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组织文化是团队成长的“DNA”
Posted 文化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组织文化是团队成长的“DNA”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组织文化是团队成长的“DNA”
破译基业长青的密码
不管是团队还是生物,要想活得长,究竟靠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信念、精神和文化。
如果我们把历史上的封建王朝看作是一个大团队的话,那么这个团队经营的应该是政权和统治,而历史上的封建朝代长的几百年,短的才十几年,它的寿命似乎比不上那些宗教和大学。团队有存亡,朝代有更替,两者有无可比性呢?我们来做个分析看看: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王朝从表面上看经营的是统治或权力,但其实经营的是人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失去民心,这个朝代会很快垮台。
从各朝代的年表统计来看,比较长的朝代有这么几个:
夏470年,商554年,周(东西两周)789年,汉(东西两汉)372年,唐289年,宋(南北两宋)319年,明276年,清267年。其中最长的是周和商,都超过了500年,相对比较短的是明清,也在200年以上,看来,能经营200年以上的朝代就算是长寿了。
在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王朝基本上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社会,这些朝代的开国领袖都是德高望重的草根人物,因为他为本部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威信很高,被大家推选为社会的首领。这种带有一定血缘关系的氏族社会,其政权有着天然的牢固性。
有三个朝代的历史比较短,秦、隋、元,这些朝代的开国皇帝们由于打下了一统天下的江山,在他们的心理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认为凡是天地间的万物都是皇帝我个人的。特别是这些开国皇帝的子孙们,在这种皇权至上的思想统治下,把臣民如同草芥,而且穷兵黩武,透支国力,这样往往导致人心尽失,此时的王朝很快就玩完了。
自秦朝快速灭亡后,以后的朝代多少都吸取了暴政的教训,在王朝建立的初期,轻徭役、免赋税以给百姓一定的时间来休养生息,各个王朝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播种民心,靠当初的这些民心来支撑这个朝代的统治。从这些朝代开国的高祖和太宗们当初的施政策略,我们可以看出,当这个王朝进入一统天下的时候,首先要想办法稳住民心,轻徭役、免赋税,开仓放粮,让你们别饿着肚子造反。然后再弄出一些什么四书五经、独尊儒术之类的文化来,这个很重要,这叫“教化”。比如说儒家文化中的隐忍,就是让你们老百姓乖乖地当顺民,营造出一片国泰民安的盛世来。还有一手就是加强统治机器的硬件建设,手里要有刀把子,每个朝廷都养有重兵,既防外也防内,这一招儿叫“文韬武略”。老百姓有吃有喝,又有圣人之言规劝,还有专政机器盯着,谁还敢造反啊!
汉、唐、宋、明、清这些朝代都延续了两百年以上,当然,皇帝后世的子孙们如果没能用好这“三板斧”,那他的结果只能和秦二世、隋炀帝一样。而现代团队的兴亡,也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团队,没有因为一个个历史朝代的覆灭而导致这个国家的崩溃,这在世界民族史上独树一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积淀了强大的思想和文化。强大的文化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任何外来文化和制度想取而代之都会被同化,这就是“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民族为不会灭亡的原因。
团队没有适合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不行,没有得到市场和客户的支持不行,没有优秀的人才和核心技术也不行。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这些优势呢?只有从产品功能化走向品牌化,从利益走向文化,团队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有些团队发展得很快,但倒闭得更快。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注重了产品的市场价值,却没有注重团队的精神价值。就是光知道赚钱,什么赚钱就干什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钱赚够了再说,甚至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不计资源能耗的高成本,这样的经营又能走多远呢?
这样的团队在掘得“第一桶金”后往往占不住市场,因为它太急功近利了,主打产品还没有做好,就想多元化经营,一个品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就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屡屡遭到投诉,不要说和国外团队一起同场竞技,就是和国内同行业竞争,也会很快倒掉。
团队持续发展靠什么?
