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牛弘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Posted 吏部

篇首语:事亲尽教自天成,鉴本无尘水本清。相彼禽兮犹学习,灵乌反哺更分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牛弘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牛弘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牛弘,字里仁,原姓尞(公元545年—公元610年),安定鹑觚人士(现甘肃省灵台)。        仕官北周 牛弘尚在襁褓之中时,有相士见了他,对他父亲说:“这个小孩日后当会富贵,好好养他。”他长大后,长满胡须,容貌魁伟,生性宽容,好学博闻。在北周时,开始任中外府记室、内史上士。不久转任纳言上士,专管文牍,很有美名。迁为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后来袭封临泾公。宣政元年(578年),转任内史下大夫,升任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 主修礼乐>隋朝开皇初年,升任散骑常侍、秘书监。牛弘因文献典籍散失,上表朝廷,请求开民间献书之路。隋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下诏,献书一卷,赏缣一匹,一、二年间,文献稍稍齐备。牛弘晋爵为奇章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开皇三年(583年),授礼部尚书,奉命修撰《五礼》,写成百卷,通行于当代。牛弘请求按古代规矩修建明堂。隋文帝因国家刚刚草创,无暇制作,最后没接受他的建议。 开皇六年(586年),牛弘任太常卿。>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下诏改定雅乐,又作乐府歌词,撰定圆丘五帝凯乐,并议音乐之事。 牛弘提出建议,请求十一月以黄钟为宫,十三月以太簇为宫,隋文帝说:“不必作旋相为宫。暂且作黄钟一均。”>牛弘又呈上建议,请求正定新乐。隋文帝认为他的建议很好,下诏牛弘,让他与姚察、许善心、何妥、虞世基等人一起,正定新乐,这事记载在《音律志》里头。这以后议论修建明堂事,皇上诏令牛弘一条一条地呈上历史故事,议论明堂兴废的得失。隋文帝非常敬重他。>众人钦佩>当时杨素凭着才气和富贵看不起人,轻侮大臣,只有看见牛弘,没有哪回不肃然起敬的。杨素将要进攻突厥,到太常与牛弘话别。牛弘送杨素到中门,就停下了。杨素对牛弘说:“大将出征,所以来话别,为什么相送如此近呢?”牛弘拱拱手,就退回去了。杨素笑笑说:“奇章公可说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不久隋文帝授牛弘大将军、吏部尚书。 [6]>当时隋文帝又令牛弘和杨素、苏威、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崔子发等人一起,召集各位儒生,讨论新法中杀人刑法的轻重。牛弘所提出的见解,众人都很佩服。>仁寿二年(602年),独孤皇后去世,自三公以下的大臣都不能决定安葬皇后的仪礼。杨素对牛弘说:“您是老学者,时人都很仰慕,今天的事,就要请您决定了。”牛弘一点都不推让,一会儿,仪礼都安排好了,而且都有根有据。>杨素感叹道:“士族的礼乐制度都在牛公这里了,这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牛弘因为三年的守丧期,大祥、小祥祭礼的举行在时间和规格上都有所缩减,服丧十一个月便举行小祥之祭,无前例可循,把这告诉高祖,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下诏确定服丧之礼,是从牛弘开始的。>牛弘在吏部,选举人才时,先看德行,后看文才,务在审慎。虽然选人稍缓,但他所进用的人,大多称职。吏部侍郎高孝基,善鉴赏,很机敏,清廉、谨慎无与伦比,但他爽俊有余,形迹似嫌轻薄,当时执政多因此而怀疑他。只有牛弘深知其真才,推心委任。隋代的选举到这时才最公允。当时人们更加佩服牛弘见识的远大。>杨广亲重>杨广为东宫太子时,几次给牛弘赠送诗书,牛弘也有诗书回答。到杨广继位后,曾赐牛弘诗道:“晋家山吏部,魏世卢尚书。莫言先哲异,奇才并佐余。学行敦时俗,道素乃冲虚。纳言云阁上,礼仪皇运初。彝伦欣有叙,垂拱事端居。”一起被赐诗的,至于文词的赞扬,没有赐牛弘的诗这么美的。大业二年(606年),升任上大将军。>大业三年(607年),改任右光禄大夫。随同杨广拜谒恒岳,坛场王圭币、土单..牲牢,都由牛弘决定。后下太行山,杨广曾把牛弘引到内帐里,赐他与萧皇后一起同桌饮食。他所受到的礼遇亲重就到了如此地步。>牛弘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受到了非常的待遇,承受大恩。你们这些子孙,应以诚实、敬职自立,以报答朝廷的大恩。”大业六年(610年),随同隋炀帝巡幸江都,这年十一月,在江都郡去世,时年六十六岁。杨广伤悼痛惜不已,赠予甚多。归葬安定,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号叫“宪”。>历史评价>《隋书》:牛弘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汉之叔孙,不能尚也。绸缪省闼,三十余年,夷险不渝,始终无际。虽开物成务,非其所长,然澄之不清,混之不浊,可谓大雅君子矣。子实不才,崇基不构,干纪犯义,以坠家风,惜哉! 叶适:牛弘浅而不俗,柔而不弱,治世之中品耳。>若言“书五厄”,则前葢未有能为此论也。然史谓大业之世,委遇弥隆,隋室旧臣,始终信任,悔吝不及,唯弘一人。而其死在大业三年,使其少复延永,未知与苏威出处如何?士固有幸不幸,未可随事为定论也。 徐钧:射牛可怒理都然,三问何如一忍贤。底事妇言坚不听,为忧伤我弟兄天。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李密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公元582~公元619),祖籍辽东襄平人士(现辽宁辽阳南),隋末唐初时期著名群雄之一。  人物生平>出身贵族> 

历史人物 郭子仪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郭子仪,字子仪(公元697~公元781),华州郑县人士(现渭南华洲),唐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著名将领。历史典故>诚感鱼朝恩>郭子仪抵御吐蕃时],鱼朝恩

历史人物 丁奉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丁奉,字承渊(公元?-公元271),庐江郡安丰县人士(现安徽省霍邱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帐下名将。早年经历   &nbs

历史人物 魏忠贤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魏忠贤,字完吾(公元1568~公元1627),北直隶肃宁人士(现河北沧州肃宁),明末之际官宦,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历史人物 严嵩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严嵩,字惟中,自号勉庵(公元前1480-公元前1567),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明朝时期重权之臣,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

历史人物 沈约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沈约,字休文(公元441~公元513年),吴兴武康人士(现浙江湖州德清),南朝时著名期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其家族社会

历史人物 吴三桂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吴三桂,字长伯,又字长白(公元1612年—公元1678年),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人士(今辽宁绥中),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祖大寿外甥,锦州总兵吴襄之子。早年时期>吴三桂祖籍南直隶高邮,万历

历史人物 王世充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王世充,字行满(公元?-公元621年),隋末起兵群雄之一。西域胡人,寄居新丰(现陕西临潼东北)。王世充广泛涉猎经史,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镇压起义>公元613年(隋大业

历史人物 王世充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王世充,字行满(公元?-公元621年),隋末起兵群雄之一。西域胡人,寄居新丰(现陕西临潼东北)。王世充广泛涉猎经史,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镇压起义>公元613年(隋大业

历史人物 萧何萧相国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萧何(公元257~公元193)。秦末汉初著名的政治家,沛丰人。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年轻时任沛县(今江苏沛县)主吏掾。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