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余贲民人物传,余贲民生平事迹,余贲民评价

Posted 部队

篇首语:获取生活中最丰硕果实和最大享受的秘密在于,冒险犯难地生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余贲民人物传,余贲民生平事迹,余贲民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余贲民人物传,余贲民生平事迹,余贲民评价

余贲民,字金榜,号世英,湖南省平江县城关人,一八八八年十二月五日生。父亲余载福是个木匠,母亲江宝珍在家耕织,生活比较殷实①。

(一)

余贲民幼年读了三年私塾,一九○九年考入湖南新军四十九标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四十九标连长②。一九一一年参加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的战役中负伤,不久,退伍回乡,迁居到平江县城北门外迎瑞洞 (现平江县东源乡迎瑞村) ,种田养蚕。一九一六年,其父托人把他介绍到启明女子师范学校种菜,并逐渐接触教学工作。一九一八年,在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余贲民主张在启明女师反对旧道德,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教学,得到了进步校董凌容众先生的赏识,应聘为启明女师园艺部主任。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后,余贲民在县城与李六如、陈茀章等人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组织“救国十人团”、国货维持会、雪耻会,曾被选为平江雪耻会会长①。一九一九年六月,余贲民等组织县城工人、学生、市民共二千余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议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号召抵制日货。余贲民手拿广播筒,走在队伍最前列,带领群众高呼“打倒列强”、“打倒军阀”、“中国劳工万岁”等口号。当天晚上,他和李六如、陈茀章、彭见清在启明女师开会,决定组织仇货检查组,分成几个小队到四乡检查仇货。余贲民在会上提出了几条检查办法: 一,从明天起,各队分头出发检查,所有日货一律进行登记,贴上检查证; 二,各商店已购进的日货,一律减价一半,在一星期内售完,到期没售完的,交商会统售; 三,已经在汉口、长沙等地定购了日货的,一律退回,不准入境,违者没收。经过讨论,大家都同意余贲民的意见,并推举他负责组织四个检查组。第二天,余贲民把检查组组织起来,并亲自带领一个组在县城进行检查登记。

一九二一年冬,余贲民同陈茀章一起,以公法团的合法名义,创办了平江县工会、县农会。一九二二年春,余贲民被推选为县农会会长,陈茀章被选为县工会会长,并在城乡创办了十几所平民夜校,组织农民学习时事、政治和文化。在长沙教书的共产党员李六如,不断给他们寄来革命书籍和刊物。余贲民先后阅读了《向导》以及《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小册子,还学习了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民众大联合》等文章,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一九二二年五一节前后,中共湘区委员会建立,毛泽东任书记。毛泽东认为平江地区已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遂通过李六如、函约陈茀章、余贲民二人到长沙,具体研究在平江建党问题。他们俩到达长沙后,被安排在湘区委员会办的短训班学习。一天下午,李六如告诉陈茀章、余贲民,毛泽东要找他们二人谈话。晚饭后,他俩随同李六如来到小吴门外清水塘毛泽东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见面后,毛泽东询问了平江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向他俩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和中国革命的前途。毛泽东和他们多次深谈之后,就亲自介绍他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指示他们回到平江建立党的组织①。

陈茀章、余贲民从长沙回到平江以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扩大了工会、农会组织,秘密宣传党的纲领、方针,先后发展了余本健 (缝工) 、刘肱臣 (木工) 、徐礼君(小学教员)、陈景潜 (夜校教员) 、李则鸣 (医师) 等十多人入党②。一九二三年春,建立了平江县第一个党小组,以后又成立了中共平江特别支部,陈茀章任支部书记,余贲民、陈景潜为支部成员③。同时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平江支部。

一九二四年,余贲民又发展了罗纳川、余再励、徐应胡等十几个党员,并于四月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湘北新区委员会。至一九二五年,平江东南西北四乡都有了党员,建立了党的支部。

