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诸葛亮用“七观”选将才

Posted 人才

篇首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诸葛亮用“七观”选将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诸葛亮用“七观”选将才

诸葛亮用“七观”选将才

三国时期,诸葛亮提出了领导应亲自考察下属,不可凭感情和印象用人,其所著的《将苑·知人性》中提出了“七观”的选才法,他认为要从人才的“志”、“辨”、“谋”、“难”、“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辨识人才。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立场和信念如何。人是用思想来支配自己的行动,从一个人志向的高低可以预测出他的成就大小,对大是大非问题的看法最能反映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一般来说,心怀远大、信仰坚定的人,能够做到“营之以物而不虞,犯之以卒而不惧,置义而不可迁,临之货色而不可营”。在金钱美色面前不会越轨,在任何情况下不抛弃、不放弃自己的目标,即使遇到意外也不会惊慌失措。

古今中外有坚定信仰的人,无论是政治领袖还是宗教信徒,无论是科学巨匠还是潜伏的间谍,都能忍受巨大的苦痛悲哀、蒙受不白之冤而矢志不移,最终获得了瞩目的成就。相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人,习惯于见风使舵、出尔反尔,这种人缺乏定力,比较漂浮,最容易在危急场合、关键时刻和诱惑面前背信弃义,做出损害团队和他人利益的事情。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在诸葛亮看来,在诸多智能因素中,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凡是有奇谋妙计的人,大多数反应迅速,头脑灵活,能看透事物的根源,有化解临场危机的招数。在竞争激烈、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我们面临的形势瞬息万变,一些突发事件对你的应变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贪婪虽致害,庸才也误事,只有能够驾驭复杂局面能力、解决尖锐矛盾的领导,才能化腐朽为神奇,使团队转危为安。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要考察对方的见识,可以向他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看他的谋略是不是深远,看他的见识是不是独特,看他审时度势、分析问题的深度怎么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些见识短浅、毫无计谋、遇事束手无策的人,即使有心为团队和上司排忧解愁,也是力不从心的。而那些善于从战略上考虑问题、从战术上处理问题的人,才能为团队带来切实的利益。历史上的齐桓公与管仲,秦孝公与商鞅,刘备与孔明都是由互相钦慕开始,在当面问计定策之后,才互相知道对方是明主和能臣。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诸葛亮在考验人才时,常常人为地创造一个逆境,看对方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胆识。在团队内部有的人虽然深谋远虑,可缺乏面对祸难和挫折的勇气,能有勇有谋集于一身当然最好,可现实中这样的人终归很少。

俗话说,危难识臣节,乱世出忠良,如果让下属临危度命去处理危机,面临强敌去挂帅出征,就可以看出他的勇气和胆识。比如,在所管辖的小区内,接连发生凶杀案的情况下,来选拔一名小区保安;在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情况下,来选拔一名营销经理,看看究竟是谁能自告奋勇来解决危难。

“勇”是人性中十分深刻的一面,有的人面狠而胆小,有的咄咄逼人而心虚,而平时貌似遇事果断的人,一旦身陷危机,有的可能往往不知所措,甚至还会牢骚满腹,一个不能勇于坚持真理的人,一个面对困难畏惧退缩的人,不可能惩恶扬善,也不可能为了团队的利益勇往直前。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酒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职场文化的一部分,酒桌上是验证人性的重要场合。人在醉酒之后,通常会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一些挖空心思掩饰自己的内心的小人,往往在酒醉之后将丑态暴露无遗。而真正的大丈夫,醉酒之后依然慷慨激昂,岳武穆“怒发冲冠”、“直捣黄龙”的豪言壮语就是此类。

一个人在清醒时“有德”是理所当然的,而醉酒后的“无德”却是难以原谅的。人在醉酒后德行的差别,就在于个人对自身抑制力和把持力的修炼上。修炼比较高的人,在任何场合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漂浮懒散、随心所欲、道行浅陋的人,往往在醉酒后表现得更加放肆和大胆,甚至丑事连连,却经常在酒醒之后后悔不已。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投其所好,用小恩小惠引诱他,或者把它放在有利可图的岗位上,让他有得到财物的机会,可以考验他是不是奉公廉明,看他究竟是富贵不能淫,还是见利忘义。

