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见解
Posted 工人阶级
篇首语: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见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见解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见解
南共联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在南斯拉夫确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南斯拉夫理论界认为,自从世界上出现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工人运动以来,工人阶级就提出了自治的政治要求,并且为此而展夫了英勇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认真地总结了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也为工人自治的政治要求提供了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自治思想的根本点是: 工人阶级应当而且能够自己解放自己,使自己在斗争中上升为统治阶级,由劳动者直接来管理国家和社会生活,以保证完成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工人阶级“自主活动”的论点。1864年,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说: “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 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消灭任何阶级统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6页。)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联名发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指出: “在创立国际时,我们明确地规定一个战斗口号: 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和那些公开说什么工人太缺少教育,不能自己解放自己,因而应当由仁爱的大小资产者从上面来解放的人们一道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74页。)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工人阶级争取实现自己解放自己的任务,看作是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是不能由那些自命为 “人民的救世主”所能代替的。显然,其实质就是工人自治。由此可见,自治就是作为革命的历史主体的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实践,也是工人阶级为达到 “自己解放自己”的伟大目标而采取的实际行动。南共联盟为了引导工人阶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不仅深入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认真地考察了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实践经验。1871年3月,法国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革命行动创建了巴黎公社。它宣布由工人阶级来直接掌握国家的权力,把工广交给工人管理。马克思对于巴黎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性和革命首创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 “公社意味着在旧政府机器的中心所在地——巴黎和法国其他大城市——初步破坏这个机器,代之以真正的自治,这种自治在工人阶级的社会堡垒——巴黎和其他大城市中就是工人阶级的政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37页。) 列宁也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事业,称赞它是工人阶级“完全的自治,不受任何来自上层的监督。” (《列宁全集》第24卷,第124页。)1917年,在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工人阶级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苏维埃制度。列宁认为,俄国工人阶级的苏维埃正是巴黎公社的继续和发展,他们正是通过苏维埃的各级机构,来体现工人阶级自治、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不仅如此,列宁还据此回答了当时人们提出的“无产阶级应当怎样通过具体措施来推进革命”这一问题。他明确指出: “推进革命,就是自动实现自治。民主的增长并不会妨碍自治,它会使我们的任务能够实现。” (《列宁全集》第24卷,第123页。) 由此可见,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思想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它的理论根据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 它的实际根据,就是巴黎公社和俄国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具体经验。尽管如此,在南斯拉夫还是有人反对社会主义自治的理论和实践,怀疑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能力,极力兜售“专家治国论”等历史唯心主义的论调。针对这种情况,南共联盟指出: 所谓“专家治国论”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在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进程中早就出现过,并且已经遭到了革命导师的彻底批驳。例如,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期间,一些深受传统习惯影响的知识分子,由于蔑视革命群众生气蓬蓬地创立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活动,竟然提出了“布尔什维克能保持政权吗?”的疑问。列宁针锋相对地指出:“现在最主要的是抛弃那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偏见,仿佛只有那些按整个社会地位采说完全依附于资本的特殊官吏才能管理国家。……最主要的是使被压迫的劳动者相信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向他们表明,他们能够而且应该亲自动手来合理地最有秩序最有组织地分配面包、各种食品、牛奶、衣服、住宅等等,使这种分配符合贫民的利益。不这样,就不能把俄国从崩溃和灭亡中拯救出来,而真诚地、勇敢地、普遍地开始把管理工作交给无产者和半无产者,就会激发群众史无前例的革命热情,就会使人民同灾难斗争的力量增加无数倍,以致许多在我们那些狭隘的、旧的、官僚的力量看来似乎是办不到的事情,在群众的力量看来,在千百万开始为自己、而不是在棍棒威胁之下为资本家、为贵族公子、为官吏工作的群众的力量看来,却成为可以实现的了。” (《列宁选集》第3卷,第319——320页。)南斯拉夫党的领导人和理论界经常引用和发挥革命导师的这些论述,不仅逐步地肃清了政治思想领域中的“专家治国论”的遗毒,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的见解。他们把自治理论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从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自治,就其本质来说,首先是作为革命主体的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 由于这一实践活动的发展,工人阶级不仅能够完成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而且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彻底的解放。
相关参考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在“政治思想上的引导作用”南斯拉夫于50年代初期实行了“工人自治”后,使党从代表工人阶级行使权力逐渐转变为由工人阶级自己直接行使权力,使国家职能社会化。随着社会主义自治关系的确立,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致力于党际平等关系南共联盟一贯坚持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独立、自主、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和尊重各自差异的原则立场,主张在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之间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健康关系。因此,他们认为,各国无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道路的思想南共联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在南斯拉夫确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基于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总体认识,南共联盟首先提出了“社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建立自由生产者联合体的观点南共联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在南斯拉夫确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南共联盟认为,建立自由生产者联合体,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
1952年11月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其前身是建于1919年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共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壮大了阶级基础。1945年全国解放后,根据南共主张,成立了南斯拉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人民军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南共联盟十三大章程规定,人民军中的所有南共联盟盟员,组成人民军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以便制定和贯彻南共联盟在建设和加强南斯拉夫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武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现行民族政策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总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在解放以前,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任务,就是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第十次代表大会1974年5月27日至30日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代表着1,192,466名党员。铁托当选为南共联盟的终身主席。大会对党和国家的作用、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执行机构。主席团在履行自己的政治执行职能时,应根据代表大会确定的政策和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的立场、决定和决议开展活动。主席团安排贯彻南共联盟中央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1978年6月南共联盟召开第11次代表大会
1978年6月南共联盟召开第11次代表大会1978年6月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出席大会有2283名代表,代表着1774624名党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决议,通过了共盟新章程,指出南共联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