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华民族灾难历程的开端

Posted 鸦片战争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华民族灾难历程的开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华民族灾难历程的开端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从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 9月4日英国侵略者蓄意挑起九龙之战起,至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止,历时3年之久。这是一场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为了维护其非法的鸦片走私而强加给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政府为了保护其自身利益,维护民族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奋起抵抗侵略。但是,由于清政府吏治腐败、武备废弛、武器装备落后等多种原因,中国战败了,清政府被迫接受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英之间的联系,是在英国取得对印度的支配地位后,才逐渐频繁起来的。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英国在印度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同中国进行贸易。当时英国输往中国的商品主要是毛织物、金属产品和棉花,从中国输入的主要是茶叶。在中英贸易中,英国长期处于入超地位。从1781年至1790年,中国输英商品仅茶叶一项即达96267832银元,而从1781年至1793年,英国输往中国的全部商品,价值只有16871592银元。这对于一心想赚取高额利润的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们竟无耻地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猖狂地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

鸦片本是作为药材输入中国的。1727年(清雍正五年)以前,输入中国的鸦片每年不超过200箱。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以后,输入激增,到1838年,竟高达4万余箱。由于鸦片输入逐年增多,从19世纪初叶起,中国在中英贸易中由出超变为入超。英国通过鸦片贸易从中国得到的白银,不仅能补偿它与中国一般商品贸易所造成的差额,而且还引起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大量的白银外流,引起银价高涨,清政府的国库收入和货币的流通遭到破坏,人民负担由此加重。鉴于此,清政府不得不着手解决鸦片问题。

在清廷内部,多数人极力主张严禁鸦片,但也有少数人主张弛禁,认为查禁越严,流弊越大。最后,“严禁”派取得了胜利。道光帝于1838年12月31日,任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赴广东,节制水师,查禁鸦片。林则徐,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一贯主张严禁鸦片,在湖广总督任上,禁烟已很有成效。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州。他确定了缴烟和具结的禁烟方针,详细研究了查禁的办法和步骤,得到了两广总督邓廷桢和广东巡抚怡良的坚决支持。18日,林则徐发出谕帖,责令外国鸦片贩子将停泊在伶仃洋的22艘趸船上的鸦片,造具清册,听候收缴。24日,英国大鸦片贩子颠地抗拒禁烟,企图逃跑,被截获。林则徐立即下令封舱,停止与英人贸易,禁止英人出入来往。为了切断走私船与趸船的联系,他派出水师船在伶仃洋巡逻堵截。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被困于商馆之中,无计可施,被迫于3月28日答应缴出鸦片20283箱。4月11日,林则徐、邓廷桢移驻虎门,会同水师提督关天培,就地收缴。到5月18日止,缴收鸦片1000多袋,总数达21306箱。道光帝谕令将所缴鸦片就地销毁,林则徐遵旨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镇口将收缴的烟土除留下8箱作为样品外,全部销毁。

但是,中国缴毁鸦片的正义行动,却激怒了英国资产阶级,他们绝不甘心每年从鸦片贸易中获得的200万英镑化为乌有,决定用战争来打开中国的大门。为了寻找战争借口,英国侵略者曾多次向中国进行挑衅。7月中旬,英国以保护英商为名,派巡洋舰“窝拉疑”号于8月31日来到中国海面。有了“窝拉疑”号作后盾,9月4日中午12时许,义律不宣而战,向九龙山中国水师船开炮,挑起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面对侵略者的突然袭击,中国大鹏水师将弁沉着应战,进行还击,打得敌人狼狈逃窜。11月3日,英国侵略者为阻止已具结的商船进口贸易,又蓄意挑起了第一次穿鼻之战,中国水师在提督关天培等的指挥下,奋起还击,将敌击退。紧接着从11月3日至13日的10天当中,又爆发了官涌之战,英军先后六次向官涌进犯,均被守军击败,英船最后不得不于外洋四处寄泊。中国军队初战告捷。

在此之前,英国内阁会议于10月1日决定扩大侵华战争,向中国派出远征军。1840年4月,英国国会经过激烈辩论,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扩大侵华战争的决议案。6月21日,以海军少将乔治·懿律为首的英国远征军到达广东洋面。

懿律率部到达中国后,英国侵略军的兵力有明显增加。共有战船47艘,其中战舰16艘,载炮540门,武装轮船4艘,运输船27艘。海军官兵约3000人,陆军官兵4000人。其后,随着战争的扩大,英军的兵力不断增加。战舰达25艘,其它船只60余艘,总兵力约2万人。中国方面主要作战地区清军的兵力约有25万人,为入侵英军的13倍。但是,由于清军缺额大,防区分散,交通不便,调动困难,实际参战的兵力大大低于此数,然在兵力数量上仍然占绝对优势。

1840年6月30日,懿律除留5艘兵船封锁广东海口外,亲率大小战船43艘,装载侵略军3000多人,离粤北犯。7月2日抵达厦门挑衅,遭到厦门守军的坚决回击。7月4日,侵略军到达舟山的定海县,6日凌晨,攻陷定海县城,对定海人民进行烧杀抢掠,并非法设立殖民统治机构。7月28日,懿律率舰船8艘驶离舟山北犯大沽,于8月9日到达大沽口外,向清朝政府递交《巴麦尊子爵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提出了五项无理要求。8月30日,中英双方在大沽口南岸举行会谈,英方代表义律坚持要中国政府答应巴麦尊所提要求,否则,就要进攻天津。中方代表直隶总督琦善因未得清廷的明确指示,未敢答应。在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下,道光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林则徐,并继续与英方谈判,以满足侵略者的要求。侵略者见打击以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的目的已经达到,遂于9月15日起碇南下,去广州与琦善举行新的一轮谈判。9月28日,道光帝以“办理不善”的莫须有罪名,将林则徐、邓廷桢撤职查办。11月6日,伊里布私自与懿律签订了浙江停战协定。11月29日琦善抵达广州,对侵略者采取了曲意求和的政策。此时,懿律因病回国,他的职务由义律取代。义律坚持巴麦尊的无理要求,打破了道光帝查撤林则徐、重开贸易。就可以“议和戢兵”的幻想。道光帝谕令琦善立即停止同英方谈判。义律见通过谈判已不能实现自己的侵略目的,便决定用战争来迫使清政府就范。

