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段玉林人物传,段玉林生平事迹,段玉林评价
Posted 物
篇首语: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段玉林人物传,段玉林生平事迹,段玉林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段玉林人物传,段玉林生平事迹,段玉林评价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段玉林在洪湖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他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是湘鄂西苏区和红军创始人之一,是湘鄂西人民爱戴的卓越领导人。
段玉林,又名书甲,一九○○年生于湖北省石首县北二区叶家垸(港子村) 。祖居监利县段家长岭,因饥寒所迫,祖父、父亲出外谋生,开始在公安县裕公垸落脚。不久,又逃荒到芦苇丛生的叶家垸,垦荒造田,辛勤耕耘; 农闲季节外出舞狮、卖武,以维持生计。就这样凭着全家的汗水,直至段玉林出生时,已成为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户。
段玉林有一兄五妹,他排行第二,因他从小聪明伶利,祖父、父母非常喜爱,决定让他弃农习文,以求取功名,光耀门庭。
段玉林七岁时,入叶家垸私塾就学,后转横沟市读书。同时在父亲段声达的悉心指点下,从小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刀枪棍捧,样样精通。成为文武兼备,闻名叶家垸的人物。
一九二三年,段玉林到武汉中学就读时,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北伐军攻占武汉后,国民党中央政府在武昌设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段玉林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毅然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军校在政治总教官、共产党员恽代英的领导下,革命空气非常浓厚。段玉林在校内积极参加了反对国民党右派和反动的孙文主义学会的斗争,在校外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一九二七年五月,夏斗寅叛变,率部进攻武汉,军校奉命改编为中央独立师,随叶挺部讨伐夏斗寅。段玉林随军出征,参加了讨夏的纸坊之战,他在斗争中得到锻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七月,武汉形势逆转,段玉林随军校开赴九江,按党的指示参加南昌起义未能实现,在九江被编入张发奎部第二方面军教导团,由仍留在二方面军工作的叶挺担任团长,在叶剑英率领下到达广州。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广东省委作出以教导团为主力发动广州起义的决定。十二月四日,段玉林参加了广东省委书记,起义总指挥张太雷召集的教导团二百多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秘密会议。会后,他根据张太雷团结全体革命官兵,严密控制部队,做好起义准备工作的指示,开展积极的工作,他对士兵们说: 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共产党在北伐军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千百万工农群众支持的结果。现在蒋介石背叛孙中山总理的三民主义,成为勾结帝国主义的新军阀,我们要实现孙总理之愿望,只有团结起来,打倒蒋介石。十二月十一日凌晨,段玉林参加了震撼中外的广州起义。事败,段玉林和战友们在观音山战斗中被敌人冲散,在和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决定返回故乡石首,一面寻找党组织,一面组织当地贫苦农民投入斗争。
