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谋略 SOHO中国道亦有道

Posted 产品

篇首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战谋略 SOHO中国道亦有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商战谋略 SOHO中国道亦有道

SOHO中国道亦有道

潘石屹自1987年起在深圳和海南开始了自己的房地产生涯。1992年与人合作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出万通新世纪广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厦、北京万通理想世界(现改名为新城国际)等项目。

1995年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共同创立了S O H O中国有限公司。自公司创建以来,两人共同开发了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包括在北京CBD的第一个大型综合项目、50万平方米的S O H O现代城;位于海南省,拥有115栋别墅的博鳌蓝色海岸;由12位亚洲建筑师设计的长城脚下的公社,该项目成为中国首个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大奖的建筑项目;以及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域的70万平方米的建外SOHO,该项目销售额突破90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占地2. 2公顷,处在朝外商圈、建国门商圈和国贸商圈三圈交汇的黄金地带的SOHO尚都以及被称为CBD收官之作的朝外SOHO,均引起格外关注。

时代周刊曾在2002年11月刊中这样报道潘石屹:“房地产商潘石屹给中国一贯单调的公寓和写字楼带来了明快的色彩……潘石屹的楼盘在品位上已国际化。”

尽管每一个在同级别市场上都可谓价格不菲,但都是以“创造力”超越于“奢华”的物业类型。尤其是长城脚下的公社,理念之大胆、设计之前卫,在中国乃至全球更是空前。潘石屹让12位建筑师放开手脚,极尽想象,努力设计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前卫建筑。单单这种开发理念就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以至于好多人认为这样的房子“不是用来住的”,“另类的彻底极致”。但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以及法国蓬皮杜中心把至高的荣誉颁给了这个项目。潘石屹对于产品设计的价值创新也得到了国际的肯定。

潘石屹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创新。在产品设计方面,当别人都在做毛坯房的时候,他最先想到做精装修房;当别人都在按照规定做面积多大、窗台多高的普通住宅的时候,他做了活动组合空间、落地大玻璃的SOHO。用他的话说:“别人制造黑白电视时,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生产带色彩的;当别人都生产彩电时,我们能不能设计出遥控的。”在营销方面,当大家都希望通过霸王条款要求消费者只许买进不许退出时,他最先推出“无理由退房”,后来还加上10%的年息回报。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四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移动办公”。10年前由潘石屹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在追求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今天,SOHO提高了每一平方米房子的使用效率,让人们自行组合,工作生活更方便。

但这引来了中国地产界的另一位风云人物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的不满:SOHO这种物业类型办公不像办公,居住不像居住,属于非牛非马的怪胎,采光、通风、安全、隐私、能源,样样都有问题。

潘石屹也不示弱,针锋相对地写了一封《创新是需要勇气的》的信回击任志强,表达了发展商要大胆创新做出优秀的建筑作品的愿望。这就是被媒体戏称的“菜农”和“二道贩子”之争。当然此事在京城被炒得沸沸扬扬,SOHO赢得了空前的关注。

一次次的危机,一次次的困难,潘石屹长远的眼光和睿智的公关技巧使SOHO现代城在雪雨风霜中依然傲立。他抒写的一个引领潮流的建筑奇迹创造了一种更加自由、开放、弹性的文化,SOHO也因此成为京城的标志性符号。

有一次潘石屹同美国投资银行的几位客人聊天,当客人问他如何管理好一个公司时,潘石屹说:“孔子讲,‘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一个公司跟做一条小鱼一样简单。”潘石屹崇尚无债务、无土地储备、无固定资产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

为了达到“三无”的境界,潘石屹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首先他把有关土地的位置选择和决断工作纳入自己的麾下,由他一个人来做这项工作。“我对于土地的要求十分简单,一要低价,二要有发展潜力。‘交通’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其实潜藏在这么“简单”条件后面的,就是潘石屹的眼光和决断能力。他对产品会提出比较抽象的精神层面的想法,在跟设计师交流之后,便把创作的空间留给设计师。

