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谷雄一人物传,谷雄一生平事迹,谷雄一评价
Posted 物
篇首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谷雄一人物传,谷雄一生平事迹,谷雄一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谷雄一人物传,谷雄一生平事迹,谷雄一评价
金钱不能动吾心,
权威不能动吾志。
—— 谷 雄 一
谷雄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长期从事党的军运工作,为在华北创建和发展革命武装,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任山西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平定兵变”,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与阜平苏维埃政权,在华北树立起第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因起义失败,被捕入狱,壮烈牺牲。
谷雄一,原名谷文会,曾用名谷隧、郭松仁、肖曼、苏亦雄等。一九○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北各堡村。
谷雄一的父亲谷俊杰,曾在一所药行当学徒,后跋涉千里,只身到黑龙江木兰县开荒种地,经营中草药材。谷雄一两岁时,祖父病逝,因家境艰难,随母亲搬到康庄外祖父家居住。
一九一五年,谷雄一在舅舅刘让贤、刘敬荣的资助下,进入康庄国民小学。他资质聪慧,勤奋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舅父决心供他继续求学。他遂于一九一九年考入北段村高级小学,一九二一年又考入保定育德中学。中学阶段,谷雄一在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参加了学校的进步社团社会科学研究社,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以及《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提高很快。他的追求革命真理的精神,得到学校党组织的重视和关怀。党组织负责人张廷瑞 (育德学生) 同他建立了革命友谊。一九二四年秋,中共保定市委正式成立,张廷瑞为临时代理书记。在张廷瑞等的影响下,谷雄一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学生运动,成为活跃的骨干分子。
一九二五年,上海“五卅” 惨案发生后,保定各界群情激愤。六月三日,中共保定市委在育德中学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声援上海同胞的爱国斗争。谷雄一和同学刘振刚到保定市郊的大粪厂去发动工人。他向工人们讲述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野蛮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时,泣不成声,许多工人感动得流下泪来①。六月八日,保定各学校一致罢课,六千余名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谷雄一率领粪厂工人参加了这次游行。
这一时期,谷雄一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社会的黑暗,政权的腐败,民族的危机,使他忧心忡忡。他要效法岳飞、文天祥,驰骋疆场,以身报国; 他也钦佩越王勾践那种忍辱不屈、卧薪尝胆的伟大抱负和顽强精神。他在自己的书桌上写下这样的条幅以为座右铭:
卧薪薪能刺吾心,
尝胆胆能壮吾志,
有志竟成①!
一九二五年夏,谷雄一从育德中学毕业。当时张家口和包头是国民军总司令、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的大本营。为了建立革命军队,有力地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李大钊在给中共北方区委的一封密信中,指示各级党组织选拔一批精干的政工人员去冯部开展工作②。谷雄一当时虽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在历次学生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革命热情和组织才能,已引起党组织的重视。因此,他也被党派往张家口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学习。
谷雄一在西北陆军干部学校积极宣传革命,宣传爱国主义,以团结和教育冯部的军官和士兵。他在给堂妹谷凤彩的一封信中写道: “……你可知哥哥在满目凄凉的张家口的情况吗?自从沪难 (指“五卅”惨案——引者) 发生,全国民气鼎沸,雄奔走呼号,尽在为吾华夏之复兴。而今我身处塞外却心悬九州,生活淡泊然精神快乐。”③
