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授人以渔不如引水养鱼:打造学习型团队

Posted 标杆

篇首语:常识很少会把我们引入歧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授人以渔不如引水养鱼:打造学习型团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授人以渔不如引水养鱼:打造学习型团队

打造卓越的团队

授人以渔不如引水养鱼:打造学习型团队

英国壳牌石油公司计划主管阿里·德·葛乌斯认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

纵观国内外业界,一些著名团队的发展,无一离开“学习”二字,美国排名前25位的团队中,有80%的团队是按照“学习型团队”的模式运营的;李嘉诚先生带领的长江实业就是一个学习型团队,李嘉诚先生本人就很好学,他的团队经常举办一些论坛交流活动,他就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听记。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写道:“在创业过程中,第一代老板靠胆子,第二代老板靠路子,第三代老板靠票子,第四代老板靠脑子。”

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团队虽不能成为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但却有可能成为一个促使大家“终身学习的组织”,这就是学习型组织。

一个具备知识和智慧的团队,就可以在错综复杂的市场中发现商机,反过来看,一个不注重学习的团队,只能眼高手低,即使机遇来到眼前,也未必抓得住。

如何建立学习型团队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共同的愿景目标。就是团队成员所共同持有的理念和愿景,它创造出大家对学习的认识问题,并遍布到团队全面的活动中,使各种不同的学习观念融合起来,包括鼓励个人建立学习目标,在团队内塑造学习标杆、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等问题。

合理的育才计划。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培训是间接地投资。为此,许多团队不惜重金使成员接受新观念,充实新知识,虽然培训不是今天投资明天就能产出利润,但只要坚持下去,那些学习型团队一定是最后的赢家。

良性的发展空间。人才在团队的发展中都是处在不断更新、循环的状态,所谓流水不腐,团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输血,人才也需要不断地更换岗位、不断地充电提高,团队就是要为人才的有序流动创造一个良性的空间,即使人才最终离开,也要让其感到收获颇丰,没有白干,甚至是受益匪浅。

灵活的晋升机制。在团队内部晋升,要实现靠人才的实际学习力来竞争,鼓励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业绩,并以此作为考核晋升的主要依据。人才最讨厌受到环境的压制,领导自身“特权”思想严重,必然会抹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顺畅的沟通渠道。在学习上要有一个互相监督、互相指导、互相帮辅的沟通机制。有了成果大家分享,出现错误互相借鉴,大家比、学、赶、帮、超,不断克服惰性思想,掀起头脑革命,突破原有状态,实现自我超越,并能促动团队经营水平的提升。

完善的规章制度。就是对涉及学习方面的计划安排、物力投入、器具设施、感情支持、会谈沟通、激励措施、技能培训、评估问效、奖励处罚等项目,要建立并完善一套规范的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严格实施。领导要带头遵守制度,尤其是在过失的处罚上更要以身示范。

必要的淘汰措施。学习是一个自我提升、更新换血的过程。团队中的成员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大家的业绩必然有所分化,对优秀的人才要适时奖励,而学习较差的,可能会导致业绩滞后,长此以往,必然要有新人来替代,这个叫“断尾”淘汰。

在倡导学习型团队的同时,对团队成员和领导自身在个人学习方面,还应把握几点:

第一,对学习心态的把握。是想急功近利,想一夜抱个大金娃娃,还是有长远打算,循序渐进,稳步提高,这取决人的心态。智慧的“智”字,上面是一个知识的“知”,下边是一个“日”字,意思就是每天知道一点,天长日久积累多了就叫“智慧”。

第二,对学习目标的把握。有的人可能家里条件好一点,有个几百万或者父母是个大领导,不要以为这样就不用学习和奋斗了,现代社会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眼一闭一睁,一夜间钱能贬值,父母手中的权力都不能跟儿女一辈子,学到点真本事才是终身的保证。

第三,对思维方式的把握。就是按照什么样的逻辑思考问题,是片面的,还是全面的,是看表象,还是看本质,看见了树木,看没看见森林。我们看问题也是一样,知道因为就要想到所以,看见所以也要想到原因,看到表象就要联想到本质,知道本质就要把它还原成现象。从如此这般到这般如此,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能来回反复地联想。

