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黄爱人物传,黄爱生平事迹,黄爱评价
Posted 物
篇首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黄爱人物传,黄爱生平事迹,黄爱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黄爱人物传,黄爱生平事迹,黄爱评价
黄爱是湖南劳工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一九二二年一月,壮烈牺牲在军阀赵恒惕的屠刀下,他和庞人铨是中国最早为无产阶级奋斗而死难的先烈。
(一)
黄爱,字正品,号建中,生于一八九七年 (清光绪二十三年) 九月,湖南常德人。父亲黄一尘,是个乡村知识分子,有四子一女,黄爱是最小的一个儿子。父亲虽有几亩田产,生活并不宽裕,但总想让聪颖伶俐的黄爱多读点书,以图将来有所作为。
黄爱七岁时,在常德县第四小学校启蒙。其后,家境日益穷困,待到他小学毕业时,父亲已无钱供他继续升学,遂被送到一家商店当学徒。
黄爱辍学后,仍然一心向往着进学校读书。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他给在热河政界做事的二哥黄瑞清写了一信,说:“我幸受了二十世纪的小学教育,稍明白了一点事,如何肯就从此罢休? 况且营商是专门牟利的,充其量弄得个衣丰食足,独善其身罢了。是这样人生有什么价值?现在深入其境,目经商场的一切鬼怪现象,尤其一刻难过,又如何能终身从事此道呢?家庭不是不许我继续求学,只不过是经济上不可能,只要你能应我最低限的经费,我情愿去做一个苦学生。”①从这封信可以看到,少年时期的黄爱,就已经认定人生的价值决不是独善其身。他对商场里唯利是图的现象深恶痛绝,渴望继续求学,追求真理,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有热血的少年。这封信深深地打动了他的二哥。依靠二哥的接济,他得到了继续读书的机会。
一九一三年丹桂飘香的时侯,十六岁的黄爱背着简单行装来到长沙,考入了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他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入学后,刻苦勤奋,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学业上,不管是严寒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总是如饥似渴地埋头苦读。四年以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湖南电灯公司当技术工人。在工作中,他踏实苦干,勤于实验,获得了工人们的赞许。该公司的长沙电流分配全图,就是他反复实测绘成的。但他并不满足,仍想进一步深造。在电灯公司干了一年多时间,便决心离开工厂,前往京、津一带,继续寻找读书的机会。
一九一九年春,黄爱插班考入了天津高等工业学校。不久,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黄爱和天津爱国青年闻讯涌上街头,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行动。五月十四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黄爱参加了学联会执行部的工作,担任周恩来主办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编辑。他办报观点鲜明,反帝态度坚决,工作又能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常常得到学联干事和评议员们的好评。
八月间,山东镇守使马良残酷地镇压人民、枪杀回教救国会会长马云亭等的暴行,激起了山东和华北各省人民的公愤,不少地方纷纷派代表进京请愿。黄爱是天津学生第二次请愿代表之一。二十六日,北京学生会同天津请愿代表共三四千人,浩浩荡荡向北洋政府总统府进发,在新华门前被军警包围,露宿三天,饮食断绝,部分代表遭逮捕。黄爱因中暑下痢非常厉害,到京后即被送往朋友处调养,才未遭反动军警的毒打和拘捕。后来他每跟同学谈及此次请愿时,常以自己未能同军阀走狗直接搏斗而引为憾事。