平江东南乡的北福洞、芦洞、灶门洞、辜家洞等地盛产楠竹,群众有用嫩竹做纸的习惯,当时有一千多个纸槽、五千多名造纸工人。一天,北福洞纸工吴方泉上山运竹蔴①,由于体衰力竭,山道崎岖,加以监工催促赶路,一个趔趄滚下一丈多高的石崖,跌断了脊骨。工人们把他救起来,找人医治,要求资本家李荣堂支付医药费。但是工人的要求遭到了拒绝。他们怒不可遏,一把火烧掉了造纸棚。

正在北福洞开展工作的余贲民,决定通过这一事件,提高工人觉悟,发动造纸工人同资本家进行斗争。当天晚上,他召集纸工中的共产党员罗纳川、黎幕方、余再励、杨玉庭等开会,提议立即组织纸业工人总罢工。他们连夜起草了罢工宣言,向资本家提出增加工资,减少工时,享受福利,允许成立工会等条件。

在余贲民的领导下,五千多纸业工人一齐停止了生产。但是,李荣堂等十几个资本家,拒绝接受工人要求,竟停发工资,企图迫使工人复工。罢工时间一长,工人们的困难越来越大,许多工人家里断了粮食。为了能使罢工坚持下去,余贲民带领一些人下山,发动农会支援工人的斗争。不到三天,农会给罢工工人送来二百多担粮食和几百斤食盐。纸工们有了农民兄弟的支援,斗争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吴方泉由于伤势过重,又无钱治疗,在罢工的第十天死去了。这更激起了工人们的愤慨。余贲民等决定进一步发动群众,扩大斗争。他们组织三千多纸业工人开进县城,包围了县公署,并把吴方泉的尸体抬到县长刘永栋的公堂上,要求县长出面交涉。余贲民同时在县城发动各行各业举行游行示威,声援纸业工人的罢工斗争。县长刘永栋新上任不久,看到平江群众斗争坚决,只好责令李荣堂等答应纸工要求,每天增加工资五枚银毫; 妥善安葬吴方泉,抚恤其家属。县公署还被迫批准成立了纸业联合工会。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英商与平江奸商相勾结,偷运一批亚细亚煤油到县城西门大码头,准备卸货。余贲民获讯,一方面通知各学校和工人中的党、团支部,组织党、团员和群众前往阻运; 一方面通知平江县商会,不得擅自起运这批煤油。很快,一千多群众涌向西门,把大码头团团围住,不准卸货。商会会长钟坦然和奸商黄栋材,勾结驻扎在县城的军阀李柱中,率领一百多士兵,冲到大码头,驱赶群众,肆意殴打学生,有二十余名男女学生被撞入河中,不少群众受伤。随后,奸商强行起运煤油上岸。二十八日晨,余贲民、吴创国等领导群众在文圣庙集会,准备前往县议会请愿。李柱中部下某营长又率部冲击会场,将群众驱散。二十九日,余贲民等再次发动各团体举行示威游行,强烈抗议李柱中等摧残爱国运动的罪行。李柱中慑于民众威力,被迫到各学校、团体道谦,并申明以后决不干涉民众抵制仇货。县杂税局长亦暗中向四方活动,要求和平解决①。

十二月二十三日,余贲民等获悉,钟坦然又从湘阴新市福记公司运来无商标英油二百三十箱。他们立即召开县城党团支部的主要干部紧急会议,商讨处置办法。二十三日午后二时,福记公司装运英油的竹筏,驶抵距城三里许的落星滩。余贲民带领百余名党团员高举耙头、梭标、钩刀,冲上竹筏将煤油桶戳穿或掀至河中①。事后,钟坦然、黄栋材等竟贿赂县长,捕去几个学生、工人。余贲民、吴创国又组织县城学生、工人罢课、罢工,抗议这种横暴行为,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人员,严惩奸商钟坦然、黄栋材。县长慑于群众威力,释放了被捕的工人、学生。一千多名愤怒的群众,把钟坦然、黄栋材二人抓住,进行游街示众。平江煤油案斗争获得了彻底胜利。长沙为此向全国各地发出了快邮代电,上海、广州、汉口等地报纸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一九二六年元月,余贲民被中共湖南区委派往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通过学习和锻炼,他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经验都有较大的提高。同年七月上旬,余贲民根据平江地委的通知,从农讲所回到平江,领导农民武装斗争,迎接北伐大军。