在金钱利益等面前,人的灵魂会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是检验人性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但这里也要注意,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的,对于那些大方向是好的,确实为生活所迫的,领导也需要暗地里给予帮助,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要谨慎对待。

有的人“明廉暗贪”,明处摆着一副很“正”的样子,表面上似乎很廉洁,但暗地里却经常伸出“污秽”的手,最后成为了贪婪之徒;有的人借助手中的一点权力明拿暗索,置人格尊严于不顾。而修行较高的人是不会为一点蝇头小利所动的,无论在明处还是在暗处,都能抑制人性中的贪欲。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与对方商定某事,看他能否说到做到,是否讲究信用。“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就不值得别人信赖。

自古以来,诚信是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不讲究诚信的人绝不是真正的人才。《三国演义》中,孙策在收服太史慈的时候,太史慈和孙策约定第二天正午前去投降。太史慈这样做就是看孙策是不是能做到用人不疑,孙策答应了太史慈的要求,也是想考察太史慈是否守信。二人如约相往,成为良臣明主。可见,信用是领导取信下属忠心拥戴的重要条件。

诸葛亮识人“七观”中,第一条是考察下属的观念志向,最后一条则是考察其行为、信用,这其中的含义比较深刻,因为有的人善于伪装,完全可以用假话来蒙骗别人,许多奸佞小人的言行可能比谁都冠冕堂皇,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听其言,观其行,才是识人的高明之举。

相关参考

领导谋略 “疑人”究竟还能不能用

“疑人”究竟还能不能用宋代欧阳修在其《为君难论上》中说:“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而可共成事。”说得很复杂,其实两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一条重要的用人原则,而不疑的真

领导谋略 用“八看”法考察人才相对比较全面

用“八看”法考察人才相对比较全面“八看”法,是从八个不同的经纬度来评价和考察人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其“德”、“能”、“勤”、“绩”等情况。远看潜力。潜才一般能在工作中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所谓小荷才

领导谋略 优秀的往往不好用,平庸的未必不优秀

优秀的往往不好用,平庸的未必不优秀我们在用人时,一般总习惯于用年龄、学历、资力等素质指标来选用所谓的“高精尖”人才,其实,这样用人成本很高,也容易滋长这些所谓“优秀”人才的优越感,使他们犯一些错误:轻

领导谋略 齐桓公善于排除用才阻碍

齐桓公善于排除用才阻碍齐桓公曾问宁戚:“管仲年纪老了,将要离我而去,我担心国家的法令得不到推行,官吏不能尽忠职守,人民怨声载道,国家盗贼四起,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使坏人减少,人民丰衣足食呢?”宁

领导谋略 也许柔性化的管理风格效果会更好

也许柔性化的管理风格效果会更好管理大师麦戈雷格认为,管人有两种方法:X理论和Y理论,领导必须二者选一。所谓X理论是指人的本性不喜欢工作,必须给予强迫和控制。而Y理论认为人们真心喜欢工作,只要给予适当的

领导谋略 唐僧诸葛亮,风格不一样

唐僧诸葛亮,风格不一样人们在看《西游记》时,总觉得唐僧不仅平庸无能,而且经常好坏不分,常常使孙悟空蒙受不白之冤。再看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仅智慧过人,料事如神,而且极具人格魅力。把唐僧与诸葛亮扯

领导谋略 智囊,靠谋略

智囊,靠谋略智囊人才是领导决策的“外脑”,我们要靠“智囊”来获取谋略,所以要把“谋”的差事交给智囊。能不能用好智囊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要和他玩心眼子,还不知道后面谁玩谁呢。破除陈旧观念。以人的外貌

领导谋略 你掌握下属的个性特征吗

大雁给我们上了一课从根本上讲,管理就是我们为实现团队的利益,而对下属进行思想导向和行为调控的工作。人有三善:正义、梦想、尊严,但同时也有三恶:懒惰、贪婪、好色。管理就是要实现用正义约束贪婪,用梦想启发

领导谋略 领导工作“二八”神秘法则

17.领导工作“二八”神秘法则领导观念二八律。领导观念首先应激励20%先行者,以此带动80%的后来人,这是提高领导效能的要律;领导日常工作二八律。领导要善于用80%的时间做好占重要程度20%的日常事务

领导谋略 领导谈实干

求真务实是为政之要。“求真”就是在实践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到实事求是;“务实”就是用符合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指导实践,做到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