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黄彰人物传,黄彰生平事迹,黄彰评价

Posted

篇首语: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黄彰人物传,黄彰生平事迹,黄彰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黄彰人物传,黄彰生平事迹,黄彰评价

(一)

黄彰号文波,祖籍广东南海县,一九○一年十月二十日,生于广西贵县覃塘区西山乡方竹村。父亲黄继福、母亲张氏,靠蒸酒、养猪为生,后购置了十几亩田地,家庭生活逐步富裕起来。

黄彰七、八岁时,开始进私塾读书,一九一九年考进贵县高等小学。五四爱国运动波及贵县时,黄彰曾冒雨参加中小学生的反帝示威游行和抵制日货等活动①,思想上受到了民主革命的启蒙教育

一九二二年,黄彰经老中医汤进三介绍,离开家乡到宾阳县芦圩镇同普药材店当工人,后又到南宁药材店和杂货店当店员。在南宁期间,他加入了南宁药材工会,被选为记事,积极参加工会举办的工人夜校、读书会和工会组织的反帝反封建示威游行②。这时,汤进三曾送给黄彰一套线装医书,劝他学医。他婉言对汤医生说: “先生的雅意,我很感激,学医治病,救死扶伤,这确也是一件好事,但现在是社会有 ‘病’ ,我想当一名不是切脉和开处方的医生。”①

一九二六年下半年,黄彰从南宁回到贵县。当时正是大革命高潮,贵县在外地读书的共产党员陈培仁等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黄彰到县城与陈培仁取得联系,开始投身于农民运动。

贵县石卡的豪绅地主林柱臣、黄继庭,残酷剥削压榨贫苦农民,还恃势侵吞学校公产,民愤极大,群众纷纷要求严惩。陈培仁派黄彰前往石卡乡,协助当地农会,打击了地主豪绅的嚣张气焰。

一九二七年春,黄彰来到石卡后,首先召开农会骨干会议,商订战斗部署,决定从清算林、黄的罪恶入手,进一步发动农民开展政治斗争。黄彰给大家算了林柱臣、黄继庭的一笔笔剥削帐,启发农民群众起来斗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动和教育,石卡、周石附近的农民纷纷加入农民协会。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石卡乡农民协会。三月的一天,石卡乡农民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中元村召开,七千多人参加了大会。会后,广大群众高举红旗,肩扛梭镖、锄头,包围了林柱臣、黄继庭的住宅。“打倒豪绅地主、贪官污吏”的口号声震天动地,林、黄吓得丧魂失魄,乖乖地出来向群众认罪,答应赔退赃款和接受群众减租减息的要求。这次斗争旗开得胜,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石卡乡的豪绅地主,勾结国民党反动军队,疯狂进行反攻倒算,乡农会主席李福田和县农运骨干姜祖成惨遭杀害。广大群众无比愤慨,要求与敌人拚一场。黄彰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认为革命已转入低潮,不能与敌人硬拚。他耐心说服群众,组织他们转入地下秘密活动,为党保存了一批革命力量。就在这白色恐怖的日子里,黄彰经陈培仁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担任了西山乡党支部书记。

(二)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贵县党组织遭受敌人破坏,县委书记陈培仁牺牲,黄彰与其他同志被迫转入地下,坚持革命斗争。

一九二八年五月,省特委派邓拔奇、朱锡昂到贵县恢复党的工作,指导成立了贵县党团联合县委,黄彰被选为县委委员①。同年秋,黄彰被派往宾阳县担任县委书记②。他到宾阳后,经过艰苦的工作,把党组织恢复发展起来。一九二九年春,黄彰又被调回贵县,担任县委委员兼西山乡党支部书记。

同年九月,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 (沿称省“二大”) 在南宁津头村召开。黄彰作为贵县县委代表出席了大会③。会上,听取了中央代表邓斌 (邓小平) 和贺昌的报告,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教育。他回到贵县后,积极贯彻会议精神,动员了一批青年农民报名参加我党在南宁掌握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 (龙州起义时编为红八军) 。

这时,贵县党团组织和劳农会都有较大的发展,县委个别领导错误地认为可以公开搞革命了,把党团员集中到县城中小学任教或读书,放松了农运工作。黄彰竭力反对这些做法,认为在粤桂军阀混战形势下,应把党团员分配到乡下搞农运,否则,便错过了革命良机。他自己带头深入西山、石卡、三里、五里一带,宣传发动群众,组织发展劳农会和农民武装。