八月,余贲民根据党的指示,担任平江县团防局局长①。上任后,他安排了一批党员和工农运动骨干,在团防局里担任班、排长。这时,北伐军打到长沙,吴佩孚的部队在北伐军的攻击下,向湘北节节败退。余贲民将民团队伍撤离县城,到农村发动农民,筹钱筹粮,组织冲锋队、暗探队、向导队、运输队、疑兵队、宣传慰问队,积极支援北伐军。八月中旬,叶挺独立团进抵平江,在白石岭同敌遭遇。敌军依山顽抗,北伐军几次冲锋受阻,伤亡不少。余贲民指挥民团从敌军背后袭击,使敌前后受击,顷刻溃退,北伐军遂大胜③。

十九日,北伐军进攻三面环水的平江县城。守敌将浮桥拆除,并劫走全部渡船,妄图负隅顽抗。余贲民带领几十个民团队员,在当天深夜泅渡汨罗江,潜入城里,分路炸毁了敌军火药库和粮仓,并从北门向敌军背后攻击,他亲率一支小队,直捣敌军司令部。在此同时,北伐军乘势猛攻,迅速占领县城。敌军将领陆澐带了几个卫兵企图逃窜。余贲民发觉后,紧紧追击,陆澐无路可走,举枪自杀①。当时的广州《民国日报》曾经指出: “此次胜利夺取平江,其力量全是农民。”对平江农民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平江敌军溃退,乱不成军,余贲民率领团防局乘势缴得散兵二百余支枪,充实了团防武装力量。随后,余贲民即支持、协助农民协会,进行二五减租、退押、平粜,没收土豪劣绅财产和开展禁烟禁赌等斗争。

一九二七年三月,余贲民在县城培元学校开办了政治讲习所。讲习所设三个大队,共有学员九十六名,余贲民任所长并亲自讲授政治、军事课,为以后开展武装斗争培养了一批骨干②。

(二)

“马日事变”后,平江代理县长曹修礼,纠集了一伙从外地潜回平江的土豪劣绅,组织“拥蒋捧喝团”,并策划成立所谓“救党委员会”。他命令驻在南江桥的县团防队开回县城,妄图迫使余贲民交出这支武装。余贲民拒绝了他的命令,从而保存了这支由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③。

五月底,中共湖南临时省委通知附近各县农军围攻长沙,讨伐许克祥。中共平江县委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了五千名农军战士,任命余贲民为总指挥。余贲民组织力量,日夜赶制梭镖、大刀、红旗、袖标,筹集了三百多担粮食,并组织了运输队、慰劳队和担架队。准备工作就绪后,五千名农军在县城月池塘举行誓师大会,余贲民亲自作了动员,宣布了行军纪律。后因没有接到进攻命令,故未能参加围攻长沙的战斗①。

六月以后,湖南城乡一片白色恐怖。湖南省长何键派其亲信刘作柱任平江县长,并在平江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对平江人民进行血腥镇压。根据当时的严重情况,中共平江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团防局、农民自卫队和工人纠察队共一千二百余人,合编为平江工农义勇队,由余贲民担任大队长,开往离县城一百余里的幕阜山区整训②。刘作柱悬赏通缉余贲民。七月初的一天,“清乡”队闯入余贲民家里搜捕。乡农会已有防备,事先已通知余贲民的父亲和妻子家人转移,惟独他九岁的儿子漠仪,因在山上割牛草,被“清乡”队认出,落入敌手。

