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洞开西南国门的《烟台条约》
Posted 条约
篇首语: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洞开西南国门的《烟台条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洞开西南国门的《烟台条约》
1875年(清同治十四年)2月21日马嘉理被杀案发生后,英国政府乘机将此事件播扬扩大,处心积虑地对清政府进行讹诈,妄图利用这一案件达到其更广泛的侵华目的,攫取更多更大的侵华权益。从1875年2月21日起在整整一年半的外交交涉过程中,英国公使威妥玛用尽一切卑鄙手段,威逼清政府就范屈服。腐败的清政府在英国侵略者骄横恣肆的威逼和武力强权的恐吓下,步步退让,屈辱妥协,甚至不惜降尊以求和。
经过长时期的外交交涉,1876年9月13日(清光绪二年七月二十六日),清钦差便宜行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和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在烟台签订了屈辱妥协的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从而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外交争端。
中英《烟台条约》,又称为中英《滇案条约》或《中英会议条款》,英文本亦称为《英中两国政府全权大臣的协定》。全文共分为三端、16款,另附有一“专条”。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昭雪滇案”,共计6款,规定清政府赔偿恤款关平银20万两;“派遣钦差大员,携中国朝廷惋惜滇案玺书”赴英谢罪;张贴惋惜滇案告示于各省;准英国“选派官员在于滇省大理府或他处相宜地方一区驻寓,察看通商情形,俾商定(通商)章程”。
二、“优待往来”,亦即双方各官员往来礼节及审判案件、交涉事宜,共3款。规定在“内地各省地方或通商口岸,有关系英人命盗案件,议由英国大臣派员前往该处观审”;在中国各省地方及通商口岸有犯事者,“视被告者为何国之人,即赴何国官员处控告;原告为何国之人,其本国官员只可赴承审官员处观审”。
三、“通商事物”,共7款。规定“在湖北宜昌、安徽芜湖、浙江温州、广东北海四处增开通商口岸”,大通、安庆、湖口、武穴、陆溪口、沙市六处,准许轮船停泊,“上下客商货物”;由英商派员驻寓重庆,“查看川省英商事宜”;“准以各口租界作为免收洋货厘金之处”;新旧各口岸租界未定各处,由英国领事官会商各国领事官,与地方官商议,划定洋人居住处所;洋药(即鸦片),英商贩运入口时,经海关验后,封存于栈房或趸船,俟其售卖之时,由洋商“照则完税”。并令买客一并在新关输纳厘税,“其应抽收厘税若干,由各省察勘情形酌办”。
在所附的“另议专条”中,规定明年(即1877年)由英国派员,自北京启行,“前往遍历甘肃、青海一带,或由内地四川等处入藏,以抵印度,为探访路程之意”。总理衙门应察酌情形,妥为办给护照,并即知会各处地方大吏暨驻藏大臣,“查度情形,派员妥为照料”,“以免阻碍”。
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的第四天(即9月17日),清政府即急忙予以批准,接着就次第实行条约中的各项规定及烟台谈判时的某些谅解。而英国政府虽很快就享受到条约规定的权利,但对改变入口鸦片征税办法迟迟不履行,对已签字的条约,也长期搁置,不予批准,直至1885年7月18日,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得到了对其更加有利的修改后,方于1886年5月6日,一并予以批准。
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虽然了结了“滇案”,结束了中英长达一年半的外交交涉,但条约的条款,使英国得以进一步侵犯中国的司法审判权,为外国侵略者内地观审开了恶劣的先例。条约的条款使英国实现了它十余年来扩大通商特权的愿望,为进一步扩大对华贸易、尤其是长江流域的贸易,提供了极大便利。条约的“另议专条”,则向英国侵略者洞开了广大西南边境的国门,使其得到了窥伺中国西南边境的所谓条约权利,助长了各帝国主义列强蚕食鲸吞中国领土、践踏中国主权的野心。
相关参考
1876年(清光绪二年)9月17日,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刚刚四天,清政府就批准了该项条约。接着就次第实行《烟台条约》中的各项规定及烟台谈判时的某些谅解,使英国很快就享受到通过该条约所获取的各种权利。其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烟台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英国以“马嘉理事件”为借口,迫使清政府于9月13日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共3部分16款,主要内容有:(1)增辟宜昌、芜湖、温
1876年,因滇案签定的中英《烟台条约》,其中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派驻驻外大使,今人看来是最正常、平常的一件事,可能认为与《烟台条约》中赔款、通商等项相比,此条不值一提。然而,当
1876年,因滇案签定的中英《烟台条约》,其中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派驻驻外大使,今人看来是最正常、平常的一件事,可能认为与《烟台条约》中赔款、通商等项相比,此条不值一提。然而
晚清的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国内有太平天国兴风作浪,国外有西方列强虎狼环饲。连绵的内外战争加剧了中西文明的碰撞,此时中国人面对洞开的国门,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西方文明,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事美兄在阅读历史
现今中国人出国,从官员领导到平民百姓,都是很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如果把时光倒回一百五六十年前,普通中国人出国、出洋却极不可能,连朝廷官员出国也是惊动四邻八方的大事。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大清帝国国门不断洞开
一直以来,世人对于晚清重臣李鸿章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见解不一。有人说他签了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包括《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临死前还签
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二十多个,唯独这个条约国家算是硬气了一回
我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充满了心酸和血泪的历史。自乾隆皇帝以后,清朝的综合国力便和西方列强拉开了差距。清朝上下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美梦的时候,西方人的各种新式武器就已经投入了使用。很快,清朝的国门被欧洲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惨烈而血腥的历史,这个时期的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触,没有友好的欢迎只有恶劣而贪婪的侵占。 各国列强的恶意侵占是主流,除了接受清政府割地赔款之外,还有打着传教的名义到中国剥削
向敬之1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统右翼,莽古尔泰率左翼,分别向德胜门、广渠门发起攻击。皇太极率代善、济尔哈朗等满蒙联军,在德胜门,击败了满桂、侯世禄的联军,胜之迅速。莽古尔泰率左翼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