保存得比较完整。
现存的《荀子》一书共有32篇,第一篇《劝学》,第二篇《修身》。这两篇的题目,都明白地说出了它们的内容。其下是《不苟》、《荣辱》、《非相》,讲的是经过学习、修身之后的士人,或者说是君子,如何对待自己的出处进退。也就是说,一个士人,应该做官,为社会服务,但是,做官不是无条件的,不是谁给个官就做。而是有个原则,即士人要有自己的操守,不为非作歹,不助纣为虐。再下三篇,是《非十二子》、《仲尼》、《儒效》。这一组评论当时那些已经经过学习、修身之后的士人们对待国家的政治、社会的治乱,都有些什么主张。自然,依荀子的目光看来,他们的主张都是不对的,至少是片面的。为他写的传记中说他不满意当时的政治,也不满意当时以庄周为代表的言论,在这里体现出来了。对诸子百家比较的结果,自然是儒家最好。《仲尼》一篇是介绍孔子的为人为学,《儒效》一篇是宣扬儒学治国的效能。以下几篇,从《王制》开始,接着是《富国》、《王霸》、《君道》、《臣道》、《致士》、《议兵》、《强国》、《天论》、《正论》、《礼论》、《乐论》。总起来说,是讲国家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怎样使国家富强,而为了这个目标,君应该如何,臣应该如何,应该怎样去吸引人才,等等。把礼乐专门作为一个问题来讲,正是体现了孔子以来儒学重视礼乐、把礼乐看做治国之本的精神。其中《天论》一篇是讲天人关系,这是儒学中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和以下《解蔽》、《正名》、《性恶》等篇一起,讨论了当时人们所关心的哲学问题。此后的几篇,可称为杂论,回答与这些主要理论有关的各种问题。
荀子和孔子、孟子一样,基本目标是告诉人们如何治理国家;他也和孟子一样,把学习、修身看做治国的前提和根本。治国的办法,集中于一条,就是主张人要尽到自己的努力。如何努力?自然是儒学的仁义礼智信。鉴于当时的君臣们过分地迷信巫师,迷信那些怪异的自然现象,把这些都看成天的意志。荀子劝告人们不要迷信这些,而要致力于自己该做的事。自己该做的事不做,谁也无法让你富强。天不会因为你怕冷就不来冬天,地不会因为你怕远就缩小自己的距离。天有天的职能,人有人的职能。天的职能是生养万物,人的职能是尽自己的努力。自然界的怪异现象,不是天意的表现;求雨得雨,不求也可以得雨。赞美天,盼望天给自己带来幸福,不如把天作为一个物来控制它;颂扬天,不如自己掌握天命加以运用。知道这些,就叫做明白了天和人各自的职能和本分。有些人不明白这一点,那是由于种种杂念干扰了他的正常认识能力。只有使心空虚、专一并且宁静,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荀子主张由国家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的前提之一是统一对概念的解释。对那些扰乱人们思想的人要坚决打击。他主张用强制的手段,把仁义的道理贯彻到人民中间,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经过教育才能使人向善,就像必须经过矫正才能使弯曲的木头变直一样。荀子和孟子虽然都是儒者,都主张用儒家的仁义之道教化人们,但对为什么要进行教化的回答却完全相反。
相关参考
荀子,字卿,名况,(公元313-公元238),战国末期赵国人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其为"荀卿"。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生平简介>世
历史人物 荀子的简介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的重要著作 荀子的历史评价
中文名:荀况别名:荀子、荀卿、孙卿、字卿国籍:战国时期赵国民族:华夏族出生地:赵国www.cha138.com职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信仰:儒学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代表作品《荀子》地位
历史人物 荀子的简介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的重要著作 荀子的历史评价
中文名:荀况别名:荀子、荀卿、孙卿、字卿国籍:战国时期赵国民族:华夏族出生地:赵国www.lishixinzhi.com职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信仰:儒学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代表作品《
荀子 中文名称:荀子 又 名:字卿孙卿荀况 性 别:男 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 生平简介 荀子,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名况,字卿。赵人。古书中多作孙卿,《史记》作荀卿。其生卒年皆不详。根
人物生平世系《元和姓纂》载“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而关于春秋时期荀氏的记载见于(桓王)十三年(公元前678年)“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左传》僖公九年《传》正有“荀息”亦称“荀
【生卒】:?~?【介绍】:列子,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姓列,名御寇。赵国人。生卒年不详,略早于庄子。著有《列子》一书,记述了很多怪诞故事,表述虚无、同一和自然的思想(见“列子学说”),影响深远,由此成为
【生卒】:1723~1777【介绍】:清代著名儒者、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现屯溪市)人。曾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著作丰富,《孟子字义疏证》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的目的,是批评当时流行的关于人性问
【生卒】:公元前4世纪【介绍】: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名家的代表人物。宋国人。任魏国国相15年。他博学多才,思维敏捷,善于辩论。据说,南方有个怪人,名为黄缭,向他询问上天不会掉下来、大地不会塌陷、风雨
【生卒】:226~249【介绍】:魏晋玄学创立者之一。字辅嗣,山东高平(今山东邹县境内)人,曾任三国魏尚书郎。当时的儒者研究《老子》成为一种风气,任国家要职的何晏正在注释《老子》,但得知王弼的注释之后
【生卒】:公元前551~前479【介绍】:春秋(公元前770~前476)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名丘,字仲尼。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来定居鲁国(今山东曲阜)。宋国是商朝(也称殷朝)的后裔,所以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