在地方党组织的帮助下,余贲民的女儿余细咏赶到幕阜山,向父亲报告了家里发生的事情。义勇队队员们听到这一消息,纷纷要求下山,拚死抢救余漠仪。余贲民抑制着自己的感情,耐心地向队员们解释,指出不能轻举妄动,以小失大。后来,县城地下党组织通过县商会会长凌容众的关系,把余漠仪保释出来了。

七月下旬,党中央从武汉派来联络员,指示将余贲民率领的平江工农义勇队与浏阳工农自卫军合编为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独立团,开往南昌参加起义。与此同时,平浏清乡司令部派李南山、向玉霞驰往修水,威逼余贲民投降,并以杀害他的老母、幼子和义勇队的家属相威胁①。为了保存党的武装,余贲民把个人生死和家庭安危置之度外,毅然率领部队与浏阳农民自卫军汇合,前往南昌参加起义②。当他率领部队赶至涂家埠车站时,贺龙部队已经开走,铁路交通又为张发奎部所阻③,只得率部折回平江。途经修水,他们遇到由共产党员卢德铭指挥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于是,两支队伍合编,进驻修水县城。不久,卢德铭前往中央请示工作,部队由余洒度(后叛变) 和余贲民率领。他们在修水县城休整了十多天,设立招兵站,扩充了部队。

八月下旬,根据江西省委指示,警卫团和平、浏义勇队的负责人在修水山口镇召开会议,决定将警卫团和平、浏义勇队与修水、铜鼓两地的革命武装合并,编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余洒度任师长,余贲民任副师长,钟文璋任参谋长④。第一师下辖两团,原警卫团编为第一团,浏阳工农义勇队编为第三团,平江工农义勇队则分别补进这两个团,并从警卫团抽调了一营补入第三团。这样,部队形式上属江西省防军,以便安全地在修、铜驻扎,得到给养和训练,而实际上仍是我党掌握的一支武装力量。他们在铜、修一面训练,一面帮助当地农民打击土豪劣绅,消灭反动的靖卫团。

八月三十日,湖南省委决定由毛泽东去平、浏领导农军,举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毛泽东先在安源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成立湘赣边界秋收暴动的指挥机关——前敌委员会,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以原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为基础,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参谋长钟文璋。会议还作出了举行秋收暴动的决议,确定了秋收暴动的具体军事部署。

九月九日,第一师师部及第一团在余洒度、余贲民的率领下,从修水出发,向平江长寿街进军。九月十一日经朱溪厂越过平、修边界,占领龙门厂。另外,由钟文璋指挥的第一团两个营和夏斗寅部改编的邱国轩之第四团进攻平江。

九月十二日,第四团和第一团两个营抵达离长寿街十五华里的金坪之后, 邱国轩暗与敌第八军勾结, 在鱼潭河岸从后面袭击起义部队。钟文璋三面受敌,仓促应战,指挥部队与敌激战两个多小时。时师部还在距金坪三十里的龙门厂,无法接应,一团因此损失不小①。

事变发生后,余贲民立即赶赴前线,在长寿街大道以南的一个山庄收容被打散的部队。部队集中之后,卢德铭、余贲民本来打算重整旗鼓,再取长寿街。后来侦知敌人已插到我后方,遂当机立断,决定退向修水,并派人将情况报告毛泽东。毛泽东根据战局的变化,命令一团迅速向三团靠拢。卢德铭、余贲民按前委命令,率部队迅速赶到文家市与兄弟部队会合。

文家市会师后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卢德铭、余洒度、余贲民、苏先骏、陈浩等参加了会议。会上,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全国革命的形势,决定改变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把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沿湘赣边界南下,打土豪,分田地,找个歇脚的地方。次日上午,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卢德铭、余贲民的率领下,向井冈山进军。