短期靠周转——“经营能力”;中期靠产品——“品牌能力”;长期靠理念——“文化能力”。
团队最终要能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必须让自己的品牌得到客户、市场、社会、政府的认可和信任,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这样的策略和勇气:从没钱到有钱,从有钱到有人,从有人到有道,即走品牌和文化发展之路,勇敢地承担起团队对社会的道义和责任。
组织文化是团队成长的“DNA”
大家知道了文化是团队的长生不老之药后,就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组织文化了。组织文化潜藏在大家自发的行为意识中,它虽然看不见,但大家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这种无形性、约束性、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家。谁违背了这个组织文化,就会被这个团队淘汰。比如,不会喝酒的人就不太愿意参加酒局,而酒逢知己的人愿意在一起碰杯子,大家都喜欢喝酒这就成了一种文化。在团队中,大家自动自发地做同一件事,这就叫文化,我们也把它称为团队的“DNA”,这么一说,大家就能理解文化对于团队的重要性了。
它能引领团队的价值理念。组织文化反映了大家的共同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利益,对大家的思想、行为会产生指导作用。优秀的组织文化能使大家潜移默化地接受团队共同的价值观。由于大家在思想认识上高度一致,就能朝着一个共同的、确定的目标使劲。比如,距今342年的北京“同仁堂”,它的寓意是要“同修仁德”,就是说,我卖药不只为了赚钱,而且要遵守商业道德,我们的药店秉持的是“仁德”的宗旨。
它能激励员工的拼搏作为。组织文化能创造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激发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家在一起能团结奋斗、互相帮助,在这个氛围中工作,你的感觉是什么?当然是自豪了。那么,你也会对团队的目标、准则和观念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行为与整个团队经营结合起来,当你作出成绩后,你会觉得实现了人生抱负,你会有一种不虚此生的满足感,也会对团队产生出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它能约束大家的行为规范,文化是大家潜在的行为规范,不论是谁,只要进入这个团队,就要接受这种规范,大家都在主动自发地这么做,你也不能例外。在中国,海尔文化做得很成功,可是,张瑞敏在刚接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的时候,那时的团队是一个一盘散沙的小厂。而张瑞敏给员工们制定的第一项制度,就是不准在车间里随地大小便,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无法想象。但试想一下,没有员工的行为规范,又哪来今天的“海尔文化”呢?
它能调控组织的管理功能。组织文化做得好,大家对团队的认可度就会很高,你也不用天天盯着下属,告诉他们你要干这或者干那,大家都形成了统一的规范,自然都会自觉地按规范来干活。团队要是发生了什么问题或者某个员工捅出了什么漏子,大家会自觉地把它摆平,谁也不会冷眼旁观,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点,这就是文化的调控作用。
它能塑造团队的健康形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是优秀团队的特点。这样的团队主动向公众展示自身的健康形象、优良业绩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会以高质量的服务、过硬的产品、公道的价格来取得社会效益的良好口碑,而这些口碑就是团队绩效的重要来源。团队通过与外界交往,把健康的形象辐射到整个社会大众,对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它能适应变革的调整功能。市场在不断变化,团队发展战略在不断调整,组织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需要变革以适应团队发展战略的调整变化。而重新修正的组织文化是要通过市场来检验的,通过这样的验证,我们可以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不断修正我们的组织文化,这可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你可千万不要失去耐心,优秀的组织文化就是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不断提炼,不断检验,不断修正,才逐渐成熟的。
组织文化的这六大功能,不是单项地表现出来,而是综合地、整体地发挥作用。在不同的组织文化中,它所表现的侧重点也不同。特别是其中蕴藏着的软指标,为组织文化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软指标。
你的价值观念是否崇高?虽然文化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方式,但只有那些有益的、健康的、有价值的文化生活,才可能在群体中反复出现,而价值观在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同样,团队的价值观在组织文化中也起着核心作用。可以说,所有的组织文化都是围绕着团队的价值观产生的。
你的道德水准究竟怎样?人的道德水平怎么样,不具有法律强制的约束力,但它有积极的示范效益和强烈的感染力。领导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可以引导下属的道德观念,大家的行为观念又能左右团队的道德水准,团队的道德水平也能给整个社会的带来一定影响。团队的道德水准归根到底还是由领导引起的,特别是核心领导的作风,他是团队内部关系是否纯正的要害,也是组织文化是否优秀的根源。