1841年1月7日,义律挑起了第二次穿鼻之战,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21日,义律捏造《穿鼻草约》,为强占香港制造舆论;26日,义律派兵强占了香港;2月26日攻占虎门;27日,攻占乌涌炮台。广州的大门一道道被打开,英国侵略者兵临广州城下。

当道光帝得知沙角、大角炮台被英军攻陷后,曾于1月27日宣布对英作战,派奕山、隆文、杨芳等赴广东协同剿办。2月26日,清廷又以擅割香港和擅准通商之罪。将琦善撤职查办。从3月3日起,英国侵略军又陆续侵占了广州城周围的不少炮台。3月19日,义律为推销大量积压的鸦片和从中国往英国运回茶叶,致书杨芳要求通商。杨芳在敌人的武力威逼下,于3月20日答应了侵略者的要求。中英停战协定遂得以成立。

但是,这种虚假的和平局面,只维持了两个月,就于5月22日被英国侵略者蓄谋挑起的广州之战所打破。英侵略军很快控制了越秀山,用大炮俯攻广州,城内许多民房被烧毁。奕山被敌人的汹汹来势吓破了胆,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乞和。5月27日,奕山与义律达成了屈辱的广州停战协定,即《广州和约》。6月7日,英军退出广州。

义律关于所谓的《穿鼻草约》的报告送到伦敦后,英国政府还嫌义律勒索得太少,决定改派璞鼎查为全权代表,准备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璞鼎查到达中国后,积极进行战争准备,于8月21日率舰队再次北犯。8月27日攻占厦门,10月1日再陷定海,10日攻陷镇海,13日,未遇任何抵抗占领了宁波。然后,英军分别焚掠余姚、慈溪、奉化诸城。1842年5月13日,英军离镇海向长江口进犯。5月18日,英军对乍浦发起进攻,遭到乍浦守军的顽强抵抗。城破后,英军对乍浦人民进行了血腥屠杀。6月13日,英军到达吴淞口外。16日晨,英军向吴淞发起进攻。江南提督陈化成亲临督战,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炮战。英军登陆后,陈化成率领近百名士兵坚守炮台,最后全部阵亡,吴淞失陷。接着,英军进占宝山。19日,英军占领上海,猖狂地奸淫掳掠,并勒索赎城费100万元。7月17日,英军到达镇江。21日晨,英军向镇江发起进攻。副都统海龄率领清军与敌人激战数小时,给敌人以重创。城破后,海龄自杀身亡,英军大肆屠城。

1842年8月4日。英军舰队驶抵南京。道光帝派钦差大臣耆英、两江总督牛鉴、署乍浦副都统伊里布为代表,向侵略者乞和。经过几轮谈判,最后于8月29日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签约后,英军陆续撤往定海一带,第一次鸦片战争遂告结束。《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随后,美、法等国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百年,中华民族一步一步深陷入痛苦灾难的深渊。

相关参考

简写建党至今党的历程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第二

概述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面临国破家亡,亡国灭种之际,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摆脱民族困境,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曾把中国人

伦敦金融城的发展历程

伦敦城的发端始于公元43年,中间经历过许许多多沧桑变化,尤其是1665年的瘟疫和1666年的大火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大火之后的伦敦城很快就在恢复的同时发展壮大起来。到工业革命之前,伦敦就已经

历史上龟兹国既无战争也没有灾难的 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了呢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臣服于中国的附属小国,但由于种种原因而突然消失。但消失只是一个政权部落,民众并未消失,他们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华夏民各民族之中。唐朝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其诗作流传至今,但白居易虽然是汉人,但

解读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

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

一场空前的文化灾难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思想是统治的工具,掌握政权的帝王谁都不会忽视文化思想方面的治理。而这种治理只是为了满足当时统治的需要,因帝王的性情和国家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秦始皇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风

中东战争发生国家有哪些 中东战争的灾难性影响

解密中东战争的灾难性影响‍‍中东战争是近代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战争,一共爆发了5次,十几个国家卷入了这场漫长的战争。那么中东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什么?每一次都是以以色列的犹太人获胜结束,但

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开端 黄帝大战蚩尤

蚩尤是远古时代时期的人类始祖之一,他是少数民族的族长首领,和同一时期的黄帝、炎帝齐名,但是大多数的人都记得黄帝和炎帝,却对蚩尤不是那么的了解,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蚩尤怎么读?这两个字的读音应该是chi

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开端 黄帝大战蚩尤

蚩尤是远古时代时期的人类始祖之一,他是少数民族的族长首领,和同一时期的黄帝、炎帝齐名,但是大多数的人都记得黄帝和炎帝,却对蚩尤不是那么的了解,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蚩尤怎么读?这两个字的读音应该是chi

关于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事例

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什么——近期局部战争中平民伤亡备忘录》数千年来,人类有记载的战争1.5万余次,直接或间接地杀戮了35亿人。仅在近100年间,全世界因战争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5万亿美元。战争不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