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英国逼签《北京条约》,中国人民深陷灾难之渊
Posted 条约
篇首语:互补的人容易一见钟情,相似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英国逼签《北京条约》,中国人民深陷灾难之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英国逼签《北京条约》,中国人民深陷灾难之渊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清咸丰十年)7月,英法远征军2万余人乘200余艘舰船到达天津附近海面。8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大沽炮台并占领了天津。清政府几次试图与英、法谈判,但终因英、法要价太高而归失败。9月18日和21日,清军在张家湾和八里桥两度大败,咸丰帝于22日仓皇逃往热河,清政府抵抗意志遂完全瓦解。被委任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的恭亲王奕訢照会英专使额尔金求和,额尔金断然拒绝,声称清廷若不释放巴夏礼等英、法俘虏,英、法就将继续作战,决不议和。10月5日,联军由东郊绕行北郊,僧格林沁与瑞麟所部清军望风而逃。6日、7日,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掳掠破坏。奕訢又惊又惧,遂于次日释放了还被扣押的全部俘虏。但英、法并不因此就恢复谈判。10日,联军向清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限于13日正午前交出安定门。北京守城大臣庆惠、团防大臣周祖培向联军屈服。13日,联军占领了安定门,进入北京城内。16日,奕訢再次收到英国方面的最后通牒,要求付给英国恤银30万两,准于23日交付,付清后即于次日签订《北京条约》,并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通牒限奕訢于20日上午10时前以书面答复。奕訢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条件,于22日付给英国恤银30万两,付给法国恤银20万两。但英使收到恤银后,突然又增加要求,逼迫奕訢同意将割让九龙司、准华民出国、《北京条约》签订后须明降谕旨宣布这三条纳入《北京条约》。奕訢畏敌如虎,担心“一经驳议,难保不借生事端”,遂又予全部接受。于是,10月24日下午中、英于礼部大堂签订了《北京条约》,并互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
中英《北京条约》共9款,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1858年秋大学士桂良等与英专使额尔金所达成的英公使暂不驻京的谅解无效;英公使是否驻京由英国决定。
二、赔偿英国军费600万两和英商的损失200万两;占领天津、大沽、登州、北海、广州等处英军,俟赔款交清时方才撤离。
三、中英《北京条约》须明降谕旨宣布。
四、凡有情愿出国做工之华民,“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五、割让广东“九龙司地方一区”。
六、自条约签订之日起,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不仅使英国得以再次割占中国领土,勒索大笔赔款,而且确认了英国公使驻京的权利,使英国获得了得以在北京就近影响、控制清政府的据点,并使英国商人得以在通往中国北部内陆的咽喉要地、距北京只有咫尺之遥的天津立足。同时,中英《北京条约》准许华工出洋的条款,也使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逐渐兴盛起来的外国侵略者掠卖华工的“猪仔贸易”合法化,以致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穷苦百姓像牲口一样被装上海船,有的惨死于中途,剩下的则在到达目的地后被殖民主义者像奴隶一样地役使,做牛做马。
相关参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清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于北塘登陆,而清军却连战连败,以致塘沽、大沽、天津、通州相继被英、法侵略军占领。到9月底,联军已进抵北京东郊。此时,清政府已经乱作一团,咸
1856年(清咸丰六年),英国制造衅端,进攻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以前,法国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传教,因为非作歹而被处死。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也派出远征军,与英国共同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
中国历史 沙俄逼签《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40多万平方公里
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以后,沙俄政府派彼罗夫斯基赴中国换约。在完成换约之后,彼罗夫斯基根据沙俄政府训令,突然于1859年(清咸丰九年)5月4日提出《补续和约》8条,要求清政府同意以乌苏里江为两国国界,将
在1856年(清咸丰六年)以前,美国便与英、法沆瀣一气,共同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在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美国表示中立,但这一中立仅止于不直接出兵中国,而在扩大其在华侵略权益这一点上,与英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又称中俄《伊犁条约》或《崇厚条约》),是清政府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崇厚经过半年多拖沓的外交谈判,于1879年(清光绪五年)10月2日与俄国外交代表在黑海附近的里瓦几亚签订的关于返还伊
中国历史 英法美逼签《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扩张其通商贸易利权
1856年(清咸丰六年),为扩大在华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12月底,英法联军攻占广州;1858年5月,又北上攻陷大沽,兵临天津城下。美、俄两国一面声称中立,一面又暗中支持
1895年春,康有为以举人身份入京会试。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立即派梁启超发动广东、湖南举人上书朝廷。台湾籍举人更悲愤地上书,反对割让台湾岛。康有为抓住群情激愤的有利时机,联合各省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从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9月4日英国侵略者蓄意挑起九龙之战起,至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止,历时3年之久。这是一场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为了维护其非法的鸦片走私而强加给中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10月16日,向清政府主持和议的奕訢提出,要求向英国赔偿抚恤金30万两银、法国20万两银,并限期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再订“续增条约”。逃到热河的咸丰皇帝下令说,英、法联军“业
1961年7月11日在北京签订,同年9月10日生效的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关于发展两国的友好和互助合作关系的条约。条约共七条。其主要内容是:(1)双方继续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安全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