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致力于党际平等关系

Posted 联盟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致力于党际平等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致力于党际平等关系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致力于党际平等关系

南共联盟一贯坚持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独立、自主、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和尊重各自差异的原则立场,主张在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之间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健康关系。因此,他们认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不论大小,不管是执政的还是没执政的,都要一律平等,而不应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领导中心”和“领导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争取实现社会主义前途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任何个人、政党和国际组织都没有资格强迫各国党接受某一种定型的模式; 由于各国党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以它们各自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必然会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不会成为合作的障碍,反而还会大大丰富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增强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团结广大劳动群众和一切进步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基于这种认识,铁托认真总结了南共联盟领导本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论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整体利益和各国无产阶级切身利益的一致性,坚决反对那种把二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作法。他指出: “民族权利若得不到保证,工人运动和工人阶级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而工人阶级是唯一能保证和不断发展民族利益的社会主义内容的。这样处理民族平等的问题,同时也是坚决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要求的国际主义义务,因为只有坚决为充分实现民族权利而斗争的工人运动才能顺利地为国际工人运动的进一步顺利发展作出自己一份创造性的贡献。” (《铁托选集 (1961年——1973年) 》,第122页。)正是由于要使南斯拉夫工人阶级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自己一份创造性的贡献”,南共联盟为争取实行平等、独立、自主的党际关系原则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他们不屈服于大党、大国的压力,对于那种企图控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局面的行为,大胆地采取了抵制和反对的态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斗争舞台上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南共联盟这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建立党与党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他们和苏联共产党的斗争上。南斯拉夫建国初期,苏联在人力、物力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援助,但他们同时却表现出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的倾向,引起了南斯拉夫党和人民的严重不满,从而使南苏两党之间的矛盾逐渐趋于激化。在这种情况下,苏共操纵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大整南共,宣布它“背叛了马列主义,背叛了国际主义”,已处于“和参加情报局的各国共产党相对立的地位”,进而将它开除出情报局。这对南共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铁托向全党指出,只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警惕,保持我们党的团结和坚定立场,我们就一定能经得注考验,赢得最后的胜利。南共联盟依靠人民,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终于渡过难关,迫使苏共主动前来改善关系。1955年5月,赫鲁晓夫率领代表团到贝尔格莱德访问,承认苏共在过去处理两党关系时犯了错误,并在会谈的基础上签署了贝尔格莱德宣言,强调两党、两国之间的关系应当根据平等、自主和互不干涉的原则发展。一年以后,铁托又率代表团回访,于1956年6月20日签署了关于苏南两党关系的莫斯科宣言,进一步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在不同国家应寻找自己的道路的观点和主张,并确认各国共产党、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必须建立在自愿和平等的原则基础上。根据这一精神,南共联盟同东欧各国党恢复了关系,只有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除外。这是南共联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谋求建立党际平等关系的重大胜利。在匈牙利事件发生以后,苏南两党之间又产生矛盾,使刚刚恢复的关系再次遭到挫折。南共联盟认为,匈牙利必须摆脱苏联的模式,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苏共领导为此斥责南共联盟是搞修正主义,从而践踏了两党的贝尔格莱德宣言和莫斯科宣言的主旨精神。1958年4月,南共联盟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指出由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处境和经验不同。因此不能听命于苏联共产党的指挥,他们也不再有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内处于垄断地位。大会还直接批判了苏联模式,论证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必然要产生官僚主义。苏共代表听到这些言论,当即退出会场,以示抗议。从此,苏联共产党带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掀起了批判南共联盟的浪潮,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给南共联盟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许多麻烦和困难。但他们始终没有屈服,而采取了更坚决的斗争态度。1968年8月,苏联侵占捷克,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反映强烈,立即通过决议予以谴责,强调任何人都无权使用军事手段干涉一个独立国家的内部发展和内部事务,并表示决心抵抗一切外来压力。应当肯定,铁托几十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直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新型关系而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此,毛泽东曾经大加称赞,把铁托比喻为一块铁,说他不怕压、压不垮。铁托逝世以后,南共联盟表示要永远忠于铁托开创的历史性事业,决心继续走铁托拓出的革命道路。1982年6月,南共联盟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详尽地讨论了国际形势,认真地总结了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斗争经验,进一步认识到争取和平、社会进步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斗争条件的全部复杂性,因此他们表示继续坚定不移地奉行同世界上一切进步的和民主的原则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 (《南共联盟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集》,1984年中文版,第75页。)南共联盟的国际活动是南斯拉夫整个对外政治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同各大洲一百多个无产阶级政党、民族主义组织和进步政治运动建立了稳固的平等互助关系,进行友好合作。他们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 互派考察团,彼此提供情况; 领导人互访,举行会谈,交流意见; 各派代表共同参加一些国际活动,协力解决重大问题; 互相参加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声援对方的主要活动; 等等。由于南共联盟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努力,已使自己成为当代世界最有影响的政党之一。

相关参考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在“政治思想上的引导作用”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在“政治思想上的引导作用”南斯拉夫于50年代初期实行了“工人自治”后,使党从代表工人阶级行使权力逐渐转变为由工人阶级自己直接行使权力,使国家职能社会化。随着社会主义自治关系的确立,党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监察委员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监察委员会由南共联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南共联盟的一个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责任是对南共联盟财务政策的实施和南共联盟机构资金的使用和支配情况进行监督,并向南共联盟各机构提出应该采取措施的建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章程委员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章程委员会由南共联盟代表大会选举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一个专门工作机构。章程委员会要对南共联盟章程条例作出解释;指出共和国共产主义者联盟和自治省共产主义者联盟的章程同南共联盟章程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第十三次代表大会1986年6月25日至28日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大会选出了新的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南共联盟章程问题委员会和南共联盟监察委员会。在南共联盟十三届一中全会上,选出了南共联盟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最高执行机构。中央委员会讨论并保证坚定不渝地实现南共联盟代表大会所确定的政治方针、立场、决定和决议。为此,中央委员会要研究和确定南共联盟的日常政策,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代表大会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代表大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最高权利机构。代表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负责讨论和评价南共联盟在两次代表大会期间的活动和发展情况;确定南共联盟在国内社会主义自治发展重大问题上的纲领性方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共和国组织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共和国组织根据南共联盟章程规定,共和国共产主义者联盟由全体组织在共和国共产主义者联盟中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盟员组成。各共和国共产主义者联盟在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各机构中有均等比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七大”纲领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七大”纲领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于1958年4月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前,南共联盟中央公布了它的纲领草案的修改稿,并在会上通过了这一纲领性文献。南共纲领草案发表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自治省组织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自治省组织根据南共联盟章程规定,所有组织在自治省共产主义者联盟中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盟员组成自治省共产主义者联盟,他们同时也是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盟员。自治省共产主义者联盟在南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执行机构。主席团在履行自己的政治执行职能时,应根据代表大会确定的政策和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的立场、决定和决议开展活动。主席团安排贯彻南共联盟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