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英国贪多务得,逼签《烟台条约续增专条》
Posted 条约
篇首语:别总是羡慕别人光芒万丈,却忘了自己也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英国贪多务得,逼签《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英国贪多务得,逼签《烟台条约续增专条》
1876年(清光绪二年) 9月17日,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刚刚四天,清政府就批准了该项条约。接着就次第实行《烟台条约》中的各项规定及烟台谈判时的某些谅解,使英国很快就享受到通过该条约所获取的各种权利。其他列强各国对于这些给予英国的特殊权益,也极愿“一体均沾”。但是,列强各国却对英国在与清政府谈判解决“马嘉理案”的过程中,无视自己的存在,在谈判中独来独往的做法大感不满,亦为英国疏远自己,未能联合一致压迫清政府作出更大的让步,以获取更多的侵华利益而恼火。因此,当9月23日总理衙门将《烟台条约》中之优待通商条款(即第二、第三端)送达各国公使,邀约晤商有关问题时,法、美、俄、德、西班牙等国公使,态度冷漠,并于10月2日各自照会总理衙门,公然表示对优待条款的不满,拒绝了清政府拟以《烟台条约》为基础,共同讨论这些问题的邀请。德国公使巴兰德又于12月1日照会总理衙门,要求在中德修约谈判进行之期,对厘金、子口税等进行更有利于德方的修改。
英国从事对华贸易的商人对《烟台条约》中关于厘金的规定也大为不满,要求扩大免收厘金的口岸。驻印度的英国殖民当局和鸦片贩子,竭力反对有关鸦片税厘并征的新办法,以及各省察勘情形酌定抽收税厘若干的做法,因此而对英国政府施加压力,阻止批准《烟台条约》中之与此相关的条款。
鉴于以上情况,英国政府乃决定暂缓批准《烟台条约》,拟再通过外交压力,迫使清政府在修改约章时作出更大的让步,以缓和来自国际、国内的敌对情绪。1880年(清光绪六年),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向清政府提出全部免除洋货厘金而提高入口税的修改建议,藉以通过此举将洋货免厘从租界扩展至各口岸。同时,威妥玛还与清政府官员多次谈判,提出将各省自定的鸦片厘金办法改为全国统一办理的修改意见。嗣后,双方断断续续地进行了长达数年之久的谈判,围绕着厘金的数额争执不下。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7月18日,曾纪泽与英国外相沙里斯伯在伦敦订立了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并于1886年5月6日,在伦敦互换批准书。
该条约亦称《烟台续约》,全文共10条,其主要内容为:
一、议定将《烟台条约》有关准以各口租界作为免收洋货厘金之处,及由英国领事官会商各国领事官与地方官商定画定各口岸洋人居住处所界址等条款,由两国日后再行商酌。
二、议定进口洋药(鸦片)每箱(百斤)须向海关缴纳正税30两、厘金80两。
三、鸦片缴纳正税、厘金后,华商持凭单运入各地销售,中途一切税捐等项均免输纳。
该条约的签订,既缓和了其他列强对英国同意洋货免厘仅限于租界范围的不满,又在再行商酌的名目下,为英国今后要求扩大免厘范围开了方便之门。同时,通过划一确定鸦片税厘及征额,满足了鸦片贩子们的要求,摒除了他们深怕各省自定厘金数额,从而影响其收入的担心。
相关参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清咸丰十年)7月,英法远征军2万余人乘200余艘舰船到达天津附近海面。8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大沽炮台并占领了天津。清政府几次试图与英、法谈判,但终因英、法要价太高而归
1856年(清咸丰六年),英国制造衅端,进攻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以前,法国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传教,因为非作歹而被处死。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也派出远征军,与英国共同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
1898.7.1北京今议定中国政府将山东省之威海卫及附近之海而租与英国政府,以为英国在华北得有水师合宜之处,并为多能保护英商在北洋之贸易;租期应按照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所租之地系刘公岛,并在威海湾之
世界条约 烟台条约是什么时候签订的呢?烟台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烟台条约?
中国清政府和英国签订《烟台条约》1875年,马嘉理案发生后,英国人以此为借口,迫使软弱无能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并且要求中国派使赴英赔礼道歉。在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同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烟台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英国以“马嘉理事件”为借口,迫使清政府于9月13日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共3部分16款,主要内容有:(1)增辟宜昌、芜湖、温
在1856年(清咸丰六年)以前,美国便与英、法沆瀣一气,共同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在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美国表示中立,但这一中立仅止于不直接出兵中国,而在扩大其在华侵略权益这一点上,与英
(中美续增条约) 《蒲安臣条约》,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中国清政府与美国订立的条约。又称《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中美续增条约》。蒲安臣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六年(1861~1867)任美国驻华公使
1875年(清同治十四年)2月21日马嘉理被杀案发生后,英国政府乘机将此事件播扬扩大,处心积虑地对清政府进行讹诈,妄图利用这一案件达到其更广泛的侵华目的,攫取更多更大的侵华权益。从1875年2月21日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10月16日,向清政府主持和议的奕訢提出,要求向英国赔偿抚恤金30万两银、法国20万两银,并限期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再订“续增条约”。逃到热河的咸丰皇帝下令说,英、法联军“业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清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于北塘登陆,而清军却连战连败,以致塘沽、大沽、天津、通州相继被英、法侵略军占领。到9月底,联军已进抵北京东郊。此时,清政府已经乱作一团,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