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唐僧诸葛亮,风格不一样

Posted 领导

篇首语: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唐僧诸葛亮,风格不一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唐僧诸葛亮,风格不一样

唐僧诸葛亮,风格不一样

人们在看《西游记》时,总觉得唐僧不仅平庸无能,而且经常好坏不分,常常使孙悟空蒙受不白之冤。再看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仅智慧过人,料事如神,而且极具人格魅力。把唐僧与诸葛亮扯在一起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唐僧的顽愚也根本无法与诸葛亮的神智相提并论。但从管理水平的角度来看,同样是领导级人物,两者还是有可比性的。

一个是取经团的领队,一个是蜀国的首脑,谁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领导呢?且来看唐僧,作为一个团队领导,唐僧能够用人所长、容人长短,他的三个下属各怀绝技,随便拉出哪一个来都比唐僧本领高。

八戒和沙僧似乎还好管理些,而孙悟空常常依仗一身功夫,不听招呼。作为领导,如果我听之任之,我的威信何在,脸往哪搁呀。而唐僧却自有办法,他对付孙悟空的法宝就是靠严格的处罚制度——紧箍咒儿。如果没有这个制度来约束,唐僧怕是拿孙悟空毫无办法。

唐僧本人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是人品可靠、做事执着,有宽广的胸襟和容人的雅量。他不但能让每个下属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而且能包容每个人的短处,而容人之长比容人之短还要难,作为领导,如果下属个个比你强,你能以平和的心态容纳他们吗?

联想一下《三国演义》中的杨修、许攸之死,其死因说到底不就是曹操难以容人之长吗。而唐僧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三个下属完全不必担心因张扬自己而招致祸灾。而唐僧看似无功无绩,却符合了“主帅无显绩”的领导法则,这也说明领导应具备在政绩方面“暗个人”和“明下属”的高贵品质。

如果三个下属都是孙悟空一样的业务高手,那么,三个能力和个性都超强的人在一起会是什么结果,怕是谁也不服谁,三天打架、五天散伙,很难完成取经大业。而唐僧却能够将这三个各具特色、各有长短的下属拢在一起,让三个下属优势互补,整合成一支非常完美的团队,并且能很好地驾驭这支团队。

作为领导,唐僧是这个团队精神的灵魂,他始终把握着团队的大方向——西天取经,而且目标明确,无比坚定,这一点对团队来说至关重要。

唐僧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超强,取经之路,历尽艰险,不尽诱惑,天下几人可以抵抗?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都曾有过迷茫和动摇,只有他,无论遭遇怎样的磨难,都丝毫动摇不了取经目标,没有发生失节的问题。这种“逆商”和“情商”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唐僧最终率领他的团队取到了真经,获得了成功,唐僧无愧为一位优秀的领导。

再来看看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后,功盖三分国,名成八卦图,尽瘁国事,忠心耿耿,为后人所推崇备至,尤其是他的智慧与人格早已成为一种象征。可以说,他充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但是,作为一位领导,他算不算是一位成功者呢?

刘备病重之际,托孤诸葛亮,诸葛亮更加殚精竭虑,事必躬亲,“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唯恐他人不似自己这般尽心。

作为一位国家领袖,理应抓大放小,而他却放不开手脚,对下属皆不放心,不懂得培养下属,为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事事亲力亲为,而这恰恰犯了领导大忌。诸葛亮整日埋头琐碎事务,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未能实现匡扶汉室的大业。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85%取决于人类工程——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下属热忱的能力,而诸葛亮的亲力亲为却恰恰抑制了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诸葛亮之败,败在错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缺乏领导角色的自我定位意识:

不懂授权,食少事烦。诸葛亮贵为丞相,工作过于勤恳,连校对文书、责打二十军棍这样的小事都要亲自办理,以致积劳成疾,又岂能久呼?

用人弱己,不重育人。由于没有建立起后备人才队伍,没有培养出接班人,以至于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蜀国后继无人,很快就灭亡了。

用人不明,用非所长。比如对马谡,不该把参谋型的人才当做领兵打仗的先锋来使用,最终上演了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诸葛亮的智商要远远高于唐僧,然而,唐僧却比诸葛亮更懂得如何实现科学领导,唐僧所具备的高超领导力恰恰是诸葛亮所欠缺的。

诸葛亮没能完成领导角色的转变,即从运动员向教练员角色的转变,从个人能动向下属能动,最终实现团队能动的转变。虽然诸葛亮的个人功绩和人格魅力后人难以企及,但作为一国领袖,他却是一个失败的领导。

实践证明,完全靠个人的团队短期是可以的,但从长期看是没有希望的,领导注定是要通过整个团队来实现其价值目标,这才是最重要的。

唐僧的成功和诸葛亮的失败说明:领导不要做强者,主帅无需立战功,而要让强者听命于己,这样的领导才是成功的。

相关参考

领导谋略 唐僧是优秀的管理者

唐僧是优秀的管理者吴承恩的《西游记》大概是世界上最早一部揭示领导科学和人性特征的小说,这比弗洛伊德的性格分析学说早了整整400年。所谓的西天取经,不单是指地理上的西方,也是指我们的心路历程,它是领导带

领导谋略 你应学学“太极拳”

你应学学“太极拳”下属办事不力、思想不通、认识不高、态度不端正的原因,与领导的管理方式和风格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领导看起来工作“魄力”蛮大的,喜欢“高压”、“直接”、“硬性”式的管理方式,尽管下属们在

领导谋略 金字塔上的领导层级

金字塔上的领导层级任何一个领导,不论处在什么样的职位,都是职场金字塔上的一级。如果把领导分为核心层、高层、中层和基层四个层次,那么,在不同层次的领导身上,其特征和表象是不一样的,核心领导重在耐性,高层

领导谋略 领导谈自信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应当像天一样,力求上进、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像地一样,宽广厚实、厚植美德、容载万物。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旺盛劲头,

领导谋略 失败没有理由,成功没有密码

失败没有理由,成功没有密码成功到底有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的话,那只有是个人的“悟性”所致,因为每个人成功的方法都不一样。有记者曾经追问成龙:“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成龙想了一下,很肯定地回答:“努力。

领导谋略 混沌无序可能不是一件坏事

混沌无序可能不是一件坏事中国是一个奉行“中庸之道”的国家,“中”的意思就是凡事求合理。人本管理重在感知,讲究的是情理法。下属都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这与西方的量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领导谋略 德鲁克不敢小看日本人

德鲁克不敢小看日本人德鲁克是世界著名的管理专家,他对日本业界“谈判”的风格是很有感触的:制定决策慢条斯理,执行起来却雷厉风行。这前后180度的大转弯,往往使得美国业界的伙伴既怕又敬。举个例子来说,在谈

领导谋略 干大事总要有点儿“个性”

干大事总要有点儿“个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春秋·孟子个性,是人们在不同环境中所表现出来行为方式上的一种风格和

领导谋略 姜太公不会钓鱼,但却很会用人

风格迥异的用人名家姜太公不会钓鱼,但却很会用人姜太公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对用才看得更细致,他说:“嘴里唠唠叨叨,不干不净,整天如此,躺下都不停,让众人讨厌,这种人可以让他管理街区,盘查坏人,发

领导谋略 诸葛亮用“七观”选将才

诸葛亮用“七观”选将才三国时期,诸葛亮提出了领导应亲自考察下属,不可凭感情和印象用人,其所著的《将苑·知人性》中提出了“七观”的选才法,他认为要从人才的“志”、“辨”、“谋”、“难”、“性”、“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