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历史人物 荀子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Posted 荀子

篇首语:和谐、和谐,我会学习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荀子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荀子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荀子,字卿,名况,(公元313-公元238),战国末期赵国人士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其为"荀卿"。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生平简介>世系>《元和姓纂》载“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而关于春秋时期荀氏的记载见于(桓王)十三年(公元前678年)“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左传》僖公九年《传》正有“荀息”亦称“荀叔”之文,所以原氏黯即为荀息,被封荀国故地以地为姓。荀氏的传承为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荀林父曾为晋国中行将,故后裔别为中行氏,林父生荀庚,庚生荀偃,偃生荀吴,吴生荀寅。荀寅在与赵鞅的斗争失败后,中行氏族人为了避祸,又纷纷改回荀氏,这就是赵国荀氏的由来。>游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xún)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五十为传抄时十五之误)始来游学于齐国,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入秦>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 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帝王之术>《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思想特点>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详情参考易中天教授《先秦诸子之百家争鸣》),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儒学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郭子仪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郭子仪,字子仪(公元697~公元781),华州郑县人士(现渭南华洲),唐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著名将领。历史典故>诚感鱼朝恩>郭子仪抵御吐蕃时],鱼朝恩

历史人物 丁奉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丁奉,字承渊(公元?-公元271),庐江郡安丰县人士(现安徽省霍邱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帐下名将。早年经历   &nbs

历史人物 牛弘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牛弘,字里仁,原姓尞(公元545年—公元610年),安定鹑觚人士(现甘肃省灵台)。    仕官北周牛弘尚在襁褓之中时,有相士见了他,对他父亲说:“这个小孩日后当

历史人物 魏忠贤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魏忠贤,字完吾(公元1568~公元1627),北直隶肃宁人士(现河北沧州肃宁),明末之际官宦,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历史人物 严嵩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严嵩,字惟中,自号勉庵(公元前1480-公元前1567),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明朝时期重权之臣,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

历史人物 沈约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沈约,字休文(公元441~公元513年),吴兴武康人士(现浙江湖州德清),南朝时著名期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其家族社会

历史人物 吴三桂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吴三桂,字长伯,又字长白(公元1612年—公元1678年),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人士(今辽宁绥中),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祖大寿外甥,锦州总兵吴襄之子。早年时期>吴三桂祖籍南直隶高邮,万历

历史人物 王世充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王世充,字行满(公元?-公元621年),隋末起兵群雄之一。西域胡人,寄居新丰(现陕西临潼东北)。王世充广泛涉猎经史,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镇压起义>公元613年(隋大业

历史人物 王世充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王世充,字行满(公元?-公元621年),隋末起兵群雄之一。西域胡人,寄居新丰(现陕西临潼东北)。王世充广泛涉猎经史,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镇压起义>公元613年(隋大业

历史人物 萧何萧相国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萧何(公元257~公元193)。秦末汉初著名的政治家,沛丰人。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年轻时任沛县(今江苏沛县)主吏掾。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