十二月下旬,段玉林日夜兼程,经武汉回到故乡叶家垸,他奔走于亲友和贫苦农民之中,秘密的向他们介绍广州起义的经过,揭露国民党新军阀镇压革命、屠杀共产党人的罪恶行径,使他们懂得只有组织起来,拿起枪杆子,穷苦人才有出路。经过艰苦的工作,他恢复了叶家垸、三户街一带的秘密农协,并秘密发展段凤甲、杨彩章、杨焕生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二日 (旧历大年三十) 的夜晚,段玉林乘黄水套团防年夜戒备松懈,纵酒聚赌之机,率十余名武装农协骨干,迅猛地冲进团防驻地,缴获步枪二十余支。首战告捷。他在叶家垸正式组建了一支二十余人枪的石首游击队,并任队长。
段玉林率领石首游击队,活跃于三户街、冯家潭,新厂一带,他根据群众的要求,捕杀无恶不作的刘学林、易文松、汤魁甲等八个土豪劣绅,将其粮食、衣物分发给穷苦农民,恢复了新厂一带的秘密农协,有力的配合了周逸群、贺龙和石首中心县委领导的荆江沿岸的年关暴动。
二月中旬,段玉林率游击队夜袭新厂镇失利。他一面同战士一起认真总结这次战斗失利的经验教训,一面利用江北芦苇丛中的开阔地,对部队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与此同时,他还派出杨彩章等人积极寻找石首地下党组织,以加强党对这支年轻的农民武装的领导。这月下旬,段玉林和李兆龙为书记的石首中心县委取得联系。在石首中心县委的领导下,他率游击队灵活机动地转战于石首的江北和江南的河口一带。寻机打击敌人。
三月初,段玉林率领游击队员,他装扮成赶集的农夫,混入河口镇,在两名内线的配合下,摸掉了敌岗哨,然后冲入室内,击毙常练队潘队长,活捉了还来不及起床的三十个常练队员,缴枪二十二支。接着,他率部夜袭横沟市,攻打新码头,周家剅口等地团防。三月下旬,他又率游击队于小河口全歼敌一个正规排的兵力,并巧袭新厂,拔掉了敌人设于江北的顽固堡垒。
随着石首游击战争的节节胜利,游击队很快发展到一百多人,七十余枪。石首北一、北二、东二三个区的区乡农协相继建立,并于小河口建立了县农协,枪毙了东二区罪大恶极的土豪刘代夫,没收其“三千亩田分给原来佃农”①耕种,群众的情绪极大高涨,纷纷起来参加革命斗争。
一九 二八年四月,桂系军阀派驻石首的敌十八军严俊部第三团分驻县城、调弦口、新码头、藕池等地,纠集各地常练队日夜“清乡” ,推行“十家连保”法,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形势日趋险恶。段玉林为避敌锋芒,果断地率部辗转到江陵白鹭湖后,积极的支持周逸群提出的集中各地武装,避实就虚,向洪湖区域活动的主张。他率部继续向监沔转进,会合邓赤中、王尚武的鄂中特委武装,于五月二十日消灭 “峰口镇之敌,缴手枪十八支、现洋三千元,”②并召开群众大会,处决了一批土劣,没收和分配了一部分土劣财物。后来,监、沔之敌合围洪湖,周逸群率石 (首) 、公(安) 、华(容)武装回到石首,统一编为一个大队和特务队。大队下分三个中队,段玉林任三中队中队长。在极端困难的日子里,段玉林率三中队隐蔽于芦苇丛中,将游击队活动方式改为平时分散各地,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镇压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并组织童子队以探亲之名深入江北敌据点,侦察敌情;组织农协会员暗备戈矛,以随时配合游击队的行动。当敌军大举“清乡”时,则以“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的游击战术,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江北、小河口一带的秘密农协恢复,进一步发动了群众,群众常为游击队“做报信、侦探、掩护等工作”①。这时,北一区区长李厚斋在新厂组织了百余人的常练队,轮番下乡残害百姓。为拔掉这个钉子,段玉林于八月中旬,派出四十多名童子队员分别混入新厂镇,深夜以打群架为由搅乱全镇,转移哨兵视线,他乘机率三中队和二百余名秘密农协会员夜袭新厂,缴获步枪十余支和一批银元、粮食等物。敌见江北重镇新厂失守,异常震惊,随即派出大批部队进行“围剿” 。段玉林英勇地率部迎击来敌,终因寡不敌众,游击队被敌击溃。为保存革命火种,他根据石首县委指示,将游击队的长枪埋藏起来,另组一特务队,随县委行动。同年十一月,段玉林召集原游击队骨干王开福、朱祖光,谭大银、王三义、袁寿林、郭忠贵组建夺枪小组,自任组长。他们以机智灵活的战术,先后于小河口、调弦口、焦山河、五谷庙、高基庙等地夺得敌团防步枪二十二支、子弹八百余发。夺枪小组有智有勇,吓的敌人惶惶不安。