请愿失败后, 天津学生界普遍有了新的觉醒, 开始认识到, 要爱国, 就要推翻封建军阀统治, 改造社会。 但怎样改造, 主张则多种多样。 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的青年认为, 专向政府作温和的请愿是一件傻事, 主张作激烈的斗争。 他们打算组织“牺牲十人团”, 以天津各界联合会代表团的名义, 带着“最激烈否认北京政府”的传单到总统府门前散发, 准备让政府枪毙, 以流血来唤醒人民, 来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 此时的黄爱,极端痛恨强权, 思想激进, 是提倡这种主张中的一个, 是“牺牲十人团”成员之一。后来由于天津各界联合会的阻拦,才使他们的打算没有实行。 另一种观点认为,要根本改造社会, 必须唤醒学生和民众的觉悟, 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周恩来、邓颖超、谌志笃、郭隆真等人就是这种主张的中坚力量。 为了实行唤醒民众觉悟的主张, 他们在天津学联办公室成立了革命团体觉悟社。 黄爱虽然不是觉悟社成员, 但他反帝、反军阀、 要革命、 不畏艰险等基本点与觉悟社成员是相通的, 所以他与觉悟社社员之间关系较为密切, 尤其与周恩来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被认为是觉悟社的社友①。
九月底,天津各界联合会联络各省区代表为山东问题发动第三次请愿。十月一日,天津、南京、武汉、河南、湖南等七个省区代表三十二人,又齐集于北京,强烈要求北洋政府严惩镇压爱国运动的山东军阀马良。黄爱又以天津学生联合会代表身份参加了这次斗争。他与各地代表在新华门前伫立了一天。总统徐世昌闭门不出,拒不接见,却在当晚十点钟,出动军警百余人,逮捕了全体代表。黄爱被捕后,在狱中仍积极进行活动。他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死的勇气,深为同学们钦佩。正义战胜了强权,在各地人民的声援下,三十八天后,北京政府被迫释放了他们。当他回到天津时,学校当局假借他旷课太多,予以除名。坐牢、失学,并没有扑灭他的革命意志,倒增加了他奋斗的精神。从此,他立志弃学,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
一九二○年初春,他离开天津到北京,认识了李大钊,加入了工读互助团。不久,他又请李大钊介绍,由北京赴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并在《新青年》杂志社替陈独秀做缮写、校对工作。在上海期间,黄爱耳闻目睹社会的腐败现象,进一步激发了他对那些祸国殃民的官僚军阀的痛恨。此时,苏俄十月革命后的情况,在报刊上时有介绍,马克思主义已有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正在深入。黄爱密切注视这些情况和动向,在陈独秀影响下,开始注意苏俄十月革命的经验,又取得陈独秀的赞助,决意回湖南身体力行地去从事劳工运动,准备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条改造社会的道路来。这时,他恰巧连续接到父亲和哥哥催其归家的来信。六月的一天,他离开上海,经南京、汉口回到家乡——常德,九月中旬又来到长沙。在长沙,黄爱走访了毛泽东、何叔衡。在何叔衡的赞赏和支持下,他在《通俗日报》上发表了《告工友书》一文,并立即与志同道合的同学、老友庞人铨等,进行创建湖南劳工会的准备工作。
(二)
五四时期的黄爱是坚决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主义者。他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强权政治极端仇恨,对压迫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深恶痛绝,对欧洲资产阶级启蒙学家鼓吹的个性解放、自由平等,非常向往,对先辈们曾经描绘过的“太平盛世”、“大同世界”梦寐以求。然而究竟怎样达到理想的境地,究竟用什么思想指导工人运动,他仍是茫然无知,正处在摸索之中。
