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郭俊人物传,郭俊生平事迹,郭俊评价

Posted

篇首语: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郭俊人物传,郭俊生平事迹,郭俊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郭俊人物传,郭俊生平事迹,郭俊评价

郭俊,湖北省安陆县城关镇人,是我党初期的党员和优秀的军事干部。他参加了黄埔军校的创建工作,在东征中荣立战功,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六团少将团长,一九二七年一月,在游埠战斗中光荣牺牲。

(一)

郭俊字宇安,又名俄自。一八九七年十一月十日 (光绪二十三年农历十月十六日) 出生在一个世代从教的寒士家庭。郭俊童年时在本城搭馆读书。十三岁时,到本县北乡接官厅王家台子,跟随舅父王博泉攻读文学。这里曾是太平军战斗过的地方,他经常听当地老人们讲太平天国的革命故事,这给他幼小的心灵以很大的影响。

一九一二年,郭俊考入设在县城的省立“汉东书院”读书。他在这里受到新学教育,认识到我们国家衰弱、受帝国主义欺凌,是由于政治腐败、科学落后、工业不发达等原因。为此,他曾想学习工业,走工业救国的道路。毕业后,他赴京报考,被北京高等工业学校录取,但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担负各项费用而辍学。后来,他考入官费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学习。

一九二○年,因直皖战争的影响,保定军校停办,郭俊又被迫回到家中。社会的现实使他对个人的未来、国家的前途感到茫然,对军阀混战十分厌恶。此时,“五四”新文化、新思潮在各地风起云涌,郭俊为了探求真理,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等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同年,郭俊在家中与胡玉贞女士结了婚。

一九二一年秋,保定军校复课,郭俊返回学校。学习期间他与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同学金灿(金佛庄)交往密切,相互砥砺,立志做一个新军人。并和四十余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了一个以探求救国真理、促进中国革命为宗旨的“壬戌社”(因他们将在壬戌年毕业) 。后来,又与恽代英在湖北武昌创办的“利群书社”取得联系,经常购阅进步书籍,钻研革命理论,并刻苦攻读俄语。经过反复的探索,他终于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唯一真理。于是,他于一九二三年,郭俊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纪念这件有意义的事,他将这年出生的长子取名“保定”①。

一九二二年,郭俊在保定军校第八期步兵科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驻军第一混成旅,充任见习排长,驻防安陆、随县一带。在随县参加剿匪时,配合各部将寇令邦匪部一举歼灭,初显军事才能。后提升学兵连连长,调往孝感负责训练入伍新兵。他在湖北从军期间,上级党组织曾派共产党员李之龙与他秘密联络,进行革命活动。当时,他为了保密,常用“俄自”

①郭俊烈士堂妹郭幻如、长子郭令文提供。

别号署名,同李通讯联络。

(二)

一九二四年一月,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并着手筹建陆军军官学校 (即黄埔军校) ,郭俊经党组织委派奔赴广州,参加创办军校的工作,担任第三队第一区队长。为了适应当时迅猛发展的革命斗争形势需要,军校把学制缩短为半年,修订了典、范、令和战术、兵器、筑城、地形和交通通讯五大教程,各科目齐头并进,进行着艰苦而又紧张的教育训练。郭俊勤勤恳恳,忠于职守,态度和蔼,联系群众,向学生传播军事技术,宣传革命道理。他经常对学员们讲: “要早日建立起我们革命的军队,就要求我们刻苦学习,尽快地学会军事技术。”我党办的《向导》报,他经常传递给思想觉悟较高的学员们看,增强他们学习和革命的自觉性。在郭俊的影响下,学员们懂得了刻苦学习军事技术的重大意义,任务再重,训练再苦,不害怕,不退避。他们高唱黄埔军校校歌: “怒潮澎湃,红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情绪高昂地进行军训。

在训练中,郭俊对学员要求非常严格,但从不打骂和轻易处罚他们。一次列队出操时,有个学员迟到了,按照纪律应受到处罚。当郭俊弄清了这个学员是因发烧拉肚子来晚了的情况后,他不但不批评,反而还当众表扬了这个学员带病坚持训练的精神。

郭俊喜欢和学员们促膝谈心,善于运用富于哲理的话语启发学员,没有一点官架子,学员们对他感到亲切,都愿意和他接近,在郭俊的熏陶下,他那个区队的学员很多被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物,现在山东、湖北政协任职的他的两个学生,均已九十高龄,至今对他仍念念不忘。他们说: “郭俊是我们的好老师。”中央军事科学院院长阎揆要说: “在黄埔军校时,学员对区队长郭俊很满意,很拥护,我当过他的传令兵。他带兵很有办法。他如果不死,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①

