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成功与失败,关键在心态

Posted 上司

篇首语:鸟贵有翼,人贵有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成功与失败,关键在心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成功与失败,关键在心态

面对人际关系上的“圈子”,你会采取何种策略

不健康的人际关系,用几个词或者是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江湖”、“山头”或者叫“圈子”,也有人把它戏称为“职场政治”。这种所谓的人际关系无处不在,有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只要你身在职场,就要面对它。

如果你找对了“山头”,就可能避免在日后的斗争中受到伤害。但是,好的“山头”并不等于是今天权势遮天的那些“权臣”,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学学曾国藩!

曾国藩带着湘军围剿太平天国时,清廷对他可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态度:不用这个人吧,太平军声势浩大,无人能敌;用吧,一个汉人手握重兵,带着自己的湘军,又怕对自己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对曾国藩的任用是光让你办事,不给你高位,弄得曾国藩很苦恼。他多么希望朝中有位重臣为自己说句话呀!

一次,曾国藩得知肃顺推荐他任两江总督,并得到了皇上点头。可想而知,此时的曾国藩充满了对肃顺的感激,他很想给肃大人写一封感激信!但是,他心中也有疑问:为什么肃顺要推荐自己呢?他开始冷静了,肃顺精明干练,魄力宏大,敢于重用汉人,瞧不起满蒙亲贵中的昏聩者。但是为人骄横跋扈,独断专行,原来与恭亲王关系很好,后来仗着皇上的宠幸,连恭亲王也不放在眼里了。今日的肃顺不正是历史上的权臣吗?恭亲王以及他身后的满蒙亲贵在朝廷中势力是很大的,与他们相比,肃顺显得孤单一些,皇上万一有不测,肃顺岂是恭亲王的对手。他如此拉拢自己,是不是心怀叵测呢?凡事预则立,还是谨慎为好!于是他决定不给肃顺写感谢信了,也不能与肃顺有私下联系!

结果,后来慈禧联合同恭亲王处决了肃顺等八大臣,在查抄肃顺的家中发现不少讨好肃顺的信件,趁势连带拿下了一批跟肃顺关系密切的人,而曾国藩因为没有在肃顺家里留下只字片语而侥幸躲过了这一劫。

职场是个小社会,不像学校和家庭那么单纯,在职场混饭吃的人很少能感觉到做人的轻松与悠闲。在不健康的职场中,充满着世俗的体面和利益的诱惑,也充斥着人际关系的诡秘、攀爬的艰辛和竞争的陷阱。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先顺序和利害关系,但如果不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玩不转这种“政治”游戏,是很难平步青云的。即使你拥有一身过硬的本领,也要学会适应职场生态环境,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决定职场生态和规则的因素相当复杂,但总体而言,不外乎这几大因素:

上司,特别是团队首脑人物的风格和习惯,团队的历史沿革和传统作风,团队战略的高管及其骨干作用的影响力,团队成员的背景关系等,这其中,团队首脑和高管对职场的影响力最重要。

拿民营团队来说吧,这种团队永远只有一个老大、永远只有一个决策人,那就是上司。作为下属的你,在团队中的地位、作用和权威都难以望其项背。从管理的角度看,上司拥有绝对权威、绝对权力,其他人可能只拥有专业权威或道德权威,或者有部分管理决策权威,但一切决策均以这位老大的最后拍板为准。面对这样的上司,作为下属的你会如何应对呢?

有的人认为应该“绝对忠诚”,这个看法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很难做。你需要极强的忍耐力和较长的时间来建立这种关系,而且还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忠诚是要经过很多事情来检验的。比如,你要学会放弃部分利益,尤其是放弃跳到另一家待遇优厚、获得更好发展机会团队的诱惑,代价同样是金钱、情感和职位。而在团队内部,人人都知道你是上司的死党,大家可能什么事都防着你呢。

对于忠诚者来说,最大的危险是控制不住自己,利用自己和上司特殊的关系而谋取私利,这样下去,你可能就变成了一个小“和珅”,一方面权势熏人,另一方面危机四伏,一旦主子离去,自己被清除也是迟早的事。

