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谋略 江南春:160元“巨债”逼出的广告奇才

Posted 公司

篇首语: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战谋略 江南春:160元“巨债”逼出的广告奇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商战谋略 江南春:160元“巨债”逼出的广告奇才

160元“巨债”逼出的广告奇才

1991年,年仅18岁的江南春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时代,江南春是华东师大颇有名气的“夏雨诗社”社长,还出过一本诗集《抒情时代》。

江南春对当时生活状态的经典描述是:“我会用整个下午留心前桌的女生,并郑重地为她写下评语;在傍晚,我通常都会鼓足勇气到学校舞厅涉足一场爱情或者被轻易地拒绝;无论怎样,待到月黑风高之时,我一定独自回到寝室,轻轻松松写起小诗。”

刚进大学的江南春,为了满足自己早日独立的愿望,开始琢磨怎样让自己挣点钱,这样才能长时间不用回家听父母的唠叨。“那时刚进大学,大一就开始做家教,两个小时7元钱。但因为我的课已经排得很满了,而且我又刚谈女朋友,花费比较大,所以少量的家教收入根本无法满足我日常的开销。而我又不愿意回家拿钱。”

和大多数上海本地人一样,江南春的父母也是工薪阶层,父亲做财务会计,而母亲还曾成功地经营过一家小型便利店。

江南春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华东师大学生会主席的竞选中。在该校历史上,竞选学生会主席的一般都是大三学生,江南春则提前了一年。据说,江南春最终取得胜利主要得益于他的口才和事先准备充分。后来出任分众传媒副总裁的师兄嵇海荣是当时在任的学生会主席,他主持了整个竞选过程。他透露,在最后竞选的6个候选人中,第一个上台的江南春也是唯一一个脱稿演讲的,给其他人造成了很大压力。据说,江南春当时还找了很多院系的学生会主席,一顿十块、十几块钱地请吃饭,沟通想法兼拉票。一圈下来,因为沟通成本,江南春一下子欠下了160元钱的债。

为了还清这160元债务,已是校学生会主席的江南春,逮着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一个名为“上海亚太影视公司”的企业来学校招业务员,每月300元工资, 这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江南春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当时还有一个赚钱的方法,就是扫仓库,一天20元。但我扫了一天后,别人就说不用扫了,一个月才要扫一次。”为了赚钱还债,江南春开始了他的第一份推销员的工作。一个月后,招来的30名业务员只留下了两名,江南春是其中的一名。

第一个客户是汇联商厦,给了1500元让他策划影视广告。江南春连夜写了脚本,随后客户痛快地投入了十几万元拍广告。第一单的成功,让原本准备只干一个月的江南春打消了回校过惬意生活的念头。他把学生会的工作放下,全身心干广告,沿着淮海路“扫”商厦。1993年,江南春所在的广告公司一年收入400万元,其中150万元是由他贡献的。

江南春很快决定自己创业。1994年,还在念大三的他与几个合作伙伴成立了永怡广告公司,自任总经理。大学还没毕业,江南春就已经成为学生中少见的百万富翁了。

1995年,公司的年营业额已达到500万元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一家中型的广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许多的广告客户,包括联想等。但因为公司没有核心的大客户和业务,没有一个核心的产业可以依托,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权变动,作为创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认识到,此时的永怡,“这样发展下去,会产生许多的问题”。

这时,为了给想独立的无锡项目融资,江南春他们找到著名的IT传媒集团IDG。意想不到的是,项目没谈成,而江南春本人却与IDG传媒集团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IDG传媒集团想并购一些广告公司,为他们的传媒业服务。而我做的就是广告公司,I D G传媒集团总裁对我个人也有很好的评价。于是,在1995年年底,I D G决定收购永怡。”但这样的机遇却因政策的限制未能成行。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外资不允许进入中国广告业。

此时的江南春已经敏锐地察觉到IT业在不久的将来会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他没有放过这样的机缘巧合。1996年1月1日,江南春进入I D G传媒集团,为他们筹办上海办事处。永怡自然地成为IDG传媒业务最主要的广告代理商。

凭借IDG在IT业的一些数据资源,永怡开始专注于这个行业。“这一块我们做得很成功,在1996至1998年,永怡一度几乎垄断了上海I T业的所有客户,也成为这个行业国内领先的广告公司。1998年,永怡全年的收入达到五六千万元,这几乎占据了上海IT广告业95%的份额。”说起这些,江南春感到无比自豪。

但超级垄断也让永怡的发展遭遇瓶颈。在上海IT广告市场,留给永怡的最后只剩下5%的余额。探索新模式成为摆在江南春面前的一个新难题。

“我们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利用IT界的资源,拓展北京和广州市场;二是开始尝试进入其他的行业,如房地产、家电,希望成为一家多元化的广告公司。”

1999年,永怡开始多元化战略。遗憾的是,这样的战略没有让永怡获得更大的发展。江南春对此的解释是:由于在上海的团队没办法服务到北京,而北京市场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作为新进入者,永怡的业务开展得并不顺利。广州市场虽然开拓得还不错,但也远不如上海那么成功。同样,在其他行业,永怡虽然获得了诸如东方海外房地产公司这样的客户,但难成规模效应。

2000年,江南春抓住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契机:互联网。这也为永怡传播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2000年永怡的营业额破亿元,主要依靠的就是互联网”。在江南春看来,这一年对永怡是至关重要的革命性的一年,“永怡的营业额突然有5000万元的增长,主要就是因为当年同时代理了7个网站的广告”。