一九三○年八月中旬的一个晚上,黄彰在团县委书记杨翰峤家开会时,不幸被捕。由于他的身分没有暴露,加上机智沉着应付敌人审讯,敌人抓不住什么把柄,只好将他释放。出狱后,父母担心他的安全,不准他搞革命工作,也不让他同老朋友来往。黄彰为了摆脱家庭束缚,向组织提出调动工作的要求。县委同意了他的请求,派他以药材店店员身分作掩护,往宾阳芦圩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黄彰到芦圩后,很快与那里的党支部取得了联系。这个支部的七名党员中,有的在白色恐怖下工作比较消极。黄彰耐心做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励他们坚持斗争,并且还在药材店秘密发展了两名工人入党,壮大了党的组织力量。有些外地党员到芦圩隐蔽,他热情接待,同时,还设法帮助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一九三一年九月,中共广西特委改为郁江特委。不久,由于叛徒出卖,特委机关遭受严重破坏,特委委员中只剩下陈岸一人在贵县、玉林等地活动。此后连续几年,广西地下党与上级党委失去了联系。在这种困难情况下,黄彰仍然坚持党的地下工作,经常以采购、推销药材为掩护,来往于苍梧、梧州等地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直到一九三四年春节前夕,黄彰才与陈岸取得了联系,并与陈岸一起,逐步把贵县、兴业、北流、陆川、横县等地的党组织恢复起来。

一九三五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 “八一宣言”。为了适应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发展的需要,陈岸与黄彰等商量,决定重建郁江特委。他们经过与各地多方联系,于同年十一月七日在兴业县木根圩召开部分县代表参加的党代会,成立了郁江特委筹委会,推选陈岸为书记,黄彰等为委员①。

经过一年的筹备,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七日,郁江地区党代会在贵县三里罗村召开,南宁、右江地区的党组织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所以,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全省性的党代表会议 (沿称省“三大”) 。黄彰在会上发言,表示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和劳农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广西省工作委员会 (简称“省工委”) ,陈岸为书记,黄彰等为委员②。此后不久,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 (简称“南委”) 书记薛尚实来到广西,批准了广西省工委的组织机构。从此,广西党组织又与上级党委接上了关系。

(三)

中共广西省工委成立后,黄彰主要负责巡视从贵县至梧州以及玉林五属③各县党的工作。他经常打扮成小商贩,出入于城镇和乡村。有一次,他到玉林县检查布置工作,住在县城旅店里。晚上,几个警察突然闯进来检查他的行包。他们找到一本账簿,一页一页地翻着,只见上面写满了行情、汇率、来往账目和进出货数量等数据,找不出一点疑问,只好悻悻地走了。其实,黄彰账簿里写的那些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和货物名称,都是自己精心编制的密码。这些党的机密,不仅敌人无从识破,就是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也难看得出来①。

为了扩大抗日宣传阵地,黄彰到玉林检查工作时,与当地党组织研究,办起了一个群生书店。书店从上海购进许多进步书籍,为抗日救亡运动提供了大量精神食粮,深受读者欢迎,但也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一天,特务们包围搜查书店,尽管一无所获,但黄彰得知情况后,仍对书店负责人说: 你们“不要卖清一色的革命进步书籍,也要卖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和文具之类,以掩盖敌人耳目。”为了坚持把书店办下去,黄彰另外委派了一名在社会上较有名望的党员干部担任了书店经理②。黄彰还在梧州发动各界进步人士投资入股,为书店筹集资金,使书店吞吐量倍增,零售批发两旺,许多革命书刊都很畅销③。

这时,玉林的反共顽固势力代表陈锡珖又勾结县府对书店进行恫吓、破坏,甚至妄图封店捉人。黄彰与当地党组织商量,特意请主张抗战的玉林区民团副指挥肖道龙给书店写招牌,以示支持,迫使反共顽固分子不敢对书店轻易下毒手。