五四时期各种思潮和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等等,就象打开了闸门,潮水般地涌进中国。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而造成的长期与外界隔绝的中国青年,对于这些舶来品均视为新鲜东西,什么书都看,什么学说都去接触。黄爱也和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把各种学说都取来学习,兼收并蓄。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传入中国较早,流行很广,它标榜反对剥削,主张实行共产,反对专制政府,鼓吹绝对自由,很适合充满革命狂热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胃口。而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专政,这对于尚没有与工人相结合,没有工运经验的知识分子难予理解。黄爱在浏览各种思潮学说时,有一段时间对无政府工团主义较感兴趣,接受了某些无政府主义观点,并体现在他最初从事工人运动、组织湖南劳工会的活动中。黄爱是湖南真正的劳工团体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他当过机械工,对工人疾苦比较了解。当年湖南工人每日劳动十二小时以上,有的长达十六小时。而工人工资却微乎其微,矿工每日工资合铜元二十七枚,纱厂拣花工只合二十枚,根本不够养活自己。而这点微薄工资,也往往是不值钱或不兑现的“官票”、“乌票”和“市票”,变成一堆废纸。资本家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激起广大工人要求团结起来,进行反抗,“劳工团结”、“劳工神圣”成为工人们的普遍口号。黄爱、庞人铨等顺应工人的要求,立志发起创立“本着心思体力的本能用在技术上,而能得生产的结果的劳工”组织①。黄爱为创建这样的组织四处奔波。经过他艰苦努力,终于克服军阀政府、资本家及各方的层层阻挠,于一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省教育会坪正式成立了湖南劳工会。在成立大会上,黄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指出“本会纯是自动的组织,打破领袖和男女界限的”工人团体。劳工会的成员,决心“本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自觉自决,朝着光明的路上走去”②。会议通过了劳工会简章,选举了各部主任和评议员若干人。劳工会设有评议、教育、出版、交际、调查、介绍、俱乐、会计八部。黄爱任教育部主任,庞人铨任出版部主任。他俩均为驻会干事。
此时,黄爱生活非常艰苦,有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但在湖南劳工会成立时,他与庞人铨把身边仅有的二百八十文铜钱,全部拿出来作为劳工会的资金。后来,人们赞誉这种艰苦创业精神,称劳工会为“二百八十文起家的劳工会”。
湖南劳工会会址,在皇仓街帷楚化学社。会徽是: 在红底中心画着地球,地球上重叠着“劳工”两字,象征着地球的主人是劳工,在红色的道路上要实现全世界工人的大团结。
湖南劳工会成立之初,会员多是甲种工业学校、楚怡工业学校、第一职业学校等技校的毕业生。 在斗争中, 随着劳工会威信的提高, 第一纱厂、造币厂、黑铅炼厂和土木、缝纫、理发、建筑等行业工人也逐渐加入。甚至一些封建把头、监工、手工业主, 在反对华实公司垄断第一纱厂的洪流里也混进来了。到一九二二年一月第一纱厂举行罢工时,会员达三千人左右。 不仅会员成份复杂, 而且领头人观点极不一致。黄爱、庞人铨虽沾有无政府主义观点, 但终究是纯洁、正直、勇敢的有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青年, 王光辉、谌小岑当时则相信无政府主义。由于会员复杂, 领头人观点认识不一, 组织又不严密,这就为尔后劳工会的分化种下了祸根。
劳工会成立后进行的第一个重大活动,是收回湖南第一纱厂公有运动。湖南第一纱厂位于长沙湘江西畔的银盆岭下,是一九一三年从湖南银行提拨二百余万元筹建的公办企业,后被军阀谭延闓将该厂股权承租给湘商华实公司。一九二○年,赵恒惕上台,又接受华实公司贿赠股本五万元,继续承认其承租权利。华实公司因无力单独经营,又将其中部分股权,转租给湖北资本家赵子安,并由赵任经理,从湖北招募工人。湖南地方工商业家早已不满华实公司的垄断,即以华实资本不足为由,主张取消华实租约,另招湘股。当劳工会发起纱厂收归公有运动时,他们也极力赞助,企图借用工人力量,打破华实公司的垄断,继则取而代之。
一九二一年三月六日,黄爱等十人被湖南劳工会会员推为收回纱厂公有运动代表。八日,黄爱等发表“反对纱厂商办”宣言,指出: “湖南三千万人的膏脂兑来的第一纱厂,完全的利益都归到几个商人的荷包”,我们“誓死反对” 。宣言质问赵恒惕为什么将湖南三千万人“唯一的生产机关”,“轻轻的拱手送掉”?质问承租第一纱厂的华实公司,为什么把湖南人民共有的一个生产机关,“硬要掠夺去”? 并表示:“无论何人,纵有吃人不见血的手段,我们总有最后对付的方法”。宣言要求赵恒惕省政府立即取消同华实公司的租约,由“湖南三千万人里面推出有工业技术的人管理”①之。