郭俊在黄埔军校担负着秘密开展党的工作的任务。由于校内国民党右派的阻挠和限制,活动非常困难。那时,他常常利用课余、夜间、野外散步等各种机会和多种形式,单独秘密地进行党的活动,有时,郭俊也利用星期天休息的机会,组织他那个党小组的学员,到广州东皋大道的一个礼堂,去听党内的各种报告。在这里,郭俊等还听到了第三国际派来的首席政治顾问鲍罗廷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演讲。

一九二四年十月,广州发生了商团叛乱事件。英国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伯和佛山大地主陈恭受,组织武装商团,同革命势力相对抗。他们筹集巨款,向西欧订购大批军火,计有枪械一万余支,子弹四百三十余万发,由丹麦轮“哈佛号”运载来华。孙中山获悉后,电令黄埔军校协同海军进行拦截扣留,黄埔学生立即投入了扣械的斗争。郭俊率领着他的区队的学员配合海军参加拦截“哈佛轮”,把枪支弹药押运到黄埔军校。为防商团夜袭,郭俊又同学员一起巡逻放哨,严加防范。后来商团张贴布告胁迫孙中山下野,并以陈恭受为司令,调商团军密集广州西关,准备对革命政府进行反扑。他们凭借西关的层层铁栏和木栅,防守森严。受命平叛的滇军和湘军未能攻破。孙中山命黄埔学生军投入战斗,郭俊遵照命令带着区队学员,随军校的另两队学员开赴广州,组成平定商团叛乱的中央革命委员会的卫队,协同工团军、农民自卫军及滇、桂、湘、赣包围西关,进行夜战火攻,迫使商团缴械投降。郭俊率领的军校学生兵,打得沉着勇敢,无一伤亡,胜利返校①。

正当军校各方面工作节节顺利发展的时侯,校内革命与反动的斗争也日益尖锐起来,斗争集中反映在“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两大组织之间的对立上。

“青年军人联合会”是周恩来同志发起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一日正式成立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宣言号召: 革命军人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军阀的统治。“青军会”的主要负责人在学生中有李之龙、蒋先云、徐向前、陈赓、左权等; 在教职员中有金佛庄、郭俊、茅延祯、胡公冕等②,它公开提出的任务是: 巩固统一战线,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革命活动。“青军会”出版了《中国军人》、《兵友必读》会刊和杂志,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统一战线,为提高军人的政治觉悟,团结青年军人拯救中国而献身。

由国民党右派戴季陶、王柏龄等人组织的“孙文主义学会”,公开与“青军会”相抗衡,它赤裸裸地干涉和破坏“青军会”的活动,指责“青军会”是共产党的御用工具,叫嚷要清除“青军会” 中的共产党员。自此,军校以两大组织之间的分歧与斗争反映出来的革命和反动的斗争日益尖锐和明朗化了。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郭俊和“青军会”中的共产党员团结国民党左派,用大会演说和画漫画等形式,揭露王柏龄及其一伙右派打击共产党人、破坏国共合作、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种种罪行,使这个教授部主任王柏龄丑态毕露,威风扫地。

王柏龄龟缩鳖潜,大长了革命师生的志气。“青年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会员发展到二万多人,造成很大影响。在讨伐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中,各军中的“青军会”在瓦解敌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陈炯明自一九二二年背叛孙中山后,盘踞广东东江地区,接任了北洋政府粤军总司令之职,部将有叶举、熊略、钟景堂、林虎、洪兆麟、谢文炳等。全军约十万余人。盘踞东江,依赖着帝国主义和段祺瑞政府的军事援助,伺机进攻广州,推翻革命政权。为了粉碎陈炯明的反动阴谋,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组织武装力量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一日举行了第一次东征,参加东征的有粤、湘、滇、桂等军,主力军是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新装备起来的黄埔军校学生军的两个教导团,共三千多人。郭俊任第一教导团第三营第七连连长,随黄埔军校学生军参加第一次东征。在行军中,郭俊认真执行周恩来“组织官兵向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宣传”的指示,沿路开展“打倒帝国主义! ” “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 “为拯救东江人民而战”的宣传,他们所到之处不拉夫、不筹饷、不住民房、公平买卖。一次,郭俊所在连的官兵到一个村庄扎营时,烧了农户的柴,当时主人不在家,郭俊亲自留下一张纸条说明,连同所付柴款一并压在桌子上。

