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强学会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强学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强学会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强学会
资产阶级维新派创立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又名“译书局”,也叫“强学书局”或“强学局”。“公车上书”以后,为了“广联人才,创通风气”,康有为“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间。在他的推动下,由帝党官僚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于1895年11月中旬(一说8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强学会。陈炽、丁立钧、沈曾植为总董,而以张孝谦主其事。列名会籍或参预会事、支持学会者有杨锐、沈曾桐、徐世昌、袁世凯、李提摩太、李佳白等数十人。定每10日集会一次,每次有人讲中国自强之学,并刊行《中外纪闻》。北京强学会成立不久,康有为到上海又设立上海强学分会,黄遵宪、章炳麟等数十人参加,发行《强学报》。1896年1月御史杨崇伊奏劾强学会“私立会党,将开处士横议之风”,北京强学会遂遭清廷封禁。不久,张之洞也查禁了上海强学会和《强学报》。
相关参考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报》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重要报刊之一。强学会遭封闭后,黄遵宪等发起,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旬刊。总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炳麟等先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外纪闻》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为宣传变法维新思想,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双日刊,共出45号。因与广学会机关报名称相同,12月16日改名《中外纪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氐古族名。氐人自称“盤瓠之后”,世居西北地区。氐人有自己的语言,但大部分会汉语,大多从事农耕。他们从汉人学会熟练的纺织技能。《通典·边防典·氐传》说他们居住的地区“土地险阻,有麻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海国图志》近代中国第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知识的巨著。清魏源撰。初刊于1842年,共50卷;1847年增补为60卷;1852年又增补为100卷。该书是在林则徐组织译的《四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瓜分狂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侵略。为了确保各垄断集团在华的投资利益,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立即在中国展开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1898年德国迫使清政府签订《胶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桂系军阀辛亥革命后统治西南地区的军阀集团之一。以陆荣廷为首,控制两广、湖南。袁死后,接近北方的直系军阀,依附于英、美势力。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租界资本帝国主义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某些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出由他们直接管理的一定区域,称为租界。1845年英国第一任驻上海领事贝尔福以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关于英人得在五口租地建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北洋舰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主要新式海军之一。1874年总理衙门创议筹办海防。1875年5月清政府“著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派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计划在十年内建成南洋、北洋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洪仁玕总理朝政后,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议——《资政新篇》。其主要内容:在政治上,针对革命队伍内部存在分散、离心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厘金清政府征收的一种商业税。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1853年帮办江北军务雷以诚,派人在扬州仙女镇、邵伯、宜陵等镇“劝谕米行捐厘助饷”。后来逐步推广到全国。起初定厘金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