群生书店在黄彰的关怀、指导下越办越好。后来,它还在博白、陆川、北流、容县建立了分店,在一些大的圩镇建立了代销点。党通过这个阵地,加强了抗日宣传工作,团结教育了一批进步青年,对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九三七年十月,黄彰在梧州指导出版了 《战报》 旬刊,每期发行千余份,曾远销广州等地。一九三八年,该报因故停刊,黄彰又与贵县党组织商量,在《贵县日报》副刊上开辟了《后方阵地》、《路》 等专栏,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很多知识青年在这些进步报刊的影响下,走上了抗日救亡前线。

一九三八年春,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决定重建广西省工委,指定黄松坚、陈岸、黄彰等为省工委委员。黄彰到香港向“南委”汇报工作以后,与黄松坚一起回到广西①。他首先在玉林县召开附近各县党员骨干会议,传达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接着又与其他工委委员一起,帮助很多县建立了战时工作团、学生军和地方抗日游击队,并利用各种关系,派遣党团员打入国民党军政部门,秘密建立党团支部,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斗争。

八月,省工委派黄彰等到广州参加“南委”举办的党员干部训练班。学习结束回到广西后,他们先后在梧州、兴安、贵县等地,多次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黄彰亲自讲授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

十月,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成立,广西省工委由南方局通过桂林“八办”的党组织领导。一九三九年八月,根据南方局的指示,撤销广西省工委,另成立桂林、南宁、玉林三个特支,分别领导桂北、桂西南和桂东南的党组织,统属桂林“八办”的党组织领导。黄彰负责玉林特支工作②。

一九三九年冬,黄彰受上级党组织的委托,在灵川县主办了一期为时半个月的全省党员领导干部训练班。他主讲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民运工作、青年工作和妇女工作等专题,为全省各地培训了一批党员骨干。学员们回到各地后,又纷纷在本地区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推动了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

(四)

“皖南事变”前夕,桂林“八办”奉命撤销,广西地下党组织又由 “南委”直接领导。一九四○年冬,“南委”派钱兴等到广西重建省工委,由钱兴任省工委书记,苏曼任副书记,黄彰任组织部部长 (后接任省工委副书记) 。

开始,省工委机关设在桂林合六圩的小牛奶场里,由黄彰的爱人高天梅负责牛奶场工作。黄彰以“水客”的商人身分来往于桂林和桂东南之间。当时的“水客”,都是买空卖空,空来空去,故没有引起别人生疑。但因省工委的领导人经常到这里开会,敌人的视觉也开始投向牛奶场。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的一天,钱兴和黄彰等人正在牛奶场里开会,在门口放哨的高天梅,发现一个可疑的陌生人在牛奶场周围鬼鬼祟祟地东张西望,她立即向屋里发出了报警暗号。钱兴和黄彰分析当时的形势,为了安全起见,决定立即转移。一九四二年二月,黄彰回到桂林,与钱兴商量,决定把省工委机关改设在桂林东江镇江边街,派高天梅以“故衣商贩”的身分,掩护机关工作。

六月下旬的一天中午,黄彰与钱兴、苏曼等在机关开会,高天梅又在自己的故衣摊前发现可疑的“顾客”。几位领导听了高天梅的汇报,决定马上分头转移,留高天梅负责联络工作。黄彰转移到桂东南地区工作。

七月九日,由于“南委”遭受破坏后波及到广西,桂系军阀在桂林大肆逮捕我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同志,制造了惨痛的“七九”事件。在这一事件中,省工委副书记苏曼等数十名共产党员相继被捕牺牲。噩耗传来,黄彰在责县无比悲愤,表示要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向敌人讨还血债。

一九四三年一月,敌人又在玉林、南宁、柳州、梧州等地大肆捕杀共产党员,相继发生了“一·一三”和“一·一五”事件。面对这一严重的危急局势,黄彰与钱兴商定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指导各地党组织转入地下,并确定把党组织的活动重点转移到农村。他自己则以难民的身分,转移到来宾县大湾乡板塘村 (今属柳江县) 一带活动,开辟新的战场。

在来宾,黄彰筹资开办了一间瓦窑,以烧砖瓦为掩护,建立了地下联络站,高天梅以开荒种莱掩护黄彰工作。当时,党的活动经费和同志们的生活费都发生了很大困难。黄彰秘密回家,把家里剩下的一块地卖掉资助革命。

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黄彰曾在来宾举办了一期训练班,组织附近各县党员干部学习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和《论持久战》等著作。他还在很多县组织读书会,对广大青年进行抗日宣传教育,使大家认清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前途,增强革命的信心和决心。

