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谋略 从《赢在中国》看马云的品牌推广

Posted 品牌推广

篇首语:什么是知识?它不是别的,是记录下来的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战谋略 从《赢在中国》看马云的品牌推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商战谋略 从《赢在中国》看马云的品牌推广

从《赢在中国》看马云的品牌推广

马云在《赢在中国》节目中直来直去而又尖锐独到的点评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总制片人王利芬女士曾经感慨说:“在马云身上,有一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那就是他没有一点虚荣心,他不怕没面子,能十分坦然地面对自己不太成功的过去,连自己的长相也在他自嘲之列。这一点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并不容易,而且有许多人因为做不到这一点而将自己放大或架了起来,之后要不断地为这个放大的或架起来的自我费许多的精力,要演戏。而马云不用,他台上台下都是一个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足,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才华。我很难想象什么人能将马云忽悠起来,也很难想象什么人能把马云的自信打下去让他自卑。”

《赢在中国》栏目无疑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006年、2007年策划得最成功的栏目。“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激励创业、引导创业、点评创业、支助创业。

迎着绽放的向日葵花,伴着悲壮雄浑的《在路上》主题音乐,其一次次把观众的眼球聚焦到创业的舞台上来,成就了一个个充满激情和才华的创业英雄。但绚烂的光环和鲜花过后,要问在这场创业人的饕餮盛宴中,谁是最大的赢家?是获得1000万创业投资金的宋文明,还是武儒兼俱的李书文;是睿智犀利的制片人王莉芬,还是巍巍央视?我们的回答不是别人,而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首先,我们来看看马云在这个舞台上的收益:

马云作为后信息时代互联网行业草根创业的领袖级人物,担任《赢在中国》两赛季首席评委,活跃在中国第一大媒体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上。他以独特的视角、幽默的语言、专业的分析、精辟的论述,吸引着千万观众的眼球。

马云在《赢在中国》的出色表现,可以说是其继阿里巴巴、“西湖论剑”、“B2B模式”、收购雅虎等一个个炽热的名词后,又一次在高空闪爆的礼花,也可以说是马云策划史上的又一次大手笔,这让马云和其麾下的国际化企业始终保持着火热的温度,马云和他创造的品牌因此再度高速大范围传播和增值。

马云的持续活跃和火暴,再度聚揽了狂飙的人气。他在“舞台”上表现出的“诚信”(行业竞争道德观)、“守法”(警告参赛者不要逃税)和“不在乎点击率,只看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的商业观,再度树立了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商业信用,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预期,为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创造了巨大的虚拟增值空间,增强了观众对阿里巴巴的信任和预期,使马云和他创造的品牌成为观众心目中一支“绩优蓝筹股”,因此通过虚拟市场募集到的资金是实实在在的巨额收益。

马云因担任评委出版了《马云点评创业》一书,良好天然的题材,和参赛选手的思想碰撞,加上自身对创业感悟的多年积累,很短时间就成就了一部热销著作,这样的结果可能连马云自己都没有想到。还有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作为赛事的官网支持,报名、视频搜索、新闻、评论、博客等链接给其带来了巨大的点击率和业务量。以上两方面给马云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益是不言而喻的。

马云取得的这些收益是首屈一指的,是同台其他企业家和创业才俊无法比拟的,他的做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巧妙地利用《赢在中国》这个舞台,成功地实现了其品牌的推广和扩张。是善用虚拟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用眼球制造神话的典范。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虚拟经济运行的一般过程,即:发掘一个题材(担任评委)——制造良好的预期(出色点评)——吸引巨大的人气(收视率)——实现价值(企业盈利)——兑现预期(可靠的商业服务),然后回到下个循环。

如此看来,马云只做了一件事:利用虚拟经济舞台为自己做品牌推广。





附:马云《赢在中国》精彩点评语录

1.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2.创意是企业运营中一个很重要的一环,但它只是一环,不是所有,所以要把每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3.建立自我,追求忘我。

4.做一份工作,做一份喜欢的工作就是很好的创业。

5.不是你的公司在哪里,有时候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眼光在哪里更为重要。

6.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个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军。

7.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也是你最大的财富,就是你的诚信。

8.小公司的战略就是两个词:活下来,挣钱。

9.五年以后还想创业,你再创业。

10.生存下来的第一个想法是做好,而不是做大。

11.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12.在今天的商场上已经没有秘密了,秘密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13.很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钱太少,而是钱太多。

