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曹亚范人物传,曹亚范生平事迹,曹亚范评价

Posted 部队

篇首语: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曹亚范人物传,曹亚范生平事迹,曹亚范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曹亚范人物传,曹亚范生平事迹,曹亚范评价

曹亚范,又名曹青山、曹俊杰,北京人,一九一一年生。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投身于抗日洪流,先后担任中共和龙县县委书记、东满特委秘书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团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三师政委、第一军第二师师长、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等职。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率部奋战于白山松水,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曹亚范少年时,因家贫,入北京香山慈幼院读书。该校有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秘密组织,革命斗争也很活跃。曹亚范在这里开始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思想觉悟逐渐提高。

一九二八年,根据党的安排,曹亚范到东北延边和龙县开山屯泉坪养正小学任教。他利用讲课和家访等形式,在泉坪及附近的梦气洞、厚洞、山东堡等许多村落的朝、汉族青少年学生和农民中,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由于他作风朴实,办事公道,又很快学会了朝鲜族语言,因此工作做得出色。在他与其他革命者的共同努力下,开山屯区建立了群众革命组织,群众斗争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九三○年五月三十日,开山屯区和延边其他地方一样,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暴动。在这场斗争中,曹亚范同农民群众一起,奔走呼号,示威游行,烧毁日帝的学校和走狗机关——“朝鲜人民会”,炸毁天图铁路的桥梁,围攻地主豪绅的宅院,没收其财产,焚烧高利贷契据,……从中受到了实际斗争的考验和锻炼。一九三一年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夏天,为躲避反动当局的搜捕,他离开了养正小学,转到中共东满特委所在地延吉,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富有革命传统的延边各族人民,不断掀起新的反日浪潮。从一九三一年秋至一九三二年春,延边地区连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暴动,波及到延吉、和龙、汪清、珲春等县的广大地区,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参加,明确地提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响亮口号,接连进行了减租、夺粮、反日示威、清算走狗等活动,给日本侵略者及封建势力以很大打击。曹亚范按照党的指示,以中共东满特委巡视员的身份,多次到延吉、汪清的一些地方,与其他同志一起,参加并指导那里的暴动斗争。此后,曹亚范又参加了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曾担任过抗日游击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领导职务,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做了不少工作。

一九三三年夏,在东满各级党组织传达贯彻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精神的过程中,曹亚范被派到和龙县渔浪村游击根据地工作,任该县的县委委员;同年十一月,任县委书记。

在和龙期间,曹亚范根据中共东满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首先,加强了游击队与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在游击队中,进一步发展党团组织,健全政治工作制度; 同时,积极扩大队伍、夺取和购买武器,不断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并将游击队整编为三个中队,开赴全县各地,袭击日伪军的防所,破坏日伪的“集团部落”,夺取粮食,进行反“讨伐”战斗,巩固和保卫了抗日游击根据地。其次,积极开展工人工作与城市工作。选派党团员和群众中的骨干,到工厂、矿山、木邦以及城市的一些部门里去,发展党团组织与反日群众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反日活动。第三,加强游击队与其他反日武装队伍的联系,结成反日联合战线,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进行反日斗争。一九三四年春,和龙游击队整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二团之后,曹亚范按照东满特委的指示,将和龙部队的大部派往安图,与独立师其他部队及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等相互配合,胜利地进行了大甸子、大沙河、车厂子等战斗,开辟了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在各次反“讨伐”斗争中,曹亚范很重视军民的生活安排。为了保障游击队和人民群众有充足的粮食吃,他经常以“有备无患”的思想教育大家,要求部队每人至少准备半月的粮食,以利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每当敌人“讨伐”时,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积极组织群众掩藏好粮食、财物,及时向山林深处转移,并指派专人照料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和少年儿童,还亲自为群众和游击队打柴取暖。

一九三五年三月,曹亚范被选为中共东满特委的秘书长。五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正式成立,曹亚范被任命为第二团政治委员。夏末,他率领两连兵力,由安图出发,向敦化、蛟河一带进军,于当年秋冬期间,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多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的统治势力,扩大了第二军的影响。

一九三六年三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组成,曹亚范担任第三师政委和二军党委委员。六月,中共东满省委与南满省委合并为东南满省委,曹亚范被选为省委委员。之后,他与二军军长王德泰、四师政委周树东等一起,带领部队驰聘于安图、抚松、临江等地,不断打击敌人。

八月十六日夜,为实现同时攻打抚松、大营、松树镇等城镇计划,曹亚范按照二军司令部的指示,带领一支队伍,攻打抚松县南部边境的松树镇(今属浑江市) 。于翌日凌晨二时左右,攻入镇内,毙伤敌人数十名,并缴获大批物资①。