一九四三年十月,黄彰由贵县搭船到梧州布置检查工作。在船上,一个行迹可疑的人凑近他,问他做什么买卖,行情如何等等,并探问说: “目前政局很乱,外有日本侵略,内有国共两党争权,你对时局有何看法?”黄彰一边抽着“斗泥”黄丝烟,一边漫不经心地答道: “这年头兵荒马乱,生意难做。我一家数口,靠我一人做三文十二的小贩生意,整天东奔西跑,连穿衣吃饭的问题都顾不上来,那还想到什么时局? ”说完,又低头滴滴嗒嗒地打起算盘来,再也不理会那人的纠缠。船到桂平码头时,他临时改变行程,立即离船上岸,摆脱了危险。后来知道,那个家伙就是专为侦缉黄彰而来的侦探。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黄彰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走脱了①。

(五)

一九四四年秋,日寇为了打通大陆南线,继占领湖南后入侵广西。桂系军阀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任由敌军长驱直入,大半个广西先后被日寇占领。同年八月,广西省工委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决定由省工委书记钱兴和副书记黄彰负责在桂东北、桂东南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②。

九月底,黄彰回到贵县,经过短时间的筹备,于十月上旬在木格社塘村召开桂东南各县党的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省工委“八月决定”的精神。会议决定成立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由黄彰担任办事处主任。会议还研究部署了准备抗日武装起义等事宜③。会后,黄彰深入西山、香江等地,组织抗日武装,发动群众开展抗击日寇、保卫家乡的斗争。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中旬,一百二十多个日伪军,耀武扬威地乘船进犯香江乡下棍村。黄彰与该乡党支部研究了敌情,决定调集当地游击队在郁江最险急的思怀河附近的大角滩两岸,埋下伏兵,痛击敌人。当日伪军的船队经过大角滩时,游击队居高临下,向敌人发动猛烈攻击,击毙敌大队长长渡部一郎中佐,伪日军军官五名,毙伤日伪三十二人,缴获木船十八只和一批枪枝弹药,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①。

一九四五年一月一日,黄彰以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主任名义,发布了 《救亡图存的办法》 的通告,号召各县爱国同胞和抗日人士团结起来,实行全民武装和民主政治,加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通告还具体提出如下措施: 组织抗日自卫队和游击队,实行对敌游击、铲除汉奸; 发动和组织群众起来监督政府,反对顽固派,制止反动,创立民主制度;铲除贪污,建立廉洁政府; 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合理负担; 没收汉奸财产,救济难民,优待军属,改善工农生活; 加强各阶层团结合作,粉碎敌人挑拨离间阴谋等。这些措施,贯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在桂东南各县引起了热烈的响应。二月十二日,办事处发出 《制止反共内战,反对反动政府》 的快邮代电(传单) ②,号召各县爱国抗日人士起来制止反共内战,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二十日,办事处又发出 “弟兄们,携起手来,打倒顽固反动政府”的传单,号召国民党军队士兵认清形势,弃暗投明。

在办事处领导下,贵县、博白、陆川、兴业等县于同年二、三月间,先后宣布成立县人民抗日自卫军和游击队,四个县共有抗日武装二千五百多人,准备统一行动,举行抗日武装起义。

春节期间,黄彰从横县抽调十名党员前来贵县参加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二月二十二日,黄彰在贵县木格社塘村主持召开贵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支队长以上干部会议,研究部署大江乡起义事宜,拟订了攻克贵县西南各乡村后,与陆川、博白、兴业等县抗日武装到六万大山会师,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计划。按照计划要求,各支队会后按指定地点集中待命,起义司令部设在香江乡赖村。

在黄彰领导下,桂东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于一九四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元宵节前一天) 爆发。陆川、博白两县分别于二十六日、二十七日首先起义,贵县、兴业也随即发出起义动员令。黄彰亲自率领贵县西山地区的起义队伍,与谭留科、谭镇邦、赖志廉率领的木格地区、香江地区的起义队伍,分别于三月二日到达香江乡赖村集中。三月三日,起义部队围攻香江乡公所,缴获了乡公所全部武装弹药,解放了香江地区,宣布正式组成贵县人民抗日自卫军和贵县抗日民主政府。接着,三月五日解放思怀乡,建立了乡人民政权,开仓分粮给贫苦农民;三月七日攻克龙塘乡公所。当晚,抗日自卫军突遭国民党军警和地主武装的袭击,司令员谭留科立即率队突围,转战到兴业县境。