14.概念到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不能卖钱了。

15.创业者光有激情和创新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好的体系、制度、团队以及良好的盈利模式。

16.你的项目感觉是一个生意,不是一个独特的企业。

17.赚钱模式越多越说明你没有模式。

18.最优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

19.建一个公司的时候要考虑有好的价值才卖。如果一开始想到卖,你的路可能就走偏掉。

20.人要有专注的东西,人一辈子走下去挑战会更多,你天天换,我就怕了你。

21.要找风险投资的时候,必须跟风险投资共担风险,你拿到的可能性会更大。

22.记住,关系特别不可靠,做生意不能凭关系,做生意也不能凭小聪明。

23.不要贪多,做精做透很重要,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

24.这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

25.一个好的东西往往是说不清楚的,说得清楚的往往不是好东西。

26.如果你看了很多书,千万别告诉别人,告诉别人别人就会不断考你。

27.一个项目、一个想法如果不够独特的话,很难吸引别人。

28.做战略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一定要记住重点突破,所有的资源在一点突破才有可能赢。

29.小企业有大的胸怀,大企业要讲细节的东西。

30.所有的创业者应该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

31.关注对手是战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会赢。

32.战略不能落实到结果和目标上面,都是空话。

33.很多东西是很难考量的,理念很难考量,但结果是可考量的。

34.绝大部分创业者从微观推向宏观,通过发现一部分人的需求,然后向一群人推起来。

35.80年代的人不要跟70年代、跟60年代的人竞争,而是要跟未来,跟90年代的人竞争,这样你才有赢的可能性。

36.商业计划绝对不是一个销售计划,里面有无数细节,无数人才的运营。

37.蒙牛不是策划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的产品、服务和体系做出来的。

38.战略不等于结果,战略制定了以后,结果还很遥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9.战略有很多意义,小公司的战略简单一点,就是活着,活着最重要。

40.必须先去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然后再去找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41.最核心的问题是根据市场去制定你的产品,关键是要倾听客户的声音。

42.免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所以尽量不要免费。等你有了钱以后再考虑免费。

43.“营销”这两个字强调既要追求结果,也要注重过程,既要“销”,更要“营”。

44.要少开店、开好店,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45.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多一点委屈,少一些脾气,你会更快乐。

46.有价值观没有业务称为“小白兔”,一个公司“小白兔”多了以后,那就是一种灾难。

47.诚信绝对不是一种销售,更不是一种高深空洞的理念,它是实实在在的言出必行、点点滴滴的细节。

48.一个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我宁可喜欢一个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

49.我觉得我们应该为结果付报酬,为过程鼓掌。

50.其实很多人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回答的全是对的。

51.品质不仅仅是团队,它还是文化,是制度,是一整套东西。

52.公关是个副产品,由于你解决了以后会逐渐传出去,这才是最好的公关。

53.文化贯彻是最关键的。

54.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当CEO。

55.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

56.聪明是智慧者的天敌,傻瓜用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讲话,智慧的人用心讲话。

57.永远要把对手想得非常强大,哪怕非常弱小,你也要把他想得非常强大。

58.慈善必须以商业的计划执行,以商业的形式执行,慈善才能走得久走得长。

59.我自己不愿意聘用一个经常在竞争者之间跳跃的人。

60.多花点时间在你的其他员工身上。

61.什么是团队呢?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任何一个人失败。

62.把你太太当合作伙伴,不要把她当太太看。

63.以后是想得可以很大,东西得一点点干,包括你请来MBA,请了一大堆人帮你做,你现在一个人在干。当CEO尽量少用“我”,用“我们”可能更好一点。

64.有时候学历很高不一定能把自己沉得下来做事情。

65.创业时期千万不要找明星团队,千万不要找已经成功过的人。创业要找最适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

66.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

67.在公司内部找到能够超过你的人,这就是你发现人才的办法。

68.什么都想自己干,这个世界上你干不完。

69.永远要相信边上的人比你聪明。

70.现在你需要踏踏实实、实实在在跟你一起干的人。

71.每一笔生意必须挣钱,免费不是一个好策略,它付出的代价会非常大。

72.领导力在顺境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出来,只有在逆境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领导力。