一九二九年初,段玉林正式重组石首游击队,并按石首县委的部署,率领游击队活跃于小河口、杨波坦、桃花山,调弦口一带,乘虚打击团防,肃清匪患。二月,他率一侦察小组扮成樵夫,翻山越岭,在当地农协会员的配合下,打垮了陈楚生百余人的土匪武装,缴获步枪五十余支,其余小股土匪闻风逃窜,安定了民心。游击队在斗争中发展到三百余人,一百四十余枪,军威大震,小河口、袁家铺、桃花山一带的根据地开始由点联成片。游击队由秘密进入公开活动。白天,段玉林和游击队员分散在群众之中,和群众一块参加生产劳动,发动并组织群众抗交苛捐杂税,建立乡工农政权; 夜晚则集合出击,捕杀劣绅地主,打击下乡的官府人员及小股团防武装。
为适应日益发展的武装斗争形势,一九二九年初,段玉林组织了十多名铁、木修理工人,创办了石首游击队修械所,专事修理机械,制造火药和土枪土炮。他还发动游击队员,利用战斗空隙,人人动手,用火药、钉子、碎铁、引线等自造了大批酒瓶手榴弹和三门土炮,为创办湘鄂西“红军兵工厂”奠定了基础。
三月下旬,鄂西特委根据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决定,将江陵、石首、监利三县的游击队合编为游击大队,下辖两个中队,石首、江陵两县合编为第一中队,段玉林任中队长。
游击大队成立后,段玉林按照特委作战部署,率领部队开赴石首,活跃于石首的大江两岸。四月中旬,他亲率三十余名机智勇敢的战士,化装成清明祭扫的群众深入河口镇,全歼其团防后,又于桃口击溃了陈家典赴路家铺“清乡”的常练队。
为开辟石首江南的根据地,段玉林将游击队分布于河口一带,发动群众,恢复和建立农协组织,召开贫苦农民大会,号召大家组织起来消灭团防。四月二十三日,他率一中队及千余名赤卫队员,夜渡江南,包围了屯子山敌团防局,团防局长袁福阶利用群众的迷信观念,命令他控制的所谓 “神兵” ,口念咒语,手持大刀,气势汹汹地向游击队和农协会员反扑。部分群众见状,心情非常紧张。段玉林一面鼓励大家英勇杀敌,一面端起步枪,接连击毙冲在最前面的两个“神兵”。当“神兵”后撤时,他抽出大刀,高呼着冲杀的口号,带头冲入敌阵,一连杀死三个“神兵”,打破了“神兵”刀枪不入的鬼话。顿时,游击队员和群众斗志大增,将“神兵”全部歼灭,攻占了江南要地屯子山、沙岭子等地。此时,石首城敌人慑于游击队的声威,仓惶向公安方向逃窜,游击队连夜进占县城。次日,段玉林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没收土豪粮食、财物分给穷苦农民; 镇压反动官吏,“又在狱中放出了七十余人,士气为之一振”①。
四月底,一中队主动撤出县城,向藕池进击。由于侦察不及时,在管家铺与敌遭遇,“敌以两团之众”将游击队“层层包围”②段玉林指挥部队突围出来,损失很大,仅剩枪二十余支。此后,段玉林根据特委指示,将一中队分为一、三两个中队,分别在江陵、石首两县农村,边游击边整顿,以谋发展。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壮大自己,段玉林率部避免与敌正面冲突,埋伏在群众之中,摸清敌人弱点,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后方,捕杀土匪,镇压土豪劣绅,围歼小股敌人常练队,缴获长短枪四十二支; 继而进逼石华堰和华容的墨山铺等地。均取得胜利。与此同时,他积极筹款购回枪四十五支。仅一个月的奋战,一中队很快从挫伤中崛起,又发展成为百余人的游击武装。
段玉林率一中队在石首游击期间,在袁家铺筹办了石首红色医院。他写信从武汉请来了原在武汉的同学,著名内、外科医生汪佰扬,张本芝、梅齐芳等人,由汪佰扬任院长,张、梅等人协助主持院务工作; 他还从当地招收聘请了十余名医务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红色医院初具规模。不久,鄂西特委迁至石首后,便将石首红色医院扩编为湘鄂西苏区“红军医院”①。
石首游击队修械所和红色医院的创办,以小河口、袁家铺为中心的石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大大震惊了敌人。五月下旬,敌两个正规连在陈家典团防队的配合下,分乘一艘轮船和两艘民船开到小河口,妄图扑灭革命火焰。为保卫根据地,段玉林率部在数千赤卫队员的配合下,乘敌疲备不堪,立足未稳之机,将敌包围于张家台。他沉着果断,首先指挥射手击毙其指挥官。敌人失去了指挥中心,阵容顿时大乱“小河口一战,敌人全部消灭,没有漏网一个”②此后,敌军“非常害怕,不敢深入内地”③使东一、东二、北一、北二四个红色区域,发展成为湘鄂西地区一块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为鄂西特委迁至袁家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月,鄂西特委在宜昌遭到破坏,周逸群将特委机关迁至石首袁家铺,将洪湖游击队和石首、江陵的游击队分别编为第一、第二两个大队,段玉林任第二大队队长。