十月末,曹亚范与周树东在军长王德泰的统一指挥下,带领二百余名指战员,在临江县东北部边境附近的大洋岔,将伪军一百余名包围。当时,我军占据了南、北两面的山头,用几挺机枪把敌人封锁在中间的一个小河岸附近,经过战斗和政治攻势,毙伤敌人数名,其余除逃跑一个排外,全部缴械投降②。

十一月,东北抗联二军二百余人在濛江县南部边境的小汤河(今属浑江市)南山与伪军六百余名发生激烈战斗。因敌众我寡,我军有遭到敌军围歼的危险。但我军指战员在军长王德泰的指挥下,英勇顽强,机智果敢,以一部兵力正面顶住敌人的进攻,另一部兵力迂回到敌人的侧面进行猛击,打破了敌人的围歼计划,使战局迅速得以好转。恰在这时,军长王德泰不幸中弹牺牲,曹亚范忍着悲痛,带领誓为军长报仇的战士们,向敌人发起猛烈冲锋,一举将敌人击溃,并追击敌人达六、七里之远。这次战斗共歼敌近百名。

一九三七年春,曹亚范被调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师任师长。到任不久,即指挥一军二师与二军教导团的一百余名战士,在临江县西南岔附近的大椴树与嘎拉沟子之间,伏击伪军一辆汽车,将车上十余名伪军全部俘虏,缴获了十余支步枪和一挺轻机枪,并将汽车烧毁①。同年六月三十日,曹亚范又率领二师之一部与二军四、六师各一部互相配合,在长白县十三道沟附近的间山峰,共同伏击从朝鲜开来的日军和当地伪军的联合讨伐队,利用山林为掩护,给敌人以重大杀伤②。

“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了牵制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兵力,支援全国抗战,曹亚范按照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司令部的命令,率领二师转战于临江的回头沟、抚松的三道庙岭和濛江的漏河等地,与敌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夺取了不少胜利。

经过长期游击战争的锻炼,曹亚范的军事指挥才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善于打伏击和夜战,而且与敌发生遭遇战时,亦能随机应变,转被动为主动。一九三八年的旧历年,他率领一支队伍打下了敌人在临江县东部边境七道沟修筑的“集团部落”,获得许多大米、白面。之后,部队向长白县方向转移。当队伍走到板石沟附近时,遭到四百名伪宪兵和警察队的突然袭击。在这紧急时刻,曹亚范马上命令部队卧倒反击,进而把敌人火力压住,然后乘敌人火力减弱之机,率领队伍向敌人猛烈冲锋,很快便将敌人冲散,使我军转危为安,并缴获机枪一挺,步枪十余支。伪宪兵与警察队被打得胆颤心惊,狼狈而逃。

一九三八年春,曹亚范在一次战斗中,左手腕负伤致残。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坚定的抗日斗志。手伤刚好,就又投入新的战斗。当年八月,根据七月第二次集安老岭会议精神,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混合编为三个方面军,曹亚范任第一方面军的指挥。

此后不久,全国抗战即处于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为解除侵略我国关内的后顾之忧,加紧了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镇压,以通化、三江等地区为重点,实行所谓“彻底的治安肃正工作”。在日伪军连续不断的“讨伐”下,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进入了艰苦阶段。这时,曹亚范和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伊俊山一起,继续率队与敌人进行浴血奋战,顽强拚搏,活跃于金川、临江、集安、通化一带,拔据点、攻部落、反击讨伐队,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连续不断地打击敌人。

十月,曹亚范同伊俊山率领部队在回头沟地方袭击了敌人的宿营地,给正在围着火堆烤鞋袜的敌人以突然袭击,迅速占领了敌军帐篷。敌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死伤惨重,日本人的一个副团长也被击毙,一些侥幸活着的敌人惊慌失措,赤足而遁,我军则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以及毛毯、食品等物资①。

十一月,曹亚范率队准备过八道江南下集安。但因敌人已将江桥封锁,不得不率队折回。部队到板石沟北山时,又与敌军遭遇。经过激战,重创了敌军,我军也伤亡二十余人。战后,曹亚范和伊俊山召开紧急干部会议,决定暂不过江,部队化整为零,分成三支队伍,分别到金川、濛江、辉南等地开展游击活动。十二月,敌人得悉我军决定不过江的情报后,即将守桥部队撤去。曹亚范根据新的情况,立即集合队伍,顺利地过了八道江,进入通化地区。敌人发现后,追至通化,我军则又分兵活动,一部分一百余人由伊俊山率领,留在通化青沟子一带活动,以安置伤病员,并牵制敌军兵力; 另一部二百多人,由曹亚范率领,直奔集安。

