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代·象山先生陆九渊
Posted 朱熹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宋代·象山先生陆九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宋代·象山先生陆九渊
象山先生陆九渊
陆九渊是抚州金溪人,字子静,世称象山先生。乾道年间举进士,任靖安县主簿,调敕令所删定官。少闻靖康年间事迹,感慨金军侵凌,遂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并奏陈己见,主张广求俊杰,论道经邦,复仇雪耻。被给事中王信所驳,命主管台州崇道观,遂还乡讲学。光宗时知荆门军,曾创修军城以固边防,在任颇有政绩。与朱熹齐名,而学术见解多有不合,并与朱熹通信论难,曾会于鹅湖作学术论争。其著作有《象山先生全集》。
陆九渊提出了 “心即理” 的命题,认为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心,一心也; 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推至自然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由此可知,陆九渊认为世界的基础是理,而理即在我心中,心中含有万物之理,万物都是理的表现。陆九渊将此命题推广到社会政治领域,其结论是: 最高的皇权和一切道德伦理纲常,都是理的体现,也都是人心所固有,所以又是永远不变、不能违抗的。既然 “心即理”,因而 “致知” 就 “不假外求”,只要“明本心”,“先立乎其大者” 即可。陆九渊这一套理论与朱熹处于相对立的地位,两人曾发生激烈的争论。
相关参考
人物档案 姓名:陆九渊 别名:存斋先生 字:子静 号:象山 国家:中国 所处朝代: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 出生时间:公元1139年 去世时间:公
人物档案 姓名:陆九渊 别名:存斋先生 字:子静 号:象山 国家:中国 所处朝代: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 出生时间:公元1139年 去世时间:公
历史人物 陆九渊的思想主张_陆九渊和朱熹_陆九渊心学_陆九渊生平介绍
本名:陆九渊别称:存斋先生、象山先生、陆象山字号:字子静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宋人出生地:抚州金溪出生时间:公元1139年3月26日去世时间:公元1193年1月18日主要作品:《陆九渊全集》主要成就
鹅湖之会鹅湖之会是南宋朱熹与陆九渊在信州鹅湖寺所进行的一次哲学辩论会。淳熙二年(1175)四月间,吕祖谦约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与朱熹在信州鹅湖寺会面,讨论治学方法,意图调和朱熹、陆九渊两个学派之思想争
程门四先生北宋时期,杨时、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先后从学于程颢、程颐,号为程门四先生。杨时是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世称龟山先生,从师于二程。南归时,程颐目送之说:“吾道南矣。”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及
水心先生叶适叶适是温州永嘉人,字正则,世称水心先生。淳熙年间举进士,孝宗时奏言大仇未复,不可因循守旧,自为虚弱。历任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开禧北伐时因力主抗金,为韩侂胄所重,开
安乐先生邵雍邵雍是范阳人,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少随父徙卫州共城,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为学,出游河、汾、淮、汉,从李之才受《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晚年居于洛阳,反对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
直讲先生李觏李觏是建昌军南城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又称直讲先生。家世颇为贫穷。他23岁时,曾自述志愿说,“鸡鸣而起,诵孔子、孟轲群圣人之言,纂成文章,以匡国济民为意。余力读孙吴书,学耕战法,以备朝
横渠先生张载张载是凤翔郿县横渠镇人,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嘉祐年间举进士,任签书渭州判官公事,协助渭州军帅蔡挺筹划边防。熙宁二年(1069)为崇文院校书。次年因病屏居,读书讲学。熙宁十年(1077)任
华山希夷先生希夷先生即陈抟。陈抟是亳州真源人,后唐时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禄,以山水为乐,隐居华山。周世宗闻陈抟之名,问其黄白之术,陈抟说:“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周世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