忠诚者要忠于团队利益,在性质上不同于对上司唯命是从,有时为了维护团队和上司的利益,可以适当修正上司的意见,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一定的谋略,弄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引起上司的误解和下属的埋怨。

当然,你的无限忠诚一旦被上司认可,回报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中国式的团队中,忠诚的骨干人才很有市场,谁都喜欢这样的人,但你一定要确保自己站在正确的阵营里。

有的人认为应该“忠于职守”,就是专心干好分内的事,既不惹是生非,也不掺和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务。其所忠于的完全是这个岗位,而非某个具体的上司,我能干多少活,就拿多少钱,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必为人际关系劳心费神。

这种职场策略基本上是遵循团队规范的工作程序,只满足上司和其他同事对自己的岗位预期,而不是什么政治期望。

这个策略的好处是比较单纯,粗看起来也没什么毛病,不会使自己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漩涡,也无须绞尽脑汁去经营所谓的人际关系。与大家以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为主。它的坏处基本没有,但是,一旦自己或领导下的部门陷入了危机,很可能没有可靠的伙伴帮助自己,也许没有上司出头为自己和部门说话。很显然,这个招数容易把自己孤立起来。

有的人认为应该“同工互助”,在完成自己或部门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有意识地关心、帮助其他同事或部门干一点儿必要的工作。这个策略需要你主动为公事多付出一些,不仅要照顾到自己,而且要帮助于他人。你对他人多一些付出,在别人看来是一个友好的举动,也是希望对方能投桃报李,在自己的部门或个人需要帮助时,对方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这种策略要比“忠于职守”棋高一招,它能帮助你改善与其他部门或同仁的关系,也能提升自己的声誉、地位,尽管这种作用可能不是决定性的。

有的人认为应该“唯命是从”,就是上司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无论对错,绝对服从,百分之百按上级要求去干。这种策略的好处是没有风险,如果活儿干得好,也能博得上司一定的信任,这样一来,你就能在团队中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

对于一些业务平平的人来说,“唯命是从”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招数,听话的人政治上的安全度比较高,因为上司需要一些不折不扣、踏实干活的人,但并不希望他们更聪明,对他们的要求是只是“服从”而已。

这个招数的坏处是迎合了上司的好恶,尽管不会被上司看做是异己分子,但也不会受上司器重和同级尊敬。因为你会忽略了其他多数人的感受,加上业务上不是很突出,最终会被大家看做是上司的“鹰犬”、“爪牙”。

有的人认为应该“忠言进谏”,虽然你是站在团队发展或帮促别人的角度考虑,也可能出于一片好心,指出上司或者其他同仁的错误或缺点,以期得到别人的认可。但从实际来说,人性中都有“乐己性”的一面,没有任何一个人真正能从内心深处愿意他人公开指出自己的问题。忠言逆耳的策略也许是没有错,但如果不分时机和场合,那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碰上一个心胸狭窄的上司,这样做的政治风险就更大了,即使你是团队的核心骨干,讲得再对,上司或他人在心理和感情上也很别扭,这并不是一种让上下都舒服的策略,就是面对李世民这样的明君,魏征也常有被杀头的危险。

采用这种策略,不但使你在团队内部树敌颇多,或许别人还认为你这是哗众取宠,爱出风头,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甚至群起而攻之。尤其在中国式团队里,犯了众怒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它会影响你的发展和进步。

有的人认为应该“合作同盟”,就是类似刘邦与张良、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定位,这个策略的特点是:你不是上司的附庸,而是他的合作伙伴。合作者意味着大家地位虽然不同,但基本上是比较平等的,大家彼此互相需要,遇事还有商量的余地。

如果你与上司建立了一种可靠信任、牢不可破的关系,这里面既有忠诚的因素,还有为共同利益合作的成分,尽管这种关系会有所起伏,但从较长时间来看,仍然是非常有效、长久密切的关系。

与上司建立合作同盟的关系,不论对上对下、还是对内对外,其影响都是正面的,但是,一般来说,上司对于同盟者的才能要求是很高的,说白了,就是需要那种“德才兼备”、“鞠躬尽瘁”式的人才,既无限忠诚可靠,又非常能干,一般常人难以替代,而这样的人才,现实当中却少之又少。