为了甩脱敌人的追击和堵截,部队跋山涉水,日夜兼程。二十四日傍晚,工农革命军抵江西芦溪。第二天早晨,部队继续前进,约行十里许,突然遭到敌人伏击。卢德铭立刻指挥队伍回击,并且亲自率领一个连占领路旁高地,阻击敌人。不料敌人一部已抢占了附近一个山头,居高临下,向我阵地射击。阻击的战士伤亡很大。余贲民听到枪声,带领一个连赶来支援,向敌人侧面发动攻击,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在战斗间隙,余贲民奔上山头,要求卢德铭撤离危险的阵地。卢德铭不依,两人争执起来。最后,卢德铭以总指挥名义命令余贲民赶快下山。余贲民无奈,把一连兵力留给卢德铭,自己下山追赶撤退的部队①。后来,敌人又连续发起冲锋,卢德铭指挥队伍英勇抵抗。终因敌强我弱,战斗失败,卢德铭不幸中弹牺牲。

九月二十九日,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余贲民按照毛泽东的嘱咐,把战士们分成若干小组,开展群众工作,帮助群众收割、挑水、打柴、舂米、推磨。群众给部队送粮送草,给伤员熬汤治病,军民亲如一家。

部队自起义以来,跋山涉水,战斗频繁,加之生活艰苦,疾病流行,严峻的斗争环境考验着每一个人。余贲民始终保持着坚定、乐观的革命情绪,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教育大家树立必胜的信心,同时关心每一个战士的疾苦。在从莲花开往三湾途中,余贲民得知一团有个战士疟疾发作,没有跟上部队。他骑马往回走了二十多里,把掉队的战士找到扶上马背,自己牵马步行,赶上了部队。

起义队伍的成分比较复杂,在打了几次败仗之后,思想更加混乱,少数投机革命的旧军官,看不清革命的前途,散布悲观论调; 有的战士思想动摇,以致开了小差。为了整顿队伍,提高战斗力,建立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毛泽东在三湾村一家小杂货店里召开了前委会议。余洒度、余贲民、苏先骏、陈浩等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分析了政治形势和部队状况,决定对工农革命军进行改编,将原来的三个团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任命陈浩为团长,余贲民为副团长①。

十月三日,改编后的部队从三湾到达宁冈县古城。余贲民在文昌宫参加了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确定了在井冈山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方针。二十七日,余贲民跟随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转战千里,历尽艰辛,终于到达了井冈山②。

(三)

部队到达井冈山后,毛泽东对余贲民说,我们有了个落脚的地方,但能不能在这里站稳,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军事问题,二是经济问题,现在想请你负责经济后勤工作。余贲民感到这项工作关系重大,便愉快地接受了任务③。

节令已是“霜降”过后,井冈山下了一场小雪。战士们大部分没有棉衣,两三个人合用一条薄毯子。为了解决战士们的冬装问题,部队决定在宁冈桃寮张家祠成立一个红军被服厂,由余贲民任厂长。他从赤卫队里挑了十多个做过裁缝的队员,找人买来两台缝纫机,利用部队缴获来的一些棉花、布匹,做了一批棉衣、棉裤和被褥。留守处负责人杨立三见余贲民患了风湿性膝痛病,身体很虚弱,便给余贲民送去了一件棉衣和一床棉被。但余贲民坚持先满足战士们的需要,硬是把棉衣、棉被退回去了。

为了解决布匹问题,余贲民领着被服厂几个干部到遂川县城,与县委商量解决办法。城里有个大布匹店,老板是城郊的一个大地主,还在红军到来之前,早把布匹藏了起来。余贲民了解到这个情况,便派人把那个地主叫来,限他三天内交出五百丈布。第三天,地主雇人如数把布送来。余贲民仔细一看,发现这批布质地不同,还都是长短不一的零头布。他分析其中一定有“鬼”,遂派人暗中察访。果然不出所料,这五百丈零头布是那个地主向城内的小商、小贩摊派的,他自己却一尺也没有拿出来。次日,余贲民派被服厂的一位干部,提着现金,装扮成九江一个布匹商,到那个地主家里去谈“生意”,从而搞清了布匹的下落。于是,他带领十几个人没收了那个地主的全部布匹,又解决了一部分战士的冬装。