谷雄一从西北陆军干部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北军担任下级军官,后到方振武部任中校参谋。一九二六年九月,冯玉祥“五原誓师”后,方振武部被编为国民军联军第五军。当时在冯玉祥的部队中,有许多共产党人担任领导工作,如刘伯坚、刘志丹、李林、刘天章、张兆丰等。谷雄一和这些共产党人,特别是张兆丰保持着密切联系。这年冬天,经张兆丰介绍,谷雄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在一片白色恐怖下,共产党人被迫离开国民联军。谷雄一只身来到北京。一九二八年夏,党组织指示他利用西北陆军干部学校毕业生的资历,到商震创办的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工作,并且告诉他: 蒋介石集团的大屠杀,决不会吓倒共产党人,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掌握军队,以武装的革命打击武装的反革命的极端重要性①。党的指示,给谷雄一很大鼓舞。
商震原是陕西军阀陆建章的旧部,后投靠阎锡山。一九二八年担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后,为了扩充实力,在北京黄寺成立了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努力接近各种政治力量。这所学校吸引了不少青年,为我党在商震部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谷雄一进入军校后,被任命为军校步兵第三中队上尉区队长,很受商震的器重。
为了尽快打开局面,谷雄一对军校第一期一百八十名学员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军校中大部分青年经过大革命的洗礼,特别是从保定二师等学校毕业的学生,曾多次参加党领导的学潮斗争,思想进步,政治热情很高。于是,他以保定学员为骨干,积极开展工作,把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谷雄一还常把自己每月一百八十元的津贴费拿出一部分,救济那些家境贫困的学员。一些具有正义感的年轻教官对此很钦佩,但却引起了一部分反动军官的不满和仇视。他们串通起来,在校长商震和教育长方程钺面前攻击谷雄一,说他在学员中宣传赤化思想,收买人心,图谋不轨。面对这种强大的政治压力,谷雄一毫不惧怕。他紧紧团结广大学员,同军校中的右派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受到进步学员的赞佩。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谷雄一先后发展了二十余名党员,并秘密建立了党的基层支部。
一九二九年七月,因斗争形势的需要,谷雄一离开军校,在北平、天津、唐山一带活动,专门从事党的军运工作。这时,蒋、冯、阎及奉系军阀在华北混战,无暇他顾。谷雄一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协助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在北平、天津及冀东广大地区,组织众多的工人纠察队和农民武装小组,并在华北各派系军阀队伍中,建立起我党兵运工作的基点①。
一九三○年二月底,谷雄一制订出唐山兵变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参加兵变的主要是驻唐山的晋军李生达部段树华师所属之二一四团,唐山市一部分工人和丰润县中学的学生进行配合; 起义成功后建立北方红军第九路军。兵变前夕,谷雄一和薄一波、张兆丰、马镇北等秘密地齐集唐山,指挥部设在城内的一所妓院里。三月三日下午四时,指挥部发出了行动命令,并下达了口令: “兵变”、“红军” 。但是,由于团部一位同志不慎走露了消息,敌人立即在全市戒严,扣押了参加起义的团部通讯排全体士兵,没收了机炮连和十连的枪械子弹,使兵变计划难以实行。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谷雄一和薄一波、张兆丰等当机立断,决定撤销兵变计划,已暴露的同志迅速隐蔽起来,防止敌人的大搜捕。谷雄一身分已暴露,被敌人悬赏通缉,只得化装前往天津。
一九三○年五月,谷雄一在天津执行任务时,被敌特逮捕入狱,押送到河北省第三监狱。同时被关押在这里的还有彭真、薄一波、李运昌、徐彬如等。为了营救这批干部,党指示当时在敌人政府中工作的张友渔进行协助。张友渔通过与他私交甚厚的天津市市长崔廷献,在天津设立了“临时自新院”,张友渔兼任副院长,将这批干部由监狱移到“临时自新院”,为进一步营救创造条件。“临时自新院”每天的活动主要是学习讨论,由院长周吉昌讲解佛学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院内设立有图书室,可以自由阅读书刊报纸。谷雄一和彭真、李运昌住在一个房间里,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良好条件,学习研究革命理论,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
同年九月,奉军张学良派兵入关,阎、冯战败。趁军阀混战刚刚结束,和平移交尚待进行的混乱之机,张友渔奉党的指示,把“临时自新院” 中三十名干部全部释放出狱。
