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谋略 关于江南春的终极拷问

Posted 广告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战谋略 关于江南春的终极拷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商战谋略 关于江南春的终极拷问

关于江南春的终极拷问

你今天的成功是天赋,还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江南春:我们的发展过程很难一句话说清楚,其中有很多的机缘巧合。公司发展起来之后,也遇到了很多的机缘巧合,应该说我没有比别人更好的地方,只是比别人要努力一点,还有运气。

一个人一旦进入有了工作的机会就好好工作,不要想到一步就能成功,而是积累。你要加入到一个公司,参与到一个公司,融入到一个公司里去。每天去提高自己,每天去学习,我想五年和十年后,你的成功机会就会非常高。

从创业到如今,最大的转折点在哪儿?

江南春:我做了10年广告代理,基本上觉得不能赚大钱了,就开始尝试做新的模式。十年前我不断地为别人的公司着想未来,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来创业,所以说做分众传媒这种模式的转换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你把自己定位成广告人还是媒体?

江南春: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还是一个广告的平台,因为我觉得大家习惯地认为媒体就是要有内容。其实关键是你这个平台占据别人眼前的多少时间。也有人提出来,分众的媒体为什么不做节目内容?我觉得在电梯口不需要内容。你即使在大堂放一个机器放内容,人家是来上班的,不是来看内容的,他回家可以在网上看,可以在电视上看,不会在大堂盯着一个电梯看。他不会因为你有内容而停留。

这是个选择题,你回到家里的时候没有办法,要靠好多的节目吸引你。但电梯就是广告和无聊之间作选择,所以我觉得人们的时间只有这一点点的时候,你抓住这点时间放广告就会被看到,关键是你放的广告是不是他要买的东西、想了解的产品信息,这是媒体与消费者的关系问题。

分众会不会涉足上下游产业链?

江南春:我们不可能把一个媒体变成一个制造型企业。分众所谓的优势就是研究人,我觉得我们这些公司本质上是帮助别人打发无聊时间的。我觉得无聊本身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大家有很多片刻无聊的时间。你怎么把他无聊的时间发展成生产力,这个是我们反复在思考的。

比如说美容美发。有一次我去剪头发的时候,以前一般剪头发就30块钱,结果这个店很好,找了一个创意发型师。我剪了一个半小时,花了很多的时间,结果我埋单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孩子也在埋单,她是1200块钱,我是120块钱,我当时心里受到很大触动:这么有钱的女生有这么长的时间泡在美发厅,你在她旁边放一个液晶屏,教她怎样去染发等,你就可以用广告收钱,这种机会是非常多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你只要观察人的时间和空间,还有很多人的空间和时间原本就很无聊,你就能把他的眼球变成一种财富的源泉。

我做广告代理、做制作,可能一部片居然赚几千万,但是这个人力和精力消耗是非常大的。如果别人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就应该让别人来做,我觉得这个不是利用关系,而是一个肉、汤和骨头的关系。

分众刚出现的时候,外界认为是很新鲜有趣的事物。但最近关于分众,以及分众的模仿者们的厌恶之声越来越多,尤其对于分众侵犯私人空间的抱怨。你听到这些声音没有?如果分众的广告被消费者厌恶,它还有价值吗?

江南春:我现在听到的批评并不多。而且,这种质疑其实不太真实。广告永远是讨人嫌的,不光是我们的广告,比如你晚上回家打开电视,尽管可以转台,但转台之后还是广告。我认真研究过广告和消费者的关系,结论是:广告永远是被批评的。电视广告已经存在很久了,也被批评了很久。

从人文主义角度讲,广告的确应该被斩草除根。但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讲,广告是个重要的推动力。所以,你应该想的是,广告内容和投放的时空是不是更加精准?内容是否更加娱乐化、更容易被人接受?分众让广告出现在无聊的时空,然后还使得广告更精准,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人们对广告的接受程度更高了。你去看所有的调查数字,数据显示,接受我们的人远远大于不接受的人。

还有一些崛起很快的市场,比如卖场,分众是落后了,这似乎很不应该。为什么?