二大队建立后,段玉林积极开展了部队的各项建设。他在各中队设立了党代表并建立了党团支部,积极发展党员,使“游击队中党员占大多数,非党群众只有小部分”④。他反复强调部队必须听从党的指挥,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大队和中队均设立士兵委员会,通过士兵群众组织对士兵的阶级教育等工作,使士兵不仅是革命的战斗员,而且是群众的组织者宣传者。自觉地执行党的纪律和政策,主动积极的参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管理。中队和大队还设立巡查队,每队三人,由士兵轮流担任,负责纠正违犯纪律的官兵。段玉林在大小会议中反复强调了官兵平等的意义,宣布严禁肉刑,规定官兵均以指挥员、炊事员和同志相称的制度。他还建立了战后总结制度,并普遍推广批评会的方法,每次战斗后充分发扬民主,士兵公开批评,指挥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增强了指战员的政治和军事素质,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七月初,段玉林率二大队集中于石首,利用季家嘴和路家埔一带的芦苇、棉田、高粱地为掩护,粉碎了国民党石首县县长龚振鹏和陈家典率领的常练队对小河根据地的“清剿”。随后,又以诱敌深入的战术,于根据地内的沙口子“消灭五十师一连的兵力”①,缴获新枪七十余支。同月下旬,鄂西特委为进一步扩大湘鄂西苏区,决定加强各县地方武装力量。段玉林以大局为重,从二大队抽调一部分骨干分赴南 (县) 、华(容) 、安(乡) 、公(安) 等县组建和加强对地方武装的领导,从而壮大了游击队的声威,开辟了一批新的苏区。
八月初,敌一艘运送武器的轮船从宜昌沿江而下,开往敌据点新堤镇,段玉林得到情报后,迅速和赤卫队负责人制定了伏击计划。他指挥二大队和赤卫队员埋伏于季家嘴一线,江堤下数门土炮封锁江面; 江堤上刀枪林立,杀声震天。敌惊惶失措,轮船搁浅,运往新堤装备白极会地主武装的九十支九响步枪,十一箱子弹和一个押送排的武器,全被我缴获。不久,二大队整编为鄂西游击总队第二大队,下辖三个中队,共四百余人枪,段玉林任大队长。
鄂西地区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形成,使敌惊惶失措。敌湘鄂西绥靖区派彭启彪独立十四旅,纠合各县地主武装,在这年秋后,向江陵、石首、监利、沔阳、华容根据地疯狂“清剿”。段玉林派三中队开赴江陵坚持游击战争,他亲率主力于石首一带与敌周旋。十月初,他和九月到达石首的孙一中、许广达指挥二大队,于一弓堤伏击了敌章汉卿部一个营,歼敌一百七十余人,缴步枪一百四十余支,轻机枪三挺。接着夜袭新厂,击溃徐代桢的常练队,营救出七名被捕的红军家属。后因环境险恶,段玉林率部转战华容,出奇制胜,全歼砖桥、板桥常练队,二大队“日益发展,并且扩大了红色区域”①。
十一月二十四日,遭受二大队沉重打击的石首、公安、华容三县团防联合纠集五百余人,乘船抵小河口大肆烧杀,妄图一举摧毁我根据地。此时,二大队仅一中队百余人枪留在根据地,敌我兵力十分悬殊。段玉林分析了敌情,认为敌军人数虽多,但都是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缺乏统一指挥; 而根据地军民斗志旺盛,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击溃敌军。他在芦苇丛中召开了简短的群众大会,他说: 要生存,要保卫红色区域,只有战斗,把敌人赶出根据地。他布置群众准备好武器,打出所有的红旗,乘敌人分散放火抢窃之机,毅然指挥一中队和千余赤卫队员兵分三路,冲出芦林,英勇反击,全歼来敌。缴获敌轮船一艘,步枪四百余支,花机关五十余挺。战斗结束后,段玉林将“俘虏的团丁百余人放回去一部分”①发给路费并宣布了投降受奖,来去自由的宽大政策。进犯的敌军中不愿与红军作战和拖枪投诚的日益增多。小河口一仗,大伤了敌人的元气。“自此以后,石首的常练队没有单独向我进攻的能力了”②。