“反对纱厂商办”宣言发布后,省长公署恼羞成怒。他们一面打电报给纱厂经理赵子安,说“纱厂急待开工,请驾速莅,湘劳工会无理取闹,即行制止”②。一面发出训令,对劳工会恫吓说: “纱厂事业,为吾湘一线生机,既不使丧失主权,复不容借词破坏”③,“近查有劳工会代表黄剑白、庞人铨、王光辉、黄爱……等发布传单,出名反对,殊属不合”; “该劳工代表等,不得借端阻挠,倘敢故违,定即查拿究办,决不姑容”④。省长公署还以“过激党”、“受人利用”的帽子加在劳工会头上; 复又拢络政客、绅商组织“调解委员会”,企图诱使劳工会妥协。
黄爱等劳工会领导人,不为军阀压力所屈服,三月十六日起草了劳工会呈文,指出湘省工业“决不容少数商人垄断”,恳请“取消华实公司承租契约,收回纱厂公办”⑤。十八日,劳工会又发表宣言,列举华实公司“(一) 垄断利权; (二)妨害金融; (三) 违约招股; (四)违约用人; (五)不用女工; (六) 丧失主权; (七)违约接收; (八) 暗阻湘股;(九) 苛待湘人; (十)绝无天良”①的十大罪状。二十日,劳工会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游行中黄爱登台演讲,说“我们这回游街的宗旨,无非在收回纱厂的利权”;并誓言“非达到收回这个厂利权的目的不放手”②。当时,湖南《大公报》充当赵恒惕的喉舌,攻击收回纱厂公有运动。黄爱等又向报界发表声明,进行反击。声明宣布劳工会“对于华实,非专为用人问题,系志在打破其资本家的专利行为”,“工会全体之反对华实,系为湖南全体人民着想,绝不受人利用,且绝无主使之人”,“劳工会主张纱厂公办,绝对不是官办”,“无论各方压力如何,工界人等决不退缩,必达到与华实解约为止”③。
四月十三日,劳工会鉴于赵恒惕及华实公司对他们的要求置之不理,愤而约集长沙各工厂工人及各工校学生近三千人,到第一纱厂示威,迫令华实公司毁约。工人、学生抵厂后即将各门把守,包围纱厂办公室,质问经理赵子安: “汝欲安全返鄂,还是欲办湖南纱厂? ”赵子安慑于群众威力,只得承诺“不办湖南纱厂”,并当众扯毁华实之经理聘约和出具“不办湖南纱厂”的自愿书。华实公司副经理向森、董事彭祖植也被迫立誓: “决计不承租湖南三千万人民的第一纱厂。如敢再违,任凭湖南工界打死无论”④。随后,愤怒的群众押着赵、向、彭等人到湖南省财政厅毁约。赵恒惕闻讯,即派军警数百人驱散示威群众,当场捕去劳工代表四人,同时派兵一排驻扎纱厂,通令工人上工。反动当局还应华实公司的请求,到处捕捉黄爱等劳工会领导人。二十八日,黄爱等被捕入狱。
此时,原来参与反对华实公司垄断纱厂利益的绅商眼看劳工会遭受挫折,无利可图,转而与华实公司妥协,以求利益均沾。劳工会的工人群众和黄爱等则继续奋斗。黄爱早有牺牲一己以殉纱厂问题解决的坚强意志。五月一日,他在狱中开始了绝食斗争,并下定决心: “我的生命,终必为劳动运动一死”①。他身系囹圄,心怀劳工会,时刻关心着劳工会的工作和五一节的活动。同日,他在狱中写信给庞人铨等会员说: “游艺大会今天举行了么?念念。” “现在会中一切事情很盼望你们竭力维持”②。他叮嘱战友对于纱厂问题,宁肯奋斗而死,不可趋于投降式的和约,即使保不住劳工会,也在所不惜。
黄爱被捕后,庞人铨组织劳工会会员到处宣传控诉、揭露赵恒惕的罪恶行径,并派出代表质问赵氏。赵恒惕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乃于六月八日将黄爱等人释放。那天,数千工人、学生都去欢迎。黄爱当场演讲: 我们“入狱出狱不算什么,此次湖南纱厂公有问题,不过是放起码炮的运动。来日方长”,我们“光明而且伟大的事业,正赖努力”。他提醒大家,“不特要注意现在军阀、财阀打成一片; 且当防范绅阀之专横,阻碍社会进步。至此后纱厂问题,如果不得公允解决,专为少数人所垄断,于大多数生产者无丝毫利益,则将来湖南社会革命,难免不以纱厂问题为起点”③!黄爱的演说,表达了他坚定的斗争意志和对斗争前途充满信心。也说明了他开始觉悟到受了绅商的欺骗,被绅商所利用;初步认识到军阀、财阀是勾结在一起的,要反对华实公司的垄断,必须首先反对赵恒惕军阀政府继续承认毕实的经营权利。
黄爱出狱后,华实公司曾托人向黄、庞试探,愿以每月薪金三百元,聘他俩为“高等顾问”。面对金钱的利诱,黄爱诙谐地说: “殊不知我们只有干劳工运动的命,却不希罕享做‘高等顾问’的福”。华实公司仍不死心,见劳工会经济困难,又指使董事陈友梧向黄爱表示: “我愿意捐助五百元,做一个名誉会员。”黄爱冷笑道: “入会并不要会金,五百元大款,不愿承受。且君等非工人,请加入其他冒牌的工会吧!”①
