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道路的思想

Posted 无产阶级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道路的思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道路的思想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道路的思想

南共联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在南斯拉夫确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基于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总体认识,南共联盟首先提出了 “社会主义是世界性进程”的概念。在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与社会主义世界性进程直接相关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因为社会主义世界性进程,是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形式多样性的总和,而在事实上也根本不存在一种包罗万象的 “模式”。南共联盟认为: 把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和形式宣布为唯一正确的,就是教条,它妨碍世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是共同的,但是社会向这些目标发展的速度和形式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各国或世界各部分的不同具体条件,也必须是不同的。南共联盟这样提出问题,是有着直接而又明确的针对性的。早在共产国际时期,由于忽视各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差别,盲目地发挥自己作为国际领导中心的作用,所以在指挥各国革命的过程中犯了许多错误,给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造成了一系列的重大损失,南斯拉夫共产党对这方面的教训有着深刻的体会。但是,一直到共产国际解散时,也没有从全局上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至于后来在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内部,由此进一步导致了苏南两党关系的破裂。这样,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独立自主地选择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特别强调这一观点: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各国人民,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考察自己的发展条件,制定并坚持具有本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这一方面,南斯拉夫不仅在实践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且在理论上也做出了新的贡献。南斯拉夫的党和理论界在论证建设社会主义不同道路的问题时,经常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述,注意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如果就社会主义发展的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所以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致力于完成本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用以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但决不能搞任何形式的革命输出活动,决不能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正争取解放的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面前。他们告诫说: “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任何异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胜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353页。)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形式问题,列宁的论述就更多了。在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以后,列宁指出: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尖锐化的现象,在一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都可以看到,但是由于历史条件、政治制度和工人运动的形式不同,社会主义革命在各国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所以无产阶级的国际革命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里不可能以同一的形式均衡地发展。列宁强调说: “在人类从今天的帝国主义走向明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同样表现出这种多样性。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列宁全集》第23卷,第64—65页。)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南斯拉夫党和理论界结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从解决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具体问题出发,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科学研究活动。他们认为,现代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种物质因素,是对国际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影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性力量。社会主义事业以其自身的存在,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推动着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不断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然而,由于这一切条件在各国有着极大的差异,由于旧社会的一些矛盾和对立关系带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时期,还由于新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物质因素的不同作用,以致于使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各国出现了不平衡性,从而导致了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道路和模式。这就是说、争取、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在不同的国家里,在不同的时期内,必然要走不同的道路,采取不同的形式,甚至其发展的速度也不会一样。这取决于每个国家的社会条件、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前提的发达程度、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状况以及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精神面貌。因此,爱·卡德尔得出结论说: “不存在任何诸如社会发展 ‘普遍规律’ ,这样一种刻板公式。相反,正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形式的不同,才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普遍客观规律。” (爱·卡德尔: 《自治的发展是不结盟的源泉》、《战斗报》1979年1月19——22日。)

相关参考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见解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见解南共联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在南斯拉夫确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南斯拉夫理论界认为,自从世界上出现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工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南共联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在南斯拉夫确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国家作为阶级统治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现行民族政策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现行民族政策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总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在解放以前,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任务,就是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的社会调查中心和马克思主义中心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的社会调查中心和马克思主义中心南共联盟在中央一级设有社会调查中心,成立于1969年。它是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直接领导的一个机构,其基本工作方针由主席团确定。这个中心编制共有14人,只有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代表大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代表大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最高权利机构。代表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负责讨论和评价南共联盟在两次代表大会期间的活动和发展情况;确定南共联盟在国内社会主义自治发展重大问题上的纲领性方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在“政治思想上的引导作用”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在“政治思想上的引导作用”南斯拉夫于50年代初期实行了“工人自治”后,使党从代表工人阶级行使权力逐渐转变为由工人阶级自己直接行使权力,使国家职能社会化。随着社会主义自治关系的确立,党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七大”纲领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七大”纲领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于1958年4月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前,南共联盟中央公布了它的纲领草案的修改稿,并在会上通过了这一纲领性文献。南共纲领草案发表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人民军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人民军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南共联盟十三大章程规定,人民军中的所有南共联盟盟员,组成人民军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以便制定和贯彻南共联盟在建设和加强南斯拉夫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武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1978年6月南共联盟召开第11次代表大会

1978年6月南共联盟召开第11次代表大会1978年6月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出席大会有2283名代表,代表着1774624名党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决议,通过了共盟新章程,指出南共联盟的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监察委员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监察委员会由南共联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南共联盟的一个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责任是对南共联盟财务政策的实施和南共联盟机构资金的使用和支配情况进行监督,并向南共联盟各机构提出应该采取措施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