为了扩大战果,十一月底,段玉林率二大队一部趁江陵团防戒备松懈之机,渡江北上,夜袭熊家河、马家寨、观音寺,均获胜利,使江陵豪绅地主惶惶不安,群众运动重新得到了发展。
十二月,鄂西党的二大后,特委根据中央指示,将鄂西游击总队改编为红军独立第一师,辖两个纵队。“石首红军为第二纵队,纵队司令由段玉林担任。其下辖四个中队”③,枪五百支。独立师组建后,为打通江陵、石首、监利交通线,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段玉林率二纵队奉命自石首进军江陵,收编了熊家河常练队一个分队,攻取江陵重镇普济观和沙岗,获枪七十余支。
一九三○年二月五日,独立师一、二纵队会师监利汪家桥,宣布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下辖三个纵队,段玉林任二纵队司令、红六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红六军组建后,段玉林率二纵队和一纵队一道,连克江陵的龙湾、熊口、老新口和张金河等重要集镇。在龙湾组织群众选举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并宣布对当铺实行“二十元以下无本取当,二十元以上无利取当”①的政策。接着他指挥部队连克监利之新沟嘴、沔西鱼洋镇和潜江县城。三月中旬,他率部和一纵队分两路跨江南下,连克藕池、调弦口、石首县城等城镇、缴枪六百余支,提高了党和红军的声威,极大地推动了石首、公安、华容、江陵等县群众的革命斗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为鄂西五县联县政府在调弦口成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月份,段玉林奉命率部和一纵队一道挥师北上,相继攻克沔阳的仙挑、天门的岳口等地。后又奉湖北省委关于向汉阳发展,以配合鄂豫皖红军进攻武汉的命令,折向东进,先后攻克汉川的系马口和汉阳的蔡甸。不久,一、二纵队分别改编为十六师和十七师,段玉林奉命调鄂西联县政府工作,负责组织、整顿、训练苏区各县地方武装,以巩固和扩大红色区域。
一九三○年九月,段玉林根据鄂西特委指示,于石首组建了石华联县指挥部,并任指挥长。指挥部辖三、八两个大队,共六百余人枪。负责保卫设于石首的特委和联县政府的安全,相机扩大苏区,实行特委“完成地方暴动”②的计划。红二军团南征时,他指挥三、八两个大队和地方武装积极配合主力作战,牵制和打击敌人,乘胜发展至荷花嘴、三仙湖一带,解放了华容、南县全境。
蒋、冯、阎军阀混战结束后“湘鄂川边清乡督办”徐源泉,趁红二军团南征远离苏区之机,指挥五个师、七个旅,共三万余兵力,采取分区重点围攻,步步为营,逐步“清剿”的方针,分数路向洪湖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围剿”。
为加强对敌斗争的统一指挥,粉碎其围攻。段玉林奉命于十一月初在石首桃花山,将石首、华容、公安、南县等县的地方武装整编为江右军,并任指挥。江右军辖三、八、九、十大队和一个特务大队,共千余人,八百余枪,成为洪湖苏区反“围剿”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艰难的反“围剿”斗争中,段玉林发动、组织群众严惩了鲇鱼须反动地主马忠春、刘旅凡,打击了反动分子的嚣张气焰。他率部采取夜袭、伏击、围困等战术,主动打击敌人,先后两次全歼进占茅草街之敌,击毙敌团防局长王云芳;四次收复华容县城,击溃万庾守敌。翌年二月下旬,为牵制敌兵力,保卫鄂西苏区首脑机关的安全,他率部重创话岭岗、板桥等地之敌后,转战石首之江北,并一度攻克新厂,歼敌一团,使敌军非常恐慌,不敢随意下乡烧杀。由于江右军在运动战中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牵制了江南之敌,有力地配合了洪湖苏区军民的反“围剿”斗争,粉碎了敌军第一步重点围攻江北苏区的计划。
徐源泉对洪湖苏区的第一次“围剿”被我军粉碎后,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又重新纠集重兵,发动了对石首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一九三一年三月一日,敌四十八师张振汉一四二旅黄、芮两团和一四三旅一部,自公安斗湖堤经高河厂、横堤市分两路向石首重镇藕池进逼,形势十分紧张。为了保卫苏区领导机关驻地,段玉林奉命率江右军和石首地方武装共两千余人,顽强地阻击敌近三个正规团的进攻,歼敌数百人,拉开了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序幕。藕池失守后,他率江右军趁着大雾,击退了敌新十一师一部的进攻,俘敌百余,迫敌退守梅田湖。
