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公车上书
Posted 光绪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公车上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公车上书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公车上书
1895年在北京会试举人联合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的请愿事件。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即将签字的消息传到北京,引起各阶层人士的无比义愤。在京应试的各省举人纷纷上书都察院,要求清政府拒绝签订可耻的卖国条约。在此基础上,康有为联合1 300多会试举人签名上书,于5月2日递交都察院,要求代呈光绪帝。在上书中,明确提出拒签和约、迁都西安、练兵抗战、变法图强四项主张。这次上书虽因都察院的阻挠未能递到光绪帝手中,但其内容却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标志着长期酝酿的变法维新思潮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群众性的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相关参考
1895年春,康有为以举人身份入京会试。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立即派梁启超发动广东、湖南举人上书朝廷。台湾籍举人更悲愤地上书,反对割让台湾岛。康有为抓住群情激愤的有利时机,联合各省
何谓『公车』上书 在学习“戊戌变法”这段历史的,许多学生常常发问:何谓“公共汽车上书”? 原采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
何谓『公车』上书 在学习“戊戌变法”这段历史的,许多学生常常发问:何谓“公共汽车上书”? 原采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
北京宣南地区还完整保存着我们古老首都的最后一片胡同,其中就有一座"松筠庵"。这座小四合院外表毫不起眼,和许多北京城区的小院一样"私搭乱建"现象严重,被塞进了许多住户。由于松筠庵在中国历史上名声显赫,所
北京宣南地区还完整保存着我们古老首都的最后一片胡同,其中就有一座"松筠庵"。这座小四合院外表毫不起眼,和许多北京城区的小院一样"私搭乱建"现象严重,被塞进了许多住户。由于松筠庵在中国历史上名声显赫
康梁策动“公车上书”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四月的一天,北京都察院门前人头攒动,1000多名进京应试的举人,脑后拖着长长的发辫,操着不同的口音,激愤地议论着《马关条约》丧权辱国的有关条款,向光绪
康有为“公车上书”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剧,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段上层的利益,主张在不动摇封建主义统治基础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避战自保”,为了私人目的而丧失了北洋舰队作战的良机,断送了北洋水师,而且使日本侵入了威海港口。>> 腐败的朝廷派自私自利的卖国贼李鸿章和日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强学会资产阶级维新派创立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又名“译书局”,也叫“强学书局”或“强学局”。“公车上书”以后,为了“广联人才,创通风气”,康有为“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间。在他的推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1890年起,就学于康有为,并助其编撰变法理论著作。1895年与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