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报》
Posted 昌言
篇首语: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报》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报》
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重要报刊之一。强学会遭封闭后,黄遵宪等发起,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旬刊。总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炳麟等先后任撰述。辟有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诸栏目。以宣传救亡图强、维新变法为宗旨。梁启超在该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文字通俗,议论新颖,颇受读者欢迎。《时务报》发行数月间,风行海内,最多时发行达17000余份,创当时国内报纸发行数字的最高记录。1898年8月8日出至第69期停刊。后汪康年擅改名为《昌言报》,继出10期。
相关参考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国闻报》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重要报刊之一。严复、王修植、夏曾佑等于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日报。12月8日开始增出旬刊,名《国闻汇编》,收录报上重要议论。日报着重刊载
1896年8月,黄遵宪、汪康年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务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汪康年任经理,梁启超任主笔。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从万木草堂
一、《时务报》《新民丛报》各代表了哪个时代(历史事件)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旬刊。连史纸、石印。梁启超主笔,汪康年总(经)理。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以变法图存
因受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激,清朝开始出现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的维新派。他们为了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运动措施。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维新派创办《时务报》。1896年8月9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蔡锷爱国将领。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899年赴日。第二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复去日本,学习军事,并为其师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新民丛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海国图志》近代中国第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知识的巨著。清魏源撰。初刊于1842年,共50卷;1847年增补为60卷;1852年又增补为100卷。该书是在林则徐组织译的《四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瓜分狂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侵略。为了确保各垄断集团在华的投资利益,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立即在中国展开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1898年德国迫使清政府签订《胶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桂系军阀辛亥革命后统治西南地区的军阀集团之一。以陆荣廷为首,控制两广、湖南。袁死后,接近北方的直系军阀,依附于英、美势力。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租界资本帝国主义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某些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出由他们直接管理的一定区域,称为租界。1845年英国第一任驻上海领事贝尔福以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关于英人得在五口租地建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北洋舰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主要新式海军之一。1874年总理衙门创议筹办海防。1875年5月清政府“著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派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计划在十年内建成南洋、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