此役之后,为牵制敌兵力,段玉林根据特委决定,率江右军在华容、南县一带,灵活机动地“运用游击战术,各个击破敌人,并发动广大群众将敌人驻地紧紧地拖着,断绝敌人的交通,扰乱敌人的后方”①。进占了万庾、十三溪、注滋口、明山头、乌嘴等地,迫使重占高基庙、鲇鱼须之敌向藕池和梅田湖一带收缩; 向调弦口推进之敌,也后退了十余里。进而推迟了敌军合围特委机关和联县政府所在地调弦口的计划,为湘鄂西特委重新布置反“围剿”斗争赢得了时间。
段玉林为了分化瓦解敌军,组织部队作了大量的宣传品,通过各种形式散发到敌军中。敌军士兵看了“穷兄弟不打穷兄弟”; “反转枪口打死长官者,赏洋百元”; “拖机枪一挺参加红军的,赏洋二百元”; “拖步枪一支参加红军者,赏洋二十元”②等宣传品,军心涣散,整连、排、班拖枪投诚者,屡见不鲜。
三月二十二日,湘鄂西苏区首府调弦口失守后,段玉林率部于桃花山一线负责保卫撤至九佛岗一带的特委和群众的安全。这月底,段玉林指挥江右军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形,采取口袋战术,将进攻九佛岗之敌一四二旅一个营四面包围,予以全歼,胜利地完成掩护湘鄂西党、政、军、后机关渡江北撤的任务。接着他率江右军继续留在桃花山,坚持反“围剿”斗争。
四月十五日,敌军分数路对桃花山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二十二日晚,段玉林和周逸群一道指挥部队,掩护万余群众和洞庭湖区委机关,从敌防守薄弱的墨山铺向洞庭湖突围。经过通宵拼杀,沿途激战,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经贾家凉亭、旗杆嘴到洞庭湖区,取得了突围的胜利。
在洞庭特区,段玉林利用洞庭湖湖面宽广、湖中浅水处芦林茂密、水路纵横交错等特点,发动渔民群众,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四月底他伏奇兵于湖面的芦林中,缴获敌从岳阳运往华容等地三船军粮; 又出奇不意地全歼注滋口、杆旗,杨林所等地团防,缴枪百余支。五月,在当地渔民的配合下,他率部乘胜进击杨剅洲等地,歼敌百余,活俘敌团长,缴获大批布匹和光洋。至此,洞庭湖区的局面基本开创,渔民、农民、樵民协会先后成立,广大群众踊跃参军,江右军由突围后的三百余人迅速恢复到千余人枪,每个大队还配备了几挺机枪。他还协助洞庭湖区委组建了三百余人枪的地方武装,基本实现了湘鄂西特委在调弦口制定的开辟洞庭特区,作为江南斗争的依托,构成南有洞庭、北有洪湖根据地,以便与敌长期周旋的战略意图。
洞庭湖区的革命火焰,极大地震惊了国民党当局。敌马昆山旅、川军张英师和南县、沅江、华容、湘阴四县团防,分乘汽艇、帆船数十只,于五月中旬向洞庭湖特区合力 “围剿”。为避实就虚,段玉林率江右军和洞庭区委部分领导骨干,从野猫岗向桃花山突围。突围中,湘鄂西根据地创始人周逸群不幸中弹牺牲。段玉林含着极大的悲痛,高呼为周逸群报仇的口号,抱着一挺机关枪,带领战士们向九佛岗之敌发动了猛烈进攻。敌李觉团猝不及防,四处逃窜。段玉林率江右军收复了九佛岗、石华堰等地,又配合石首县委恢复了桃花山、来家铺一带的根据地,重建了区、乡党政机关和群众组织,迫敌龟缩于县城和调弦口等几个孤立的据点内。
五月底,根据湘鄂西中央分局的指示,段玉林从江右军中抽调了八十六名骨干,组建了桃花山游击队,留在石首坚持游击战争。其主力奉命改编为湘鄂西警卫二团,段玉林任团长。随后,他率部冒雨攻打调弦口,给敌以重创之后,由来家铺挥师渡江,出奇制胜,歼敌两个排,缴枪五十余支。不久,警卫二团改编为红三军九师二十五团,段玉林继任团长。
七月,蒋介石乘洪湖苏区发生严重水灾和红军主力尚在均房苏区之机,调集二十四个团的兵力,向洪湖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负留守后方重责的段玉林,率二十五团主动出击,相继攻克直洛河、莲花城等地,于杨家场歼敌新三旅一个营; 八月十五日占领潜江县城后,敌四十三师肖之楚部两个团与新三旅一部向潜江反扑。面对强敌,段玉林镇定自若,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率部主动退出潜江城,利用有利地形,埋伏在城下。待敌入城时,二十五团左右出击,大败敌军,歼其一部,迫使敌军停止了进攻,恢复了潜江政权,保卫了中心苏区,有力地策应了红九师二十六团挺进天(门) 、潜 (江) 接应红三军的行动。