上面简单列举了职场人际关系的几个特点,他们或许都不完美,或许都不适应,只能相对而言,但是,如果站在当事者自己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也可能都是对的。然而,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矛盾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在国际外交上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历史上的许多达官显贵,在未功成名就前,或许为了升迁之道,也曾有趋炎附势、违心屈膝等行为,直到自己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势力后,才开始变法图强,改革弊政,或是为苍生造福。回顾他们成长前后行为上的反差,真是令人深思。这可能是当时职场环境所造成的,不应过多怪罪于当事者。

我们倡导,凡事要看大局、看主流,只看一时一事都是不准确的,只要是有利于团队的发展,有利于大家的健康进步,即使在人际关系上略有微瑕,也不应小惊大怪。

成功与失败,关键在心态

持久的善意,真挚的微笑,良好的交往,和谐的相处,这就是健康的心态。赞赏“人之初,性本善”的人,可以说具备了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要不怎么说“有理不打笑脸人”呢!

健康的心态可能给你带来人际关系的资源。有的人会说这是“自欺欺人”,其实也没错,但很多事情就是在这样的自欺欺人中成功的。任何人都会遇到人际交往上的困难或挫折,但心态好的人通常能迅速调整过来。

有了人际关系这个资源,你做任何事会感到自信,自我感觉良好,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劲,你的脑子也转得特别快。你把这股聪明劲儿用在一些创造性的工作中,干活很是得心应手。大家也都乐意帮你,你的人际关系面会进一步扩大,下属们在你的带领下干活效率会很高,你可能有机会成为大家的精神领袖,连你自己也会觉得成功离自己越来越近。

相反,心态扭曲会减少你的人际关系面,甚至把你对工作的激情消耗殆尽,你还会有什么成功的信心和机遇呢?

不健康的心态反倒暴露自己人性上的缺憾。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人的心态不佳,看什么都会觉得特别扭,这其实是人性不健康的表现:

看到别人热火朝天,显的自卑又低贱;感觉受到了排挤,说明不能自我包容;喜欢非议他人,实则缺乏自强和自信;戏弄了别人的感情,说明自己曾受过伤害;喜欢指责别人,其实是在掩饰自己的弱点;看到别人的魄力,惧怕丧失自我的权威;谄媚讨好他人,感觉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反过来说呢,你真诚地自我肯定,就更有雅量肯定别人;你真诚地爱惜自己,就更能关爱别人;你拥有了自信,更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你真诚地接纳自己,就更能包容别人。

任何自我内在的心态与外在的人际关系表象都是对应的,人在心态上的差异决定了人际关系能否成功。

心态好的人看同僚是同盟互助,而心态不佳的人看同僚是敌我竞争;心态好的人看对手是一种职场考验,而心态不佳的人视对手为巨大威胁;心态好的人看上司为教练和老师,而心态不佳的人看上司是监工和工头;心态好的人看对手为灵感的来源,而心态不佳的人看对手是摩擦的来源;心态好的人把异己分子看成是一种多样化的差异,而心态不佳的人把异己分子看成是一种严重对立;心态好的人把团队的“问题”人物看成是有特殊需要的人,而心态不佳的人把“骚客”看成是麻烦的制造者;心态好的人把父母长辈看成是一代尊长,而心态不佳的人视师长前辈们为冥顽不化;心态好的领导把下属看成财富源泉,而心态不佳的上司却把他们视为赚钱机器。

这样看来,成功与失败,关键在心态。人对待事务心态的差异,其实是走上成功与失败的开始。那么,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呢?

自信。无论你是业务主管,还是职场新人,不论你是什么职位,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个非常重要。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坚信只要努力争取,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没有自信的人,心中缺了主心骨,这就像人患有“自卑症”一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惧怕和人打交道,见人低头哈腰矮三分,谁还会把你放在眼里?