永怡的成功突破还在于江南春抓住了另一个机遇。2000年,曾经一度红火的网站亿唐出资成立了一家好耶公司。当年这是一家纯技术公司,提供网站广告监控的软件服务,位列著名门户网站新浪的首页链接中。当时看重这家公司的江南春和IDG集团都注资其中。正是利用和好耶的网上网下互动,永怡才得以拿下非常多的互联网广告。如今,好耶广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公司。

上亿的营业收入并未让江南春的日子好过。尤其是2001年,这一年也成为永怡成长史中最为痛苦的一年。

是互联网这一新生产业赋予了永怡质的飞跃,而同时,在2001年,伴随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灭,永怡也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因为互联网突然全消失了,7个客户几乎荡然无存。这和我们的服务没有关系,而是这个产业仿佛一夜间就突然崩溃掉了。这让我们无比痛苦。”

“当公司的营业额水平上亿元后,我们要再回到几千万元是回不去的。因为公司所有的运营成本、人力的成本,都不可能再回得去,包括公司当时从奥美、智威汤逊等一流4A广告公司请了大量的创意人员过来。”要维持公司正常的运转,公司就必须守住1. 3亿到1. 4亿元的营业额。“我们只能以劳碌命的方式疯狂地工作。”这一年,江南春带领他的团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比稿会,高达20多场。这对大多数不足40人的本土民营广告公司而言,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对于从不认输而又勤于总结、勤于思考的人而言,挫败可能会变成另外一种激励,江南春就是这样。永怡在2001年的煎熬让江南春明确地意识到一点:广告代理行业是一个既辛苦而利润又不高的行业,要继续求得更大的发展,永怡必须寻求新的成长路径。

自2002年起,永怡开始全新的尝试,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全力向媒介策略服务商的角色转变,让永怡发展成专业的媒体购买代理商。摒弃原有的向全案式广告代理服务商发展的计划,立足做媒介的策略、计划和购买服务商。“比如富士是我们原来揽下的全案客户。但从2002之后开发的一些客户如招商银行,就是一个纯媒介策略的客户,我们将不再涉足广告创意。如今的永怡仍然有创意部,但他们主要是为原有的一些老客户提供广告创意服务。”另一方面,倾力打造新兴传媒,这实际上就演变成现在的分众传媒。

如今,永怡已完成了向专业媒体代理公司的转变,而江南春的工作重心也彻底向分众传媒倾斜。


相关参考

商战谋略 江南春的融资谋略

融资,给软银孙正义讲了一个50亿前景的故事仅有想象力离成功还很遥远,但没有想象力也不行。做生意略显“保守”的江南春还缺乏一些“幻觉”。在他对分众模式的早期预期中,远没有今天的规模,今天强大的分众是江南

商战谋略 江南春:嫁入新浪

江南春:嫁入新浪此前,江南春一直对收购新浪情有独钟。他说有三个人影响了他的创业,一个是IDG的创始人麦戈文,另一个是IDG中国的熊晓鸽,剩下一个人则是盛大网络的董事长陈天桥。前两个人帮助他对媒体有了更

商战谋略 江南春再次出任首席执行官

江南春再次出任首席执行官2009年农历正月初一,江南春宣布自己将重新担任分众传媒首席执行官。此前一个月,他把亲手创立的分众卖给了新浪。江南春再次出任分众传媒首席执行官的消息几乎没能激起任何波澜。在前一

商战谋略 关于江南春的终极拷问

关于江南春的终极拷问你今天的成功是天赋,还是后天努力的结果?江南春:我们的发展过程很难一句话说清楚,其中有很多的机缘巧合。公司发展起来之后,也遇到了很多的机缘巧合,应该说我没有比别人更好的地方,只是比

商战谋略 不取高额利息,不做虚假广告

犹太人追求财富的行为是没有止境的,但是,他们以诚信为基础,一切都做到实事求是,正是基于这种信念,使得他们在金钱的海洋中没有偏离航向,没有被金钱腐蚀灵魂,一直能够稳操胜券、财源不断。关于借高利贷收取利息

商战谋略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关键之处是别出心裁,要求人们摆脱传统的思维、陈规陋习的束缚,用常人想像不到的方法获得成功。犹太商人经商的谋略有很多,发散性思维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尤其是在新产品的开发与广告宣传方面。世界

商战谋略 俞敏洪:一个“软弱”的人

一个“软弱”的人在2006年9月的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中,俞敏洪对王志回忆道:刷广告的目的,是每个月多赚点钱,养活老婆。养活老婆以后,老婆她都会对我好一点吧。20世纪90年代初期,整个培训市场很“

商战谋略 潘石屹:从暴穷到暴富

从暴穷到暴富在中国,谈论房地产风云几乎不可能不谈到SOHO中国公司的潘石屹。他开发的楼盘占据了北京CBD地区将近一半的销售额,他永远不变的招牌形象不间断地出现在各种论坛、媒体、户外广告上。坐在SOHO

商战谋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纸制围裙”与“儿童乐园”

第26节《孙子兵法》与商业——“纸制围裙”与“儿童乐园”对于商业而言,“奇正”之术是企业家们制胜的法宝。出奇的产品、出奇的广告、出奇的销售策略、出奇的管理措施等,都是“奇正”之术在商业上的巧妙运用。日

商战谋略 如何理解马云说的“心中无敌,无敌天下”

心中无敌,无敌天下被称为“江南第一酷的”马云钟爱武侠小说。他喜欢金庸的小说是众所周知的,因为金庸的想象浪漫而又现实,意料之外但触手可及。当然私底下马云和金庸也是一对交情甚笃的好友。阿里巴巴总部弥漫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