十月,为恢复江南苏区,段玉林率二十五团秘密渡过长江,会同石首游击队,于二十一日拂晓突袭九佛岗,将追至华容城东之状元街,歼敌三百余人,缴枪二百余支和大批粮食及军用物资。并于大旺厂、三郎堰等地,歼灭正在抢粮及屠杀群众的敌十九师、新十一师一部。段玉林率部撤返江北时,连克袁家铺、小河口、横沟市、新厂等要地,恢复了石首江北苏区,粉碎了敌军的第三次“围剿”。
十月八日,红三军回到洪湖苏区。不久,执行中央“左”倾路线的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为排斥贺龙对部队的领导,以红三军实力不足为理由,错误地取消了红三军军、师指挥机构,将部队改编为五个大团,直接归省军委领导,段玉林任二十四团团长。十二月,根据中央不能取消军部和师部的指示,红三军整编为七、八两个师和一个独立团。段玉林任独立团团长,在贺龙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一九三二年一月下旬,敌川军二十一军四个团、独立三十七旅一部、三十四师等乘红三军主力进击襄北之机,经沙市、潜江、沔阳分三路向中心苏区发动围攻。留守后方的红三军独立团,在段玉林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游击战和运动战具有灵活性、机动性和主动的优势,在潜江一带与敌周旋; 后又集中优势兵力于古网头歼敌一部,并于沔阳一带击退了敌三十四师的进攻。随后他率部配合急援后方的红九师驱敌于中心苏区之外。此时,原留均房苏区的红九军二十五师主力教导团回到洪湖苏区,与独立团合编为八师,段玉林任师长。红八师组建后,旋即投入了包围从潜江等地退守策口的新三旅之残部。敌为解策口之围,从岳口、沙洋两方出动援兵,二月二十日,段玉林率红八师和红九师一道,采取围城打援、各个击破的战术,待沙洋援敌尚未到达时,于竹沟滩击溃了岳口援敌独立三十七旅的两个营,策口之敌被迫投降。
三月底,国民党集中七个旅的部队在地主团防的配合下,向湖洪苏区发动了新的进攻。此时,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已在湘鄂西苏区全面泛滥,革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夏曦在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旗号下①,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命令段玉林率红八师与红七、九两师一道,用阵地战、攻坚战迎击敌人。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六日,段玉林率红八师参加了瓦庙集阻击战,此后,敌先后投入了十一个步兵团及若干特种兵共二万余人。我军虽前仆后继、顽强拚杀,但终于未能打破敌人的阵地。不久,夏曦又强令在瓦庙集战斗中弹药几乎全消耗殆尽的红八师,强攻驻丫角庙一旅之敌。段玉林率部浴血苦战,终因众寡悬殊,久攻未克。于是,他主动率部撤出战斗。夏曦认为瓦庙集战斗没有能够消灭敌人的主要原因是红三军中存在着“游击主义”①,指责段玉林攻打丫角庙指挥不力,擅自撤退。对此,段玉林均作了严肃的抵制。一九三二年五月,由于他坚决反对夏曦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于潜江八角庙被诬为: “国民党改组派”的罪名而被捕。红军撤退洪湖根据地前夕,风华正茂的段玉林,在翟家湾被杀害,终年三十二岁。
一九五七年,国务院为段玉林等烈士在洪湖建立了革命纪念碑,以昭示后人。
注释
①《鄂西工作报告》1929年5月16日,存湖北省档案馆。
②《逸群给伍豪信》1928年5月6日,存湖北省档案馆。
①曹壮夫: 《鄂西报告》,1928年,8月17日,存湖北省档案馆。
①《湘鄂西特委给中央的报告》,1931年2月8日于石首调弦,存湖北省档案馆。
①②《鄂西游击战争的经过其现状》 (1930年5月),存湖北省档案馆。
①《湘鄂西特委给中央的报告》1931年2月8日于石首调弦。
②③《鄂西巡视员万涛的报告》(1929年9月4日)。存湖北省档案馆。
④《鄂西工作报告》 (1929年5月16日) 。