一九二八年五月二十日,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选举余贲民为特委委员。五月下旬,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在宁冈茅坪巷边村成立,余贲民任财政部长①,不久又调任红军后方医院院长②。

由于敌人对以井冈山为中心的湘赣边界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红军的粮食、食盐、医药严重缺乏。余贲民担任红军后方医院院长之后,竭尽全力为解决红军医药严重不足的问题而奔忙。他打听到附近山村里一位老药农有止血消炎、退肿生肌的秘方,便决定亲自去拜访。他冒着风雨,翻山越岭找到了这位老药农,老药农答应下山给红军治伤。余贲民告别老药农时,见他衣着破烂,床上盖的是麻袋片,就脱下自己的棉衣、棉裤送给了他。几天后,老药农来到医院,用他的秘方治好了几个伤员的伤口。余贲民非常感激,派通讯员把自己的棉被又给老药农送去,还给他送了些粮食、食盐等生活用品。

老药农第二次来医院为伤病员治病之后,余贲民亲自送他回去。路上,他向老药农提出想学习治伤秘方的要求。按照当时民间的规矩,祖传的秘方是不能外传的。因此,老药农摇摇头,没有答应。

不久,余贲民病倒了。老药农闻讯,特意赶来给他治病。当老药农看到余贲民盖的是薄薄的、补丁叠补丁的破毯子和稻草袋,穿的是到处都露棉絮的破棉袄时,他似乎明白了一切:这些红军战士原来是自己受着冻,却把棉衣、棉被送给我; 自己挨着饿,却省下粮食、食盐给我用的啊! “红军这样一片真心为穷人,咱穷人也要一片真心帮红军。”想到这里,老药农毅然冲破了旧的传统观念,把治伤的秘方献给了红军。余贲民非常高兴,急忙派人喊来几个医生,跟老药农一起采药配药,又治好了许多红军战士的伤口。后来,他们还按照这个配方,制成一批成药,部队行军打仗时,卫生员随身携带,随时可以使用①。

(四)

一九三○年七月,余贲民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奉命从井冈山回到平江开展武装斗争,在长寿街见到了湘鄂赣边区负责人李宗白、袁国平、杨幼麟、赖汝樵、胡筠等人①。为了给日益壮大的边区红军部队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特委决定创办湘鄂赣红军军政学校,由余贲民担任校长,校址设在平江长寿街河南桥的万寿宫。学校没有课桌、黑板,余贲民带领学员上山砍树,自己动手做; 没有课本,余贲民派人弄来一架油印机,亲自试制了一种腊纸——人们取为“贲民腊纸”②——同教员一道编写、油印教材。他还用自己亲身体会给学员讲课,组织大家学习毛泽东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在余贲民的领导下,红军军政学校办得很好,为湘鄂赣边区的红军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军政指挥员。

一九三一年九月,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工农兵政府在长寿街成立,余贲民调省苏维埃工农兵政府任内务部长。他奔走于修水、万载、崇阳、浏阳、铜鼓、平江等地,巡视指导各县苏维埃政府的后勤工作,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支援边区红色政权和红军部队。一天,余贲民来到平江县苏维埃政府驻地,检查财经工作。县苏一位同志向他汇报,说有一位财务主任帐目不清,贪污了十多块钱,现被县苏保卫局关押,并要判处极刑。余贲民听后,马上和那位负责同志一起复查帐目,最后查清是那位主任少记了收入帐,不属贪污公款,遂同县苏研究,取消了对他的惩处。那位主任深受感动,表示以后要吸取教训,认真负责地做好财务工作。

一九三二年二月,余贲民调湘鄂赣省委任军事部长。这时,省委领导下的红十六军已发展到七千多人。平江、浏阳、宜春、阳新等地边区政府都成立了红军独立团。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分别从平江、浏阳迁移至江西万载县小源①。余贲民非常重视发展各县地方游击队,经常到各县指导游击队的整训工作,研究游击战战术问题。