谷雄一出狱后,立即被在天津经商的堂兄谷文泉接到家中。他们两个从小在一起生活、学习,情谊深重。谷雄一被捕后,谷文泉曾四处奔波,求人说情,花钱送礼,进行营救。谷雄一到堂兄家后,谷文泉曾一再委婉劝说,希望他“不要拿着脑袋去冒风险”。但一连四天,谷雄一只是沉默不语,觉得自己的革命信念,堂兄难以理解。他在给家中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在反动派的监狱里是一名政治犯,但这并不是我的耻辱,而是革命者的光荣。金钱不能动吾心,权威不能动吾志,岂能如一叶轻舟,随波飘逐呢?”①
一九三○年十月,谷雄一参加了中共北方局在天津法租界黄家花园附近召开的政治会议,听取了北方局书记贺昌对《中共三中全会关于政治状况和党的总任务议决案》的传达。会议批评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检讨了前一时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保密关系,这次会议在传达时称之为 “秦皇岛会议”。
这次会议之前,中共北方局为了加强党对山西工作的领导,便决定将山西特委改为山西省委,刘天章任省委书记,谷雄一任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谷雄一于会议之后接到组织通知,在同年十二月从天津出发,乘火车抵达太原。
山西省委机关在太原市内一个僻静的小四合院里。“房东”孟春莲是一位从事革命多年的党的地下联络员,省委的同志都敬称她“宋大娘”。为了便于工作,谷雄一对外称孟春莲为母亲,称刘天章为舅舅,称省委委员兼团省委书记娄凝先为结拜兄弟。常来省委机关的还有宣传部长魏文伯、组织部长阴凯卿等。一九三一年四月,山西省委又改为山西特委,谷雄一仍负责军委工作。
谷雄一来到太原时,山西北部的忻县、崞县,晋中的榆次、平遥、介休,晋南的临汾、运城,太原市内的国民师范、并州大学,都已建立了党的组织。太原兵工厂、北方军官学校及山西一部分驻军中也都有党的组织活动。在白色恐怖中,谷雄一经常奔波于国民党驻山西各地的营旅之中,使党在山西的军运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一九三一年五月,山西特委召开军事工作会议,谷雄一作了军运工作汇报。他指出: 蒋、冯、阎军阀混战结束后,山西驻扎了大量的军队,他们的粮秣及一切用品都由当地摊派,给人民带来了很大骚扰和负担。同时,部队中广大士兵的生活十分困苦,特别是处于客军地位的冯玉祥所部,吃的是劣米荞面,穿的是破旧军装,有时三、四个月不发饷,还常遭受官长的打骂。这种牢狱般的生活,引起士兵的极大不满。长治、绛县、祈县子洪口和大同等地驻军都接连发生了兵变斗争。由于省委对兵运工作的重视,各军阀部队中我党的力量有了很大发展。驻平定的高桂滋部已有党员五六十人,其中不少党员都是营、连、排级军官。形势的发展对我们是有利的①。
特委在听取谷雄一的汇报后指出: “党的工作必须是在准备革命兵变的方针指导下,发展同志,组织群众,开展斗争。”②会议决定: 将高桂滋的三个团拉出来,组成红军第二十四军,在五台山一带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 同时策动商震的军官教导团和李服膺的步兵十七团起义,组成红军第二十五军。
六月下旬,正当起义准备工作按计划紧张进行之时,突然接到高桂滋部地下党组织送来的一份紧急报告,说由于上海地下党出现叛徒,高部第一团第八连共产党员排长刘玉珊被捕入狱,其他同志也引起敌人的注意,部队中的空气十分紧张。谷雄一和刘天章等特委负责人仔细分析了形势,估计了部队中的力量对比,决定: 立即举行革命兵变。他们还强调指出: 山西特委对这次行动极为重视,它的成功,将在华北点燃一盏革命的明灯,给广大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对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援。经请示中央同意,特委决定由谷雄一领导这次起义。
一九三一年七月三日下午三时,谷雄一从太原到达平定。下车以后,立即通知高部地下党组织,在城外一座坟地里召开了紧急会议。他传达了山西特委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后说: 江西工农红军粉碎敌人的第一、二次反革命“围剿”,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湘鄂赣、鄂豫皖、左右江及西北苏区也都击败了敌人的进攻。在山西,由于蒋、冯、阎军阀混战,搞得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国民党部队士气低落,要求革命的呼声愈来愈高。特委本不急于组织暴动,想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组织发动群众方面。但是,由于情况突变,万分紧急,必须赶在敌人前面行动。参加会议的同志一致同意特委的决定。
七月四日,师长高桂滋及其属下三个团长,都动身去北平给高的父亲祝寿。这无疑是起义的一个良好机会。傍晚,谷雄一继续主持会议,传达了山西特委请示中央批准的在高部举行起义的行动计划,决定在当晚十二时打响,并对起义作了具体部署。当夜十时,由谷雄一、赫光等指挥,高桂滋部第一团在消灭个别反动军官抵抗后,提前举行武装起义,激战半小时攻占了平定县政府。起义胜利了。随后,起义部队即撤出城外,绕过阳泉,北上至盂县的清城一带休整。