①《鄂西巡视员万涛的报告》 (1929年9月4日)。
①《鄂西游击战争的经过及其现状》 (1930年5月)。
①③《鄂西特委的报告》 (1929年12月31日)。
②《鄂西游击战争的经过及其现状》 (1930年5月)。
①《鄂西游击战争的经过及其现状》 (1930年5月)。
②鄂西特委《三个月的工作计划大纲》 (1930年6月),存湖北省档案馆。
①《湘鄂西特委来信》,1931年3月7日于石首调弦。
②《团湘鄂西特委(给团中央) 的报告(第一号) 》1931年3月,存湖北省档案馆。
①《关于目前时局估计及湘鄂西党与红军的紧急任务决议案》 (1932年2月21日),存湖北省档案馆。
①《关于改造红军的训令》 (1932年4月) ,存湖北省档案馆。
相关参考
庞大恩,字泽普,后改名吴永康,原广西兴业县长荣乡大贺村(今玉林市葵阳乡新荣村)人,留日学生,曾在日本、上海、鄂豫皖、川陕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川陕革命根据地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朱锡昂,字识惺,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任书记,是广西早期革命运动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的一生,正如广西同志在他殉难一周年时的挽联所写的那样:“血洒玉林,芳流千古;功高八桂,痛切同侪”。朱锡昂的形象,永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彭之玉曾任湘鄂西省委常委、省政府主席、红三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等重要职务,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一)彭之玉,别名玉林,生于一九○七年三月,世居湖北省江陵县沙岗三户街
段玉裁是清代训诂学大家,一生清贫度日,潜心著学,为后人留下《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经韵楼集》等著作,对中国的音韵学、训诂学和校勘学具有深刻影响。 段玉裁生在江苏一个非常普通的耕读之家,
训诂学是中国一个非常传统的学科,其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古书词义,今日我们所学的诸如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范畴的知识点,都是经过先人研究考校而来的。所以训诂学,实际上从有了语言文学并且渐成系统之后就存在
训诂学是中国一个非常传统的学科,其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古书词义,今日我们所学的诸如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范畴的知识点,都是经过先人研究考校而来的。所以训诂学,实际上从有了语言文学并且渐成系统之后就存在
段玉裁是清代训诂学大家,一生清贫度日,潜心著学,为后人留下《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经韵楼集》等著作,对中国的音韵学、训诂学和校勘学具有深刻影响。 段玉裁生在江苏一个非常普通的耕读之家,
段玉裁简介段玉裁简介:清朝人,是当时著名的诂学家和经学家,出生于今天的江苏省,家里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其父亲是一位塾师,其外祖父就是龚自珍,虽说听着是好像应该出生于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但其父
段玉裁 段玉裁(汉语拼音:DuanYucai;1735~1815),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乡试,
下过。据中国天气网2016年1月24日报,23日广西全州、贺州、玉林、梧州苍梧、来宾金秀等多地出现了雨夹雪、下雪天气并出现了雨凇、道路结冰等现象。受超级寒潮影响,除了桂北、桂中,24日凌晨到早上广西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