收回纱厂公有运动归于失败,但黄爱等领导的劳工会反对华实公司及赵恒惕军阀政府的斗争并未结束。黄爱说: “从前敌人方面向本会要求条件上的妥协,这是诱骗的行为本会没有承认。因为我们很知道劳资两阶级不容许有调和的余地”②。黄爱、庞人铨等坚信: “湖南永远会要落在我们工人手里”③。
(三)
革命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就能更快地接受马克思主义。黄爱从惨痛的失败中猛醒过来,认真地清理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他在狱中时,就曾写信给庞人铨: 要“趁着这个安闲,好好的把思想组织起来,着笔做几篇文章”,要“多看几本书,救救知识的饥荒”①。他从亲身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是不可分的,政治斗争是取得经济斗争胜利的前提。他对无政府主义的怀疑增长了,对马克思主义亲近了。他渴望马克思主义者的帮助,经常主动向当时在长沙从事社会主义运动的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劳工会的活动情况,争取他们的指导。
毛泽东、何叔衡也非常重视和关心劳工会。因为当年长沙有产业、手工业工人七千余人均在劳工会的影响之下,其中三千人左右参加了劳工会。虽然劳工会成员复杂,但真正的工人群众是绝大多数,又有象黄爱、庞人铨这样纯洁的青年做领导,争取劳工会,把他们的工运活动引上正轨,是很必要的。于是,毛泽东在一段时间里,把注意力放在劳工会,对其中的先进分子,重点培养,紧紧依靠。他多次找黄爱等人谈心,热情赞扬他们反抗资本家和军阀的勇敢精神,耐心帮助他们分析“纱厂风潮”失败的原因,对他们没有严密的组织,只作经济斗争,没有远大政治目标的工人运动方针进行了批评。同时,还经常选送马列主义书刊给他们看,使他们懂得用阶级斗争的理论去教育工人,指导行动。一九二一年,毛泽东还特邀黄爱、张理全去安源,考察安源工人的生活状况和要求。他除了自己经常帮助、教育劳工会的骨干成员,还指定中共党员同他们保持经常的联系。毛泽东后来回忆他同黄、庞的关系时说:“在许多斗争中,我们都是支持他们的。……并且通过协商,阻止了他们许多轻率和无益的行动”①。
劳工会成立周年时,毛泽东在《劳工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所希望于劳工会》的文章②,肯定了劳工会取得的成绩,指出: “劳工会这一年的艰难缔造,在湖南劳动运动史上已写完了头一页,现在开始写第二页了。我愿这第二页上写的要大不同于第一页,材料更鲜明,意义更新鲜,章法组织更完备”。文章针对劳工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希望: 一是劳动组合的目的,不仅在团结劳动者以罢工手段赢得增加工资、缩短工时等胜利,“尤在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大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二是工会组织要有民主产生的全权办事机构,劳工会职员太多,分部太繁,权力太分,甚不妥当。三是为加强工人对工会的组织观念和工人自己养活工会,准备罢工基金及选举基金,必须缴纳最低限度的会费。文章最后以“各尽所能,各取所值”、“全世界劳动者团结起来”③等马克思主义的口号,鼓励劳工会会员进行新的战斗。
在毛泽东等的耐心帮助、教育下,黄爱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他在一九二一年十月写的《劳工周刊》发刊词中就鲜明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发刊词公开声明主办《劳工周刊》的“目的是促进劳工们 ‘阶级斗争’ 的觉悟;鼓吹 ‘劳动组合’ ”,它“完全是为着被掠夺而过非人生活的劳工们说话,绝对的反抗资本阶级的压迫”; “绝对的防止 ‘地域’ ‘帮口’ 的谬说的流传”。“总之,我们是为人类大多数的劳工们谋最大的幸福”①。黄爱等还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改组了劳工会,把原来各工团的合议制,改变为“书记制” ,将过去的八部集中为书记、教育、组织三个部,由这三个部的委员组成执行委员会,黄爱任书记部委员,庞人铨任教育部委员,张理全任组织部委员。黄爱还敦请毛泽东助理会务,接受毛泽东“小组织大联合”的主张,改组了基层组织。黄爱在《敬告本会员诸君》一文中说: “ ‘小组织大联合’ 是我们工人准备向资产阶级作战第一步的计划,这是工人人人都应该有这怀抱的”。“此后应兴革的地方虽多,究之,各工团成立工会,要算是唯一的、最大的、紧急的事体”②。于是,黄爱等领导劳工会内各工团,按照产业或行业联合的原则进行改组,先后成立了土木、机械、印刷等十多个工会。会员也交会费了。