三月八日凌晨二时许,刚上任的国民党贵县县长刘玉怀,得悉我起义队伍攻克香江、思怀等乡消息,立即调派民团副司令兼副县长钟鼎率领军警和反动地主武装数百人,偷袭我起义司令部驻地河村。黄彰沉着指挥部队英勇还击,于天亮时迅速占领了河村背后几个山头的制高点。正当双方激战时,敌人从东北方向开来了一支援军,利用河村对面山头较高的地形优势,向我司令部发起猛烈攻击。我起义部队和民兵战士奋不顾身,顽强抗敌,但由于起义部队刚刚组成,未经正规训练,加上武器装备差,经过半天激战后,弹尽援绝,被迫撤离河村阵地。为了使部队安全转移,黄彰冒着生命危险,从第二支队阵地下山到司令部驻地指挥撤退,后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在突围途经竹根村时不幸被捕,后被押送到木梓国民党县府监狱。

黄彰被捕时,化名黎塘医药师吕善修。敌人对黄彰也只知其名,不识其人,故黄彰的身分没有暴露。黄彰在法庭上,理直气壮地责问敌副县长钟鼎: “我行医犯什么罪? 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犯什么罪?你们放着日本鬼子不打,逃到木梓来苟且偷安,镇压抗日群众,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审讯我! ?”钟鼎被骂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对黄彰严刑拷打,用木棍猛击黄彰的脸部,当场打断了他三颗牙齿,鲜血直流①。三月九日,黄彰被国民党反动派诬以“危害民国”的罪名,押赴刑场,壮烈牺牲。

黄彰英勇殉难后,残暴而愚蠢的敌人,仍以重金悬赏捉拿黄彰,这对敌人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注释

①访问杨翰峤记录(1980年)。

②林秀坤的回忆。

①访问曾桂英,覃业广记录。

①②《朱锡昂致中央巡视员并广东省委的报告》 (1929年1月27日) 。

③访问杨翰峤记录。

①②《贵县党史资料选辑》第1辑和陈岸的回忆材料。

③五属是指玉林、兴业、北流、博白、陆川五县。

①高天梅: 《怀念黄彰同志》,载《广西革命回忆录》。

②③凌建平的回忆材料。

①陈岸的回忆材料。

②陈岸回忆广西地下党情况的录音整理材料(1978年)。

①高天梅: 《怀念黄彰同志》、《广西革命回忆录》,广西军区政治部编,1959年版。

②③ 《贵县党史资料选辑》 第1辑。

①贵县党史办公室: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贵县党的活动大事年表》 (初稿) 。

②“通告”和传单均存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①高天梅: 《怀念黄彰同志》 ,《广西革命回忆录》。

相关参考

中共人物传 刘英人物传,刘英生平事迹,刘英评价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中共人物传 郭亮人物传,郭亮生平事迹,郭亮评价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中共人物传 罗明人物传,罗明生平事迹,罗明评价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中共人物传 黄道人物传,黄道生平事迹,黄道评价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中共人物传 王昭人物传,王昭生平事迹,王昭评价

王昭,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天井村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二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三六年后担任中共平山县委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

中共人物传 陈为人人物传,陈为人生平事迹,陈为人评价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中共人物传 余泽鸿人物传,余泽鸿生平事迹,余泽鸿评价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中共人物传 竺清旦人物传,竺清旦生平事迹,竺清旦评价

竺清旦竺清旦是浙东地区早期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①,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江浙)区委农民问题委员会委员、宁绍台农民协会会长、宁波市临时政府执行

中共人物传 李季达人物传,李季达生平事迹,李季达评价

李季达李季达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部长、工人部部长兼天津市委书记。1927年11月被反动军阀杀害,时年27岁。(一)李季达,字世昌,化名李吉荣,1900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巫

中共人物传 左权人物传,左权生平事迹,左权评价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拚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①(一)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仁,乳名自林,一九○五年三月十五日诞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平侨乡黄茅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岁半丧父。左权八岁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