遇到困难时,自信的人会把困难看成像“弹簧”那样,坦然面对,想方设法去克服,从而赢得大家的敬佩;缺乏自信心的人,遇到困难怨天尤人,见困难就低头,躲着困难走,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让别人也瞧不起你。

自信会提高你的身价,会释放你的潜能,任何人就不至于忽视你的存在。

微笑。人际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你美好的对他微笑,他会还你灿烂的笑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首先是相貌和眼神的交流。当你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面对他人时,你会发现他会对你有着说不完的话,脸上的表情丰富而友善。

互相认识需要从微笑开始;交流事务需要从微笑开始;彼此合作需要从微笑开始;化解矛盾需要从微笑开始。

当你微笑的对待一切事务、对待每时每刻,你也许会发现:成功和幸福总是和你连在一起的。

实在。实干精神是人才能力素质的基本特征,没有实干精神、实在的工作、实在的信誉,这个人也就活得不踏实,整日心神不定,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而靠拼搏、靠实干发展进步的人,才会赢得大家真诚的尊重,这样的人际关系才会长久。而靠谎言、卖弄技巧赢得的关系,通常不是很牢靠,这种虚头巴脑的关系是不会长久的。没有信誉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反而会招致恶名。我们处事一定要厚道,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其实害自己。

虚心。“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而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些话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不管你是“职场骄子”、“专业泰斗”,还是“至高无上”的上司,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不如下属的地方。一个领导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发现人才,并把他放到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和短处。而“嫉贤妒能”、“排挤人才”不但限制了自己事业的高度,还会使自己陷入人际关系的激流漩涡中。

看来,保持一个积极、平和、健康的心态,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遇事总往好的方面想,事情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相关参考

领导谋略 领导退下来应保持的心态

40.领导退下来应保持的心态别忘了自己也是老百姓;别忘了敬重是随权力转;别忘了人家要生活工作;别忘了开辟自己新天地。领导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必须学会“放下”,才能愉快地告别仕途,告别工作,逐渐告别同事,

领导谋略 吐温的经营失败说明什么

马克·吐温的经营失败说明什么上面,我们看了一个决策成功的案例,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失败的案例。马克·吐温是世界文坛的牛人,他写的书都很畅销,出版商们也看准这一行情,争相出版他的作品,发了大财的出版商很

领导谋略 领导包容力

包容力豁达睿智,远离烦恼。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睿智的人敞亮、通透,不会因为一次失败、一次诬陷而耿耿于怀,也不会因为某次成功、某次赞赏而沾沾自喜,他们内心自有乾坤,烦

领导谋略 混沌无序可能不是一件坏事

混沌无序可能不是一件坏事中国是一个奉行“中庸之道”的国家,“中”的意思就是凡事求合理。人本管理重在感知,讲究的是情理法。下属都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这与西方的量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领导谋略 成功的三大支柱

成功的三大支柱在职场上,当有人叫我们张经理、王副总、李部长或者是赵主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一个领导的“范儿”,以对得起这个称呼。这个“范儿”其实是一种个性,而一个成功的领导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个性”。

领导谋略 拥有个性并不意味着成功

拥有个性并不意味着成功在决定是否成功的因素中,“德性”通常最为大家熟悉,一个人不管他的才能如何、智商是不是很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德性”,所谓德者居其上。如果这一项不达标,几乎不可能成功。而“德性”和

领导谋略 成功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成功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比尔·盖茨如何把“老大”交代的事情干好?如何把自己手下的人马带好?怎么才能事半功倍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和效果?类似的愿望很好很多,但是在具体办事儿、干

领导谋略 情商:成功者最重要的因素

“根性”是你的助跑器古代兵书对为将之道评论较多,如《选将》、《立将》、《将宛》等。《孙子·计篇》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六韬·龙韬·论将》说:“将有五才,‘勇、智、仁、信、忠也’。”现代

领导谋略 主动积极:成功者永久不熄的动力

主动积极:成功者永久不熄的动力有积极的人民,就会有积极的民族,有一个积极的民族,就会有一个积极的国家。作为领导,在你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你要认真想一想,你是否做了你该做的事情,你是否无愧于这个团队。人

领导谋略 领导的机警

6.领导的机警精明的领导,只有对现实的事务运行过程经常地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精明的领导,要敢于正视权力和荣誉的光环笼罩下的真实自我,善于从别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