一九三九年一月,曹亚范与伊俊山在集安县境内会师。他们指挥部队在土口子、高丽房子、大荒沟等处与敌军连续发生战斗,给敌以杀伤。二月十九日 (即春节) 晚上,又乘敌不备,一举攻占了集安城东不远的一个“集团部落”,获得了不少的粮食和物资。三月,在集安县与桓仁县边界的刀尖岭附近,先后攻下两个“集团部落”,获得不少军需物资。接着又在刀尖岭伏击尾追的千余敌军,击毙其一部,缴获部分枪支。五月初,曹亚范率队经集安转向通化,相继袭击了集安横路伪分驻所,攻占了通化鹿圈围子,缴获了伪警察队的全部武装。之后,与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的部队,在金川回头沟胜利会师,补充了一些队员,并在杨靖宇的指挥下,打了一次胜仗。不久,曹亚范又率队转移到临江、集安一带,继续开展游击活动。

从一九三九年秋至一九四○年春,日伪又调动更多的兵力,采取“篦梳战术” ,对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进行全面的“围剿”,抗联第一路军的处境变得极其困难。面对极端艰苦的条件,曹亚范毫不畏惧,仍然机智勇猛地率领部队,与一路军各个部队紧密配合,在敌人的层层包围中,穿梭苦战,顽强斗争。此时,曹亚范身患严重肺病,行动困难。但他仍然不顾饥寒劳累和病魔纠缠,以坚韧的毅力,继续率领战士们不断同敌人展开艰苦搏斗,从敌人手里夺取粮食和物资,以改善部队的生活条件。一九三九年七月,曹亚范率队先后袭击了集安榆树、江口等伪分驻所。十月,又率队攻占了黄帕伪分驻所,获得了不少物资。十一月,曹亚范率队与杨靖宇部队再次会师,商量了粉碎敌人“讨伐”、解决部队衣食等问题。据敌伪方面的不完全统计,从一九三九年六月至十二月,抗联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与敌人交战达二十三次之多。一九四○年二月二十三日,杨靖宇牺牲后,曹亚范部队的活动更为积极。据日伪一九四○年三月 “调查”所载,其具体战绩如下:

三月二日,曹亚范的部队,在临江珍珠面、大阳岔一带,袭击了日伪警察队和森林队。

三月五日,在临江三岔山东南,曹亚范的主力部队又袭击了满军三团和森林警察队。

三月六日,曹亚范的主力部队一百多人在濛江湾沟痛击了敌军长岛工作队,毙伤敌人十一名,缴获敌人轻机枪一挺、步枪九支、手枪三支,粮食四百多斤。

三月中旬,曹亚范的主力部队不间断地出现在濛江湾沟、临江大板石沟等地,和日军、满军、森林警察队等 “盘旋游击”。

从三月二十二日直到月底,曹亚范带领部队和其他抗日部队,活跃于临江、濛江、辉南、柳河、抚松各地,不断打击敌人,夺取服装、粮食、烟、酒等物资①。

上述的一系列战斗表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曹亚范一如既往,以对党对人民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带领部队,顽强苦斗,浴血奋战,不屈不挠地与敌周旋,尽力牵制日军兵力,支援全国抗战,充分地体现了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

一九四○年四月八日,曹亚范为筹粮来到金川县金川屯东谭家房场附近,在他吸烟不备之时,被当地坏分子宫运森杀害②。

注释

①参见浑江市民政局的调查材料(1979年)。

②见大洋岔战斗调查记录(1981年9月26日)。

①②通化地区抗联二军战绩调查记录(1981年9月)。

①访问伊俊山记录(1964年)。

①参见纪云龙: 《杨靖宇和抗联第一路军》第102页。

②参见辉南县民政局关于曹亚范被难的调查材料(1980年5月)。

相关参考

中共人物传 胡波人物传,胡波生平事迹,胡波评价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

中共人物传 郭亮人物传,郭亮生平事迹,郭亮评价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中共人物传 刘英人物传,刘英生平事迹,刘英评价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中共人物传 罗明人物传,罗明生平事迹,罗明评价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中共人物传 余泽鸿人物传,余泽鸿生平事迹,余泽鸿评价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中共人物传 黄道人物传,黄道生平事迹,黄道评价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中共人物传 陈为人人物传,陈为人生平事迹,陈为人评价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中共人物传 竺清旦人物传,竺清旦生平事迹,竺清旦评价

竺清旦竺清旦是浙东地区早期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①,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江浙)区委农民问题委员会委员、宁绍台农民协会会长、宁波市临时政府执行

中共人物传 李季达人物传,李季达生平事迹,李季达评价

李季达李季达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部长、工人部部长兼天津市委书记。1927年11月被反动军阀杀害,时年27岁。(一)李季达,字世昌,化名李吉荣,1900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巫

中共人物传 王昭人物传,王昭生平事迹,王昭评价

王昭,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天井村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二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三六年后担任中共平山县委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