七月五日,起义部队集合在村外一个宽阔的场地里,谷雄一擎起两面缀有镰刀斧头的红旗,上面写着醒目的黑色大字:“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司令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政治部”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代表山西特委庄严宣布: 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今天正式成立了。他接着宣布: 任命赫光为军长,谷雄一 (当时叫苏亦雄) 为政治委员,刘明德为参谋长,刘志祥为政治部主任。部队临时编为两个团。鉴于平定周围有敌人重兵驻防,难以长久立足,起义部队稍加整顿后,即朝着群山环绕的河北省西部阜平县进发了。七月十八日,经过平山、灵寿等县,进入阜平县境。当日下午六时,击退了阜平三百余名保安团的阻截,来到县城南关的沙河滩上。
当红军到来之前,保定特委已根据北方局的指示,派人到阜平县迎接。在沙河滩上,谷雄一做了动员讲话,他说: 部队进城后,要严明纪律,公买公卖,不许扰乱百姓,本着革命纲领,发动群众,开展斗争①。
阜平县城位于大沙河北岸,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城内有五百余户人家,是一座商贾云集、物资丰盈的繁华山城。但是,由于军阀混战和地主豪绅的残酷掠夺,阜平人民却饥寒交迫,受尽熬煎。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六年起就开始在这里开展革命工作,陆续建立起城关、城南庄党的支部,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红二十四军军部的同志们在听取了当地党组织介绍的情况后,经过认真研究,决定: 在随时准备迎敌作战的同时,把部队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方面。由谷雄一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第二天,谷雄一等领导红军展开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盖有红军鲜红印章的布告和红红绿绿的标语传单贴满了城内的大街小巷,红军指战员热情地帮助群众挑水砍柴,清扫街道院落。同时召集群众大会,宣布开仓放粮。谷雄一在群众会上讲了话。他说: “乡亲们,你们知道这粮食是谁的吗? 是你们种田人的! 是穷人用血汗换来的! 我们工农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是为咱穷人打天下的。我们要把你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还给你们,以后还要平分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①当时,天津《益世报》在报道分粮经过时写道: “这一回分得粮食的约有二千余人,一般贫民向受生活压迫,个个争先恐后,四乡百姓,听到分粮消息,皆扶老携幼,纷纷来城,如此三日,城内仓库所存三百余石谷米,一发而尽,广大群众欢天喜地,齐声欢呼: 我们的救星到了。”②
红军还打开监狱,释放了全部在押囚犯。谷雄一看到这些被反动派监禁的“犯人”喜气洋洋地走出监狱大门,便站在一块石头上,大声说: “乡亲们,我们穷苦大众应当团结起来,大家一条心,消灭地主阶级,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黑暗制度,经过共同努力,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人人平等、自由,有吃有穿。为了这个目的,必须团结起来闹革命。革命是大家的事,几百人、几千人是不行的。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全国人民都起来了,清朝政府就被打倒了。”③讲到这里,他猛地挥了挥拳头,大声号召: “愿意革命的请到红军队伍里来。”④他的话,给人们以很大鼓舞,许多年轻小伙子当场报名参军。有一个青年叫罗小虎,父亲因还不起地主的债而被关进监狱。他高兴地找到了刚被放出狱的父亲,听完谷雄一的讲话,兴奋地说: “爹,红军不来,你怎能出来呢? 我要参加红军! ”父亲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说: “你去吧,好好干,这是咱穷人自己的队伍。”
在红色政权建设方面,谷雄一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群众基本发动起来之后,又经过几天的酝酿,中共阜平县委和红二十四军决定于七月二十六日联合召开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这一天,阜平县城红旗招展,无数人流汇集到旧县衙的门口。与会者除红二十四军指战员外,还有来自八十多个村庄的群众代表和城里的居民。大会开始后,谷雄一首先讲话,号召大家团结起来,自己当家做主人。会议宣布阜平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接着,革命群众团体如农民协会、小商人协会、除奸团等,也纷纷成立起来。阜平县城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革命景象。