部队向淡水挺进时,郭俊的连担负尖兵任务,敌洪兆麟部在淡水城内部署了一个旅的兵力,为其主力集结进攻广州作准备。发现此情况后,郭俊立即向团部报告。同时,积极主动地做好该连官兵准备迎战的思想动员工作。二排长李仙洲是山东人,因不习惯南方生活,想去北方工作,郭俊发现后跟李促膝谈心,晓以道理,使其乐于吃苦,安心出征。

二月二十五日拂晓,黄埔军向淡水城发起进攻,郭俊率全连官兵顽强攻击。激战至正午,一团首先攻入城内,经过一场巷战,歼灭和俘虏了全部敌军。不久,敌人后续部队出动万余兵力,疯狂反扑。军校教导第二团团长王柏龄见敌势凶猛,连连后撤。蒋介石的指挥所从城内撤到城外高地上,郭俊率全连战士担负右翼掩护,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指挥所的安全。当时敌军数倍于我,情势十分危急。在此紧要关头,周恩来派共产党员陈赓率领学生军迎敌,经过一场激战,终于阻击了接近淡水城的敌军。接着第一团迅速组织和指挥部队,向城外敌人发动反攻。时近黄昏,敌人把我一团误认为是从城里溃逃出来的自己人,未予阻击。等到弄清真象后,黄埔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起刺刀冲杀,敌人手足无措,纷纷败退。黄埔军乘胜追击,杀得敌人狼狈逃窜,溃不成军。黄埔军迅速控制了整个潮汕地区,名声大振。郭俊率部随黄埔军到达海丰时,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盛会欢迎。

在迎战陈炯明主力洪兆麟部五万余众反攻潮汕时,郭俊所率七连系主攻部队之一。战斗中,郭俊发挥了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在冲锋中身负重伤,他仍坚持战斗,最后弹中胸腔,倒在血泊中。战斗结束后,在阵亡烈士的遗体中找到他时,他已生命垂危。

十月上旬,革命军举行第二次东征时,郭俊伤愈归队,被编入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升任一营营长,编属东征军第一纵队。在攻取惠州要塞的战斗中,郭俊所在的一师为总预备队。经过反复变换战术,主攻部队终于打开缺口,冲进城内。郭俊率部随即入城,同敌人进行巷战,经过三十个小时的浴血奋战,号称“南国第一天险”的惠州,终于为国民革命军所占领。

在战斗中,郭俊十分注意扩大党的组织,发展觉悟高的官兵入党。他发现一营副营长侯镜如革命性强,作战勇敢,便对侯重点培养。当部队攻克惠州进驻之后,郭俊便和周恩来一起在西湖关帝庙秘密地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①。

攻克惠州后,郭俊被提升为三团党代表。郭俊率部由平山、白云进入海丰时,遭到洪兆麟、谢文炳部七、八千敌军的袭击。在遭遇战中,郭俊率第三团奋勇抵抗,伤亡很大。郭俊动员后备力量全力投入战斗,侦察队从右侧冲锋,抄敌后路,特务连正面增援,第三营向敌人密集的郑家桥冲锋,敌腹背受击,终被击溃。三团以少胜多,胜利地结束了海丰战斗,为完成统一广东,巩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三)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强迫在第一军中工作的全部共产党员退出该军。此时,郭俊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一军军长何应钦以准备让郭俊去苏联学习为借口解除了他一团团长职务。后来,由于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郭俊没能出国学习,仍留广州。他在党的领导下,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宣传党的主张。为北伐战争的开展,为祖国的统一而奔走。不久,郭俊被委任为黄埔军校术科总教官①。

这年六月五日,国民政府通过北伐案,为了保证十万北伐大军的各项军需,六月三十日,国民政府成立了兵站总监部,郭俊被委任为第一兵站监 (少将军衔) ②,主管一军兵运、兵器、粮秣、被服、军饷、医疗等各项后勤工作。七月九日,正式出师北伐,兵站随大军北上,经韶关、郴州、衡阳,抵达长沙。虽然战斗紧张,后勤工作繁重,郭俊从不松懈。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千方百计保证了各项供给。为了加强对战地医院的管理,防止贪污舞弊行为,他在长沙物色了一名年轻有为的医务工作者,安排到兵站医院当司药。郭俊对他说: “你的职务虽小,但责任重大,一是要管好医药的进库、发放; 二是要掌握医院的情况,发现贪污舞弊行为向我汇报。” 由于郭俊工作深入,秉公无私,严格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堵住了贪污行为的发展,保证了野战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郭俊非常注意军纪,处处为人表率。一次,有个副官领来一个妓女介绍给郭俊,郭当即严肃地指出: “一个官长如不能作表率,怎么要求部下执行纪律,没有纪律怎么能称革命的军队。”在从湖南浏阳向江西铜鼓行军的路上,他发现一个士兵与小贩争吵,立即策马上前了解,发现是因买水果吃少付了群众的钱。他便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当即责成那个士兵按市价付清欠款,并对兵站全体官兵进行教育。他说: “我们是革命的军队,革命的军队就应该不同于军阀的军队。古人云: ‘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 ,我们肩负着消灭军阀势力,统一国家的重任,行军的前方,就要进入大山区,物资比较困难,但我们一定不能侵犯民众的利益,只有坚持铁的纪律,民众才能拥护我们,才能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使全体官兵受到很大的教育。后来兵站行军,军纪严明,他们每到一处,都受到人民的拥戴。

