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丁奉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Posted 将军

篇首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丁奉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丁奉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丁奉,字承渊(公元?-公元271),庐江郡安丰县人士(现安徽省霍邱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帐下名将。 早年经历        丁奉年轻时就因骁勇而成为了一员小将,先后从属于大将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麾下。他多次参加战斗,经常勇冠全军。每到作战时,常能斩将夺旗,也因为奋勇当先而时常负伤。在孙吴建立初期,丁奉仅官至偏将军。 >雪中奋短>兵太元二年(252年),吴大帝孙权病逝,他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帝位,丁奉也升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同年,魏国派遣诸葛诞、胡遵等人进攻东兴(今安徽巢县东南),太傅诸葛恪率军前去抵御。>诸将都说:“敌人听说太傅您亲自到来,等到我们上岸他们就会逃走。”唯独丁奉认为:“并非如此。敌人调集境内兵力,带了许昌、洛阳的全部兵力大举前来,一定定下了明确的目标,怎能无获而返?我们不应指望敌人不战而退,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战胜敌人。”诸葛恪上岸后,丁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人一起沿着山向西面进发。丁奉说:“现在各部队行军太慢,如果敌人占领了有利地形,我们就难以与他们抗争了。”于是丁奉离开大部队的行军路线,独自带领手下三千人前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军乘船两天就到达前线,占据了徐塘(今属安徽)。当时天气寒冷下了大雪,魏军将领饮酒高谈,丁奉见敌人先头部队人少,就对手下说:“立功领赏的时候到了!”令士兵脱去铠甲头盔,都拿着短兵器。魏将发现后都取笑他们,并不做防备。丁奉率领部队奋起砍杀魏军,大破魏军的前部营寨,正好此时吕据等人的部队到来,一起击溃了魏军。 战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解救寿春五凤二年(255年),魏将文钦来降,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跟随大将军孙峻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去接应文钦,与魏国追兵在高亭(今属安徽)交战。丁奉跨马持矛,冲入敌军阵中,斩首数百,缴获大量军器。战后,丁奉被封为安丰侯。 [3] 太平二年(257年),魏大将军诸葛诞自据守的寿春向孙吴投降,被魏军包围。>少帝孙亮、权臣孙綝(孙峻之弟)派遣朱异、唐咨等前去救援,后来又派丁奉和黎斐前去解围(根据《孙綝传》,则丁奉和黎斐均在朱异的统率之下 )。丁奉为先锋,屯住黎浆(今安徽寿县南),因力战有功,升为左将军。>诛杀权臣>太平二年(257年),孙亮亲政,与孙綝彼此忌惮。其后,孙亮推究姐姐孙鲁育被孙峻冤杀的事情,以孙鲁班之子朱熊、朱损(孙綝的妹夫)没有尽力阻止冤杀为由治罪。丁奉受命于孙亮,在虎林杀了朱熊,又在建业杀了朱损。孙亮与孙綝的矛盾激化,太平三年(258年)九月,孙亮被孙綝废黜。太平三年(258年),吴景帝孙休即位,与左将军张布合谋,想要诛杀孙綝。张布说:“丁奉虽不能识文断字,但计略过人,能决断大事。”>于是孙休召见丁奉对他说:“孙綝把持国政,将要图谋不轨,朕想与将军一起杀了他。”丁奉说:“丞相的兄弟党羽很多,恐怕人心不能统一,难以一下子将他制服。可借口腊月祭祀,请他参加,用陛下的亲兵杀了他。”孙休采纳了他的计划。>永安元年十二月八日(259年1月18日),孙休邀请孙綝参加祭祀,孙綝勉强前来,见势不妙又欲离开,丁奉与张布于是以目示意左右亲兵捆绑了孙綝,孙休历数孙綝的罪过,杀了他。孙休、丁奉等人出示孙綝的首级,赦免其部众,放下武器投降的有五千人,又追杀了孙綝之弟、欲北走曹魏的孙闿。>丁奉因在此事中的功劳,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 [6] 永安三年(260年),丁奉加假节、领徐州牧。 永安六年(263年),魏国伐蜀,丁奉率领各支部队进军寿春,做出以攻魏来救援蜀汉的架势。>不久,蜀汉灭亡,丁奉引军退回。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听从大臣万彧的建议,共同迎立孙权的长孙、乌程侯孙皓为帝。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淮南争锋>宝鼎三年(268年),孙皓命丁奉和诸葛靓一起进攻合肥(今属安徽)。丁奉采用离间之计,给西晋大将石苞写了封信,石苞果然从前线被调回。 同年十一月,丁奉从芍陂进军,为西晋安东大将军司马骏击退。>建衡元年(269年),丁奉再次率军进驻徐塘,进攻西晋的谷阳(今安徽固镇)。谷阳的百姓得到消息,全部撤离,丁奉一无所获。孙皓大怒,斩杀了丁奉的向导官。 建衡二年(270年)正月,丁奉进攻涡口,被西晋的扬州刺史牵弘击退。>遗祸子孙>建衡三年(271年),丁奉逝世。 丁奉生前地位很高,又有大功,渐渐骄矜起来,有人因此诋毁他。 后来,吴军北伐时丁奉与万彧商议撤兵的计划又泄露出来,此时,丁奉虽已去世,孙皓却依然追究他前次出兵谷阳无功的责任,杀害了丁奉的儿子丁温 [18] ,把他的家属流放到临川(治南城)。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李密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公元582~公元619),祖籍辽东襄平人士(现辽宁辽阳南),隋末唐初时期著名群雄之一。  人物生平>出身贵族> 

历史人物 郭子仪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郭子仪,字子仪(公元697~公元781),华州郑县人士(现渭南华洲),唐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著名将领。历史典故>诚感鱼朝恩>郭子仪抵御吐蕃时],鱼朝恩

历史人物 牛弘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牛弘,字里仁,原姓尞(公元545年—公元610年),安定鹑觚人士(现甘肃省灵台)。    仕官北周牛弘尚在襁褓之中时,有相士见了他,对他父亲说:“这个小孩日后当

历史人物 魏忠贤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魏忠贤,字完吾(公元1568~公元1627),北直隶肃宁人士(现河北沧州肃宁),明末之际官宦,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历史人物 严嵩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严嵩,字惟中,自号勉庵(公元前1480-公元前1567),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明朝时期重权之臣,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

历史人物 沈约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沈约,字休文(公元441~公元513年),吴兴武康人士(现浙江湖州德清),南朝时著名期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其家族社会

历史人物 吴三桂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及典故

吴三桂,字长伯,又字长白(公元1612年—公元1678年),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人士(今辽宁绥中),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祖大寿外甥,锦州总兵吴襄之子。早年时期>吴三桂祖籍南直隶高邮,万历

历史人物 王世充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王世充,字行满(公元?-公元621年),隋末起兵群雄之一。西域胡人,寄居新丰(现陕西临潼东北)。王世充广泛涉猎经史,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镇压起义>公元613年(隋大业

历史人物 王世充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王世充,字行满(公元?-公元621年),隋末起兵群雄之一。西域胡人,寄居新丰(现陕西临潼东北)。王世充广泛涉猎经史,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镇压起义>公元613年(隋大业

历史人物 萧何萧相国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萧何(公元257~公元193)。秦末汉初著名的政治家,沛丰人。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年轻时任沛县(今江苏沛县)主吏掾。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