由于毛泽东等人的帮助,黄爱在总结自己从事工运的惨痛教训中,洗刷了无政府工团主义等思想影响,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并于一九二一年冬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湖南劳工会也曾一度变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湖南团领导下的工人群众组织。黄爱入团时,曾庄严地宣告: “我现在觉得我的前途有无限光明” ! “我决定洒我的热血,作第一个牺牲者,去换得自由来。将来世界都能享着自由,这不是我最大的希望么!”③从此,黄爱以无产阶级战士的姿态,英勇战斗在湖南的政治舞台上。
(四)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美、英、日、法等帝国主义在华盛顿召开“共同支配中国”的太平洋会议。与此同时,列宁在莫斯科筹备组织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阴谋并做好赴莫斯科代表的选派工作,中共湖南支部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一方面与黄爱等劳工会领导人协商,要湖南劳工会派出代表随同各革命团体代表团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另方面,建议由劳工会出面,发起反对太平洋会议的游行示威。黄爱按照中共湖南支部的意见,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
十二月二十五日,长沙举行了有土木、机械、纺织、印刷、理发、第一纱厂、黑铅炼厂、造币厂、铁路工人等十八个团体八九千人参加的反对太平洋会议的集会和游行。黄爱任大会主席,庞人铨任游行示威的总指挥。会上,黄爱报告了太平洋会议的由来以及工人对于太平洋会议应取的态度和应有的觉悟。他说: “今日是我们工友们反对太平洋会议的游行大会,很能够使我们对于工界的将来,极抱乐观。不过,那万恶的太平洋会议,准备实行国际资本主义的太平洋会议,我们固然要竭力反对。万恶的资本家,万恶的资本家政府,我们也一样要竭力反对。我们不但要把我们湖南的劳工团体,坚强地团结起来,我们更要联合全世界的全劳动阶级,准备实行全世界的大革命”①! 大会揭露太平洋会议是强盗分赃会议,喊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际资本主义”、“我们的朋友在俄国” 、“世界是工人的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身先士卒向资本主义总攻击”等口号。会后举行游行示威,黄爱英姿勃勃地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亲自率领大队高呼口号,散发传单。据当日记者报道,“他们那种震地惊天、掀波撼岳的高叫,实在很可以表现湖南民族的刚毅伟大的精神呵! 他们那雪片似的传单,不下三十余种,二十万份,飞布全城。劳工会的‘老虎的和平’ 的传单,从经济的立场,揭穿太平洋会议的内壁,鼓吹阶级斗争,鼓吹劳动者武装,鼓吹全国、全世界的劳动者的大团结,色彩是很鲜明的”①。在全国很有影响的这次集会和游行示威表明,黄爱及其领导下的湖南劳工会,已把政治斗争放在首位,跳出了只作经济斗争的小圈子。黄爱还曾积极支持长沙理发工人、泥木工人、湘鄂印刷局工人的罢工斗争,成为湖南早期工人运动的积极领导者。黄爱等领导的工人运动,狠狠打击了长沙的资本家和湖南军阀赵恒惕。尤以反对太平洋会议的政治性举动,吓坏了赵恒惕。赵说: “他们一喊一万多人,如果要造反,岂不就造反么?”②从此,赵恒惕蓄谋杀害黄爱、庞人铨。他诬蔑劳工会是“过激党的总机关,是鼓吹工人哗变的总机关” ,决心“非解散办人不可”③。
一九二二年一月,春节在迩。湖南第一纱厂工人要求按照沪、汉等地纱厂的规定,年终发给工人双薪,遭到华实公司资本家的拒绝。工人气愤已极,于十三日下午六时全体罢工,群聚总经理室,再作请求。厂方即令厂警殴打工人。工人怒不可遏,与厂警搏斗,并向厂方提出十一项条件,限十五日答复,否则决不上工。华实公司资本家对工人的正义要求置之不理。
事情发生后,黄爱立即驰往太平街华实公司办事处提出质问和警告。随后又以劳工会名义亲临省署,当面质问赵恒惕:为什么“省宪” 刚公布几天,庆祝会之红灯来熄,就惨无人道地镇压工人?