你的团队精神是强是弱?精神是什么,就是一种死不掉的意念,老百姓叫“魂儿”,一个人可以随时死去,但他的某种意念还将长期影响大家,这就是精神的作用。一个没有精神的人就如同行尸走肉,一个没有精神的团队将是一盘散沙。团队精神就是用一个坚定的目标、强烈的动因、执着的行动、鲜明的责任、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等元素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大家在这种元素的左右下,会强烈地朝着一个方向用劲。
你的管理哲学是否先进?你靠什么样的观念来创造财富,这就是你的经营哲学。从管理哲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团队先后经历了“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巨大转变,从宏观管理到质量管理的巨大进步,从行为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巨大飞跃。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三个进步,它会对团队的经营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大家非常看重人才的作用,用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来对待人才,这种管理哲学就叫“以人为本”。
你的传统风尚能否传承?大家在文化的长期影响下,会在愿望、情感、道德、心理等方面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行为规范,这就是传统风尚的力量。它也反映了团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大家在良好的氛围中自觉调整个人行为。良好的传统风尚,对内可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对外可以使客户对团队产生较强的信任感。你的团队精神和道德形象怎么样,会直接通过传统风尚反映出来,它也是社会对团队整体印象评价的重要尺度。
上面的这几个软指标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你一定要在运作团队文化的过程中注意培养提炼。千万不要感觉它们是可有可无的,不然的话,这些软指标会毫不留情地给你带来很多硬伤。
相关参考
团队精神是组织的生命之魂什么是团队?什么又是团队精神?团队有点像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就是说高人雅量的正人君子是不能用具体的器物来衡量的,他可以因势而变、随器成形。而团队呢,它是一个拥有共同目标、能
因为互补,所以完美:打造互补型团队自古以来,有作为的领导都十分重视团队人才的互补。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是第一个提出“人才互补”理论的政治家。晏婴三朝为相,他认为齐桓公之所以能位列春秋五霸,是“能以人之
众人划桨开大船:打造协作型团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合作更为重要,但合作并不一定都产生“1+1>2”的效果,正如瑞格尔曼的拉绳实验所显示的那样。所以,如何形成一种团队精神,达到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是
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打造创新型团队在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创新升华成为一种社会主题。而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于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思维模式和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比尔·盖茨曾讲过
打造卓越的团队授人以渔不如引水养鱼:打造学习型团队英国壳牌石油公司计划主管阿里·德·葛乌斯认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纵观国内外业界,一些著名团队的发展,无一
关系不等于“官系”有的人总认为搞关系就是搞“官系”,其实关系的范畴很广,它不仅仅指对上的“官系”,而且还有对下、横向、正副等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对于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非常重要,由于“团队”是由一群个性、
李云龙是个“好老板”打造卓越的团队精神绝非一日之功。领导的人生观、价值观、绩效观等对于打造团队精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领导有着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其带领的团队就会有与之相似或相近的价值观,这就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打造竞争型团队国外一家森林公园曾养殖了几百只梅花鹿,虽然环境幽静,水草丰美,又没有天敌,而几年以后,鹿群非但没有发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现了负增长,这大大违背了养殖者的初衷
日本业界的崛起靠什么没有一个团队不梦想着基业长青,有的团队动辄要打造“百年基业”、“千秋大业”,到最后往往是昙花一现,真正能长寿的团队少之又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陷入了可怕的经济危机中
人们接受什么样的老大你想带领团队走向成功吗?你会的领导技能又有多少呢?不要把这些想得太复杂了,你只需要把握人性、启动梦想、以身示范、赢得追随就行啦。团队发展的核心是人,实现团队绩效的是人,再具体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