他认为产品是制胜的关键,除了虚心学习外国的人性化设计,还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房子提出的新要求。总之,当别人把某一点设计作为卖点大加宣扬的时候,潘石屹希望这已经成为他的产品的标准配置。为此,潘石屹夫妇每年都要到一些发达国家去走走看看,并以看到的各种先进观念“为养”。

对于推广,他认为“一个人的职位和角色决定了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在产品推广方面,他逐渐形成了直接宣传产品、灵活处理问题包括危机、树立个人独特形象等立体的方式。即使那些套路可以被模仿,潘石屹还是不担心,因为他知道至少他的头脑不会被人拷贝。

潘石屹对最后的销售从来信心十足,对销售员的培训只注重两点:第一点,讲明白即将推向市场产品的特征;第二点,记住两个“不要”,不要讲一句假话,不要讲竞争对手项目的一句坏话。在内部管理方面,潘石屹的公司没有什么成套的管理制度。如果说规章制度是为保证完成工作而制定的话,那么工作任务就是这个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从上到下就一句话——我只要结果。


相关参考

商战谋略 潘石屹:从暴穷到暴富

从暴穷到暴富在中国,谈论房地产风云几乎不可能不谈到SOHO中国公司的潘石屹。他开发的楼盘占据了北京CBD地区将近一半的销售额,他永远不变的招牌形象不间断地出现在各种论坛、媒体、户外广告上。坐在SOHO

商战谋略 潘石屹的创新能量

潘石屹的创新能量对我来说,不管是最好的管理。如果把每个人都变成机器人,那依然没有效率。我们可以用共同的理想与目标,把所有的管理力量、人才力量凝聚起来。——潘石屹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

商战谋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生存规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仅仅指拾金不昧,它的意思非常广泛。它包括所有人的钱都必须是通过正常的渠道得来,必须是正当利润。天下谁人不爱财?有钱好办事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我们在打

商战谋略 商铭——中国生意场鉴诫警训集

商铭——中国生意场鉴诫警训集(周建设著,大连出版社,1994年,18万字)这本书充分占有我国近几年来无数公司老板、商界人士以重大代价换来的商战秘密和宝贵经验,融汇吸收当今世界典型的商战术数和经营理念,

商战谋略 中国历代名商

中国历代名商(罗旭东、陈典松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6万字,1995年)★本书以中国历代商人的奋斗历程为中心线,从远古商人的出现写到现代商人的状况,既有综合论述,又有具体情节,是一本关于我国商人发展

商战谋略 淘宝的秘籍

淘宝的秘籍互联网没有永远的优势,但淘宝毕竟将即时通讯的领先优势持续了5年。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公布的《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C2C成交额达135

商战谋略 张瑞敏的“中国式管理”

张瑞敏的“中国式管理”所有的传奇都要从1984年35岁的青岛冰箱厂厂长张瑞敏的一项规定开始——不许随地大小便。事实上,海尔走到今天,很难说清最大优点是什么。但至少有一点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张瑞敏是中国

商战谋略 从《赢在中国》看马云的品牌推广

从《赢在中国》看马云的品牌推广马云在《赢在中国》节目中直来直去而又尖锐独到的点评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总制片人王利芬女士曾经感慨说:“在马云身上,有一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那就是他没

商战谋略 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基本读解

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基本读解柳传志常用的比喻之一是“登珠峰”。但最为奇特的一点是,他能在一个中国商业文化断代的时期,在自己内心里勾勒出一座珠峰。在百废待兴的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很难评判什么是一名优秀创

商战谋略 策划家——商界传奇的创造者

策划家——商界传奇的创造者(孙黎编者,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30.8万字,1993年)★几乎在每一个成功故事后面都有一个精心的策划。策划的谋略的结果,是成功的先导,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艺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