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沙俄图霸伊犁地区,逼签《里瓦几亚条约》

Posted 条约

篇首语: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沙俄图霸伊犁地区,逼签《里瓦几亚条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沙俄图霸伊犁地区,逼签《里瓦几亚条约》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又称中俄《伊犁条约》或《崇厚条约》),是清政府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崇厚经过半年多拖沓的外交谈判,于1879年(清光绪五年)10月2日与俄国外交代表在黑海附近的里瓦几亚签订的关于返还伊犁的条约。

该约包括条约本文18条,另有《瑷珲专条》及《兵费与恤款专条》两个附件。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俄国允将俄兵代收的伊犁地方交还清政府管属,但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及南境特克斯河一带形势险要地区,划归俄国管属。喀什噶尔与塔尔巴哈台两处的双方边界,亦作有利于俄国的修改。

二、伊犁居民有愿迁居俄国入俄国籍者,在一年期限内,准携带财物迁居,中国官员并不拦阻。这些人将来若来华贸易、游历,其权益准与俄民一体均沾。

三、清政府偿付俄兵代收、代守伊犁兵费及补恤在中国境内被抢受亏俄商和被害俄民家属之款共银卢布500万元,自换约之日起,一年归完。

四、俄国除依旧约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库伦设领事官外,又准在嘉峪关、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古城等七处设领事官。

五、俄商可在中国蒙古地方贸易,并不纳税;俄民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乌鲁木齐及关外之天山南北路各城地方贸易,均不纳税。

六、准俄商经过张家口、嘉峪关前赴天津、汉口进行陆路贩货,并准在张家口、嘉峪关、通州、西安府、汉中府等地销售,或由各处运往内地销售。

在所附的《瑷珲专条》中,规定准许俄民在松花江行船,直至伯都纳地方(今吉林扶余县境内),并准其与沿江一带地方居民贸易。

在所附的《兵费及恤款专条》中,则将清政府偿付俄国的银卢布500万元,折成英磅79.5293万元,在立约之日起的一年之内,分三次归还。

在与本条约同时签订的中俄《陆路通商章程》中,更将本条约有关通商问题的规定进一步具体化,新辟从科布多经归化(呼和浩特)过张家口等地至天津,以及由嘉峪关经西安府或汉中府至汉口两条陆路通商道路,并规定从陆路运往天津、汉口的俄国货物,其应纳进口税饷,照税则所载经海路运入中国各口岸的正税三分减一交纳。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完全满足了沙俄当时对中国边境的野心,使其获取了从陆上深入中国腹地的种种特权地位,也使沙俄得以在条约的掩护下,肆无忌惮地裹胁中国人口。而中国为收回残破并失去险要的伊犁九城,却要付出重大的丧权辱国的代价。因此,该条约的签订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也使欧洲的舆论哗然,尤其使俄国在亚洲的主要竞争者英国感到不安。清政府在内外压力之下,以奉命出使,不候谕旨,擅自起程回京为名,将崇厚拘禁判罪,并正式照会沙俄政府,崇厚所定条约“违训越权”,“窒碍难行”,拒绝承认和批准。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崇厚与《里瓦几亚条约》

阿古柏盘踞新疆期间,沙俄于1871年7月派兵强占我国西北重镇伊犁及其附近地区,并欺骗清政府说:俄国只是“代为收复”,“并无久占之意”,“俟关内肃清,乌鲁木齐、玛拉斯各城克服后,当即交还。”(《新疆图志

中国历史 曾纪泽与《伊犁条约》

1880年8月,曾纪泽(1839—1890)在彼得堡向沙俄外交大臣吉尔斯、外交部重要官员热梅尼、沙俄驻华公使布策等,提出修改《里瓦几亚条约》的6点要求:(一)归还伊犁全境;(二)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与

中国历史 沙俄逼签《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40多万平方公里

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以后,沙俄政府派彼罗夫斯基赴中国换约。在完成换约之后,彼罗夫斯基根据沙俄政府训令,突然于1859年(清咸丰九年)5月4日提出《补续和约》8条,要求清政府同意以乌苏里江为两国国界,将

中国历史 沙俄逼签《中俄密约》,攫夺中国东北的筑路权

19世纪90年代,俄国为谋求向远东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扩张势力,决定将修筑中的西伯利亚铁路改道中国东北。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0月,沙俄未经清政府同意,擅自派遣4批人员越境到中国东北各地勘测路线

李鸿藻的子女 李鸿藻和李鸿章谁厉害

  李鸿藻  李鸿藻出身名门,是咸丰年间进士,曾教授同治帝读书,是晚清主战派和清流领袖,曾反对完颜崇厚擅订《里瓦几亚条约》,保住了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死后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李鸿藻的子女

中国历史 日本阴谋侵吞中国东北——逼签《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俄国十月革命导致沙俄侵略势力的瓦解,日俄同盟的作用亦因此而不复存在,于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注意力便立即转向中国东三省北部和俄属西伯利亚地区。俄国势力的极大削弱,无疑是日本扩大其在华势力范围、推行其“大陆政

历史人物 此人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却为何教课书上没有写

崇厚是晚清重要人物,在晚清历史中,他因擅自与俄国签订《里瓦几亚条约》而为世人所熟知。但是多数人仅记住了他签订“卖国条约”这个污点,而对他的一生了解不多。事实上,崇厚并非对外国一无所知的井底之蛙,他也是

中国历史 英国贪多务得,逼签《烟台条约续增专条》

1876年(清光绪二年)9月17日,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刚刚四天,清政府就批准了该项条约。接着就次第实行《烟台条约》中的各项规定及烟台谈判时的某些谅解,使英国很快就享受到通过该条约所获取的各种权利。其

中国历史 法国逼签《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清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于北塘登陆,而清军却连战连败,以致塘沽、大沽、天津、通州相继被英、法侵略军占领。到9月底,联军已进抵北京东郊。此时,清政府已经乱作一团,咸

中国历史 沙俄强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

1858年(清咸丰八年)5月,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割让黑龙江以北地区、共管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瑗珲条约》。条约墨迹未干,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就叫嚷:“必须立即控制我国同中国共管的一切地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