第四,对信息应用的把握。要了解大家想学什么,主要还是看他关注的信息流,就是看他到底关注哪些信息,掌握了他的信息流,就知道他想干什么。比如说,大家看《晚报》看得都不一样,张三喜欢看二手房信息,他想买房或卖房;李四喜欢看财经动态,他不是在炒股就是作基金;王五喜欢看汽车板,他想买车或学车;赵六喜欢看征婚启事,他或许想搞对象。员工们在关注什么、干部们在关注什么、上司在关注什么,都是不一样的,人关注信息的质量决定了其思维的高度。

第五,对方法工具的把握。有人说,现在的知识不需要学习,只需要检索和储存。在网上只要输入关键词,在百度上一搜,上万条有关的内容就出来了。一本书上的知识毕竟有限,但一个硬盘能装得下一个图书馆的书,从网上下载电子图书很方便,这都是学习方法和工具的问题。

第六,对学习对象的把握。一方面要向内部标杆学。内部标杆可以是普通员工、干部、各级领导,只要他们有成功之处,就应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互相学,同提高。

另一方面,要向外部标杆学。就是要向竞争对手学,学习他们的成功之处,如本田公司的品质管理、沃尔玛公司的零售创新、麦当劳的管理系统、宝洁的培训体系、戴尔的销售速度等。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更重要的是,还要向客户标杆学。把客户需求作为学习标杆,有助于团队成员逐步成熟,能有效形成大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和优秀的团队精神。如果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把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拿出来和其他成员分享,团队的智慧和集体的学习力势必大增,团队就会产生“1+1>2”的效果。

所以说,心态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习观是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信息是提升智慧的基础,思维方式决定了学习的深度,学习对象决定了学习面的广度,而学习的方法和工具则成就了学习的精度和效率,这就是提高学习力的六大密码,大家找到这六大密码就找到了智慧的源泉。

作为领导,给下属每人一条鱼,你也只能喂饱他一天,而你建设学习型团队,就如同让下属们如鱼得水,这样大家不仅能“做对事”,而且能“以正确的方法做事”,这就是建设学习型团队的目标。

相关参考

领导谋略 众人划桨开大船:打造协作型团队

众人划桨开大船:打造协作型团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合作更为重要,但合作并不一定都产生“1+1>2”的效果,正如瑞格尔曼的拉绳实验所显示的那样。所以,如何形成一种团队精神,达到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是

领导谋略 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打造创新型团队

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打造创新型团队在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创新升华成为一种社会主题。而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于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思维模式和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比尔·盖茨曾讲过

领导谋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打造竞争型团队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打造竞争型团队国外一家森林公园曾养殖了几百只梅花鹿,虽然环境幽静,水草丰美,又没有天敌,而几年以后,鹿群非但没有发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现了负增长,这大大违背了养殖者的初衷

领导谋略 李云龙是个“好老板”

李云龙是个“好老板”打造卓越的团队精神绝非一日之功。领导的人生观、价值观、绩效观等对于打造团队精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领导有着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其带领的团队就会有与之相似或相近的价值观,这就是

领导谋略 日本业界的崛起靠什么

日本业界的崛起靠什么没有一个团队不梦想着基业长青,有的团队动辄要打造“百年基业”、“千秋大业”,到最后往往是昙花一现,真正能长寿的团队少之又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陷入了可怕的经济危机中

领导谋略 团队精神是组织的生命之魂

团队精神是组织的生命之魂什么是团队?什么又是团队精神?团队有点像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就是说高人雅量的正人君子是不能用具体的器物来衡量的,他可以因势而变、随器成形。而团队呢,它是一个拥有共同目标、能

领导谋略 组织文化是团队成长的“DNA”

破译基业长青的密码不管是团队还是生物,要想活得长,究竟靠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信念、精神和文化。如果我们把历史上的封建王朝看作是一个大团队的话,那么这个团队经营的应该是政权和统治,而历史上的封建朝代长的

领导谋略 人们接受什么样的老大

人们接受什么样的老大你想带领团队走向成功吗?你会的领导技能又有多少呢?不要把这些想得太复杂了,你只需要把握人性、启动梦想、以身示范、赢得追随就行啦。团队发展的核心是人,实现团队绩效的是人,再具体一点儿

领导谋略 把优秀的DNA遗传下去

把优秀的DNA遗传下去“伟大的团队之所以能长久生存,不在于其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在于被称为信念的精神力量对团队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美·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一个团队如果仅仅为了谋利赚钱

领导谋略 楚霸王没什么了不起

谁是团队发展真正的“推手”楚霸王没什么了不起带领一个团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有人认为一个完美的团队必须有一个能力很强的老板。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老大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离开了群体的力量,再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