平江县独立团成立后,发展很快,增添了大批新的干部和战士。余贲民和独立团负责人一起,对干部战士进行了严格的政治和军事训练。在训练中,他发现独立团一个姓钱的营长行迹可疑,排挤打击营政委赵顺清,并擅自安排亲信任连、排长。余贲民通过调查,截获了这个营长与敌人暗中联络的亲笔信,便立即下令将其逮捕。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姓钱的不得不供出自己早在一九二八年就叛变革命,以后又假装越狱,混入我军充当内奸的罪行。根据广大指战员的要求,余贲民和独立团负责人决定,将姓钱的暂时关押,报请上级处理,并从部队中清洗了他所安插的一些亲信②。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余贲民到小源参加省委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会议后期,省委接到紧急情报,敌人出动了一个师的兵力,正朝小源逼进。省委马上决定,驻小源的一切机关和区乡干部及当地群众,均向浏阳方向转移③。

这天清晨,当转移的干部群众二千余人撤离小源四十多里时,前卫连发现一股地主武装二百余人占据石鼓山,截住了部队去路。余贲民闻讯赶到前卫连,要连长全力攻下石鼓山,为省委机关和干部、群众转移打开通道。他到前沿观察了地形,命令连长带一个排绕到石鼓山南侧,攀越一处陡壁接近敌人,自己带领两个排担任佯攻,从正东的大路上向山上开火。正当余贲民带领部队同敌人浴血奋战时,前卫连长带领的一个排攀上悬崖,爬到山顶,向敌人猛力冲夺。余贲民趁敌军混乱,指挥部队与前卫连长的队伍汇合,杀退敌军,控制了山头,掩护大队安全地通过了石鼓山①。

又行二十余里,一个营的敌人将我撤退机关拦腰截断,医院、兵工厂被阻在后边。这时,敌人的追击部队已经迫近,情况万分危急。走在队伍前面的余贲民,急率一个连的战士,猛回头冲进敌阵,打开一条通路,救出了医院和兵工厂的人员。突然,一颗子弹从树林里飞来,穿透了余贲民的肩胛。几个战士奔过来,要背着他撤退。他命令战士不要管他,继续阻击敌人。余贲民从地上爬起来,提着手枪再次冲向敌人,由于流血过多,没走出几步,就昏倒在地。战士们在余贲民的鼓舞下,发起猛烈的冲锋,终于将敌人打退。

一个多月后,敌人撤出了江西省万载县,省委机关又迁回小源。余贲民在小源的红军医院里治疗,伤口有所好转,已经能够下地行动了。正当他准备重返工作岗位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一天下午,负责肃反工作的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学昊,带着两个武装人员闯进医院,气势汹汹地宣布余贲民是“反革命嫌疑分子”,说有人供认他加入了“AB团”; 还要他“证实”红十六军政治部主任吴天翼、师政委李幼军、师长高泳生等也加入了“AB团”①。余贲民同刘学昊进行了激烈争辩,坚决否认这种对他自己和他的战友们的毫无根据地指控,用事实驳斥了刘学昊的诬陷。刘学昊根本不听余贲民的申辩,蛮横地命令两个武装人员把他监禁在病房里,不准他与任何人接触,连医生也不得随便进去,逼迫他“反省检查”。

半个月后,由于复发的伤口得不到治疗,余贲民的病情开始恶化。一天深夜,一位医生趁两名监押人员熟睡之机,悄悄地来到余贲民的病床前,要给他打针、喂药。然而,余贲民婉言谢绝了。他要医生把药品留给其他同志使用。医生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交给余贲民。他拆开一看,是湘鄂赣省委负责政治保卫工作的涂正坤写来的。信中说,余贲民的问题已查清,党组织仍然相信他是一个好同志; 加入“AB团”的问题,是一个坏人诬告的,想利用我们的肃反来达到他们瓦解省委、瓦解红军的目的。信中还说,刘学昊是混进红军的内奸,前几天带着省委和部队的重要文件骑马携枪投向了敌人②。