一九二六年九月,北伐军开始进攻江西,与号称拥有二十万兵力的孙传芳部展开激战。因战争需要,郭俊被调离兵站,任第一军第二师六团团长。同年十一月初,郭俊率部属随东路军在江西全线发起总攻,相继攻克九江、南昌。一九二七年一月进入衢洲。孙传芳垂死挣扎,派孟昭月统率韩光裕等五个师,布防于汤溪、兰溪、游埠、淳安一线,妄图阻止北伐军继续东进。东路军前敌指挥部决定进行汤(溪) 、兰(溪)战役,扫清东进障碍。郭俊所在的二师主攻游埠。游埠守敌共有七千人。一月二十九日拂晓,战斗展开。郭俊率六团打右翼,由桥头江进攻青峰山、市园以北地区之敌,敌以兵力和装备之优势进行顽强抵抗。初期战斗进展缓慢,郭俊奋不顾身,率部与敌拼杀。最后将预备队、工兵统统投入战斗,终将顽敌 击溃。下午五时,追敌至裘家埠、邓家坪一线。敌军再凭借一条衢江支流,隔河坚守。郭俊挑选一个排健壮的士兵,趁黑夜泅水过河,摸掉敌哨兵,夺取敌前沿阵地的机枪,对敌方一阵猛烈的扫射,敌措手不及,一片慌乱,全线溃败,胜利地结束了这次战斗。是役俘敌三百余人,缴获山炮三门,机枪、步枪四百余支。可是,郭俊却不幸腰部中弹,因伤势过重,在转往衢洲抢救途中,光荣牺牲①。

北伐军进攻浙江前,郭俊曾给家属写信,言明抱负: “这次打仗为扫除军阀,解救民众,我不为官、不为财、不怕死,只为革命拼一死战。”郭俊言行一致,视死如归,以身殉职。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为革命的献身精神。

郭俊灵柩运到衢洲,各界民众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给郭俊追赠中将军衔①,以彰英烈而慰英灵。后按家属要求将遗体运回原籍,由安陆县政府举行公葬,棺木葬于县城东门外文昌楼下。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追认郭俊为革命烈士。

郭俊烈士浩气长存,永垂不朽!

注释

①访问阎揆要谈话记录。

①访问侯镜如、李仙洲谈话记录。

②覃异之: 《黄埔建军》,载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

①访问侯镜如记录。

①访问郭俊烈士堂妹郭幻如、长子郭令文记录。

②访问覃异之记录。

①《北伐战争全史》,第51页,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藏书;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复印 《游埠战斗总结》 (1928年)。

①参加游埠战斗的原第1军第2师第6团王楚的口述记录。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我军唯一一位女特级战斗英雄,拒绝所有人追求,终生未婚

相信年龄大一点的人都看过一部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对片中主角女扮男装的高山,大家肯定也都印象深刻。在现实中,高山是有原型的,就是我军唯一一位女特级战斗英雄:郭俊卿。郭俊卿1930年生于辽宁凌源县,父亲

中共人物传 胡波人物传,胡波生平事迹,胡波评价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

中共人物传 刘英人物传,刘英生平事迹,刘英评价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中共人物传 郭亮人物传,郭亮生平事迹,郭亮评价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中共人物传 罗明人物传,罗明生平事迹,罗明评价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中共人物传 黄道人物传,黄道生平事迹,黄道评价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中共人物传 王昭人物传,王昭生平事迹,王昭评价

王昭,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天井村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二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三六年后担任中共平山县委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

中共人物传 陈为人人物传,陈为人生平事迹,陈为人评价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中共人物传 余泽鸿人物传,余泽鸿生平事迹,余泽鸿评价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中共人物传 竺清旦人物传,竺清旦生平事迹,竺清旦评价

竺清旦竺清旦是浙东地区早期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①,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江浙)区委农民问题委员会委员、宁绍台农民协会会长、宁波市临时政府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