江南春:在每个市场我都喜欢主导地位,但我也相信,卖场不是我们的主战线。有几个原因。比如,楼宇不会把分众的收入当作主要收入,但是卖场很看重这笔钱。一个卖场,收入有100亿营业额,但利润可能只有一两个亿。如果我们能提供5000万的租金,他就会因为很在意这块收入而和你谈判。

事实上,他们的议价能力也比较强,都是连锁经营,又处在持续的并购潮流中。他们还可以跟我们抱怨:地租在涨,他们的压力也很大……另一方面,这是竞争对手先进去的。现在要吃掉别人的卖场也很难,即使合同到期了,再进去价格也会被提高。如果我们只做这块业务就只能死扛了。

所以,我们的主战线在互联网和无线这样的大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每个市场都要做第一,如果不是第一就想办法变为第一。

你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做永怡传播,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很向往没毕业就去创业,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

江南春:如果没有被逼无奈的话,不要想去创业。

我加入广告业的时候,股份公司刚刚出现,这样的话大家的起步点没有太大的区别。中国的广告是在1993年到1994年国际公司走进来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我觉得现在的行业都是充分竞争的行业,绝大多数的产业都要经过很多的磨炼和时间才能有所成就,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过程。以后,打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经的过程,不像我们打了一年的工就去创业了,我觉得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相关参考

商战谋略 激情演绎分众传媒

激情演绎分众传媒按照江南春的说法,分众实际上是由永怡所尝试的一个新项目演变而来的。做广告出身的江南春,除了精于推销、善于演讲、能在陌生人面前滔滔不绝地讲上4个小时、每天平均睡眠4个小时、拥有不知疲倦的

商战谋略 江南春:嫁入新浪

江南春:嫁入新浪此前,江南春一直对收购新浪情有独钟。他说有三个人影响了他的创业,一个是IDG的创始人麦戈文,另一个是IDG中国的熊晓鸽,剩下一个人则是盛大网络的董事长陈天桥。前两个人帮助他对媒体有了更

商战谋略 江南春再次出任首席执行官

江南春再次出任首席执行官2009年农历正月初一,江南春宣布自己将重新担任分众传媒首席执行官。此前一个月,他把亲手创立的分众卖给了新浪。江南春再次出任分众传媒首席执行官的消息几乎没能激起任何波澜。在前一

商战谋略 江南春:160元“巨债”逼出的广告奇才

160元“巨债”逼出的广告奇才1991年,年仅18岁的江南春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时代,江南春是华东师大颇有名气的“夏雨诗社”社长,还出过一本诗集《抒情时代》。江南春对当时生活状态的经典描述是:

商战谋略 如何理解马云说的“心中无敌,无敌天下”

心中无敌,无敌天下被称为“江南第一酷的”马云钟爱武侠小说。他喜欢金庸的小说是众所周知的,因为金庸的想象浪漫而又现实,意料之外但触手可及。当然私底下马云和金庸也是一对交情甚笃的好友。阿里巴巴总部弥漫着一

商战谋略 中国历代名商

中国历代名商(罗旭东、陈典松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6万字,1995年)★本书以中国历代商人的奋斗历程为中心线,从远古商人的出现写到现代商人的状况,既有综合论述,又有具体情节,是一本关于我国商人发展

商战谋略 张瑞敏的管理谋略:大锤砸出世界名牌

大锤砸出世界名牌在海尔的企业文化展示厅里,有一把锤子让看过的人过目不忘。每一位刚刚进入海尔的新员工,都会去聆听老员工讲述关于20多年前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一名30多岁的新厂长,敢于把相当于全厂职工两年

商战谋略 不取高额利息,不做虚假广告

犹太人追求财富的行为是没有止境的,但是,他们以诚信为基础,一切都做到实事求是,正是基于这种信念,使得他们在金钱的海洋中没有偏离航向,没有被金钱腐蚀灵魂,一直能够稳操胜券、财源不断。关于借高利贷收取利息

商战谋略 商铭——中国生意场鉴诫警训集

商铭——中国生意场鉴诫警训集(周建设著,大连出版社,1994年,18万字)这本书充分占有我国近几年来无数公司老板、商界人士以重大代价换来的商战秘密和宝贵经验,融汇吸收当今世界典型的商战术数和经营理念,

商战谋略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关键之处是别出心裁,要求人们摆脱传统的思维、陈规陋习的束缚,用常人想像不到的方法获得成功。犹太商人经商的谋略有很多,发散性思维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尤其是在新产品的开发与广告宣传方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