一九三三年四月,正当省委准备解除对余贲民的监禁时,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九日傍晚,因抢救无效,牺牲在江西万载县小源红军医院里,终年四十五岁。

余贲民牺牲后,党和人民一直怀念着他。据张令彬、张平凯、赖毅等回忆,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在延安,在中南海,曾多次提到余贲民的名字,赞扬他忠诚、肯干,对革命有功劳,是我党的一位好同志。何长工在回忆井冈山时期的斗争历史时写道: “余贲民同志很能干,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地办事情,他的奋斗精神是很宝贵的。”一九八四年三月二日,王首道在长沙接待笔者访问时还特意嘱咐道: “余贲民在湘鄂赣是个有影响的人,应该给他写个传。”

注释

①访问余贲民之子余略生谈话记录。

②李六如: 《余贲民传略》,原件存中央组织部档案室。

①李六如《余贲民传略》。

①平江县革命斗争史编写委员会编: 《平江革命斗争史》 (1962年9月),原件存平江县档案馆。

②《平江革命斗争史》。

③《陈景潜自传》,原件存北京建国门派出所。

①竹蔴——做纸的原料。

①《中共湖南区委关于“平江油潮”始末的报告》 (1925年)。

①1926年1月26日长沙《大公报》。

②《平江革命斗争史》。

③1926年8月29日 《湖南民报》。

①1926年8月27日长沙《大公报》。

②③《平江县农民运动大事记》,存平江县委党史办。

①《平江县农民运动大事记》。

②《平江革命斗争史》。

①《凌容众日记》,原件存湖南省图书馆。

②④《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存湘潭地委党史办。

③李六如: 《余贲民传略》。

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①访问钟胜科等谈话记录。

①②《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

①访问骆奇勋等人谈话记录。

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

②李六如: 《余贲民传略》。

①访问皮哲夫等人谈话记录。

①访问骆奇勋谈话记录。

②访问贝允亮谈话记录。

①《湘鄂赣苏区史稿》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访问吴亚云等谈话记录。

③访问骆奇勋谈话记录。

①访问鲁桂华谈话记录。

①《湘鄂赣苏区史稿》 。

②《连云壮歌》 ,湖南少儿出版社1980年版。

相关参考

中共人物传 郭亮人物传,郭亮生平事迹,郭亮评价

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

中共人物传 刘英人物传,刘英生平事迹,刘英评价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清晨,中共中央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浙江永康方岩,时年三十九岁。刘英为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历尽艰辛,建

中共人物传 罗明人物传,罗明生平事迹,罗明评价

罗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时,罗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反对在闽西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从而受到打击,被撤销

中共人物传 余泽鸿人物传,余泽鸿生平事迹,余泽鸿评价

余泽鸿,四川人。一九二六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一九二七年五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一九三一年八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建黎泰地区的土地

中共人物传 黄道人物传,黄道生平事迹,黄道评价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陈毅生前称赞他是“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共优秀的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的活动家,抗日的新四

中共人物传 陈为人人物传,陈为人生平事迹,陈为人评价

陈为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我国早期工人运动,创建中共东北地区的组织,保卫中共早期的珍贵文献资料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民怀念。(一)陈为人,原

中共人物传 竺清旦人物传,竺清旦生平事迹,竺清旦评价

竺清旦竺清旦是浙东地区早期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①,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上海(江浙)区委农民问题委员会委员、宁绍台农民协会会长、宁波市临时政府执行

中共人物传 李季达人物传,李季达生平事迹,李季达评价

李季达李季达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部长、工人部部长兼天津市委书记。1927年11月被反动军阀杀害,时年27岁。(一)李季达,字世昌,化名李吉荣,1900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巫

中共人物传 王昭人物传,王昭生平事迹,王昭评价

王昭,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天井村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二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三六年后担任中共平山县委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

中共人物传 罗孟文人物传,罗孟文生平事迹,罗孟文评价

罗孟文罗孟文是一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和白区工作者,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他出身农民,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曾任中共江西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中共赣南省委组织部