73.碰到灾难第一个想到的是你的客户,第二想到你的员工,其他才是想对手。

74.有时候死扛下去总是会有机会的。

75.永远记住每次成功都可能导致你的失败,每次失败好好接受教训,也许就会走向成功。

76.暴躁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因为有不安全感,或者是自己没有开放的心态。

77.上当不是别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贪,是因为自己才会上当。

78.可能一个人说你不服气,两个人说你不服气,很多人在说的时候,你要反省,一定是自己出了一些问题。

79.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要具备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

80.别人可以拷贝我的模式,不能拷贝我的苦难,不能拷贝我不断往前的激情。

81.年代的人还需要摔打,不管做任何事,要检查主观原因。

82.做小了,一定要做到独特。

83.不去想清楚就会变成一个包袱,一定要花时间去想。

84.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第一天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成功。

85.创业者的激情有的在表面,有的在内心。

86.不管你拥有多少资源,永远把对手想得强大一点。

87.有结果未必是成功,但是没有结果一定是失败。

88.没有一个良好的过程,任何一次成功都不可能被复制。

89.永远把别人对你的批评记在心里,别人的表扬,就把它忘了。

90.做任何事,必须要有突破。没有突破,就等于没做。

91.权威是你把权给别人的时候,你才能有真正的权利,你懂得倾听、懂得尊重、能够承担责任的时候,别人一定会听你的,你才会有权威。


相关参考

商战谋略 该怎样理解马云

狂狷骑士,笑傲江湖该怎样理解马云呢,疯子?狂人?一个表情和手势同样丰富,思维和语言同样敏捷的IT英雄?还是一个身怀独孤九剑的江湖大侠?有关马云的江湖传言颇多,在外人看来,很难走进马云的内心,无人明白他

商战谋略 如何理解马云说的“心中无敌,无敌天下”

心中无敌,无敌天下被称为“江南第一酷的”马云钟爱武侠小说。他喜欢金庸的小说是众所周知的,因为金庸的想象浪漫而又现实,意料之外但触手可及。当然私底下马云和金庸也是一对交情甚笃的好友。阿里巴巴总部弥漫着一

商战谋略 创业者应向马云学什么

创业者应向马云学什么创业是给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改变的机会、转折的机会、无论这种机会能成功的比例是多少,但有机会就大于零。没有付出就没有改变,没有走出来,梦还是梦,更不会感受到彩虹的绚丽。创业路其实很

商战谋略 王石的品牌价值观

王石的品牌价值观在中国,不论是做企业明星还是做企业家明星,事实上都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2008年,王石和他的万科比以往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为这一年对于他们来说,注定会因其艰难和尴尬而被铭记。

商战谋略 SOHO的潘式营销

SOHO的潘式营销潘石屹的个人品牌与公司品牌异常紧密地粘合在一起,当你对其中任何一个产生兴趣后,那么你就需要一并接受另一个曝光率同样高的名字。当被问及SOHO中国的品牌营销风格是如何形成之时,潘石屹能

商战谋略 从长远看生意,必要时融资经营

犹太商人为了得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他们不仅需要确立经济合理的筹资渠道,更重要的则是资金筹措能力要强,以达到较快的资本积累。为此,犹太商人在办公司时,看重和制定提高资金筹措能力为中心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战略

商战谋略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989年有一段时期的晚上,张瑞敏睡不好觉。在这之前的4年时间,冰箱是稀缺产品,只要有产量就会有利润,没有几家企业关注质量背后的品牌问题。但在张瑞敏看来,品牌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东西

商战谋略 联想的10个有影响的管理实践

联想的10个有影响的管理实践柳传志谈到企业应对危机之道,核心就是两个关键词:调战略,练内功。管理一直是中国企业的致命软肋,即使在今天。本文将为你解读联想最不能忽视的管理实践。最早将品牌上升到战略高度在

商战谋略 潘石屹:从暴穷到暴富

从暴穷到暴富在中国,谈论房地产风云几乎不可能不谈到SOHO中国公司的潘石屹。他开发的楼盘占据了北京CBD地区将近一半的销售额,他永远不变的招牌形象不间断地出现在各种论坛、媒体、户外广告上。坐在SOHO

商战谋略 中国历代名商

中国历代名商(罗旭东、陈典松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6万字,1995年)★本书以中国历代商人的奋斗历程为中心线,从远古商人的出现写到现代商人的状况,既有综合论述,又有具体情节,是一本关于我国商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