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

Posted 国家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

南共联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在南斯拉夫确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走向消亡。当然,这里所说的国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即那种 “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列宁选集》第3卷,第175页。)而是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所建立的国家。这种国家,随着社会主义自治关系的发展,随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熄灭,必然要被社会历史进程所废除,这是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50年就说过: “废除国家的意思只是废除阶级的必然结果,随着阶级的废除,自然就没有必要用一个阶级的有组织力量去统治其他阶级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39页。) 根据国际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丰富经验,在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的斗争中,恩格斯进一步明确地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国家消亡的观点。他在《反杜林论》中写道: “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当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社会阶级的时候,当统治阶级和根源于至今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生存斗争已被消除,而由此二者产生的冲突和极端行动也随着被消除了的时候,就不再有什么需要镇压了,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特殊的镇压力量了。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国家不是 ‘被废除’ 的,它是自行消亡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20页。) 在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以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已经被提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日程上来。在这种形势下,列宁进一步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学说。他在《国家与革命》中对这一学说进行了正确的解释: “恩格斯所说的 ‘自行消亡’ ,甚至更明显更鲜明地说的 ‘自行停止’ ,是十分明确而肯定地指 ‘国家以整个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 以后的事,即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的事。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时 ‘国家’ 的政治形式是最完全的民主。但是那些无耻地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者,却没有一个人想到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就是民主的 ‘自行停止’ 和 ‘自行消亡’ 。乍看起来,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只有那些没有想到民主也是国家,在国家消失时民主也会消失的人,才会觉得这是 ‘不可理解’ 的。资产阶级的国家只有革命才能 ‘消灭’ 。国家,指最完全的民主,只能 ‘自行消亡’ 。” (《列宁选集》第3卷,第184页。)1919年3月,列宁认真地总结了俄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一年多的经验,在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更加明确地指出: “消灭国家权力是以马克思为首的一切社会主义者的目的。不实现这个目的,真正的民主主义即平等和自由是不能实现的。只有苏维埃的或无产阶级的民主才能实际达到这个目的,因为它吸引劳动者的群众组织经常参加国家管理,为国家的完全消亡作好准备。” (《列宁选集》第3卷,第725页。) 南斯拉夫理论界经常大段地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话,并且联系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加以论述,从而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为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展开了思路。他们认为,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国家作为强制性工具的作用将日益减少,而作为完成某种社会职能的自治工具的作用会日益增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消亡的过程,不会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力量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力量日益增长的结果,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被克服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自治关系日益加强的结果。十分明显,社会主义民主越是高度发展,社会主义自治范围越是扩大,以完成统一管理为任务的国家工具的必要性就会越小,而且主要是作为联合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生活的调节者来起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无产阶级国家的有些职能,诸如国防、公安、司法等职能,保留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即使是这些职能,也将随着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巩固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决不会存在什么 “千年天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消亡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方面决不能草率行事。在南斯拉夫,南共联盟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消亡的理论而制定的政策,经常遭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反对: 一方面,无政府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极力贬低国家的作用,否定国家存在的必要性,结果导致了社会生活的混乱局面;另一方面,官僚主义者和国家集权主义者过份夸大国家政权的作用,甚至把国家机关说成是高居于社会之上的、无所不包的万能工具,从而损害了工人阶级的主导地位和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针对这两种不良倾向,南斯拉夫近年来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自治关系,力排左右干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关参考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第十次代表大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第十次代表大会1974年5月27日至30日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代表着1,192,466名党员。铁托当选为南共联盟的终身主席。大会对党和国家的作用、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在“政治思想上的引导作用”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在“政治思想上的引导作用”南斯拉夫于50年代初期实行了“工人自治”后,使党从代表工人阶级行使权力逐渐转变为由工人阶级自己直接行使权力,使国家职能社会化。随着社会主义自治关系的确立,党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致力于党际平等关系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致力于党际平等关系南共联盟一贯坚持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独立、自主、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和尊重各自差异的原则立场,主张在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之间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健康关系。因此,他们认为,各国无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道路的思想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道路的思想南共联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在南斯拉夫确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基于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总体认识,南共联盟首先提出了“社会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建立自由生产者联合体的观点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建立自由生产者联合体的观点南共联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在南斯拉夫确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南共联盟认为,建立自由生产者联合体,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1978年6月南共联盟召开第11次代表大会

1978年6月南共联盟召开第11次代表大会1978年6月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出席大会有2283名代表,代表着1774624名党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决议,通过了共盟新章程,指出南共联盟的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人民军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人民军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南共联盟十三大章程规定,人民军中的所有南共联盟盟员,组成人民军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以便制定和贯彻南共联盟在建设和加强南斯拉夫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武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制定南共联盟第十次代表大会的立场和决定的行动纲领》

南斯拉夫·《制定南共联盟第十次代表大会的立场和决定的行动纲领》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于1974年6月公布的制定和确认自治思想新因素的基本文件,简称《行动纲领》,60年代末,当南斯拉夫消除国家垄断的进程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监察委员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监察委员会由南共联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南共联盟的一个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责任是对南共联盟财务政策的实施和南共联盟机构资金的使用和支配情况进行监督,并向南共联盟各机构提出应该采取措施的建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章程委员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章程委员会由南共联盟代表大会选举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一个专门工作机构。章程委员会要对南共联盟章程条例作出解释;指出共和国共产主义者联盟和自治省共产主义者联盟的章程同南共联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