劳工会的坚定态度,使华实公司资本家坐卧不安。于是华实公司总经理与早蓄杀机的赵恒惕明来暗往,布设圈套,密谋杀害工人领袖。华实公司的经理、董事们一面装着笑脸,请黄爱、庞人铨出面调解; 在调停中,悄悄取出二千元支票,企图收买黄、庞。一面以五万元巨款贿赂军阀赵恒惕,要求武力对付。黄爱、庞人铨不为金钱所利诱,当场把支票掷于议事桌上。
十六日晚,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黄爱、庞人铨与华实公司老板在劳工会继续谈判。深夜两点钟,赵恒惕派来全副武装的士兵百余人,突然包围了劳工会,将黄爱、庞人铨逮捕。赵恒惕害怕工人闻讯暴动,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于十七日凌晨四时,将黄爱、庞人铨惨杀于长沙浏阳门外。黄爱被砍三刀后,仍用尽最后力量高呼: “大牺牲,大成功!”①为工人阶级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黄、庞牺牲后,湖南劳工会堕入了无政府主义者手中,成亍无政府主义团体。
(五)
风雪带着黄、庞惨遭杀害的噩耗席卷湖南和全国。长沙城里万民啜泣,许多劳工会会员,立即跑到劳工会门口失声痛哭。他们冲进内务厅、财政厅等衙门,向赵恒惕军阀政府提出严重抗议。深宵白昼,常有工人和学生到黄、庞棺前哭祭。工人酝酿罢工,学生议论罢课,反抗赵政府的残杀政策。赵恒惕如临大敌,岗警如林,全城戒严,狂叫“工界罢工,杀工界;商界罢市,杀商界; 学界罢课,杀学界”①。军阀的高压政策,吓不住悲愤的人民。广大湖南人民在中共湖南支部领导下,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悼念和斗争。
黄、庞被害的当天,湖南工界三万一千人发出《通电》,对赵恒惕诬陷黄、庞“盛倡无政府主义,假劳工会名义,煽惑人心”,“收买枪枝”,乘冬防吃紧,“希图扰乱治安”②的所谓罪状进行了有力的批驳,明确指出: “黄庞二君平日亦未闻有提倡无政府主义之言论。若夫学说之研究,则世界各国从来无禁止之者,固不得以其研究无政府主义之学说,即谓其有提倡无政府主义之行为也”③。毛泽东先后在船山学社亲自主持召开了两次黄、庞追悼会,对他们的生平及其被害经过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印发了纪念黄、庞特刊。赵恒惕将湖南的报纸严密封锁,不准登载与此有关的报道。毛泽东领导的湖南支部,立即将李立三从安源调回长沙,指示他往常德,动员黄爱六十多岁的父亲同去上海,向各界控诉赵恒惕的暴行。他们到达上海后,将赵恒惕惨杀黄、庞的详情及其罪恶,在上海、广州、北京各地报纸上披露无遗。随后,毛泽东借赴上海之机,帮助流亡在上海的湖南劳工会会员,组织反赵运动,动员国内名流学者,抗议赵恒惕的残暴行径。
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各地掀起了追悼黄、庞,抗议赵恒惕摧残工运罪行的浪潮。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致电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要求南方政府立即惩办赵恒惕。中共北方区委机关报《工人周刊》连续发表几十篇悼念黄、庞的文章和报道,揭露军阀赵恒惕实行“省宪”、“自治”的虚伪面目,鼓励湖南人民起来推翻赵氏的统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黄、庞被害发表宣言,指出: “现在湖南军阀赵恒惕已开端杀害我们底健全分子了! ……各地资本家、军阀底残酷举动,是一致的呢! 我们要谨慎地防备呀! 中国劳动者团结起来呵! 世界劳动者团结起来呵”①! 社会知名人士李书诚、邵力子等通电责问赵恒惕,为什么要杀害黄、庞二君? 并警告其以后不能再有此类惊人之事发生。蔡元培愤怒地说: “我们后死的人,就有两种最直接的责任,一是完成两先生还没有做成的事业;二是替两先生复仇”; “这一回的事变,直接加害的是赵恒惕,那就应该把赵恒惕来偿命”②。天津学生五百多人,聚集在黄爱生前的学校——天津高等工业学校,举行追悼会,散发了抗议军阀暴行的传单。广州召开的追悼黄、庞大会,由十二个工会组织发起,五千多人参加,林伯渠还送去了挽联,上面写着: “看举世方以金钱造罪恶,唯二君能将颈血洗乾坤”①。此外,北京,上海、武汉、济南等地的群众以及日本东京的留学生,也都举行了追悼会,甚至募集捐款,支援湖南工人运动。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高度评价了黄、庞牺牲的意义及其革命活动,一致议决将每年一月十七日黄、庞殉难纪念日作为“中国劳动节”,号召各地工人纪念他们,继承他们的遗志。一九二三年一月五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又发出《通知》,明确指出:黄爱、庞人铨是“中国第一次为无产阶级奋斗面死的先烈。我们当纪念不忘”。《通知》确定的纪念办法为:“(一) 各工会当十七日那天可一律悬旗; (二)发传单寄各报馆发表; (三) 开会”②。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每逢黄、庞牺牲日,长沙和全国许多地方,都召开纪念会,或发行纪念刊物。
对于黄、庞的一生以及他们壮烈的牺牲,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报《先驱》第十五期,赞扬黄、庞“是我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好团员,中国无产阶级最能奋斗的指导者” ,“全国学生的先觉”。李大钊在给《黄庞流血记》写的序言中指出: 黄、庞的死,是死得有意义的。他们不是为了自私的目的而死,“乃是为救助他的劳动界的同胞脱离资本阶级的压制而死,为他所信仰的主义而死。” “黄、庞两先生,便是我们劳动阶级的先驱。先驱遇险,我们后队里的朋友们,仍然要奋勇上前,继续牺牲者愿做而未成的事业”。“中国社会运动史的首页,已由黄、庞两先生用他们的血为我们大书特书了一个新纪元!以下的空白怎样写法,要看我们的努力了”①。周恩来与黄爱是五四运动中生死与共的战友。一九二二年,周恩来在旅欧期间,得知黄、庞牺牲的消息,极为悲愤。他在给国内战友的信中写道: “正品 (黄爱) 的事,真是壮烈而又悲惨。这不仅在中国为创见,便在世界劳动运动中也是仅见。我们对于友谊的感念上,不免要有点悲伤; 但对他的纪念,却只有一个努力”; “得到正品这个死耗,更使我的意念十分坚决”。他把黄、庞比作“中国的卢、李” (即德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卢森堡、李卜克内西,一九一九年一月十五日被德国反动政府杀害) 。为了纪念死难的战友,周恩来写了《伍的誓词》,表示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同时写了《生离死别》的诗悼念黄、庞: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
