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沙俄逼签《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40多万平方公里

Posted 条约

篇首语: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沙俄逼签《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40多万平方公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沙俄逼签《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40多万平方公里

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以后,沙俄政府派彼罗夫斯基赴中国换约。在完成换约之后,彼罗夫斯基根据沙俄政府训令,突然于1859年(清咸丰九年) 5月4日提出《补续和约》8条,要求清政府同意以乌苏里江为两国国界,将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让于俄国。这被清政府断然拒绝。不久,沙俄政府改派伊格纳切夫使华,与清政府继续“商议八条之事”。伊格纳切夫到达北京后又提出了与彼罗夫斯基所提8条大同小异的《补续和约》6条。在其后的11个月里,俄国的无理要求被清政府多次拒绝,使俄国一无所获。

1860年春,为报复大沽惨败,英法联军2.5万余人及大批军舰陆续开抵中国。5月,伊格纳切夫离开北京到达上海,他竭力怂恿英、法北上进攻京、津,试图利用英、法的武装侵略来讹诈中国;同时,又拉拢美国,伪装中立,试图最大限度地获取侵略利益。他指使俄国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搜集了大量京津地区的军事情报并提供给英法联军,并有意识地用这些情报影响英法联军的决定,诱使联军态度强硬地不断采取进攻行动。8月初至10月初,清军屡战屡败,英法联军进抵北京城下,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清统治集团乱作一团。咸丰帝任命的全权钦差大臣奕訢卑恭屈膝地请求伊格纳切夫出面调停。伊格纳切夫要求清政府必须在与英、法谈判时事先就谈判的全部内容征求他的意见,并同意他在此前就领土问题所提出的要求。吓破了胆的奕訢慌忙表示接受。这样,伊格纳切夫便处于“完全可以左右谈判”的有利地位。10月24、25日,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分别签字,伊格纳切夫开始放手勒索中国,坚持中俄谈判要对英、法等国严格保密。他交给清廷谈判代表瑞常由俄国测绘的中俄东界地图及续约草案等三个文件,以作为谈判的基础。大部分谈判俄方系由俄国驻北京东正教会修士大司祭固礼和汉语译员塔塔里诺夫出面。在谈判中,俄方代表穷凶极恶,立逼清政府接受俄国的苛刻条款。而瑞常等受尽屈辱,任人宰割,对俄方的主要要求不敢提出异议、即使在次要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也时常受到俄方代表的粗暴对待。11月8日,咸丰帝下谕“事势至此,不得不委曲将就”,准许奕訢签字。14日,奕訢与伊格纳切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原名《照依前换和约拟定条约》,共15条,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

二、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中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经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至浩罕一线为界。

三、两国派员会勘东西两段边界,交换地图和边界线记文,拟定议定书,作为本约的补充条款。

四、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 “遇有大小案件,领事官与地方官各办各国之人,不可彼此妄拿、存留、查治。”

五、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并不纳税;新疆贸易除伊犁和塔尔巴哈台外,增辟喀什噶尔一口;恰克图贸易,俄国商人可由恰克图照旧到京,“经过库伦、张家口地方,如有零星货物亦准行销”。

中俄《北京条约》再次承认了沙俄对中国黑龙江以北领土的侵占,同时又将《瑷珲条约》规定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结果是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及其地上地下丰富的资源、沿海的深水良港等等,不复为中国所有,尽数归于沙俄。条约还规定中俄西部疆界应顺中国常驻卡伦划分,而实际上常驻卡伦大都设在靠近重要城镇的腹心地带,远离国境,故这一规定又为沙俄侵占中国西北的大片领土埋下了伏笔。此外,条约中有关通商贸易的条款,为沙俄向中国倾销商品敞开了大门,使许多长期经营中俄贸易的中国商人受到沉重打击。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沙俄迫签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鲸吞中国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清咸丰十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随后沙俄政府立即利用该约来巩固和扩大其侵略利益。根据条约第三条规定,沙俄于1861年6月逼迫清政府订立了《勘分东界约记》,完成了对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兼

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5月28日清将奕山与沙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将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瑷珲条约》是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点击查看:瑷珲系满语“

中国历史 沙俄图霸伊犁地区,逼签《里瓦几亚条约》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又称中俄《伊犁条约》或《崇厚条约》),是清政府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崇厚经过半年多拖沓的外交谈判,于1879年(清光绪五年)10月2日与俄国外交代表在黑海附近的里瓦几亚签订的关于返还伊

中国历史 法国逼签《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清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于北塘登陆,而清军却连战连败,以致塘沽、大沽、天津、通州相继被英、法侵略军占领。到9月底,联军已进抵北京东郊。此时,清政府已经乱作一团,咸

中国历史 英国逼签《北京条约》,中国人民深陷灾难之渊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清咸丰十年)7月,英法远征军2万余人乘200余艘舰船到达天津附近海面。8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大沽炮台并占领了天津。清政府几次试图与英、法谈判,但终因英、法要价太高而归

如果康熙改变主意,或许中国领土将增加1000万平方公里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双方围绕西伯利亚划界。但是,康熙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谈判底线竟然会被来华的传教士得知,而且透露给沙俄。再加上清政府对西伯利亚的不作为,最终导致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大

如果康熙改变主意,或许中国领土将增加1000万平方公里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双方围绕西伯利亚划界。但是,康熙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谈判底线竟然会被来华的传教士得知,而且透露给沙俄。再加上清政府对西伯利亚的不作为,最终导致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大

一场特殊的天灾,中国死了300多万人,丢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0世纪的30年代初,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1930年5月至11月,国民党各派系、各军阀之间爆发了一场中原大战,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这三派军阀势力组成反蒋大联合,对抗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

清朝 沙俄掠夺中国领土

沙俄掠夺中国领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早在1850年8月和1854年4月,

中国历史 沙俄逼签《中俄密约》,攫夺中国东北的筑路权

19世纪90年代,俄国为谋求向远东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扩张势力,决定将修筑中的西伯利亚铁路改道中国东北。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0月,沙俄未经清政府同意,擅自派遣4批人员越境到中国东北各地勘测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