为了巩固革命成果,贯彻苏维埃政府的决议,红军和苏维埃政府派人到县城周围村庄进行土地调查,准备发动群众分田分地,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党的政策深入人心,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华北地区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出现,给深受压迫的人民群众以极大鼓舞,使国民党反动派深为恐惧和震惊。天津《益世报》 曾专门为此发表社论,说: “太行山脉,蜿蜒千里,北可经蔚县入宣化、大同,横截北平、绥远一线,折断平绥要衢; 南可出井陉,掠石邑,下临则易县、定县可取,远征则北平、蓟县可窥。沿山城邑,均系殷富之区,土匪兼可利用。假使有共军千人,则不久即能满万,俟其羽翼养成,则包围无所施,窜扰不及防,较之江西,有过之,无不及也。”①该报还特别提到谷雄一,说他“为人智略精详,颇具组织才能”①。
这时,石友三配合两广军阀反蒋战争的计划遭到失败,全军被歼于河北衡水地区,余部沈克投降,奉命进驻河北曲阳一带听候改编。沈克原是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旧部,奸诈刁猾,十分凶险。他为向国民党政府表功,便设下毒计,派出所属二十七旅,由曲阳开往阜平的王快村,扬言投降红军,并派出代表正式向红二十四军接洽,提出收容改编的要求。
谷雄一、赫光等红军领导人曾开会研究了这件事,虽有人对沈克投降的动机提出怀疑,但大多数同志则认为沈克部是支杂牌军队,其主子石友三已经失败,他们走投无路,完全有可能投奔红军,参加革命。于是会议作出决定,接受沈部的改编要求,并下达命令,让沈克所部分别拉到阜平城附近的村庄听候改编。
八月十日,谷雄一和副军长豆宗融、政治部主任刘子祥以及苏维埃政府委员刘维廉、李兰英等率干部群众二十余人,携带牛、羊、面粉等物到敌人驻地王快村慰问。但是敌人早有埋伏,他们进村后即全部被俘。谷雄一被关押进一间低矮的农舍里。留在军部的同志一点不知道谷雄一等被俘的情况。第二天的上午,赫光军长仍按原计划带领七人到法华村受降时,遭敌突然袭击,全部壮烈牺牲。
红军和苏维埃政府遭到敌人如此重大暗算,立足极端困难,只好主动撤出阜平城,朝陕北苏区开去。
谷雄一被俘的第二天,即被解往北平“陆海空军司令行营军法处”。敌师长高桂滋得知谷雄一被俘的消息,亲自跑到北平找张学良,叫喊: 不杀苏亦雄(即谷雄一) ,难解我心头之恨。
在狱中,谷雄一面对敌人的威胁,大义凛然,从容自若,并和战友们下棋争雄,一如平日,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一九三一年八月的一天,敌人在北平西直门外护城河边,对谷雄一等下了毒手。当他和其他六位同志昂首登上刑车时。仍然不断高呼: “中国共产党万岁! ” “中国工农红军万岁! ”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六岁。
一九六一年七月一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周年之际,薄一波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高度评价谷雄一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烈士生前的战友娄凝先在悼念谷雄一的诗中写道:
献身革命意盎然,
英雄事业千古传,
叱咤风云雷声起,
犹是翩翩一少年①。
注释
①原育德中学学生刘振刚的回忆。
①访问谷雄一表弟刘光禄的回忆。
②参见《李大钊传》。
③访问谷文河记录。
①访问原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学员王兴纲记录。
①薄一波: 《张兆丰、谷雄一两同志就义三十周年祭》,载 《浩气长存——河北革命史料之二》,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①访问谷雄一表弟刘光禄的记录。
①②《平定武装起义的发动情况调查》,载山西平定县志办公室编印的《平定历史资料——平定武装起义专辑》。
①参见1931年8月5日天津《益世报》。
①③④参见《阜平党史资料》,存阜平县档案馆。
②1931年8月5日天津《益世报》。
①1931年7月8日天津《益世报》。
①1931年8月13日天津《益世报》。
①见娄凝先为谷雄一照片题诗,存太原双塔烈士陵园。
相关参考
窝阔台和拖雷都很优秀,前者却登上王位,铁木真看中他两种能力,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创立的蒙古帝国,创下历朝所未有的成绩。俗话说,“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正是成吉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竺清旦竺清旦是浙东地区早期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①,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江浙)区委农民问题委员会委员、宁绍台农民协会会长、宁波市临时政府执行
李季达李季达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部长、工人部部长兼天津市委书记。1927年11月被反动军阀杀害,时年27岁。(一)李季达,字世昌,化名李吉荣,1900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