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它,
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
种子撒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②。
黄爱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第一支战歌,激励着湖南和全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踏着他的血迹奋勇前进。就在这年下半年,湖南和全国出现了第一次工运高潮。
一九二七年一月,湖南人民隆重公葬了黄爱、庞人铨、黄静源①、汪先宗②四位革命烈士于长沙岳麓山。
注释
①转引自翦去病: 《黄爱、庞人铨事略》,见1922年《血钟》 “五一增刊”。
①1977年9月胡华等访问谌小岑谈话记录。
①《我们的账》,载《黄庞三周年纪念册》,1925年1月出版。
②1920年11月22日湖南《大公报》。
①1921年3月9日湖南《大公报》。
②④1921年3月14日湖南《大公报》。
③1921年3月13日湖南《大公报》。
⑤1921年3月16日湖南《大公报》。
①1921年3月18日湖南《大公报》。
②1921年3月21日湖南《大公报》。
③1921年3月25日湖南《大公报》。
④1921年4月14日湖南《大公报》。
①1922年3月23日北京《晨报》副刊。
②黄芝岗: 《黄庞二先烈和湖南劳工会》 (1962年4月)。
③1921年6月10日湖南《大公报》。
①湖南《劳工周刊》 (1922年2月17日)。
②《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2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11月版。
③《湖南印刷工会成立纪事》,载《劳动佳节》,1921年5月1日。
①黄芝岗: 《黄庞二先烈和湖南劳工会》 (1962年4月)。
①斯诺: 《西行漫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12月版。
②参见李锐: 《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2月版。
③黄芝岗: 《黄庞二先烈和湖南劳工会》 (1962年4月)。
①1921年10月22日湖南《劳工周刊》。
②1922年1月13日湖南《劳工周刊》。
③1922年3月4日湖南《劳工周刊》。
①翦去病:《黄爱、庞人铨事略》,载1922年《血钟》“五一增刊”。
①《血祭的五一节的复仇檄文》,载1922年5月1日《血祭的五一》。
②③黄芝岗: 《黄庞二先烈和湖南劳工会》 (1962年4月)。
①谷茨: 《用鲜血书写新纪元的人——黄爱烈士小传》,载《新湘评论》1981年第12期。
①③1922年2月17日湖南《劳动周刊》。
②李大钊: 《黄庞流血记》,见1922年3月25日北京《晨报》副刊。
①《青年周刊》第6号,1922年4月。
②北京《晨报》副刊,1922年3年23日。
①《广东工界追悼会实录》,1922年4月18日。
②《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2集(上册)。
①北京《晨报》副刊,1922年3月23日。
②中国革命博物馆: 《纪念周恩来总理》文物选刊(6)。
①黄静源任安源工人俱乐部副主任时,1925年10月在安源被军阀方本仁杀害。
②汪先宗1925年11月在株州领导农民运动时,被军阀赵恒惕部队杀害。
相关参考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王昭,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天井村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二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三六年后担任中共平山县委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竺清旦竺清旦是浙东地区早期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①,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江浙)区委农民问题委员会委员、宁绍台农民协会会长、宁波市临时政府执行
李季达李季达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部长、工人部部长兼天津市委书记。1927年11月被反动军阀杀害,时年27岁。(一)李季达,字世昌,化名李吉荣,1900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巫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拚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①(一)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仁,乳名自林,一九○五年三月十五日诞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平侨乡黄茅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岁半丧父。左权八岁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